在執行長吉尼·羅密提(Ginni Rometty)的帶領下,藍色巨人IBM致力成為一家提供企業解決方案,以及發展雲端平台的公司。
在今年(2019)IBM Think大會的主題演講上,羅密提認為數位化轉型將邁入第二篇章(Chapter II),「我說第二篇章的意思,是數位化跟AI的規模會更擴大,並嵌入到你業務中的每一處角落。」
因此,我們看到IBM進一步跨大IBM Watson Assistant的使用,幫助跨國企業在與員工、客戶的溝通上提升效率;同時,也宣布Watson IoT與穿戴裝置品牌Garmin、安全帽製造商Guardhat達成合作,透過穿戴設備中的物聯網(IoT)技術,來保護第一線員工的安全,也正反映羅密提所說的,AI應用更大規模地與企業的每一處業務緊密結合中。
混合雲、多雲環境都能用,Watson Assistant讓企業更省力
蘋果的Siri、Google Assistant、亞馬遜的Alexa都是大眾熟悉的智慧虛擬助理,對於企業用戶來說,虛擬助理同樣能在日常業務中發揮巨大助力。
但相較一般使用者對AI助理的需求,企業用戶需要查詢的內容範圍通常會更廣更深。IBM的Watson Assistant可以幫助企業管理客戶和員工的日常服務查詢,讓跨國企業在與員工、客戶的溝通上增加效率。目前包括汽車、銀行與金融服務、醫療健康、電信、製造業等產業,都已經有導入Watson Assistant來開發虛擬助理功能的案例,讓企業工作流程更高度的自動化。
「企業等級的虛擬助理不只是一般對話機器人這麼簡單,」IBM Watson總經理Beth Smith認為,一個真正稱得上企業級的語音助理,必須懂得搜索知識庫、確認需求,以及在必要的時候建議用戶尋求真人幫助,「這些都有助於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進一步減少誤解。」
透過與IBM Cloud Private for Data (ICP for Data)的結合,無論是在私有、公有、混合雲甚至是多雲的環境,Watson Assistant都能順暢的運作。此外,IBM表示Watson Assistant還能跟客戶關係管理系統、Facebook、Slack等工具串接,增加企業內部使用工具了協作能力。
從搜尋到回答問題,只需要3秒的時間
像是身為巴西第二大銀行的布拉德斯科銀行,就在2016年首度採用了支援Watson Assistant的AI助手。IBM表示,透過Watson系統,AI助理從搜尋到回答問題,只需要3秒的時間,可以支援餘額和取款查詢、轉賬、帳戶支付、貸款和投資等服務。截至今年,這套系統已經與銀行員工和客戶的互動達到了8,700萬次。
此外,英國金融服務公司SPF Private Clients,也導入Watson的新型虛擬抵押貸款導購顧問,並取名為「Ava」。IBM表示,Ava經過超過200個常見問題的培訓,能為剛開始申請抵押貸款過程的購屋者提供建議,透過這套系統,購屋者只需要三分鐘就能獲得抵押貸款建議、15分鐘就能決定利率、能提供全天候的查詢服務,幫助首次購屋者進入房地產市場。
預先找出危險,Watson IoT保護第一線工人安全
此外,Watson IoT的應用,也正一步步實現羅密提口中的「數位轉型2.0」。以美國來說,每年因為非致命性工傷導致的賠償費用,有將近600億美元,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光是2017年,美國發生的非致命性職業傷害就達到近300萬例,雖然多數工作場所都會要求勞工佩戴個人防護設備,但並無法解決身分識別問題,以及對工作環境即時作出反應。
透過IBM的Maximo Worker Insights平台,可以透過穿戴裝置中的物聯網技術,即時監控建築、採礦、工廠等危險作業環境中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以在通訊基地台工作的勞工為例,Watson IoT技術,可以掌握工作環境的高度、天氣、氣體濃度等資訊,隨時保護第一線勞工的安全健康,在潛在危險發生前就能即時提出預警,對導入Watson IoT的企業來說,則能維持較低的保險成本。
在Think大會上,IBM也宣布Watson IoT與穿戴裝置品牌Garmin、安全帽製造商Guardhat等品牌達成合作。Garmin Health導入IBM Maximo Worker Insights平台後,可以替所有配戴Garmin裝置的工作人員,提供即時數據警報功能,管理人員可以即時監控工作人員的心跳狀況,甚至分析員工過往的生理數據;另一家製造智慧安全帽的品牌Guardhat導入IBM系統後,也能即時提供管理人員,第一線員工的情景感知資訊,能更有效、深入的控管工地的安全狀況,保護員工安全之餘,也替公司降低保險成本。
「對所有企業而言,工人安全都是重中之重,」IBM Watson IoT業務總經理Kareem Yusuf說:「這次合作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可以大幅幫助企業判斷,並排除危險的工作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