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過切肉機、也是軍火商!看藍色巨人IBM百年轉型大計
01

做過切肉機、也是軍火商!看藍色巨人IBM百年轉型大計

IBM過去曾生產過切肉機器、軍火設備,如今百歲的IBM,並沒有因為時代的演進而失去創新的能力,透過轉型積極尋找新的突破點,秉持著開放態度,持續擦亮百年老店招牌。

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永遠成功,要能夠不被時代的趨勢拋下,只能夠不斷地改變自己。藍色巨人IBM已經108歲,除了大家熟悉的筆電、AI、雲端產品,事實上IBM過去還曾生產過切肉機器、軍火設備。

如今百歲的IBM,並沒有因為時代的演進而失去創新的能力,透過轉型積極尋找新的突破點,現在的IBM積極布局區塊鏈、量子電腦、雲端服務、AI等新科技,秉持著開放態度,持續擦亮百年老店招牌。

生產商用電腦前,IBM做過製表機、切肉機、軍用設備

藍色巨人從1911年說起,當時創辦人湯瑪士·華生(Thomas J. Watson)加入計算列表紀錄公司(CTR),這是一家主要生產分打孔製表機的公司,同時也有肉秤、切肉機、時鐘等產品,後來華生自己買了許多CTR的股票,並將公司命名為IBM(萬國商用機器公司),並擔任IBM總裁兼總經理。

華生掌權的時代,IBM的主力是生產打孔製表機,這是在商用電腦還沒有出現以前,主要處理數據的方式;二戰期間IBM也與美國國防部合作,生產自動步槍、瞄準器等軍用設備。

punch machine
華生掌權的時代,IBM的主力是生產打孔製表機,這是在商用電腦還沒有出現以前,主要處理數據的方式。
圖/ shutterstock

隨著電腦的發明,IBM迎來第一次轉型危機,不過當時華生改革的心意不堅決。1956年華生將公司交棒給自己的長子小湯瑪士·華生(Thomas Watson junior),為展現改變的決心,小華生用公司年營收三倍的資金,砸下五十億美元開發360系列大型電腦,奠定了IBM在大型電腦市場的地位,在小華生的帶領下,IBM正式走向新的電腦時代。

從硬體走向軟體,第一位女性CEO誕生

IBM在2002年第一季,出現連續三季營收、利潤下滑的慘況,當時接任執行長的彭明盛(Samuel Palmisano),提出讓公司從硬體走向軟體服務的策略,改以企業服務作為發展主力。

過去IBM一直是大型電腦、筆電(ThinkPad)的領導者,在彭明盛任內,IBM將桌上型電腦硬碟業務出售給日立,也把PC部門賣給中國的聯想集團,這樣的策略也讓IBM在2008年時,年營收首度突破一千億美元。

ThinkPad
在彭明盛任內,IBM將桌上型電腦硬碟業務出售給日立,也把PC部門賣給中國的聯想集團。筆電ThinkPad曾是許多商務人士的首選。
圖/ shutterstock

不過彭明盛卻也讓IBM錯失布局雲端業務的良機,在Google Cloud、亞馬遜AWS逐漸壯大之際,彭明盛曾表示:「顧客不會為了流行的新趨勢買單,因為企業服務是很獨特的,其他人用雲端做不了我們所做的東西。」

2012年開始,IBM遭受年營收下滑的危機,2011年10月,IBM宣布任命吉尼·羅密提(Ginni Rometty)擔任公司總裁兼執行長,他也是IBM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領導人。

跳出傳統框架,擁抱跨平台思維

接下燙手山芋的羅密提,重點的轉型方向,是要讓IBM成為一家提供企業解決方案,以及發展雲端平台的公司。

從今年IBM Think大會選在舊金山舉辦的決定,就可以看出IBM不同以往的思維,IBM大中華區戰略業務總裁姜錫岫認為,舊金山是科技發展的重鎮,希望能在這樣一個城市碰撞出創新的思維,「企業在數位化轉型已經到了新十字路口,Ginni(指執行長羅密提)把企業碰到的核心問題點出,簡單來說,過去幾年企業花在AI上的利益要如何實質轉化,將是重要課題。」

未來是一個多雲,甚至是混合雲的世界,IBM從去年推出的雲端架構平台「Cloud Private for Data(ICP for Data)」,到這次大會上宣布的開放Watson AI,這對IBM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如同微軟開放iOS系統一般,IBM意識到跨平台發展的重要性,跳出框架瞄準新的思維。

Ginni Rometty
2011年10月,IBM宣布任命吉尼·羅密提(Ginni Rometty)擔任公司總裁兼執行長,他也是IBM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領導人。
圖/ IBM

都是在羅密提帶領下以「開放」為核心的轉型,姜錫岫談到:「現在是一個關鍵時刻,幫企業往前走,甚至要幫企業找出解決問題,不只是資料上雲而已,」他認為:「無論是在混合雲、高效敏捷部署還是滿足關鍵業務應用,都是這次Think一個很重要的核心。」

IBM大中華區系統開發中心副總裁謝東則表示,IBM不斷在科技上創新、帶動產業轉型,同時也帶來新的信任問題,「像是AI會不會有偏見?這不只是技術,而是要應用到人類社會中。至於在開放這一塊,先前收購紅帽,還有開放Watson AI,這些都是IBM想用更加開放的心態做創新的事情。」

老員工不是老,在創新中也能扮演關鍵角色

從機械製造、電腦,一直到軟體以及雲端服務,IBM一直在新時代中尋找突破點。從美國專利商標局在2017年公布的專利統計數字來看,IBM以9,043項專利奪冠,這已是IBM連續26年蟬聯榜首,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就說:「這說明一家百年老店,仍持續保有強大的創新力。」

不只是雲端服務,IBM近年也大力發展區塊鏈技術,陳黎明強調:「IBM區塊鏈技術不是用於發幣。」而是應用在供應鏈朔源上,例如這次大會上宣布的五大創新科技預測報告「5 in 5」中,將區塊鏈、物聯網(IoT)、AI演算法整合在一起,追蹤蔬果生產的供應鏈,雖然2018年密碼貨幣價格大跌,陳黎明認為:「區塊鏈技術仍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IBM Think 2019
從今年IBM Think大會選在舊金山舉辦的決定,就可以看出IBM不同以往的思維,IBM大中華區戰略業務總裁姜錫岫認為,舊金山是科技發展的重鎮,希望能在這個城市碰撞出創新的思維。
圖/ IBM

除了技能上的轉型,IBM大中華區戰略業務總裁姜錫岫也分享,公司內部每季都會替高階主管開設網路課程,「上完課還必須要考試才能通過。」他談到,IBM的企業文化跟許多新創公司非常不同,「很多矽谷的科技公司是不招收35歲以上的員工。」在IBM的企業思維中,老員工不是老,而是對產業環境多了一份洞察,「大家過去的經驗,對學新的東西有幫助。這些對於企業諮詢業務,以及雲端的部署都是很重要的。」

IBM仍在轉型的路上,從這次Think大會可以看出許多決心,以及力求突破的成果,可以確定的是,在吉尼·羅密提(Ginni Rometty)的帶領下,將持續替藍色巨人注入創新的活水。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