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三筆就有一筆用App付款!星巴克支付如何做到使用率超過Apple Pay?
每三筆就有一筆用App付款!星巴克支付如何做到使用率超過Apple Pay?

2017年,在星巴克每三筆訂單,就有一筆是用手機APP付款,APP預先點餐占9%。這些數字有多高?

美國知名財經週刊《巴隆週刊》(Barrens)評論:「當你和Apple比較時,這些數字是非常顯著的。今天,即使在可以使用Apply Pay的商店,也幾乎沒人在用它。根據Pymnts.com的最新研究,只有5.5%的iPhone用戶真的選用了 Apple Pay。星巴克對消費者支付行為的改變,應令矽谷眼紅。」

2011年,星巴克首度推出手機APP,將會員制綁進行動支付,建立起數位關係的第一步。

因地制宜,不同國家有不同作法,像在美國、英國和台灣,想成為星巴克會員賺點數和優惠,必須下載APP,免費線上註冊並儲值,而中國大陸則祭出升杯券、早餐邀請券、買一送一券等首次消費優惠(詳見表一整理)。

隨著人們日益依賴行動裝置,以及數據儲存和處理的成本下降,APP就像會員肚裡的蛔蟲,幫企業追蹤、收集會員的第一手消費行為模式。

經分析比對後,星巴克能更精準地掌握每位會員的消費習慣、需求、喜好,並依此持續地提供個人化的專屬優惠訊息、消費獎勵、或是特殊產品,藉此建立會員的尊榮感,增加熟客黏著度,維持滿意度和忠誠度。掌握數據,就是製造競爭優勢。

透過APP,企業與會員亦能建立更直接,更有意義的關係。

當會員感覺他們的聲音被聽見了,甚至感覺參與其中,有助於拉高其忠誠度和促進消費。

愈用愈黏的會員關係

進入數位關係前,得先說明星巴克的會員制度。

星巴克的會員制度採積點制,2016年經歷了天翻地覆的改革。他們從許多細節下手,而對一般消費者而言,這些可能僅僅店外宣傳海報上的文字調動,但其實都是悠關品牌生死的重大商業決策。

首先,從計算「來店次數」改為「營收貢獻」。

過去來店消費,不論金額大小,一次一顆星,集滿30顆星即享金卡,之後每滿12顆星再享免費換飲。

以美國市場為例,以一杯2美元的中杯本日咖啡來算,金卡的成本只要60美元,然後不到25美元即可換飲。在新制下,每消費1美元有2顆星,集滿300顆星即享金卡,125顆星可換飲。金卡低消一下跳到150美元,換飲62. 5美元。

顯示星巴克開始鎖定獎勵高消費的大戶,因為對於低消費潛力的顧客提供獎勵,沒有任何意義,反而無端減少了利潤。

第二,不同身份,差別待遇。

在美國,會員分成兩級:綠卡和金卡。綠卡享有生日贈飲、免費續杯、行動支付、手機 APP 提前點餐、會員專屬優惠活動和消費積點的福利。

但只有金卡會員才能額外享有積點贈飲,點數加倍和個人化金卡的福利。簡單說,沒升金卡,綠卡的積點都是積辛酸的。

差別待遇的目的是促進會員間的比較心理,引發積極的競爭消費慾望,或讓會員為了獲得更多,或維繫既有特權而願意在星巴克持續消費。

畢竟,好不容易晉升金卡會員,沒有人會輕易放棄已有的優勢,去別處重新開始。

會員必須預先儲值是星巴克一貫的政策。「我們發現,當人們知道他們已經預付出去,他們會更頻繁使用它。」星巴克首席財務長斯考特·莫(Scott Maw)說。

同時,預付也讓會員短時間內不會去競爭對手處消費,從而提升會員的忠誠度。從財務上來看,儲值能幫公司省下可觀的刷卡手續費,進而提高毛利。

要給會員他們真正在意的價值

第三,便利。

星巴克靠科技,深深讀懂和綁住1,500萬會員的心。而他們最看重的,無非就是在線上線下的服務過程中,讓顧客感受到成為「星巴克會員」的價值。

像星巴克的APP,大大簡化和加速消費流程,提升客戶經驗和整體效益。上班途中想要買杯咖啡時,最怕碰到排前面的人找不到會員卡、信用卡、零錢、折價券或搞不清楚怎麼換飲。

使用APP,只要一個步驟,一秒鐘,刷個條碼即可同步完成付費、積點和換獎,節省會員的時間和金錢,又有享受快速通關禮遇的虛榮。

不僅如此,加速隊伍移動,縮短等待時間,也提升了隊伍裡每個人的經驗,甚至是員工的滿意度。

2014年,星巴克再推出APP預先點餐功能(Mobile Order & Pay),進一步移除消費過程的障礙。手機APP,就像是開通了個人的得來速 POS 點餐系統,點餐、自動扣款、自動積點一次完成,餐點做好後APP還會主動通知,只要直接走進店內專區取餐。

別說排隊了,過程中完全無須和任何人互動,連小費都能用APP付。

在背後,APP持續追蹤和分析會員的消費模式和偏好,再提供個人化的促銷訊息、活動和獎勵。

APP裡忠實紀錄了客人最愛的飲品(超大杯冰摩卡半糖少冰,不要鮮奶油),建議搭配餐點,建議鄰近的星巴克店址,舉凡活動任務達標、換飲成功、生日都會恭賀讚賞,正面強化,收買會員的心和荷包。

星巴克
APP 忠實記錄了如何客製你最愛的飲品
圖/ 作者提供

「這將持續是未來一、兩年的成長重點。你只要想想(我們的)成長大多來自個人化,但我們開始捕捉和分析消費模式,不過是這幾年的事,離最佳化還很遠。」斯考特·莫在2018年3月表示,未來要把個人行銷玩到更精。

星巴克曾靠會員經濟站上高峰,如今他們如何善用手中的數據優勢,強化數位關係,將會員經濟2.0玩到更精,創出新局,拭目以待。

星巴克
圖/ 作者提供

本文授權轉載自Mobile Loyalty;作者:王茜穎

關注全球各行業如何透過會員經濟,活化品牌和和組織變革。歡迎您隨時來探索,也可參考這份線上檢測,做為推動會員制前的基礎盤點。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