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4/30)的台灣競爭力會議中,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針對美中貿易戰發表了見解。
他認為,在美中貿易的壓力下,中國市場將開放給全世界。同樣的,美國遭受到的調整也是很巨大的,尤其是產業鏈的重新布局和建立。
面對美中貿易戰所帶來的獨特情勢,台灣的優勢又在哪裡?針對這個問題,郭台銘在今天的演講中,分享兩點見解:
1.善用ICT實力,翻轉台灣經濟
郭台銘說,「中華民國是美中貿易戰的重大利害關係人,講白一點,等貿易戰一落幕,美國許多高科技產品,也會繼續在中國生產,但某些敏感性產品美國會選擇在離中國有『一臂之隔』的地方上生產、投資或與當地廠商合作,所以台灣將是首選。」
因此,郭台銘認為,台灣在這時候要善用「資訊與通信科技、電子半導體」的產業實力,這樣就可以翻轉台灣經濟。
中國在歷經這次貿易戰,將加速發展其自有科技,在此過程中會對台灣產生新的機會,不容錯過,所以要加速高科技方面的投資,未來科技發展及架構面向沒有G20只有G2,就是美國與中國競爭各自訂出來的規格標準。郭台銘說,「未來的世界將是One world、Two systems。」
2.智慧農業帶領台灣進軍美國市場
郭台銘更表示,在美國方面台灣也相當有機會。當初川普當選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國中西部的中產階級因為舊產業凋零、新產業缺席而沮喪。所以要解決這個貿易戰的根源問題,應當幫助這些州發展新產業;在當地做傳統產業、科技農業的投資。
所以郭台銘認為,這是台灣各行各業,甚至於被認為產值比較低的農業,擴大發展基地的機會。郭台銘希望可以有這個機會,帶著台灣的優秀農民們,結合人工智慧技術一起進軍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