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資上漲,社會老年化程度上升,勞動力缺乏,再加上消費習慣改變,全球零售業的經營面臨重大挑戰。二十四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更遭遇夜間招募不到員工的困境。日本政府甚至召集該國四大便利商店業者,研討更動營業時間的對策。國內各大便利商店集團也紛紛提出彈性營業時間,不再全面強制全年、全日無休。其中,萊爾富更進一步推出非二十四小時的折扣超商,也加入各種新科技減輕店員工作負荷,並計劃結合智慧販賣機與傳統店面,打造新的便利商店經營模式。
在美、日系便利商店主導的便利商店的市場上,國人自創的萊爾富品牌市佔率排名第三。然而萊爾富指出,未來在市場競爭中,品牌力雖是消費者取捨的重點之一,但是可以讓消費者感覺有更溫暖的體驗、更便利的服務才是重要利基。
商業模式創新 便利商店突破困境
萊爾富總經理汪裕豐說,台灣人口老化程度急遽上升,平均年齡超過四十歲,但同時七、八年級消費客層的喜好又趨向多變。他說:「想法新穎,這才是我們未來要發展的策略思維,我會想再快速展店,但是不能跟其它同業走一樣的模式。」他進一步解釋,創新是商品創新、科技創新、服務創新,但是更重要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萊爾富以回歸「Convenience Store」的精神做為開展新店型的策略,當各大超商發想拓廣休憩空間、把店愈開愈大之際,萊爾富另闢蹊徑,順應不同的商圈特性,以非二十四小時營業的Cstore型態量身打造小坪數店面進駐住宅區。由於營業時間縮短、營運成本降低,把省下的成本直接回饋消費者,在超商購物可享9折優惠,同時也提供寄件取件、代收繳費等一般便利商店具備的服務。

為了讓消費流程更有效率,萊爾富擁有業界最多的交易支付工具管道,包括三大電子票證、三十六家銀行、二十種行動支付,並首創自助結帳測試,讓消費者可以選擇快速結帳,節省顧客等待的時間與店員的工作量。更注入智慧科技改善流程,與工研院合作研發盤點自走車節省店員查巡補貨的時間。並開始測試使用電子標籤替代傳統紙籤,來因應快速多變的消費市場,將最新的商品資訊及更具彈性的促銷方案正確且即時的透過wifi更新,有效降低店員繁瑣的工作項目,同時也減低價格標示錯誤的風險,更具減少用紙的環保意義。

除了營業時間與節省時間這些時間上的進化革新,萊爾富也著手進行空間上的地點創新,推出了新型態的「行動超商」,由貨櫃屋拼裝而成,內部結構方便拆裝,可以機動部署在任何有需要的位置。第一間三重美堤店貨櫃屋門市位在重新橋墩下堤岸旁,配合跳蚤市場營業,也帶給騎自行車與在河岸運動的民眾方便的補給。

萊爾富今年更在台北市政府地下美食廣場開設HiSTORE,以數位智慧販賣機結合了擴增實境及互動遊戲螢幕,拓展新型態的門市模式,更透露未來計劃在非二十四小時營業的門市上結合HiSTORE概念的新型態店面。總經理汪裕豐強調,不論任何自動化或者智慧化的設備,不是為了無人經營,而是在掌握消費者的足跡跟數據,能更精準掌握消費者的需求與最佳化體驗,而且同時簡化門市人員工作,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