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iPod touch埋下的伏筆
蘋果新iPod touch埋下的伏筆
2019.06.04 | 蘋果

新iPod Touch在外觀上沒有變化,依舊保留了HOME鍵,不帶Touch ID。支援多點觸控IPS,配置的是A10晶片、4吋解析度1136 x 640、32GB/128GB/256GB儲存。台灣售價6,490元起。

回顧iPod的歷史,早在2007年第一代iPhone問世時,其實就敲響了iPod的喪鐘,但在那個時代,它依然是不少人曾經夢寐以求的音樂播放器,2008年,iPod處於高光時刻,這一年iPod銷量達到頂點——5,480萬台。

在智慧型手機還未大規模普及的年代,iPod Touch有一定的競爭力,它相當於一個沒有通訊功能的iPhone手機,iOS流暢使用體驗是其賣點,它可以給學生等消費族群提供了一個低門檻進入iOS系統的機會。

從2009年開始,iPod銷售量就開始逐年下跌,此後,iPhone取代iPod成為蘋果的核心產品,在iPhone發布的11年之後到現在現在,iPod過去的光環盡失,進入被遺忘的蘋果產品之列。

在過去,iPod系列是作為推廣Apple Music的硬體入口而存在的,賈伯斯當年那句「將1,000首歌曲放進口袋」設計感的外觀以及在當時10小時超長續航,引發潮流,它宣告數位音樂取代了傳統的CD,並推動蘋果iTunes商店的營收大漲,蘋果也在音樂市場建立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但隨著智慧手機時代的繁榮,iPod逐漸沒落,曾經佔據蘋果公司絕大部分利潤的iPod,到了2014年下降到不到1%。2017年,蘋果停止銷售iPod nano和iPod shuffle兩種播放器產品,只保留iPod Touch產品。

為什麼蘋果要更新iPod touch產品線?

有用戶說,我們很難為這個產品找到合理的使用場景了。蘋果背後到底有哪些小心思?

我們知道,對於蘋果這家向來是依靠硬體來帶動軟體和服務生態的公司來說,iPod touch是一款比iPad門檻更低的iOS生態的硬體裝置,在蘋果目前的產品線中,它最便宜、最方便攜帶,幾乎可以理解為自己是花幾千元買了一個附送硬體的iOS系統,或者說是一款更加輕薄的WiFi版iPhone。

一方面,iPod或許契合了部分智慧型手機用戶從複雜回歸簡單的心態。當前智慧手機功能越來越複雜,人們的時間越來越碎片化。為了向更大的全面螢幕妥協,智慧型手機不斷調整機身結構,手機變得厚重,iPhone XS Max突破了200g,而iPod touch重量只有88g。

iPod的優點在於,它將人們的工作娛樂做一個切割,足夠簡單,足夠輕。迎合了部分用戶從複雜回歸簡單、將工作與生活娛樂進行隔離的心態。此外,工作場景都有WiFi,iPod touch也可以作為備用機使用。

其次是清庫存。它用的是A10處理器,目前搭載A10處理器的iPhone7,台灣售價在11,390元左右,但iPhone7價格高不好賣,iPod touch消化A10庫存的理由是合理的。

其三,iPod相當於是蘋果的服務訂閱硬體入口。

從蘋果過去的軟硬體發布規律來看,新的服務業務必然伴隨著相應的新的硬體產品入口推出。

在2001年,蘋果推出iTunes,繼而推出了初代iPod。2015年蘋果Apple Music服務發布之後,搭載這一服務業務的iPod Touch 6面世。

在今年的新iPod touch發布之前,蘋果已經鋪墊了Apple News+、Apple TV+、Apple Arcade等一系列服務,很顯然,在iPad、iPhone之外,蘋果需要有新的硬體入口來支撐這些服務業務。因此,蘋果的新iPod touch相當於軟體服務新載體,即蘋果的服務訂閱的硬體入口。

iPhone銷量下滑,應用和服務營收已成為蘋果除了iPhone之外最賺錢的業務。所以,它需要發掘增量空間,但這種想法過於一廂情願。

因為蘋果的Apple Music、Apple News+、Apple TV+、Apple Arcade需要iPod touch,這是基於蘋果公司的利益為出發點,它並沒有考慮到用戶是否真的需要,它值不值得買?

在多數用戶看來,它是一個不能打電話又不能用流量上網的iOS產品,在iPhone可以完全囊括它所有功能的情況下,它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重新定義掌機遊戲,蘋果的目標用戶是誰?

當然,蘋果復活iPod touch,有它的野心與目標。它是可以買到的最便宜的iOS裝置。在亞洲,它的第一類目標用戶是,原本屬於Android陣營但想體驗iOS系統的用戶。

iPod touch搭載了iOS12系統,蘋果產品對用戶的吸引力之處向來不在於螢幕、相機等硬體,而是系統,iPod touch充當了敲門磚的作用,當用戶對iOS系統的體驗產生依賴時,他們會考慮購買iPhone、iPad等系列蘋果產品。

其二是瞄準未來新興用戶群體,尤其是西元2000年後等學生市場群體,新iPod touch的應用主打是遊戲與音樂,這是年輕用戶的兩個應用剛性需求市場,尤其是遊戲。

實際上在2006年之前,經典的iPod遊戲就已經出現了,比如紙牌遊戲和街機遊戲《Breakout》、《Brick》、小精靈、俄羅斯方塊等內建遊戲,但這種簡單的休閒遊戲吸引力並不大,諸多傳統掌機遊戲不適合iPod界面。

appe ipod touch
圖/ 鈦媒體

顯然,新iPod touch想要重構該裝置在遊戲品類的吸引力,它秀出的亮點是搭載了代表未來的AR遊戲,A10 fusion晶片曾被用在iPhone 7/7P上至今都能流暢使用,足以勝任王者榮耀和吃雞類等大型重度遊戲。

而根據其官網描述:A10 Fusion晶片為新款iPod touch帶來了最高兩倍於前代產品的性能和三倍的圖形處理能力,仍然能提供出色的電池續航力,無論多媒體娛樂還是AR應用,都能流暢運行。

自從當年AR遊戲《Pokemon Go》大火之後,提姆.庫克就不止一次的表示看好AR,在該市場有諸多投資,蘋果去年在香港也申請了多人AR遊戲《SwiftShot》商標。

蘋果去年發布的ARKit 2平台已經支援多人AR共享體驗。可以說,庫克的AR情結也放在了這款產品上。

蘋果在官網上寫道:「現在,你能透過iPod touch感受到震撼逼真的AR體驗。你可以將浩瀚宇宙緊握在手中,在街邊的公園裡看到入侵的虛擬怪獸,還可以在你的房間和朋友來一場機器人大戰。」

蘋果新iPod touch要賣給誰?

蘋果之所以讓iPod touch主打遊戲概念,或是因為由於iPhone系列因為英特爾基帶在通訊層面的存在短板,iPod touch將通訊功能的剝離,iPod touch或許可以獲得相對較好遊戲性能體驗。

這意味著通過1.6K的價格就可以在iPod touch上玩AR遊戲能有足夠優良的體驗,這對於年輕學生用戶、遊戲愛好者的吸引力還是存在的。

因此,復活這款裝置、降低iOS系統體驗的門檻,主打AR遊戲,意圖很明顯,一方面在於對新興用戶市場的培育,一方面為AR遊戲市場試水鋪路。

也就是說,蘋果即將推出的Apple Arcade遊戲訂閱服務是推動該設備推出的關鍵。因為與其他流媒體遊戲不同,Apple Arcade中的遊戲可以在下載後在不聯網的狀態下隨時運行,可以多人聯機,這契合了iPod touch作為掌機的產品特性與定位。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理解為, 蘋果是打算讓那些想玩iOS系統的遊戲、購機預算有限的用戶優先選擇購買iPod touch。iPod Touch未來也可能被蘋果重新定位為一款掌上游戲設備。

早在今年一月,已有來自於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公示,蘋果已經申請將iPod Touch的商標改為「玩遊戲的手持設備」和「掌上游戲機」,即iPod Touch屬於「國際分類28 」下的「可玩電子遊戲的手持式遊戲機」。

appe ipod touch
圖/ 鈦媒體

它盯上的或許是任天堂在掌機方面的市場份額與利潤。因為蘋果App Store遊戲板塊創造了每年數百億的營收,iPod Touch如果將AR遊戲體驗做出亮點,它能再度拉升該板塊的營收。

蘋果從ARKit 開發平台到拓展AR 程序的應用再到對相關硬件的開發,已經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儘管庫克對AR的愛是出自內心的,但當前由ARKit 平台研發的AR 應用程序依然太少,無法支撐它的想像空間與潛力。

去年美國研究機構Apptopia 公佈了ARKit 開發者統計數據報告顯示,自去年9 月起,由ARKit 平台研發的AR 應用程序約為300 款,後又呈現幾何式下跌,儘管年末有所反彈,但數據顯示AR開發者熱情並不夠。

appe ipod touch.jpg
圖/ 鈦媒體

而蘋果未來在ARKit遊戲層面顯然會有更加深度的佈局,iPod touch的戰略作用也很明顯,如果它能帶來一定的銷量,也能讓AR開發者認清iPod touch將是一個很好的新機會。iPod touch將是蘋果針對重量級AR遊戲試水的新平台,它是帶動消費者、開發者對AR熱情的先頭兵。

從這些特點來看,家長群體或也是該設備的潛在購機群體之一,它是適合買給小孩的輕便型多媒體遊戲、娛樂行動裝置。

而隨著未來蘋果的ARKit應用或遊戲越來越多,iPod touch也可以被用作一款掌機之類的產品存在,未來也可以為iPod touch開發遊戲手柄之類的配套硬體裝置,優化遊戲體驗,這對未來年輕用戶群體構成了一定的吸引力。

因此,蘋果的新決策不能完全說是錯誤的,只是它是否適用於中國市場還很難說,總體來說,復活iPod touch不僅僅是蘋果基於懷舊情懷的一款產品,而是蘋果軟體服務生態戰略下瞄準遊戲市場的一款轉型之作,儘管iPod touch要成為蘋果夢想中的新掌上游戲機還有一段路要走,但它為蘋果未來在AR遊戲市場的佈局與探索埋下了伏筆。

本文授權轉載自:鈦媒體

關鍵字: #Apple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來助力,初咖啡打造像家一樣的咖啡體驗空間!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來助力,初咖啡打造像家一樣的咖啡體驗空間!

走進位於台中沙鹿四平街的「初咖啡」,芬芳滿室的咖啡香、溫暖療癒的陽光、綠意盎然的植栽,以及便捷舒適的空間體驗,不僅讓人流連忘返、更是訪客不斷回訪的關鍵。初咖啡主理人楊倩如表示:「我心中的理想咖啡廳不僅要有引人的裝潢外觀、舒適的空間規劃、便捷的WiFi服務,每一季,我們都會更換咖啡豆以滿足客戶嘗鮮的需求,此外,我們設有兩座咖啡豆烘培機器,以淺培、中培的方式處理咖啡豆,讓訪客可以品嘗最原始的咖啡風味。」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關鍵拼圖,初咖啡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完善咖啡空間體驗

初咖啡對理想的堅持,不僅自然而然的形成差異化服務優勢、吸引一群死忠消費者,挺過疫情衝擊後,初咖啡將咖啡廳二樓打造成小型體驗空間,開始提供各種咖啡課程、或者是做為舉辦小型活動的場地,為了順利擴展業務,初咖啡除進行相應的空間裝潢,更計畫更新店內的WiFi服務。
協助楊倩如一起打理初咖啡、主導WiFi設備升級工作的邱俊銘表示:「無論是咖啡、空間還是服務,我們的理念一直是:只要可以就做到最好。」以WiFi服務為例,一開始,初咖啡使用的是家用型WiFi AP,隨著裝潢的調整與訪客的增加,不僅店內空間出現WiFi連線訊號死角問題、一樓室外空間也無法連結WiFi,再加上WiFi AP的外觀與店內裝潢風格不搭,只能擺放在訪客看不到的吧檯櫃內空間,設備線材雜亂也影響連線品質,為改善這些問題,以及確保二樓空間也能夠順利連網,開始評估系列解決方案,最終決定採用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系列產品:導入Instant On 1930系列交換器、在一樓室內安裝1台Instant On AP22、一樓戶外安裝1台Instant On AP17,以及在二樓安裝1台Instant On AP22。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邱俊銘進一步解釋會決定採用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的原因有三:首先是既有的訊號死角與連線覆蓋率不足等問題迎刃而解,而且,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只要透過網路線就可以供電,大幅降低室內與室外拉線問題,此外,美觀的外型也與初咖啡欲打造的空間氛圍一致,有相互加分的成效;其次是合作夥伴 – 鉅晶國際 – 提供專業且貼心的諮詢與技術支援服務,例如在一開始的評估階段就針對初咖啡的室內裝潢提出最佳規畫建議,以及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完成施工與架設工作,安裝上線後,鉅晶國際的團隊也總是在最短時間內提供相應的支援;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系統設備高度整合且易於管理,完全符合初咖啡的管理需求。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透過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App,無論在哪都可以輕鬆掌握各個網路設備的即時運行狀況,甚至是從中找出異常事件、防範於未然。」邱俊銘面帶微笑地說,導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後,初咖啡又往理想–讓訪客可以像在家一樣的悠閒品嘗咖啡、渡過美好時光–邁進一步,是咖啡廳營運的最佳幫手。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為未來做最佳準備,初咖啡以別具一格的咖啡體驗持續擴展業務版圖

導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除有助於初咖啡解決當務之急:連網與管理問題,更為未來的商業擴展做好最佳準備,例如可以因應業務需求輕鬆設定、擴展WiFi 服務,以內建的安全性閘道和防火牆將業務與訪客流量分開,以及透過(遠端)監管的方式即早發現異常連線行為以降低惡意攻擊、將危害降低到最低,提供訪客安全無虞的WiFi連線體驗等。
「我們想提供給客戶最好的體驗,透過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除可提供訪客提供高品質的連網服務,還可以進一步落實安全防護,這是以前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邱俊銘面帶微笑地解釋,初咖啡除提供咖啡、餐飲服務,販售自家烘培的咖啡商品,以及開設與咖啡相關的課程與活動,亦不排除開設二店甚至是三店,在這樣的前提下,功能強大且可輕鬆管理的WiFi服務顯得尤其重要,不僅能完善空間服務體驗,也讓團隊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衝刺咖啡等核心業務。
「我們十分滿意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帶來的絕佳使用體驗,除會視需求擴展使用,也會不藏私地介紹給同業。」關於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的未來規劃,邱俊銘如是說道。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