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設定我給滿分。」——當你在Google搜尋「HIStory」、「PTT」兩個關鍵詞時,這是第一篇跳出來的批踢踢論壇台劇版文章。
過去兩年,CHOCO TV因一系列的BL(Boy's Love)自製劇一路打開知名度,甚至在第53屆金鐘獎上入圍了「迷你劇集獎」,在本土平台與Netflix、愛奇藝等境外巨頭緊張角逐拼市占的時刻,終於讓市場看到一線曙光。但就在2018年10月,一項投資在新創圈、影視圈引起不小的騷動——日本LINE Corporation與韓國母公司NAVER,砸下千萬美元投資CHOCO TV母公司巧克科技。自此之後,CHOCO TV與LINE TV正式合併,由巧克原班人馬營運全新的「LINE TV」。
整併成熟團隊,策略布局更在地
眾所皆知,LINE開始整合越來越多的服務,進一步滲透台灣人生活,但LINE TV是早在4年前就推出的服務之一。
「在選擇發展集團業務的時候,我們會去想一個消費者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中,哪些占據比較多的時間?什麼業務更能夠創造產值?」LINE台灣董事總經理陳立人表示,台灣每一年為有線電視付費的家庭數不勝數,廣告也不曾間斷,影視的商業價值無庸置疑,因此LINE TV在眾多選擇的「排名」很靠前。
靠著LINE原生的龐大用戶基礎,以及一部部強打免費台劇,3年後,LINE TV已經交出用戶數超過500萬的成績單,但因為集團實在太大,問題與限制也逐漸浮現。
當時,LINE TV的策略要以「全球需求」制定,沒有辦法及時做出一些應對。內部人員舉例,早在2017上半年,台灣LINE TV就提出希望平台可以增加AirPlay功能,將服務放到電視上,但等總部落實時後,卻已經是2018下半年底了。
一切問題都直指,台灣無疑需要一個屬於自己、成熟的團隊來經營。於是,這一場備受矚目的「大結合」便發生了。
背後挾帶2,100萬用戶,想利用卻不簡單
「過去我常講,創業團隊比較像一個游擊隊,今天出去我沒拿人家的頭,人家就拿掉我的頭,但LINE就像正規軍,這種的運作方式跟資源,都是過去很難接觸到的。」巧克科技創辦人暨LINE TV執行長劉于遜,這樣總結合作後的日子。
LINE TV最「原生」的立基點,也是其他本土業者求之不得的優勢,無非就是LINE挾帶2,100萬龐大的月活躍用戶,但到底該怎麼利用,卻是一門令人眼花撩亂的大學問,做法有上千百種,LINE TV得找到每一個服務背後的「潛在價值」,來觸及不同的族群。
像是大家最熟悉不過的貼圖,在戲劇宣傳時期提供下載,LINE TV在知道下載貼圖的用戶輪廓後,從而分析對這一款IP感興趣的人,未來也為IP多元經營和版權購買決策,添加一份參考依據。此外,針對LINE的另一項服務——LINE Mobile,其特色正是「4G終身吃飽」低資費套餐,背後族群不意外地正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LINE TV未來也計畫推出合理的「加值綁約套餐」。
值得一提的是,在兩個App合併後,LINE TV目前用戶輪廓無疑更廣,面對此局,劉于遜對於內容的策略卻依舊保持不變,每年將持續推出4∼6部新自製劇,其成本已經可以和電視台媲美,不再只是被當作「網路劇」看待。此外,正準備大力發展訂閱制的LINE TV,也努力經營線下活動、周邊商品,全力衝刺付費會員。
「以台灣來看,我們就是全台最大的影音串流平台,我們的用戶總數已經跟台灣愛奇藝一樣多。」
LINE TV
成立時間|2015年4月(台灣)
營運業績|台灣月活耀用戶已達350萬。
進軍市場|台灣、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