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有感:啟發他人的夢想更有成就感
創業有感:啟發他人的夢想更有成就感

畢業季再次到來,不知從何時開始,許多精彩的畢業致詞都開始有逐字稿流傳,在閱讀的過程,不禁讓我們再次審視自己的人生。而這也讓我想起一部最經典的,對人生致敬的演講,來自Randy Pausch的《最後一場演講》(The Last Lecture),裡面有很多值得一再玩味的話,而我今天想談的,是這一段: 隨著你年歲漸長,你將會發現「啟發他人的夢想」更有成就感

台灣教育不如西方社會那般強調的哲學思維,我們學的大多是眼前看得到的,所以夢想對大部分剛畢業的學生來說,恐怕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不是因為不能想,而是因為很多人覺得想了也沒用,因為想得太大,做也做不到,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Randy Pausch在演講裡也說道,高牆(Brick Wall)是在擋住其他不夠渴望的人。所以啟發他人的夢想,就要引導大家願意嘗試跨過高牆,這樣的工作,絕對不只是演講這麼簡單,但如果你真心喜歡挑戰,歡迎繼續往下看。

軟的是清出空間,硬的是設立遊戲規則

要啟發身邊的人,我一開始想法其實很單純,覺得是陪著別人一直談話、聊夢想,對方就會被啟發,就會自己成長;創業幾年下來,我發覺要做到這回事,其實一種重要的管理技巧,而這管理技巧就分成軟跟硬兩種手段,而軟硬兼施,才能得到最好的成效。 軟,是把空間清出來,給人足夠的信任去執行、去挑戰,只要有足夠的時間,通常就能有讓人驚奇的成效 ,但前提是要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而身為一個領導者,扛下責任的肩膀,是永遠不能缺少的,信賴你的夥伴,更是必備的軟技能。

硬,則是把遊戲規則定好 ,關於這點是我最近才深刻學習到的一點。所謂遊戲規則,並不是指幾點上班幾點下班這種無意義的規矩,近年推行的OKR,就是一種遊戲規則的設計方法,而設計遊戲規則的目的,不外乎就是激勵人達到更好的水準,讓所有玩家知道自己是否成長的標竿。

不論是自行創業,或擔任主管,你會發覺啟發別人或者說是管理,是你必備武器。讓團隊成長,才能成就更大的事業,如果你的夢想是希望為這個社會做出些許好的改變,那麼這武器,更是必要。這跟單純做事不一樣,自己做事,成效自己可以控制,但團隊做事,會因為每個人不同的技能、背景、狀態,有想像不到的結果,當管理團隊時,常有人抱怨團隊,這很常見,因為團隊的走向,不比會你單兵作戰的成果,如果你能啟發別人,才能事半功倍。

自己要衝鋒陷陣,卻又要學會下放

作為一個好的領導者,要思考周密。過去創業的六年時間,我認為自己不及格,但我最大的體悟就是要學會衝鋒陷陣,但該下放給別人的時候,也要毫不猶豫全權下放;衝鋒陷陣是因為團隊剛建立的時候,幾乎沒有戰績,沒有成果足以告訴別人如何承接,所以領導者自己開疆闢土,是再正常不過,但大多數人(包含我自己),都因為喜歡開疆闢土,而不懂得下放。下放,是為了讓領導者思考如何往下一個階段走,不敢下放往往是因為不放心,但就因為不放心,讓我們失去了思考的時間,甚至失去設計更好的遊戲規則的機會,最後的結果,就是錯失成長的時間,最後才在懊悔。

學會下放,並且激勵夥伴達到目標,甚至大方分享戰果,這些領導者的特質,才會讓團隊更趨於強壯,比例拿捏不好,就容易讓人失去信心,短期來看,或許並不會馬上影響成績,但長期不改善的話,必然遭致惡果,也是常有的事。

創業數年來,常常因為看到問題,就直接解決問題,殊不知把同事原本該做的事情都執行完了,我相信在他們的眼中,應該反而覺得莫名其妙,因為該有的工作不見了,甚至因為執行的結果,衍生了不同的工作,搞得他們不知所措;其實這樣的矛盾,就跟父母管教小孩一般,那把尺怎麼拿捏,都是嘗試後才知道,如果很多事情,我們透過我們自己的經驗執行完了,後進者沒法學習,團隊仍舊持續長不大,那麼公司的天花板,很有可能就是CEO自己。曾經有個前輩給了一個相當精準的提點,至今仍讓我放在心上,「 如果你想激勵他人,那就把遊戲規則建起來,剩下的,讓玩遊戲的人自己想辦法 。」

如果你是個善於在前方打仗的領導者,那麼需要慢慢把自己拉向後勤單位,啟發別人能為你往前殺敵,如果你是個善於在後方指揮的指揮官,適時的走到前方戰場關心戰局,讓人覺得我心與你同在,最後,最重要的,是得到戰果時,務必讓辛勞的戰將,優先享受。作為領導者,或是啟發別人的人,通常都是辛苦的,而且管理的技巧,比任何執行的工作,更需要學習,但往往領導者的失敗,容易被人放大檢視,所以作為領導者,更需要戰戰兢兢面對每一份細節,當然這也會讓你有更不一樣的視野與高度。

就如我創業的歷程一般,一開始覺得自己要賺錢是困難的,後來當我帶領一整個團隊要一起賺錢的時候,我發覺,自己一個人要能夠賺錢就變得簡單了,因為要啟發團隊的每一個人,真的是十分困難的事。

使命:讓身邊的人,變得更好

台灣的考試制度,不會教我們怎麼去啟發別人,因為啟發別人的結果,自己成績就會變差,但是當我走入社會這麼多年後,我才漸漸知道,

我們如果真的要上國際舞台打仗,我們需要大家團結一心才有機會,我們不需要去比較誰工作時間比較多,也不需要比較誰能贏過誰,因為我們不是彼此的敵人,敵人在這世界上有很多,但絕對不是在你身邊的那個人。

而如果你的夢想,也恰巧是為這個世界做出一些好的改變或是貢獻,那麼學會啟發別人肯定是最重要的精神之一。

或許有些人的夢想,是快樂的生活,有些人的夢想,則是為這個世界作出貢獻,不同的人,啟發的方式與遊戲規則都不同,我們該學習的,除了是啟發他人外,更是學會尊重每個人的想法,讓年輕一輩的人,能夠追逐自己想追逐的事,這不正是我們最推崇的「自由」二字的真諦,就如同Steve Jobs所說,「人生時間很短,不值得花時間在模仿別人」,而作為啟發別人的人,更不該去嘗試讓每個人模仿自己。

我知道要啟發別人很難,所以我們更珍惜台灣能有更多願意去做的人,不管你身在何處,做任何事情,去嘗試讓身邊的人變得更好,久而久之,我相信我們能為台灣一起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關鍵字: #新創 #創新創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