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開發AI醫療「鷹眼」!Google投資關鍵應用,提早一年發現癌症病變

Google投資AI醫療檢測,希望透過AI模型的協助,讓更多疾病能在更早期被發現。
2019.07.11 | Google

多數確定肺癌罹癌患者,一年前的斷層掃描中,AI檢測已經可以發現肺部出現異常徵兆,但是若由人類判斷,6位放射科醫生裡面,有5個無法用肉眼看出其中的異狀,而提早一年對疾病治療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在2018年舉辦的Google AI Impact Challenge競賽中,選出了20位得獎者獲得Google的投資。其中,關於醫療的應用是眾所期待的項目之一。

「醫療領域已具備相當多的數據,並且有許多醫師的判斷並不夠到位,這些醫療領域的特色使得機器學習相當適合被應用在其中,」Google Health產品經理彭浩怡(Lily Peng)這樣說。

而將人工智慧(AI)技術用於醫療項目,目前不僅可以增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辨識準確度,也已經可以用於癌症腫瘤的早期偵測。

Google Health產品經理彭浩怡(Lily Peng)
彭浩怡說,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失明原因。
圖/ 程倚華/攝影

AI模型快速篩檢,讓更多糖尿病失明更早被發現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失明原因,而全球有4.15億名糖尿病患者都面臨該風險。預防的關鍵在於每年一次的定期檢查,檢查時使用特殊的攝影機拍攝眼底。

彭浩怡指出,眼科醫師會在視網膜影像中,尋找眼睛微血管爆裂的細微特徵,並將影像由健康「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到最嚴重的「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為5級。在分級過程中,有些特徵非常難以用肉眼發現,全球更有許多地區,缺乏足夠的眼科醫師可完成這項任務。

像是在印度,由於眼科醫師短缺,再加上其他醫療體系的不足,導致將近45%的患者在還沒有接受診斷之前,就已經喪失視力。

因此,Google打造了一個機器學習系統,用以檢測患者視網膜圖像中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目前已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一篇論文,指出該模型的表現與一般眼科醫師相當。在印度與泰國也已經有醫生在試用這套系統,作為檢測的工具。未來也將持續拓展應用,同時尋求更進一步的硬體解決方案及監管審核。

由健康「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到最嚴重的「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為5級。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為5級。
圖/ Google

AI檢測肺癌、乳癌比醫生還準,未來還能用在更多癌症偵測

另一方面,AI在早期的肺癌與乳癌檢測上,也已有展獲。

以肺癌而言,彭浩怡說,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占每年全球死亡人數的3%,越早發現,存活機率越高,但全球卻有將近80%的肺癌並沒有在早期被發現。而AI可以幫助早期的胸部電腦斷層檢查更精準,讓醫生即早發現肺部的早期病變。

彭浩怡提出實際案例,指出一名肺部檢測到異常細胞的病患,發現罹癌一年之前的斷層掃描中,AI已經可以判斷肺部出現異常徵兆,但是在6位放射科醫生裡面,有5個無法用肉眼看出其中的異狀。與放射科醫師相比,Google提出的AI模型偵測到的癌症病例增加了5%,且偽陽性的檢查結果減少了11%以上。

另外,彭浩怡也以乳癌為例指出,醫生透過採集乳癌患者淋巴結的組織為樣本,以確認癌症是否擴散,並依此決定患者的治療方式。而病變處往往非常小,因此要透過顯微鏡在其中要找到病變細胞相當困難。透過AI模型,可以找出95%以上的癌症病變,比病理學家普遍能檢測到的73%要高上許多。在未來,類似的AI模型也可以推廣到更多癌症的偵測之中。

責任編輯:蕭閔云

關鍵字: #Google #人工智慧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