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腦技術曝光!馬斯克的Neuralink直播發表串聯關鍵,最快明年人體實驗
生化腦技術曝光!馬斯克的Neuralink直播發表串聯關鍵,最快明年人體實驗

由矽谷「鋼鐵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創辦,以融合人腦與電腦,打造「生化人」為終極目標的神經科技公司Neuralink,成立兩年來始終保持著神秘,但為了招募更多傑出人才,現在馬斯克決定曝光開發進展。

AI技術日新月異的情況下,馬斯克認為,人類的智力終有一天會被人工智慧超越,屆時我們將成為AI馴養的寵物。在這樣的未來裡,人類必須與機器融合才能取回主導權。如此前瞻的理念下,Neuralink誕生了。

Neuralink Livestream
直播延遲了一個小時多才開始,這項消息不只讓醫療界充滿希望,亦引起科技迷議論紛紛,人腦與電腦的鴻溝將縮小。

雖然願景很弘遠,但Neuralink前進的腳步卻相當務實,計畫從治癒腦神經疾病切入,打造醫療用的腦機界面(BCI)。今(17)日的直播中,Neuralink首度展示了他們的技術成果(直播網址請點我)。

馬斯克表示,本次打破沉默,揭露Neuralink的消息不是為了炒作,而是希望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他們的行列。

植入上千枚電極,大腦連上電子產品將成真

在Neuralink的設想中,一根根直徑僅4至6μm(微米),比頭髮更纖細的絲線(threads)將串連癱瘓者大腦與處理器。這些絲線內部含有數十枚電極,可偵測腦部活動,並且比目前的腦機介面(BCI)材料更不容易對大腦造成傷害。一套系統共有3,072個電極,分佈在96根絲線上。

電極偵測到的腦波活動,會透過頭部外側的處理器傳遞給電子設備,此舉將賦予行動不便的癱瘓者們,透過腦中想法操控手機或電腦的能力。

neuralink 2
絲線中的上千枚電擊會偵測,將訊息傳遞到外部的處理器,再透過藍牙連結電子產品,圖為該系統示意圖。
圖/ Neuralink

為了達成這樣複雜的任務,Neuralink也開發出一台負責將絲線植入大腦的機器人。這台機器人外觀像是有著顯微鏡的縫紉機,能夠透過機器視覺避開血管,在植入細絲時將對大腦的傷害減至最低。

Neuralink表示,目前植入這項裝置需要醫師用鑽頭在頭顱上穿孔,但期望未來能以雷射燒穿頭骨,減少不適感,以一種微創手術的方式,為患者創造類似雷射視力矯正手術(LASIK)的無痛體驗。

不過,加州索爾克研究所生物學教授泰瑞.謝伊諾夫斯基(Terry Sejnowski)指出,這種絲線的靈活性令人讚賞,但大腦內的生理鹽水環境會讓許多塑膠製品變質,其耐用性如何仍是待Neuralink解答的問題。

neuralink 1
Neuralink專門開發出一台機器人,負責將絲線植入腦內。
圖/ Neuralink

超越當前技術,「腦絲線」最快明年進行人體實驗

根據研究報告,目前Neuralink已進行過19次動物實驗,從1,500個電極接收老鼠的大腦資訊。研究人員菲利浦.薩貝斯(Philip Sabes)聲稱,這套系統接收到的資訊,比目前最先進的感測器還要多10倍。《紐約時報》指出,這也比當下醫療使用的腦機介面好15倍,具有相當的科學研究及醫療應用價值。

當然,即便動物實驗獲得成功,也不代表一定能在人體上奏效。不過,馬斯克在直播的問答過程中透露,他們已成功讓猴子用大腦控制電腦。若與人類同為靈長類的猴子能夠展現這套系統的價值,那麼在人類身上成功運作的可能性又更高了一點。

neuralink 3
安裝Neuralink 系統的實驗老鼠。
圖/ Neuralink

Neuralink計畫與史丹佛大學合作進行初期實驗,馬斯克預計,最快明年第二季就可以與病患合作進行人體實驗。

雖然距離醫療應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Neuralink總裁兼共同創辦人馬克斯.霍達克(Max Hodak)認為,這項技術將能讓人們透過思緒輸入信件內容,或者移動滑鼠瀏覽網頁,有朝一日,甚至可以藉此將新知識「下載」進大腦裡,或者與他人共享思緒。

馬斯克預言,雖然尚待一段時日,但未來可能會誕生出另類的「App Store」,包含一籮筐可透過這項技術應用的軟體程式。

責任編輯:張庭銉

資料來源:The Verge紐約時報BloomBergCNBC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