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首度在中國之外生產!貿易戰促產能加速遷出,日經:逾50家考慮轉移
AirPods首度在中國之外生產!貿易戰促產能加速遷出,日經:逾50家考慮轉移

日經新聞18日報導,美中貿易戰開打來(美中相互發動制裁關稅來)、已經過一年時間,而企業正加快將生產據點遷出中國,根據日經新聞彙整的結果(向企業進行採訪以及根據各地媒體的報導)顯示,因憂心美中貿易戰長期化,因此包含蘋果(Apple)、任天堂(Nintendo)、華碩(2357)等企業在內,有超過50家全球主要企業考慮進行生產轉移、將部份產能遷出中國。

據零件廠等多位關係人士指出,蘋果無線耳機「AirPods」代工廠中國歌爾聲學(002241)將在數週內於越南測試性生產最新機種、之後將開始進行量產,此將是「AirPods」首度在中國以外的地方進行生產。

報導指出,外資企業佔中國整體進出口比重達4成,一旦生產轉移全面展開、恐將衝擊中國經濟。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指出,2017年外資企業的物品進出口額約1.8兆美元、佔中國整體比重超過4成。截至2017年年末為止,外資以及香港、台灣系企業在中國市區的雇用人數合計約2,600萬人、佔整體比重約15%。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日經新聞6月19日報導,蘋果(Apple)已向主要供應商要求,希望能將(供應給蘋果的)中國產能中的15-30%分散至中國以外的地方。關係人士指出,被蘋果提出上述要求的主要供應商除了有組裝iPhone的鴻海(2317)、和碩(4938)外,還包含生產MacBook的廣達(2382)、生產iPad的仁寶(2324)和生產AirPods的英業達(2356),而可能的生產轉移地有墨西哥、印度、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地。

日本蘋果情報網站iPhone Mania 7月12日引述印度經濟時報(The Economic Times)的報導指出,鴻海預估將在8月開始在印度生產新型iPhone,初期月產能預估為25萬支、其中70-80%將出口至海外。

日本媒體7月9日報導,任天堂Switch遊戲機部份產能將從中國遷移至越南,主因美國對中國第4波制裁關稅(對象包含遊戲機等眾多消費品)當前雖暫時不會發動,但美中兩國間的貿易關係持續不穩定,因此有必要分散將生產集中在一個國家所可能發生的風險。

日本媒體報導,鴻海轉投資的夏普(Sharp)旗下PC事業子公司Dynabook社長覺道清文在7月9日舉行的服務事業戰略發表會上表示,因美中貿易協商前景不明,因此仍持續考慮將銷美的筆電生產遷出中國,初期考慮先行遷移至夏普母公司鴻海的台灣工廠進行生產,之後需要一個「恆久性的對策」、因此考慮移至夏普目前興建中的越南工廠。

本文授權轉載自:MoneyDJ

關鍵字: #中美貿易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AI浪潮加速全球電源管理變革,台達攜手夥伴提供最佳解方與客製化服務
AI浪潮加速全球電源管理變革,台達攜手夥伴提供最佳解方與客製化服務

研究機構IDC指出,全球人工智慧基礎設施(AI Infrastructure)市場自2019年以來皆呈現兩位數成長,預估市場規模將於2028年超過2,000億美元,驅動市場快速成長的關鍵是AI伺服器相關投資。看好AI帶來的市場機會,台達早在許多年前就開始布局,因應晶片、企業、雲端服務供應商等不同類型企業客戶提供最佳電源方案。

為什麼台達能搶先布局市場?

台達電源及系統事業群副總經理鄭謝雄面帶微笑地解釋:「我們不僅從技術創新、產品組合完整性,以及產品品質等面向切入,更與客戶進行緊密合作,從市場痛點出發,攜手打造符合需求的最佳方案。」

台達電
台達電源及系統事業群副總經理 鄭謝雄
圖/ 數位時代

AI基礎設施崛起,電源管理朝向高供電密度、供電穩定度與電源機櫃靠攏

AI的日新月異不僅重塑了運算架構,也加速電源管理變革。首先,有別於傳統伺服器的單一顆電源供應器(PSU)功耗較低,AI伺服器PSU功耗大幅上升至最高12kW,這也讓單一AI伺服器機櫃所需電力來到120kW甚至更高,傳統電源管理系統已經不敷使用,必須在相同體積下輸出更高瓦數,逐步提升供電密度。

其次,AI伺服器與機櫃帶來的挑戰不僅僅是供電密度這個議題,如何確保供電穩定也至關緊要,理由在於,傳統CPU的EDPp峰值僅較平均值高出30%,GPU的EDPp峰值則高達65%。由於AI運算會造成劇烈電力波動,連帶影響電網負載能力,因此電源系統必須搭配高功率電容模組(Power Capacitor Shelf),透過內建的超級電容及放電或儲電,穩定電網運作。透過該模組以及備援電力單元(Battery Backup Unit;BBU)穩定電力供應,才能避免AI系統平台損害。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鄭謝雄認為:「隨著AI模型規模持續增長、GPU跟加速器的功耗密度節節攀升,以及7/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需求,AI伺服器與機櫃的總功耗將只增不減,傳統分散式電力架構不敷使用,集中式架構與模組化設計成為主流趨勢,將帶動市場對電源機櫃(Side Power Rack)的需求。」

從全方位解決方案到專業服務團隊,台達致力滿足客戶的多元電源管理與散熱需求

電源機櫃的概念,是將電源系統從AI伺服器機櫃裡獨立出來,作為專門供電用的機櫃。台達作為全球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的領導品牌,早在許多年前即開始關注高效能運算(HPC)與AI伺服器等議題,鄭謝雄指出,電源機櫃的概念,是因應算力需求高漲帶動電力不斷往上走,因此才需要將電源系統跟負責算力的AI伺服器分開,單獨將機架式電源、BBU、高功率電容模組、交換器等放置在一起,解決伺服器機櫃空間有限的問題,這也是台達在COMPUTEX 2025展示的800V HVDC電力架構的一個重點,也能優化電網到AI機櫃的電壓轉換效率。

台達電
台達新一代800V高壓直流電源方案
圖/ 數位時代

台達合作夥伴非常多元,從晶片商、企業客戶到雲端服務供應商等,因此除了觀察市場趨勢,也會因應不同客戶需求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對此,鄭謝雄強調:「每一個客戶的電源管理與散熱需求都不相同,台達除了透過模組化的方式提供包含電網到晶片的全方位解決方案,更透過一站式專業顧問與客製化服務滿足客戶需求。」

舉例來說,同樣是5.5kW的電源方案,台達會在客戶系統開發過程中深度合作,定義出符合客戶需求的規格,因此需要一個懂電力電子技術、系統設計與產業知識的專業團隊提供最佳後援,這也是台達長年深耕電源技術能帶來的優勢。

另外,台達除了提供單一產品,也依照客戶不同需求合作,提供一站式電源及散熱解決方案,如此次在COMPUTEX展出的AI貨櫃型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就整合了AI伺服器、1.6T交換機、電力、電池備援系統、液冷系統等,讓客戶在安裝上能節省成本、提升效率,只要幾個星期就能完成資料中心建置,滿足AI運算、邊緣運算跟電信機房等多元場景需求。

持續深入技術創新與自動化生產,敏捷回應瞬變市場需求

為提供客戶最佳產品服務,同時,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提升競爭力,台達每年投入總營收的8%到9%進行研發。以電源管理與散熱這個領域來說,台達為了因應科技突破與客戶需求不斷迭代更新,在研發部份就投入了大量資源,同時也持續改善自動化生產製造流程,確保客戶需要的關鍵產品能準時、穩定量產交貨。

鄭謝雄進一步解釋:「考量全球在地生產趨勢,以及少子化帶來的勞動力短缺等議題,我們在產品研發設計階段,就同時思考如何提高自動化生產能力,目標是每一代產品的自動化比例都要比前一代高,確保在技術創新之際,有可靠的生產後盾可以提升營運韌性與市場競爭力。」

在AI新世代來臨之際,台達不僅持續關注AI應用、語言模型、加速運算與基礎設施變革,同時也針對電源管理與散熱方案扮演關鍵角色。透過長期研發投資、模組化創新產品設計與自動化生產製造等方式,台達提供了客戶節能、高效、穩定的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滿足客戶從電源到晶片、從伺服器到基礎設施的多元需求,與客戶攜手實現綠色AI的願景。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