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別了!半導體先行者胡定華,宣明智:老師是最平凡的偉大
永別了!半導體先行者胡定華,宣明智:老師是最平凡的偉大
2019.07.30 | 人物

來自台北愛樂管弦樂奏起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緩緩地為今(30)天的追思會揭開序曲,今日所追思的是一位台灣半導體界的前輩,是一位對台灣半導體具有無比貢獻的重要人物、先行者:胡定華先生。

台北愛樂管弦樂
台北愛樂管弦樂於追思會現場演奏〈月亮代表我的心〉。
圖/ 簡永昌

來參與的眾多半導體前輩、大老中,不乏胡定華過去指導的學生,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即是一位。

作為他的第一屆學生,宣明智揭露了胡先生鮮為人知的一面:他不只在半導體界有長足貢獻,同時也是一位足球健將。宣明智回憶,有一年他跟同班同學拿到了交大的全校足球冠軍,教聯隊就跟他們下了戰帖,「沒想到最後靠著胡老師一個人踢進了2球、獲得壓倒性的勝利,」而那顆足球上也簽了當時同學的名字,一直到現在都被胡定華好好地收著。這個足球小故事一直放在他的心裡,宣明智感性表示,老師是半導體、科技界的貴人,充滿了智慧,「他是最平凡的偉大」。

聯電宣明智
宣明智手上握的這顆足球別具意義,因為上面簽滿了胡定華第一屆交大學生的簽名,紀念當時老師以2:0之姿贏得比賽。
圖/ 簡永昌

他引進CMOS技術,良率與技術超車美國

回顧起胡定華在半導體的貢獻,雖比起我們常提及到的張忠謀、曹興誠等人士相對低調許多,但早在1970年,胡定華從美國密蘇里大學電機工程博士學成歸國,到交大電子工程學系任教時,也從張俊彥教授手中接下了台灣第一座半導體實驗室──交通大學半導體中心主任。現今檯面上知名的人物像是宣明智、魏哲家等人,都是當時他於交大任教時期的學生,桃李滿天下。

而就在1974年台灣要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時候,年僅34歲的胡定華先生毛遂自薦予當時正著手撰寫「積體電路計畫草案」的潘文淵博士,願意成為挑起該計畫的重要人物,並引進美國無線電公司(RCA)CMOS技術,帶領團隊進行技術轉移,其後也參與了籌設台灣第一座示範工廠,良率跟技術更超車美國。之後胡定華也決定保留這個示範工廠,作為未來台灣產業的研發需求,並催生了台灣第一間半導體製造公司:聯華電子。

他奠定台灣半導體地位,獲頒褒揚令

1985年時任工研院院長的張忠謀與副院長胡定華,協助與飛利浦合資成立了台灣積體電路公司,同時再次協助移轉研發技術團隊到台積電,奠定了台灣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地位。

正因為他不凡的一生,在今日的追思會上,副總統陳建仁也到場代表總統頒發褒揚令,肯定他這一生對台灣半導體的貢獻。

陳建仁
副總統陳建仁先生(圖中)也蒞臨追思會現場,並代表總統蔡英文頒發褒揚令給胡定華先生。
圖/ 簡永昌

追思會現場包括旺宏電子執行長吳敏求、科技部長陳良基、交通大學副校長陳信宏,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等人都到場緬懷。不論過去曾經是戰友也好,或是學長學弟,大家對胡定華充滿了懷念跟感謝。

陳良基表示,胡定華是他在工作上重要的導師。當時他被奉命創立台大電子研所,第一次有機會向胡單獨請益,胡定華不止一口就答應,還給他很多寶貴的意見,更幫他組成一個強而有力的諮詢委員會,讓整個過程更加順利。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史欽泰董事長則提到,胡定華有很多獨到的見解,像是他認為技術的驗證不能只像學校的實驗室一樣,必須要能做到小規模的量產,才能證明生產的成本跟品質是有市場的競爭力,因此當時他堅持示範工廠要做到每周4,000片的產能。史欽泰還開玩笑地說:「台灣的社會裡面不會認為他是很正常的」,但就是這種充滿創業家的精神,也是讓他特別懷念的地方。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史欽泰董事長
潘文淵董事長回憶起胡定華先生,認為他是一位具有獨到見解的人。
圖/ 簡永昌

這六字箴言,讓吳敏求時時銘記於心

至於跟胡定華先生淵源頗深的旺宏電子董事長吳敏求,在回憶起與他共同工作的過往時,更是歷歷在目。

旺宏吳敏求
吳敏求謹記胡定華先生的三件事作為其座右銘:「誠實、紀律、遠見」。
圖/ 簡永昌

吳敏求說,曾擔任旺宏前董事長的胡定華是一個很有遠見的人,從現在旺宏在做的事情就能察覺一二。因為旺宏投資很多東西可能都不是短期之內或有收穫的,而這也是胡定華一生想要做的事情,「他想要替台灣做一些新的東西出來。」吳敏求也很神秘地透露了旺宏現在正在做的,是現在市場上沒有、未來才會出現的東西,這些才是對台灣科技有貢獻的。

而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胡老師帶給他的「誠實、紀律、遠見」,一直都是影響他、讓他隨時銘記於心的道理。

責任編輯:林美欣

關鍵字: #聯電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台灣餐飲業正面臨「三高」壓力——店租高、物價高、人力成本高。疫情後商圈景氣逐漸回流,店面需求攀升帶動餐飲業租金持續上揚;與此同時,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食物類物價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上漲,累積漲幅達13.98%;儘管2025年基本工資調漲4%,仍難以紓解餐飲業缺工困境,勞動部人力需求調查顯示,住宿餐飲業人力缺口估計高達24萬人。

面對嚴峻挑戰,餐飲經營者必須追求單位產出極大化,方能在有限資源下維持營運效益。對此,全台最大外送平台 foodpanda 憑藉每日百萬活躍用戶的數據優勢,透過精細化分析平台數據金礦,提出「極效經營」新思維,協助餐飲業者投入極小資源、創造極大效益,開啟可持續的經營新常態。

foodpanda拋出新極效思維,以數據洞察助攻極效經營

餐飲經營效益的關鍵,或許不只在於菜好不好吃。許多店家面對業績不振時,直覺反應往往是延長營業時間、加碼廣告投放或更換菜單,卻不一定能看到改善效果。攸關經營效益的問題,難道只能憑感覺判斷?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foodpanda 商務總監簡紫涵指出,這些「憑感覺」的決策缺乏數據支持,所以適得其反。例如延長營業時間雖能多開放時段,但若缺乏消費需求,只是徒增人力與水電成本;顧客評價不佳,也未必完全與餐點味道相關,可能是包裝體驗造成印象扣分;為了衝業績而進行廣告投放,若沒有精準鎖定目標客群,流量依舊難以轉化為營收。

「工具不缺,缺的是以數據為基礎的問題意識與策略思維。」對此,foodpanda 率先提出「新極效思維」,將經營效益拆解為三個核心變數:人效、時段效、通路效,將平台累積的海量消費數據金礦轉換成深度洞察,以營運顧問的角色協助店家重新理解營收從哪裡來、何時來,以及如何放大,取代傳統的經驗式判斷。

集結產學資源,打造接地氣的數位轉型方案

從POS系統、訂單系統到報表介面,儘管數位工具普及,實際能將數據轉化為經營策略的餐飲業者卻少之又少。深耕台灣13年的 foodpanda,累積超過 10 億筆訂單,合作店家逾萬間,實地輔導過上千商家;平台所累積的數據不只包含訂單紀錄,也涵蓋消費者輪廓、消費頻率、地區飲食習慣、客群結構與品項偏好等,對多數中小餐飲業而言,都是難以自行蒐集的珍貴經營資產。

為了讓數據真正轉化為行動力,foodpanda 自2024年起組建百人商業顧問團隊,經過內部的商務學院專案分享、跨部門培訓與餐飲實戰演練,將平台 know-how 轉化為輔導實力。同時,foodpanda也攜手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以及 AMT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補強數位轉型方法論,針對不同餐飲業者量身打造成長方案,在台率先推出「餐飲錢力股計畫」,以「診斷-訓練-優化」三階段打造轉型模型:

  1. 數據認知期 :透過12題線上檢測,免費協助店家快速盤點經營現況,建立數據意識。
  2. 行為調整期 :針對檢測結果與平台分析,產出「客製化錢力數據報告」,內容涵蓋曝光數、轉換率、回購率、客群結構與市場趨勢,並由顧問解析機會點,制定行動方案,如新客優惠、廣告投放策略、商品組合優化等,並以月度、季度或半年度為單位持續追蹤與調整。
  3. 數據經營期 :透過「錢力股實戰坊」4小時濃縮課程與顧問小組,協助店家從認識數據、活用數據,到發展長期經營策略。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簡紫涵指出,推動數位轉型的最大阻力往往來自「心態」。許多商家老闆秉持「東西好吃就好」的傳統觀念,對於改變現狀抱持疑慮。因此,foodpanda 顧問的角色不僅是提供數據分析,更要與店家並肩作戰,明確告知投入成本、執行時間與預期成效,並透過同業成功案例創造「跟進效應。」

而顧問服務的核心,則是將數據洞察落地為行動——從菜單設計、商品攝影到促銷搭配,確保流量變現。例如:北部一間便當店,新客轉換率低,經雙軌策略(新客優惠+廣告曝光)半年營收翻倍並展店;一間早餐店則在調整商品組合並搭配廣告後,成功帶動業績與客數雙成長;還有一間滷味店透過菜單 A/B 測試,成功提升高客單價品項的銷售比例。

不只是外送平台,foodpanda也是專業餐飲轉型顧問

外界談到外送平台,往往聚焦於抽成比例與外送服務,卻鮮少注意到,它們同樣能成為餐飲業的成長推手,就像 foodpanda 發起的「餐飲錢力股計畫」,為合作商家全面賦能、提供全額免費的顧問服務,除了客製化潛力數據報告,非合作商家也可透過12題線上檢測進行數位轉型健檢,並免費參加實體工作坊。

首波實戰坊將於9月啟動,首批輔導50間潛力商家,目標逐步擴大至每年1,000間,協助業者翻倍成長。「我們與餐飲業是互利共生,商家成長,我們才有長期合作的基礎。」簡紫涵強調,只要有改變意願且具成長潛力,合作商家皆能獲得顧問服務。

據統計,創業後三個月是餐飲業的存活關鍵期,奠定能否進入長期成長循環的基礎。「數位轉型不是少數大型商家的專利,而是餐飲業的新常態。懂得善用數據的店家會不斷成長,不懂的則可能被淘汰。」

不侷限於外送平台的角色,foodpanda 更願意擔起專業餐飲轉型顧問的責任,發揮數據力與企業影響力,讓餐飲業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從存活走向壯大,更帶動餐飲產業發展更上層樓。

立即領取專屬錢力報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