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被指控壟斷Android搜尋引擎,而屢次遭歐盟「重點關照」後,現在這間科技巨頭索性放手,開放其他企業競標「預設搜尋引擎」。從2020年開始,得標搜尋引擎將成為歐洲Android手機的預設選項之一。
上週五(2日),Google公布針對歐洲地區設計的搜尋引擎選擇頁面。自2020年起,所有歐洲經濟區(EEA)用戶打開新Android設備時,都需自行挑選預設搜尋引擎。
被歐盟裁罰千億元,Google把預設搜尋引擎變拍賣商品
去年7月時,Google因壟斷Android搜尋引擎,遭歐盟開罰43.4億歐元(約新台幣1,520億元)的破天荒金額,同時歐盟執委會勒令Google停止過去壟斷Android搜尋引擎、瀏覽器的作法。(否定Android商業模式?歐盟向Google開出史上最高金額罰款)
作為對這項判決的回應,Google徹底改變歐洲Android系統Google行動服務(GMS)的授權方式。過去Google總是將服務捆綁授權,例如廠商想要安裝YouTube,就必須將Chrome作為預設瀏覽器等。
現在Google不再捆綁授權行動服務,意謂即便想將自家瀏覽器定為預設,也不必捨棄YouTube等服務,不過相對的,廠商必須付費獲得使用許可。
今年4月時,Google更宣布將按照熱門程度,提供歐洲Android用戶共計10款推薦搜尋引擎、瀏覽器作為選擇,但預設仍是Chrome與Google,存在明顯的主次地位,也因此受到其餘搜尋引擎投訴。
而這次宣布改變則意謂著,未來Google與其他品牌將站在相同起跑點,供用戶自行挑選心儀的搜尋引擎。
但要與Google同台競爭是有代價的,該公司宣布預設搜尋引擎要以拍賣的形式,向各家廠商募集申請,並在文章中公開拍賣流程。
一個地區出價最高的3家廠商,將從2020年1月1日起與Google成為預設瀏覽器選項,四者在選單上的順序將隨機排列。
根據Google的規劃,官方預計9月13日截止收件,10月31日公布得標結果。其後Google會按每月選用預設搜尋引擎的用戶數,向廠商索取費用。另外,若投標廠商不足3家,或有流標的情況發生時,則由Google挑選補足。
競爭業者不領情,痛批Google濫用主導地位
必須注意的是,即便被列為預設選項,也不代表用戶會選擇其他搜尋引擎。就現況而言,這種作法為其他搜尋引擎帶來的增長可能相當有限,甚至可能導致不必要的支出。
在新制推出後,對Google沒有特別想法的民眾,仍有高機率會繼續選用Google;而早就對Google搜尋引擎、瀏覽器有意見的,大多早就下載其餘App自行替換。
換句話說,得標廠商很有可能只是幫用戶省下上網下載的功夫,卻必須多花費一大筆錢。同時,搜尋引擎可以隨時更換,即便用戶選擇Yahoo後10分鐘就改回Google,Yahoo仍得為此負擔費用。
儘管Google聲稱拍賣是一種「公平客觀」的方式,法國搜尋引擎公司Qwant執行長艾瑞克.萊安德里(Eric Leandri)痛批,Google這種要求為曝光付費的作法,根本就是在濫用其主導地位。
德國非營利搜尋引擎Ecosia執行長Christian Kroll也抨擊,Google拍賣預設搜尋引擎的行為,簡直是對歐盟去年判決的一種侮辱。歐盟開罰的用意在於,希望由Android用戶決定使用哪款搜尋引擎,而非Google,但拍賣預設欄位的作法,與歐盟的期望可說是背道而馳。
大約10年前,微軟也曾陷入與Google類似的指控。當時IE瀏覽器因壟斷市場而受歐盟質疑,於是微軟在安裝Windows時,新增10多款瀏覽器供用戶選擇,不同的是微軟沒有向競品廠商收費。(美司法盯上亞馬遜、蘋果、Google、Facebook,加強反壟斷調查)
在外界看來,微軟對於IE壟斷質疑的處理堪稱模範,儘管當時Chrome、Firefox等瀏覽器正在崛起,現在看來這無疑為IE後續在市場上失利推了一把。
責任編輯:陳映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