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迪士尼是一個製造夢想、創造歡樂的地方:米老鼠、唐老鴨、巴斯光年、Elsa、鋼鐵人、美國隊長⋯⋯百年娛樂大亨圈起的,是全球數億萬計的粉絲的心。《數位時代》在加州直擊兩年一度的迪士尼盛會D23,看看迪士尼究竟施了什麼魔法?全球粉絲又有多瘋狂?
1 【圖輯】門票近3,000元、全球粉絲擠破頭,迪士尼盛會D23到底有什麼魔力?


1923年,華特・迪士尼成立了迪士尼兄弟製片廠(Disney Brothers Studio);百年後的今天,它早已是全球最大的娛樂帝國。
迪士尼不但是一位「說故事的人」,更是一位「造夢者」。
想想看,哪個女生小時候,沒有幻想過自己是迪士尼童話的公主之一?在勞勃艾格(Bob Iger)接任迪士尼總裁一職後,接連收購了皮克斯、漫威、盧卡斯三家公司,無論是巴斯光年,還是鋼鐵人、美國隊長,甚至是黑武士,你一定都對迪士尼旗下的某個角色熟悉,甚至是著迷過。
迪士尼以IP為核心,串起樂園、周邊商品、電影、電視各種環節,在2018年的總營收已達598億美元。有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全球大批的觀眾及粉絲。
鞏固強化和粉絲的「線下連結」,除了透過迪士尼樂園之外,還有什麼辦法?迪士尼從2009年起,開始在加州舉辦兩年一次的全球盛會——D23博覽會:D代表Disney、23則是迪士尼成立的那一年,每一年都吸引數以萬計、全球各地的粉絲參與。
在現場,總是有滿滿的第一手「重磅消息」,如公開最新電影、劇集推出計畫、看到從未公開的第一手預告片,平時遙不可及的人物也會親臨現身,像是漫威總裁凱文·費吉、鋼鐵人小羅勃道尼、黑魔女安潔莉納裘莉⋯⋯只要你是粉絲,你來到D23,你就會成為見證這些事物的「第一人」。

「迪士尼打造了無數個夢想,是你們讓這些夢成真,謝謝你們成為迪士尼的粉絲,」艾格在2019年D23博覽會上說道,引來全場粉絲尖叫歡呼。
《數位時代》直擊了這一次為期三天的D23現場,用我們的視角,看看在這單一天票價就要89元美金(約台幣2,787元)的活動上,迪士尼到底施了什麼法?粉絲們又有多瘋狂?
花數千美金「爭豔」,迪士尼角色Cosplay大比拼
在D23最有趣的看點之一,便是眾多酷愛迪士尼的粉絲,精心為這次活動準備的cosplay:有的是公主、有的事漫威英雄、有的是皮克斯裡你一定見過的角色。
可別小看這些裝扮,眾多粉絲設計一次,都會花上數千元美金「爭豔」。不同人物在展場上走動,讓你好像進入的另一個時空,官方還會選出誰究竟是這一屆D23最棒的coser?






蜘蛛人粉絲無聲抗議:我屬於漫威,不是SONY!
亦正亦邪,漫威旗下已擁有超過8000個角色,而《復仇者聯盟》的熱度還在持續發燒,漫威的展區仍是相當熱門的展區,粉絲光是跟牆上的英雄照片拍照都已相當滿足。
在D23上,漫威已經宣布將在Disney+上推出8部漫威英雄獨立影集,以及《黑豹2》、《黑寡婦》、《The Eternals》新電影,除此之外,現場又有哪些有趣的事發生?


《冰雪奇緣2》年底上映,一片紅楓先洩密電影情節
皮克斯跟迪士尼動畫開了一個「聯合展區」,既然卡通是闔家歡樂,那能讓粉絲「身臨其境」,盡情拍照最實在,這些已經或即將推出的經典IP,都成為熱的拍照打卡點。


你知道迪士尼粉絲的「徽章」文化嗎?


最後不得不提,讓迪士尼粉絲相當著迷的徽章(pin)。
迪士尼旗下的人物、角色,都會推出自己各式各樣的小徽章,過去粉絲們就有私下交換徽章「淘寶」的傳統;現在在不少國家的迪士尼樂園裡,當粉絲買完徽章之後,官方就有換徽章的服務,幸運的話可以換到難得一見、只有員工才拿得到的徽章。而在D23現場,參與許多活動、攤位之後,都可以或多或少讓粉絲拿到收藏的小禮物,其中就包括了徽章。

責任編輯:蕭閔云
2 加州直擊Disney+上線倒數!重磅搬出8部漫威英雄獨家影集,還有誰能阻擋?


4月11日,迪士尼正式宣布將推出自家OTT平台「Disney+」,這顆重磅彈一投出,頓時把業界搞得人仰馬翻。
但若把迪士尼此舉單純視為「因應市場趨勢」,再用如Netflix、Amazon Prime、Hulu一步步構建內容的進程來看Disney+,未免也太小看這位百年娛樂帝王了,Disney+要成為的是迪士尼旗下數不清的IP,下一個和消費者溝通最直接的介面。
迪士尼搶占市場的野心有多大,動作就有多大。在迪士尼兩年一度的粉絲盛事「D23博覽會」上,Disney+無非是最大的重點,沒有之一。

迪士尼不只專門設立了Disney+的大型攤位,讓迪士尼粉絲現場註冊,了解更多平台資訊外,還專門為了Disney+舉辦一場超大型的「見面會」,推出一系列讓競爭對手哭笑不得,卻讓觀眾為之瘋狂的「Disney+Only」重量級內容。
有錢、有IP,光是漫威就推出8部Disney+獨家影集
「在Disney+上的內容適合任何家庭,不只小朋友,甚至是大人全都會愛上它,」迪士尼直接服務消費者及國際部主席凱文·梅耶爾(Kevin Mayer)信心滿滿地說道。迪士尼預估,2024年Disney+的訂戶數將達6千~9千萬,占全美人口三分之一。
這份自信,和Disney+與一般OTT平台「底子」大不相同有關。
在「內容為王」的OTT競賽裡,家大業大的迪士尼,從第一步開始就已經不用吃力地去尋找內容,自產也好、收購也罷,累積近百年的影視作品已經可以「無縫接軌」上線到Disney+,這讓Disney+一上線就握有7,500集電視劇、400部電影。
另一方面,2018年營收就近600億美元的迪士尼,不但有錢又有IP,在這一個相當燒錢的內容領域,迪士尼為了打一場勝券在握的仗,毫不吝嗇打造更多為Disney+而生的原創內容,包含25部原創影集、10部原創電影。

在Disney+的見面會上,漫威總裁凱文·費吉(Kevin Feige)一現身就引起全場轟動,單單是漫威,一口氣就為Disney+帶來8個全新的獨立影集,全部都是Disney+獨家。
復仇者聯盟再現!洛基、緋紅女巫、美國隊長都有獨立故事
今年4月上映的《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全球總票房已累積超過27.9億美元,拿下影史票房冠軍寶座。但隨著結局落幕,也為以鋼鐵人、美國隊長為主的故事,以及故事中的許多角色暫時劃下句點。
但是,在Disney+上,這些讓粉絲們為之瘋狂的角色們,終於又可以一一回到觀眾視野。
費吉親口宣布,Disney+將從2020年秋天起,陸續推出五部復仇者聯盟不同角色獨立影集,包含美國隊長下台一鞠躬後,接手其盾牌的《獵鷹與寒酷戰士》(Falcon & Winter Soldier);緋紅女巫與幻視因相愛而延伸出的《汪達幻視》(WandaVision);惡作劇之神獨立故事《洛基》(Loki);腦洞大開的美國隊長外傳《What If…?》,以及鷹眼的獨立故事《鷹眼》(Howkeye)。



除此之外,費吉還加碼,宣布將再推出三個新角色的獨立影集——《女浩克》(She-Hulk)、《驚奇女士》(Ms.Marvel)和《月光騎士》(Moon Knight ),讓現場粉絲驚呼連連,相當令人期待。

「在Diseny+上的內容不會完全獨立,跟電影會交錯連結,所以女浩克、驚奇女士和月光騎士,之後也會出現在漫威的電影裡。」費吉在D23上接受媒體聯訪時說道。
星戰歐比王回歸,皮克斯推玩具總動員短版節目
再來看看其它的內容,就知道迪士尼到底有多狂。
另一個強大的宇宙世界,無非就是迪士尼在2012年以40.5億美元收購的盧卡斯旗下的星際大戰了。
在星際大戰中,Disney+將推出兩個分支故事影集《複製人之戰》(Clone Wars)和《曼達洛人》(Mandalorian),星際大戰中的人氣角色歐比王扮演者伊旺麥奎格(Ewan McGregor)也以神秘嘉賓的身份到場,宣布歐比王在睽違四年後,會在Disney+上回歸。

有趣的是,迪士尼旗下的兩個動畫工作室——華特迪士尼動畫和皮克斯,紛紛在Disney+上做出新的嘗試,推出新的「短版」節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玩具總動員4》中的人氣新角色Forky,竟然也有自己的節目了。
Forky是被主人Bonnie用一根被丟掉的叉子,在美術課上創造出來的新玩具,從垃圾變成玩具的他什麼都不懂,永遠都有10萬個為什麼,抓住這一點,皮克斯推出了10集短節目——《Forky Ask A Question》,每一集都透過Forky無厘頭的提問方式,回答一個很大的問題。

不少人好奇,迪士尼在今年3月已經收購了21世紀福斯,除了國家地理頻道外,其他的內容也會Disney+上嗎?
「現在Disney+已經擁有30季完整的《辛普森家庭》了,」梅耶爾說道,但對於一併拿到的《X戰警》和《阿凡達》卻未多做說明。
挖角Netflix主管,迪士尼:我們也要做各市場在地內容
Disney+將率先在11月12日,於美國、加拿大、荷蘭第上線,一週後則將在澳洲、紐西蘭推出,計劃在兩年之內,完成歐洲、拉丁美洲及亞洲的全球布局。
隨著版圖的拓張,Disney+也不僅僅只侷限在迪士尼。
隨著最大競爭者Netflix在全球190個國家推出服務,並不對強化推出「在地內容」,梅耶爾也向媒體明確的表示,Disney+正在規劃製作更多針對各個不同市場喜歡的在地內容。

今年6月,迪士尼成功挖角原先在Netflix負責原創電影的馬特布羅德利(Matt Brodie),他曾操刀過Netflix榮獲三項奧斯卡大獎的原創電影《羅馬》,現在則擔任Disney+國際內容開發高級副總裁。
「他目前正在尋找不同的內容,他的工作是要在我們需要的市場,創造或尋找新的好內容,」梅耶爾解釋,雖然迪士尼推出的影視作品,本身已經相當國際化,適合全球任何市場,但當找到好的本土內容後,迪士尼完全有可能參與投資,甚至是直接加入到製作環節。
總之,百年迪士尼已經上好發條,準備在全新的領域大戰一場。Netflix、HBO、Amazon,準備好接招了嗎?
責任編輯:蕭閔云
3 跟Netflix有何不同?Disney+ App首次對外完整公開


「我們的確看到在很多市場,有線電視用戶開始下滑,但這塊市場不可能會消失,Disney+可以填補它的空缺,」迪士尼直接服務消費者及國際部主席凱文·梅耶爾(Kevin Mayer)說道。
「有線電視」過去向來是迪士尼最大的金母雞,2015年甚至占了迪士尼近一半的營收,但隨著OTT平台興起,這樣的榮景已不復存在。

總結梅耶爾和迪士尼影業董事長亞倫·霍恩(Alan Horn)在D23博覽會上接受媒體訪問的說法,Disney+推出後對迪士尼的好處,有最重要的兩點:
首先,在迪士尼成千上萬的影視作品中,總是有一些比較「小眾」的內容,這些觀眾群和播放時段,是上不了電視的,過去只能把版權賣給如Netflix,內容不受限的第三方OTT播放,但Disney+上線後,自己就擁有了「主控權」,也讓非主流內容有更大的生存空間。
再者,也是最重要的一點,Disney+將成為迪士尼和消費者連結最直接的介面,過去無論線上商品銷售,還是影視內容作品,迪士尼在不少渠道上總是卡了一個中介、一個「第三者」,無法完整了解消費者的喜好、反饋,完整掌握哪些是被喜歡的、哪些是不受歡迎的,現在有了Disney+,迪士尼終於能成為完整掌握消費者習性的「0和1」。
那麼,既然Disney+未來將成為迪士尼直接面對消費者,最重要的渠道之一,除了有豐富的內容,「門面」也很重要——也就是與使用者體驗息息相關,Disney+的介面操作設計。
雖說內容是OTT平台決勝的關鍵,但基礎建設、使用者體驗也缺一不可,若體驗很糟糕,一而再、再而三的「出槌」,一樣會流失用戶。距離Disney+上線剩下不到80天,在D23現場,迪士尼第一次向消費者完整demo操作介面,並且開放提問,《數位時代》也在現場體驗了一番。
一次最多7個人使用,用戶大頭照有小彩蛋
首先,先不論Disney+其他的「兄弟姊妹」,Hulu、ESPN+一個月12.99美金(約台幣408元)的組合方案,單單就Disney+而言,並沒有像Netflix般區分不同的資費方案,只有唯一1種選擇:每月6.99元美金(約台幣220元)。
但最重要的是,Disney+一次最多可以讓七個不同的用戶使用,並且每一個帳號都可以選擇迪士尼旗下不同的「角色大頭照」,供選擇的角色超過200個,也為使用上增添一些樂趣。


首頁和Netflix差很多,按五大品牌劃分
再看看首頁,和Netflix及其他OTT平台最不一樣的地方,是Diseny+先按「品牌」來劃分內容,簡單區分為五大塊——迪士尼、皮克斯、漫威、星際大戰和國家地理頻道,畢竟不同「品牌」的內容差異很大,方便用戶對某一類主題特別感興趣時,可以直接找片。

Disney+也有推薦機制,但會向Netflix看齊嗎?
在主頁上,Disney+跟現在普遍OTT平台一樣,也有「Recommended For You」的推薦片單。現場Disney+的專案經理表示,推薦片單會根據你觀看的歷史紀錄來顯示,並不是一開始使用時,系統就會讓你選擇你感興趣的類型而產生推薦,但具體的機制是怎麼做的,迪士尼並未多做解釋。
有在關注OTT的人應該都知道,Netflix向來以「推薦系統」出名,Netflix推出這些年,演算法和搜集用戶反饋的方式也不斷在跳整變化。在Netflix上的每一支影片,背後都有非常多的標籤,再根據觀眾的觀看行為、透過複雜的演算法來推薦更多片單,幫用戶做出「第一個選擇」。

《數位時代》現場詢問未來是否也會考慮加入這樣的機制,讓推薦更加準確?該專案經理表示不排除這個可能性,但畢竟Disney+上線的第一步,仍是得先累積用戶數據才是。
Disney+ vs Netflix,預覽影片方式大不同
Netflix對於影片的「預覽方式」,早有一套自己的解法。在主頁上就會直接顯示簡短的文字簡介,以及自動播放Netflix自己剪輯的30秒內預告片。

而在Disney+上,則是要按進影片裡,才會看到文字的詳細劇情;接著得要再按播放預告片按鈕,才能開始看預告片。

對用戶來講,究竟誰得更好用,仍因人而異。雖然Netflix自動播放更方便、省事及直覺,但畢竟全球各地的網路不像台灣那麼便宜,有的用戶仍會怕自動播放太耗流量。
強打「Disney+ Only」,迪士尼專門拉出「原創」作品區
在主打原創的Netflix上,用戶是找不到有「Netflix 原創專區」的。唯一可以辨別是否為Netlfix原創的方法,是在劇集海報上,若左上方若有一個「N」字,就是Netflix原創,其他則是版權購買來的。

而在Disney+上,打開左側的主頁單,則有一區專門是「Original(原創)」,指的是迪士尼專門為了Disney+而生的原創節目,包括先前說的8部漫威影集、星際大戰真人版影集,初步會有25部原創影集、10部原創電影。

此外,Disney+和Netflix一樣,都有專門為兒童設計的「兒童專區」,並且也全面支援4K、HDR及杜比音效。
總體來說,Disney+設計得相當「平常簡單」。「我們想讓這件事變得簡單。我們不希望該產品妨礙內容,」迪士尼串流媒體服務總裁Michael Paull在接受The Verge訪問時說道,畢竟讓使用者習慣並搜集反饋,是Disney+上線後的一步。
現場工作人員解釋,這還只是一個「初期版本」,上線時或許可能還有變動。
責任編輯: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