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流量暴衝8倍!雙11還沒過,PChome搶先布局雙12玩法
網站流量暴衝8倍!雙11還沒過,PChome搶先布局雙12玩法

雙11電商大戰已開跑,各家平台紛紛傳出佳績。不過,這個一路會到年底的購物熱潮,並不會在雙11結束,面對緊接而來的雙12、農曆春節檔期,平台業者們也已經紛紛開始布局。

PChome總經理蔡凱文說,11月11日流量最高的時間點還沒到, 其實現在已經達到平時的8倍

蔡凱文說,今年自從雙11暖慶開跑後,PChome的網頁流量就居高不下「最可怕的是,它不是Peak(瞬間高流量)型的,它就是一直維持在8到9倍,掉下來沒有很多,大家都很緊繃。」

或許這是因為,從8月起PChome就開始舉辦實體演唱會、園遊會活動,在雙11前再打造一波電商購物節,陸續為雙11做準備。

每分鐘流量都在成長,PChome:今年跟以前不太一樣

蔡凱文說,在以往雙11暖慶期間,流量會隨著網站上的活動檔期改變,「會恢復到平常的流量,遇到活動再拉回去。」但目前看來,今年的流量表現跟以往都不太一樣。

1108【PChome24h購物新聞稿-照片】圖為網家執行長蔡凱文.jpg
蔡凱文指出,今年PChome在雙11暖慶期間,流量就已經突破平日的八倍。
圖/ PChome

儘管在業績營收方面,目前雖然還沒有與流量一樣上看8倍,但也已經大幅成長並突破去年雙11的營收紀錄。而且,蔡凱文也表示,「越靠近雙11買氣越旺,大家都認為雙11那一天是優惠最殺的。」

為此,PChome也開始調整、調度系統配額。希望今年在系統端可以負荷消費者需求。

雙11還沒過,PChome已經開始布局下一步

看好今年雙11業績成長,有機會延續至年底、甚至明年農曆年的各大節慶,PChome還推出米其林星級的泰式即時火鍋,只要打開包裝,花10分鐘烹煮,就可以在家端出特色料理。

PChome表示,11月就推出冷凍、冷藏商品是順應規劃時程到位,但對這樣的美食品項來說,其實接下來的聖誕節、春節才是PChome最在意的檔期。

為因應聖誕節慶,PChome規劃與米其林甜點師傅合作,推出雙12(12/12)限定巧克力。這會是PChome下一波重要的冷藏品項。

目前,在PChome上的冷凍品項數近千種,與整體PChome有500萬商品來看比重相當小。「 冷凍品項在某些時間點銷售會很高,像是過年, 」蔡凱文這樣說。

為此,PChome開始積極布局冷鏈物流。目前PChome的冷鏈倉儲、物流車都還是與第三方廠商合作,不過未來打算自己建設的。同時,他們也積極開發冷凍、冷藏商品的專用包材,確保配送商品的品質穩定。

責任編輯:吳元熙、陳映璇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為何台灣製造業在「智慧製造」卡關?AWS白皮書點出問題,提供實踐最佳解
為何台灣製造業在「智慧製造」卡關?AWS白皮書點出問題,提供實踐最佳解
2025.08.13 |

全球製造業正處於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從勞動力短缺、供應鏈脆弱,到淨零碳排與數位轉型需求的成長,每一項趨勢都正重新定義產業格局。對此,AWS 發布《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台灣產業韌性與轉型關鍵策略》白皮書,深入剖析製造業在全球地緣政治與市場變化下的挑戰與機會,提供台灣製造業適合的落地策略與最佳實踐方法。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白皮書限時下載

擔心無法回本、缺乏知識技術,台灣升級「智慧製造」卡關中

台灣製造業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同時面臨地緣政治風險、技術門檻高、人才缺口大等多重挑戰。其中在供應鏈韌性方面,壓力更為顯著。根據英國營運持續協會統計,全球近 8 成企業在過去 12 個月曾遭遇供應鏈中斷事件,凸顯全球供應鏈的脆弱,台灣製造業也難以倖免,特別在國際局勢不確定性與在地原料依賴度高的情況下,會進一步放大成本與交期風險。

生成式 AI 應用快速擴展,預計 2025 年台灣企業導入將進入早期大眾階段,並以半導體產業為先導,逐步擴散至其他領域。DIGITIMES 調查顯示,已有 18.1% 的企業採用生成式 AI,並積極用於改善營運效率與產品良率,然而仍有 31.5% 的企業尚未規劃導入,主因包括成本考量、缺乏知識與技術、產業需求不明確,使企業在大規模部署時保持謹慎態度;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2023 臺灣企業轉型現況及需求調查》也顯示,37% 的企業擔心智慧製造投資報酬率過低,30% 缺乏導入知識與技術,27% 不清楚如何實踐,導致智慧製造推動困難。在電子製造業迫切需要專業人才之際,許多產業面臨預算與數據分析能力不足的窘境。

AWS
圖/ AWS

此外,勞動力老化也是台灣製造業的問題。以國發會數據估算,2030 年台灣 50 歲以上就業人口將達 23.8%,導致技術傳承與產線穩定性受衝擊;同時 2050 年淨零碳排目標,迫使製造業必須進行碳盤查與能源優化;加上雖然 9 成企業已啟動數位化,但多數仍停留在營運系統,生產端 IoT 與 AI 應用不足,數據價值未被充分釋放。上述都恐將成台灣製造業升級的阻礙。

全球製造業大變局,智慧製造成關鍵突破口

根據媒體《DIGITIMES》研究,全球智慧製造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3,212 億美元,快速成長至 2033 年的 1 兆 1,583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13.7%。在社會和全球趨勢的推動下,不只對台灣的製造業帶來新的壓力和挑戰,同時也催生了產業升級需求。

所幸,隨著智慧製造的 4 大技術日益成熟,替台灣製造業帶來更多可能。目前,IoT 透過連接感測器與生產設備,已實現即時監控與資料收集,並支援預測性維護與生產最佳化。世界製造業基金會報告顯示,IoT 已成企業智慧製造的首要投資項目;此外,智慧製造上,AI 現已被廣泛應用於品質檢測、生產流程優化與預測性維護,企業若結合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與生成式 AI,即能以數據驅動決策,提升生產靈活性並降低成本。

同時,隨著「數位雙生」的發展,企業可藉其進行「虛擬試錯」與「情境模擬」,在導入新技術前,先模擬其對現有產線的影響,或預測潛在風險與資源耗損,避免浪費;另外,在 AI 大規模應用下,數據隱私、安全風險成為顧慮。「主權 AI」確保企業在可信的基礎架構中進行數據分析與模型訓練,降低數據外流風險,並支援在地資料中心部署,以滿足低延遲、高安全需求。企業若在產業升級中,將智慧製造的 4 大技術整合,即能在自家領域有效推進。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白皮書限時下載

加速轉型關鍵夥伴登場!AWS 台北區域重磅上線

AWS 作為全球雲端運算領導者,深耕台灣市場多年,成為製造業升級「智慧製造」的鑰匙之一,提供全方位資料策略、生成式 AI 創新、敏捷性等多種解決方案,協助製造業突破瓶頸。

過往製造業資料分散在 IoT 裝置、舊設備、資料湖、雲端資料庫與內部系統中,缺乏統一結構與命名規則,也受到組織文化與部門隔閡影響,導致難以擴展或有效利用。藉由「AWS 工業資料經緯」框架,能支援多來源數據關聯與脈絡化,可用於分析、AI 模型訓練與數位應用程式開發,讓資料運用最大化。藉由 AWS 的高性價比基礎設施與豐富合作夥伴網路,企業可大規模部署生成式 AI 應用。

製造業期待透過生成式 AI 來加速產品開發、提升營運效率、優化供應鏈並強化客戶體驗。AWS 提供完整 AI / ML 服務,支援模型建置、訓練、推論與部署全流程,助企業快速、安全落實 AI 應用。企業可將專有資料導入基礎模型,進行微調與最佳化應用。

同時,為協助製造業在全球市場中維持高度韌性與營運敏捷性,AWS 已於 2025 年初在台灣設立全新 AWS 台北區域,涵蓋三個可用區,將使企業能就地處理與儲存必須留存於台灣的資料,確保資料主權與合規性,同時降低延遲、提升應變速度。AWS 預期將在台北投入數十億美元於營運、基礎設施與客戶支持,幫助製造業數位轉型。

立即下載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台灣產業韌性與轉型關鍵策略》
掌握產業趨勢、實戰案例與資安關鍵策略,打造下一階段的製造業競爭優勢!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