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7間子公司、預計裁員2,000人,市值縮水逾7成的WeWork揭90天重振計畫
關閉7間子公司、預計裁員2,000人,市值縮水逾7成的WeWork揭90天重振計畫
2019.11.11 | 創業

WeWork IPO遭挫的影響下,軟銀上週沈痛迎來有史以來最慘烈的季度財報,社長孫正義承認投資判斷有誤,並宣稱已擬定3項策略挽回失敗。隨後WeWork也公佈內部營運數據,以及一份重振公司的「90天計畫(90-day game plan)」。

這份長達49頁的投影片,是WeWork的IPO計畫受阻後,為解決資金上的燃眉之急而撰寫的報告。當時WeWork的資金即將在11月用盡,報告發布2週後,他們成功獲得軟銀挹注95億美元。這份報告上週五(8)首度向大眾公開。

大舉關閉業務、裁員,WeWork為虧損止血

就如孫正義在財報會議上所揭示的3項策略,這份報告中提到了針對公司徹底改革的「90天計畫」。WeWork將聚焦在核心的共享辦公空業務上,對旁枝業務進行裁撤。

wework 90 day game plan
WeWork改革的90天計畫。
圖/ WeWork

具體而言,WeWork計畫關閉或出售旗下7個副業,包括:

  • 數位行銷平台Conductor
  • 為女性服務的聯合創業平台The Wing
  • 房地產軟體新創Space IQ
  • 組織網友舉辦現場活動的Meetup
  • 打造會議室預訂軟體技術的Teem
  • 辦公管理服務軟體企業Managed by Q
  • 造浪器技術廠商Wave Garden

另外,WeWork也正在評估關閉健身中心Rise by We,而私立小學WeGrow則10月時就宣佈學年結束後停止營運。

WeWork Conductor
WeWork上週公佈的報告指出,他們預計關閉數位行銷平台Conductor在內等7家子企業。

削枝剪葉的同時,WeWork打算展開一波大裁員。上個月,接任執行董事的前Sprint CEO馬塞洛.克勞雷(Marcelo Claure)就透露裁員是「可預見的」。

他表示,「這是我們最艱難的決定,但不幸的現實是,我們將在接下來幾週內完成裁員。」

雖然目前並未透露目標裁員人數,先前有報導指出,WeWork計畫裁去2,000人,約占整體員工的13%。WeWork指出,裁員將集中在行政單位及旁枝企業上,因此主力部隊將不受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早就預料到裁員可能性,WeWork員工同日宣佈成立工會WeWorker,透過公開信要求公司提高透明度,給予員工參與、知悉決策的機會。

調整營運方針,著眼大企業客戶

除了關閉副業、裁員等節流手段外,WeWork也提到,未來的營運方針將有所變化,他們將更為注重大企業(員工大於500人)客戶,計畫與這3,350間企業客戶深入拓展關係。

以往WeWork宣傳的一個招牌,便是提供新創企業互動交流的空間,然而實際上,大型企業反倒是他們最大宗的客戶。根據報告中的數據,WeWork有43%會員屬於這些員工超過500人的公司。

Microsoft
微軟、IBM及Salesforce等大企業,也都是WeWork的愛用者。
圖/ shutterstock

另外,WeWork正積極增加各個空間的辦公桌數量,以求最大化空間利用。截至第3季為止,他們總共在600個據點擁有約67.6萬張辦公桌,並預計接下來要擴充至總計96.9萬張辦公桌。

且光就第3季來講,WeWork指出,他們新增了10.8萬辦公桌,與去年同期新設的桌數相比,成長幅度達119%。

雖然面臨資金枯竭、嚴重虧損等問題,WeWork營收仍以極高的速度成長,報告中提到,今年推估營收為4.1億美元,相比去年成長106%。不過,WeWork在中國的發展面臨困難,雖然過半數是設立逾13個月的「紅蘋果」,使用率僅有76%。

最後,由於這份報告首次發布的日期是10月11日,因此90天改革計畫的最終期限將落在1月上旬,距今只剩2個月時間。

責任編輯:蕭閔云
資料來源:ReuterCNBCWeWorkThe Verge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