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Meet Taipei】一人餐桌街頭快閃、逼哭人的微醺告白,「驚喜製造」如何用體驗玩出千萬營收?
【2019 Meet Taipei】一人餐桌街頭快閃、逼哭人的微醺告白,「驚喜製造」如何用體驗玩出千萬營收?

什麼是沉浸式體驗?

在台灣舉辦多場沉浸式體驗活動的驚喜製造,共同創辦陳心龍在2019 Meet Taipei上分享,一般民眾最常遇到的沉浸式體驗就是迪士尼樂園。在迪士尼樂園裡,擁有許多迪士尼的角色、布景,宛如另外一個國度的存在。

「迪士尼一定要有一個捷運站,透過換車的過程,好像帶領所有人離開現實。」陳心龍說。

進到迪士尼樂園的那一刻,你就身處在不同的國度。裡面的演員、服務生,以及一切的一切都充滿了細節,整個樂園充滿了表演,隨處都是舞台,都在說服所有遊客:「你在全世界最快樂的地方」。

這就是沉浸式體驗。也是驚喜製造希望能在台灣打造的活動類型,不管是摸黑吃飯的《無光晚餐》、完全只為一人所設計的《一人餐桌》,甚至是營收突破千萬的《微醺大飯店》,驚喜製造希望能設計出不同的「體驗」,來打破世俗眼光、過往經驗的束縛,以及個人加諸在自己身上的理性。

儘管陳心龍舉的是迪士尼的案例,但對他影響更深的,是塗鴉藝術家Banksy所打造的「暗黑迪士尼(Dismaland)」。

啟發:暗黑迪士尼的沉浸式體驗

dismaland.jpg
Dismaland是英國塗鴉藝術家Banksy所設立的「暗黑迪士尼」。
圖/ Dismaland

暗黑迪士尼的一切都跟迪士尼相反。當迪士尼在歌頌世界最好的一面,暗黑迪士尼則拉著所有人前進黑暗卻真實的角落,講述女權、食安、漏油、霸凌等。

「我前面有一個大叔,走過平常根本毫無反應安檢時,安檢的警鈴突然逼逼叫,安檢人員拿了一張貼紙貼在他身上:『你太胖了』。」陳心龍說,「一個簡單的安檢儀式,讓所有人都參與一場霸凌。」

另外一個讓陳心龍記憶深刻的案例,是在暗黑迪士尼中一個遊戲的獎品,他獲得了一隻黃色小鴨玩具。「但那隻黃色小鴨上面都是石油,我開始想會不會沾到我的衣服、洗不洗得掉 ...... 他用一種很簡單的方式,讓你可以感同身受到漏油危機的不適感。」陳心龍說。

至今陳心龍都記得那隻黃色小鴨,「 這種體驗超過了平面跟電影,所有的體驗都是一種hook(鉤子),帶領你去碰觸可能改變一生的時刻 。」

除了暗黑迪士尼之外,如英國倫敦的《秘密電影院》、美國的《SLEEP NO MORE》、日本東京的teamLab都是沉浸式體驗的知名演出。

陳心龍開始思考,怎麼把這件事情帶到台灣來。

從無光晚餐、一人餐桌衍生出的商業模式

陳心龍開始調查身邊的朋友,他發現月收入4-5萬的朋友們,一周願意花2,000元吃一次美食,不管是喝酒或是吃居酒屋,也就是一個月一萬元的奢侈飲食的消費。

再加上2015年時興起的打卡文化,讓陳心龍的驚喜製造決定從飲食出發,推出《無光晚餐》,讓消費者暫時捨棄視覺,用其他感官來捕捉未知的食物。陳心龍也分享了幾個有趣的數據:在黑暗中,把奇異果跟芭樂打成冰沙,是喝不出來的;在黑暗中,有95%的客人把蜜紅蘿蔔吃成地瓜;在黑暗中,許多人把豬肉認作是其他的肉品。

最後,《無光晚餐》做了6個月,共有6,100位客人,讓驚喜製造以小賺一點收場。

在2017年延續《無光晚餐》,驚喜製造推出《一人餐桌》。為了《一人餐桌》,團隊花了六個月的時間,研究「一個人」的狀態寫出一本報告書。

「一個人,很容易被貼上魯蛇、邊緣的標籤,但是社交達人,卻好像是一種讚美,我們希望可以平衡這樣的價值觀。」陳心龍說。

《一人餐桌》為時兩個小時的用餐時間,帶有四道菜。如果有人想要安靜獨處,驚喜製造就給他靠牆的位置;如果有人想要偷偷觀察別人,就會給他可以看到其他人的位置;同時也有靠窗座位,可以享受來來去去的風景。

《一人餐桌》營運了8個月,卻是叫好不叫座的專案。因為天生擁有營運上的缺陷,越是想打造一個人的環境,就不能趕走客人,翻桌率自然無法提升。另外是廣告預算就算打中了,也只會來一位客人,不像無光晚餐消費者會呼朋引伴前來。

一人餐桌.jpg
在《一人餐桌》即將結束的時候,驚喜製造把桌椅搬到了信義區香堤大道廣場。
圖/ 驚喜製造Facebook

在《一人餐桌》即將結束的時候,驚喜製造把桌椅搬到了信義區香堤大道廣場,讓消費者可以在極端的環境中,享受一個人。

「《一人餐桌》結束的時候,我們在想能不能提高成本控管,用更好的商業模式來運作。」陳心龍說。最後驚喜製造順出了一個流程:「概念測試、預售計畫、原創體驗、IP授權」。

從預售開始控管成本,打造千萬營收的「微醺大飯店」

後來驚喜製造在粉絲團上操作了一次行銷案件:「只要24小時有1,000人留言,就重新開啟《無光晚餐》。」並也預售門票。後來不只留言達標,門票也快速售出2,000多張。

「代表這個市場真的期待這個計畫,所以在2018年推出《無光晚餐2.0》。」陳心龍說。這一次的《無光晚餐2.0》特別設立兩個角色,帶有一點表演性,好像帶領消費者進入某個神秘的洞窟。最終《無光晚餐2.0》營運了12個月,共有1.2萬位消費者參與。

微醺大飯店.jpg
在《微醺大飯店》中,會聽到五個故事、喝到三杯酒,最後會打一通電話。「很多人在打電話這邊哭到爆,宣洩了多年以來無法說出口的話。」陳心龍說。
圖/ 驚喜製造Facebook

緊接著驚喜製造與Home Hotel合作,推出《微醺大飯店》,在活動其中會聽到五個故事、喝到三杯酒,最後會打一通電話。「很多人在打電話這邊哭到爆,宣洩了多年以來無法說出口的話。」陳心龍說。

會選擇「微醺」這個狀態,是因為驚喜製造希望在清醒跟酒醉之間找到平衡,在微醺的這個狀態中會更勇敢,也有機會做出真正想做的決定,而不是被理性所束縛的決定。

《微醺大飯店》有1.6萬位參與者,以劇場的的角度來說,很難有一場劇能夠撐7個月,並演出700場。

明日俱樂部.jpg
《明日俱樂部》是驚喜製造的下一檔活動。
圖/ 驚喜製造Facebook

近期,驚喜製造則在籌備下一個計劃《明日俱樂部》。

「如果《明日俱樂部》的500坪場館能夠做起來,好像會離我們迪士尼的夢想更近一點。」陳心龍說,「我們有一個小小的願望,在倫敦他們可以看見世界的美好、也可以看到世界的不美好。倫敦的社會企業是很強盛的,我覺得台灣一定也做得到,讓大家去觀察美好的事物, 成為製造驚喜的人,驚喜就能無所不在 。」

番外篇:驚喜製造的驚喜面試

陳心龍也透露了驚喜製造充滿驚喜的面試流程:「面試者打開門之後,會看到一個球池,我會穿著恐龍裝坐在裡面。」

緊接著會發給面試者一張紙,上面會有8個問題讓他們去尋找。「如果是我們的人,他應該會享受其中。」陳心龍笑說。

責任編輯:陳映璇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用眼神操控未來!見臻科技如何打造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踩在AI浪潮下搶攻人機互動新契機
用眼神操控未來!見臻科技如何打造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踩在AI浪潮下搶攻人機互動新契機

隨著眼動追蹤技術(Eye Tracking Solution)的成熟,讓智慧穿戴裝置邁向更精準、個人化的互動體驗。晶片不僅驅動產業升級,也將改變與世界互動的方式。2024年,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下簡稱晶創IC補助計畫)」,鼓勵業者開發具國際高度信任,以及可促進產業發展之晶片。其中,見臻科技以全球最小的眼動追蹤技術脫穎而出,將AI與影像感測技術導入擴增實境與虛擬實境(以下簡稱AR/VR)與智慧眼鏡領域,開啟智慧穿戴裝置的新篇章。

「如果滑鼠、觸控能變成一種控制方式,那麼眼睛為什麼不行?」見臻科技執行長簡韶逸一開始便點出了團隊創立七年來的技術主軸,團隊的核心命題,正是要全力打造一種可以用眼神交流的互動介面,為市場與產業帶來全新可能性。

回首創業之初,曾是臺大電機系教授的簡韶逸,帶著一群學生、拿著第一筆資金,跳脫舒適圈勇敢創業。他捨棄了市場上常見的多紅外線光源角膜反射定位方法,轉而採取鏡頭與自家AI演算法的搭配,瞄準AR/VR並可導入智慧眼鏡,力求產品能更輕、更簡單,以期在未來進行各種場景應用。短短數年間,見臻科技就獲得到奇景、仁寶與緯創等大廠的青睞與投資,也讓過去只出現在《復仇者聯盟》電影的場景,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以眼球追蹤為關鍵技術,見臻科技搶進AR/VR市場

簡韶逸表示,見臻科技的眼動追蹤技術已是一套能走出實驗室、嵌入日常眼鏡的解決方案。團隊以「最小化」、「最易整合」為目標,透過自研演算法與攝影鏡頭組成的模組與感測器元件,在維持精準度的前提下,大幅降低體積與功耗,成功打造出目前市面上體積最小、最適合眼鏡整合的追蹤模組。

以他們於2022年推出的首款穿戴式產品「Sol穿戴式眼動追蹤裝置(SOLGlasses)」為例,內建高達120Hz眼動資料取樣頻率的感測器、1.6M超廣角前鏡頭、陀螺儀與麥克風模組,不僅能即時捕捉視線與周邊環境的交互資料,更能協助研究者進行行為分析與情境推估。「我們也在商業市場之外為這項解決方案找到了不同切角,」簡韶逸表示,包括心理、教育、運動科學等不同領域,都有採用這項技術,掌握受測者、消費者的眼球移動,是開啟所有後續研究或商品應用的關鍵起點。

而正是這些來自研究場域的實測回饋,讓見臻科技累積了大量真實數據,能不斷優化演算法準確度,最終使得小型化模組在效能上,與傳統大型方案不相上下,甚至更具效率與彈性。「我們的模組只用了四顆零組件,卻能實現與傳統十幾顆LED方案相近的追蹤準確度,這就是AI模型訓練與架構優化的成果。」簡韶逸說。

不過,要讓眼動追蹤技術真正從單一模組擴展到大規模裝置應用,還有一道無法忽視的門檻:晶片。簡韶逸深知,若要進一步降低功耗、加快反應速度、提升模組整合性,自行研發AI晶片會是邁向下一階段的關鍵。只是對新創團隊來說,開發一顆專用晶片的難度與資源門檻,從來都不是輕鬆的挑戰。此刻的他需要對外尋找技術與資源上的實質助力。

爭取政府主題式研發計畫資源研發第二晶片模組,實現穿戴裝置AI邊緣運算

見臻科技以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打造下一代智慧眼鏡互動體驗。
見臻科技以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打造下一代智慧眼鏡互動體驗。
圖/ 數位時代

正因台灣具有完整的ICT產業鏈與研發人才,方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從設計、驗證到打樣的整合流程,見臻科技憑藉著這樣的優勢,在和以AI晶片為技術強項的奇景光電合作下,開發出第一代通用型晶片模組,透過自研演算法搭配市面通用晶片,實現眼動追蹤技術的小型化與即時運算功能,「想讓終端應用與演算法深度結合、並具備低功耗、高整合特性就必須研發AI晶片」,簡韶逸說。

簡韶逸知道即使供應鏈資源易找,但身為新創仍有募資規模不大的挑戰,想要開發晶片對見臻科技來說仍是沈重的負擔。「所幸有晶創IC補助計畫的幫助,才能讓這個想法加速實踐。」簡韶逸以穿戴式眼動追蹤解決方案作為提案,成功獲得計畫審查委員的肯定,讓團隊在研發二代AI晶片的路上可以走得快也走得穩,做好資源與風險管理。

在這個第二代晶片模組中,搭配自家AI模型與低功耗運算架構的嵌入,打造出邊緣裝置,能同時將AI晶片、感測器與鏡頭巧妙的隱藏在眼鏡的不同角落,包括鼻墊、鏡框或是鏡腳,這個穿戴式眼動追蹤解決方案的產品,成了一個既省電、體積又小、算力也足夠,且不需任何雲端傳輸就能完成眼動資料推算的設備。

簡韶逸表示,2023年AppleVisionPro的發表,讓眼動科技正式跨入了主流使用者介面(UI)設計,過去觀望的業者也紛紛積極詢問。而早已投入眼動追蹤技術的見臻科技,也在這個第二代晶片模組引領下,瞄準未來AR/VR的商業應用,預計將於2025年下半年完成第二代晶片模組開發,並在2026年進入市場推廣與應用階段。

加入優勢晶片研發應用生態圈,共同打造人機互動新藍圖

見臻科技之所以卓越,來自一群專業且默契十足的堅強團隊。
見臻科技之所以卓越,來自一群專業且默契十足的堅強團隊。
圖/ 數位時代

為了與更多潛在供應鏈夥伴交流,見臻科技也加入了「優勢晶片研發應用生態圈」,成為其中一員。簡韶逸興奮的說,這讓團隊得以參與更多產業對話與商機媒合的機會,並期待能透過生態圈的助攻,串連更多AR/VR供應鏈夥伴,建立從晶片、模組到整機的快速整合能力。

對簡韶逸而言,眼動追蹤技術從不只是輔助功能,而是迎接AI浪潮下一個重要的感知與控制介面。伴隨著晶片、模型與整合技術的逐漸成熟,他也預期接下來的兩到三年,將是眼動追蹤技術全面進入消費市場與垂直應用的爆發期。在趨勢浪潮與團隊資源的推動下,簡韶逸正逐步實現他所描繪的人機互動新藍圖,而政府計畫資源的挹注與自身的技術實力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企業小檔案|
- 企業名稱:見臻科技
- 創辦人:簡韶逸執行長
- 核心技術:眼動追蹤技術(Eye Tracking Solution)
- 資本額:新台幣2.7億元
- 員工數:30人

|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介|
在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政策架構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透過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實質政策補助,引導業者往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之「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或「具國際高度信任之優勢、特殊領域」布局,以避開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之低價競爭,並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