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股后健策認購金利3,000萬私募股,一位績優生如何幫連虧5年放牛班轉虧為盈?
散熱股后健策認購金利3,000萬私募股,一位績優生如何幫連虧5年放牛班轉虧為盈?
2020.01.02 | 併購

2020年零組件大整合潮未歇,健策精密趕在2019年最後一天,宣佈認購同業金利私募股,取得37.78%股權,成為最大單一股東,2020年首季將合併財報,而整合動作早已比股權投資更早展開,健策預估2020年首季金利就會先損平。

健策主力產品包括均熱片、水冷散熱模組及EMC導線架(環氧模壓樹脂Epoxy Molding Compounds),主要客戶包括伺服器、CPU大廠、遊戲機及電動車等客戶,散熱業務佔比例超過5成。

受到客戶對散熱需求供不應求,健策2019年10~11月營收跳上5億元以上歷史新高,就開始面臨產能不足的壓力。

為此健策除擴廠外,總經理趙永昌2019年6月先兼任同業金利董事長,協助改整,也伺機參與私募,期望取得金利台灣閒置廠房加以運用。

延伸閱讀:日本第6富豪出手併購台散熱模組股王,他眼中看到什麼機會?

雙方先前對私募價格談不攏,終於雙方歧見拉近,12月31日,健策董事會宣佈以每股10.47元認購3000萬股私募股,取得金利37.78%股權,投資金額3.14億元,抒解未來產能不足的問題。

健策 趙永昌
健策12月31日宣佈董事會通過認購金利私募
圖/ 王郁倫攝影

車用IGBT散熱模組出貨今年看2~3倍增加

趙永昌在重大訊息記者會上說,雙方合作聯盟後,將擴大市場規模,提高客戶需求產能,深化雙方合作關係,創造雙贏。而由於金利虧損5年,趙永昌也透露,2020年首季就有機會先協助損平,健策股東不必擔心。

但事實上,由於產能不夠,健策已經先行在大園跟無錫蓋新廠,大園是台灣第三座工廠,第二季將拿到使用執照量產,主要生產車用產品,無錫廠第二座工廠剛蓋好,將生產伺服器及水冷散熱模組,南通新廠預計2020年開始蓋,透過金利取得電鍍執照。

IGBT散熱模組將是車用關鍵零件新星,IGBT中文名是絕緣柵雙極電晶體(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是車用逆變器元件,主要用於電動車輛、鐵路機車及動車組的交流電輸出控制,健策則供應散熱模組。

健策從2014年就入車用散熱產品,最早是跟歐司朗合作車用儀表板及前後車燈等量見,後來跨入EMC導線架打入中高階車用零件,開發鋰電池基板、IGBT模組、ECU(電子控制元件)散熱模組、陶瓷散熱基板等,看好2020年電動車全球銷量突破600萬台,2021年朝800萬台衝刺,對IGBT需求在2020年將達50.11億美元,公司預估2020年IGBT相關業績也將有2~3倍成長。

延伸閱讀:5G「熱商機」雙鴻、超眾、泰碩、業強、聯德-KY五雄爭搶,誰是大贏家?

2019年受惠於電動車市場加溫,對水冷散熱模組及IGBT(絕緣柵雙極電晶體;電流控制半導體元件)需求提高,健策2019年車用
水冷模組業績大增166%,2020年更預估有倍數成長。

健策.jpg
健策積極投入電動車相關散熱零件業務,去年業績成長166%
圖/ 健策

健策2020年跨入伺服器熱板

健策是AMD重要的處理器合作夥伴,除CPU均熱片,今年也因應客戶需要,未來將投入超薄均熱板(VC)開發,2019年伺服器業績已經成長43%,今年預估還將有20%成長。

金利產品線主要以均熱片、散熱板、連接器等,其中均熱片營收約佔4~5成,客戶包括日月光、飛利浦等等,環氧模壓樹脂(Epoxy Molding Compounds, EMC)導線架以LED客戶為主,在中國跟日本科寶合資電源開關零件,是少數獲利的業務。

趙永昌說,金利其實8~9成業績都跟健策相似,但客戶不同,主要是低階產品,過去健策專注高階產品,未來投資金利後,也能做到中低階產品,一次提供客戶高中低階需求,但初期,金利會先以外包協力廠商角色參與製造,過去產品太多不夠專心,未來將逐漸收斂並做資源重新分配整合,健策也會協助金利做技術調整,至於集團未來接單分拆如何安排,趙永昌說這是今年將開始討論的議題。

EPYC.jpg
AMD第二代伺服器處理器EPYC業績大好,也帶動健策成長
圖/ AMD

健策是散熱產業績優生,受到伺服器及車用市場亮眼帶動,股價已經登上9年新高,挑戰240元居散熱股后,僅次於超眾,市值高達283億元,這次認購私募能否幫金利灌頂成功?成為散熱產業關注焦點。

責任編輯:蕭閔云

關鍵字: #電動車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