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自一開始就標榜著「匿名性」、「不可追溯性」及「透明性」等特點如火如荼的發展著。但恐懼也隨之而來,虛擬貨幣是否將成為洗錢的溫床?又或是不法分子手中的利劍?
虛擬貨幣洗錢三部曲
這樣的疑慮也是有所根據的,從洗錢行為三階段加以分析,虛擬貨幣確實都符合洗錢行為的脈絡,雖然虛擬貨幣的發展範圍仍不如一般現金流動廣泛,但仍可透過非法資金 (處置placement) 移轉到其他錢包地址 (層析layering) 及換至其他可以透過虛擬貨幣購買的服務、商品 (整合integration),完成洗錢三部曲。
常見的虛擬貨幣洗錢包括透過比特幣提款機(已是產業中成長最快的產業之一)或是透過ICO募集資金、虛擬貨幣P2P借貸平台、甚至是暗網上(Dark Web)的交易。
透明性與鏈性結構,成最佳溯源工具
然而虛擬貨幣也並不如想像中的如此無法可管、無所遁形。原因在於虛擬貨幣雖然具有高度匿名性,然而其另一特點「透明性」反而也成了洗錢犯罪的痛點,成為偵查的契機。(推薦閱讀:加密貨幣無人可管?KryptoGO發展監管科技工具、協助金流透明化)
虛擬貨幣運作之本質即是將每筆交易記載於區塊中,形成一條鏈性結構,然而這樣的「直線特性」也就成了最佳的溯源工具。 因此與其說虛擬貨幣具有匿名性,不如說它只具有偽匿名性(pseudo-anonymity)。也就是雖然表面上具有匿名性,但實際上透過層層破解及科技溯源仍可找到實際使用者位置。
以虛擬貨幣交易為例,每個coin的流向,甚至是每一個錢包地址的歷史交易紀錄都記載在鏈上。雖然錢包地址沒有和個人身分直接掛鉤,但也僅是有了一層包裝,像是匿名或代號的概念。充其量只能說是間接匿名,而不是完全匿名。儘管具有偽匿名的特性,但也並非全然束手無策。
追溯比特幣交易,成功破獲韓國色情網站
例如今年10月才起訴了一名韓國最大兒童色情網站「Welcome to Video(WTV)」持有者,年僅23歲的韓國公民鄭宇宋,其透過比特幣付費賺取的非法所得高達上百萬。可怕的是,色情網站WTV不僅僅只是單純網路論壇、供使用者分享影片或圖像,用戶甚至還可以透過比特幣來購買兒童色情影片。
而這起案件即是由美國國稅局和國土安全部與區塊鏈分析公司Chainalysis合作,透過Chainalysis的追蹤工具Chainalysis Reactor,回溯區塊鏈上的比特幣交易紀錄,最終循線破獲了WTV的暗網,並建構了一個詳細顯示資金流的圖表。
有鏈上FBI之稱的Chainalysis,不僅僅能定位比特幣地址,還能監控交易、識別犯罪。透過錢包地址的輸入,就可以看到與該地址關聯的交易對手資訊,甚至還可以追溯這筆資金交易此前所使用過的服務,同時也能再向上追溯其他犯罪分子的資訊。
區塊鏈技術,是否能成為對抗虛擬貨幣洗錢的一劑良藥?
傳統的法幣交易監控技術,側重於在客戶資金從金融機構存入或提取的時點識別行為異常,再擴充一點也就是,觀察該名客戶在某個期間內的交易是否波幅過於劇烈而異於平常。但若要再查看資金從哪裡而來或流向哪裡似乎就不太容易,也因此使得以往的AML(Anti Money Laundering反洗錢)難以獲得與該筆交易有關的大量資金流動資訊。
但在虛擬貨幣的世界中就不一樣了,雖然虛擬貨幣交易中,無法直接輕易的辨別參與交易者的真實身分,但虛擬貨幣的「透明性」更便於查詢整個資金流動的歷史,且能揭露的訊息更加廣大,也提供了執法者更廣泛的訊息,有利於整體犯罪的偵查與分析。
也因此虛擬貨幣的運作固然神祕,提供了洗錢犯罪一個全新的媒介,但卻也提升新的AML模式及監控方法,利用虛擬貨幣本身蘊含的區塊鏈技術,無形中也能因應虛擬貨幣無遠弗屆的特性,建立透明度更高的跨國監控。
總得來說,虛擬貨幣倒不能說是AML的剋星,長遠來看,反而是提供了一個契機,提升以往AML操作模式。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