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報導,SpaceX正在考慮分拆Starlink衛星業務,並在未來幾年內將其公開上市,這將讓馬斯克(Elon Musk)執掌的太空公司剛起步的衛星部門,透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成為獨立的公司。
《彭博》指出,SpaceX總裁兼營運長格溫.蕭特維爾(Gwynne Shotwell)在與邁阿密的一群投資客交談時宣布了公司的想法。
蕭特維爾說道:「目前我們是一家私營公司,但Starlink是我們可以繼續經營並公開上市的適當業務,它那特殊的地位,是讓我們很可能分拆出去並上市的原因。」
Starlink是SpaceX建立一個由大約12,000顆小衛星組成互連網絡的計劃,以向全球任何地方提供高速網路。該服務最快今年夏天就開始提供。
這也是SpaceX一直在穩步籌資的一個項目,正如蕭特維爾兩年前說的那樣,「建立Starlink網路將使公司花費約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9億元)以上。」
去年,SpaceX募集超過13億美元的新資金,最近的投資方安大略省教師基金會(Ontario Teachers)特別強調了Starlink的未來成長潛力,而如果SpaceX能夠克服打造和派送服務的技術難題,那麼該公司對其潛在需求和收入感到樂觀。
SpaceX CEO馬斯克5月時亦曾表示,Starlink每年可以帶來300億美元(約新台幣9,027億元)的收入,約為其核心火箭業務預期最高年收入的10倍。
由於馬斯克對公開股票市場的厭惡,讓SpaceX在近20年來一直保持私有狀態。SpaceX股東此前曾透露,希望該公司最終能夠公開上市,即使要等待很久。蕭特維爾在2018年表示,整個SpaceX「只有在建立火星的定期航班後才能公開上市」。
但是,SpaceX已成全球有價值的私營公司之一,市值超過333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元),而其股票也成私人投資者最追捧的股票之一,對於市場的SpaceX股票需求如此之高,以至於分析機構Equidate表示,該公司可以在私募市場中「無限量的募資」。
全文授權轉載自: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