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員工吃蔬菜,Google用上了千方百計
為了讓員工吃蔬菜,Google用上了千方百計

傳說Google公司的免費伙食好得很,新員工入職基本都會多個15磅(約6.8公斤)。這被稱為「Google 15」。

不過,現在的Google雖然依舊美食滿滿,但公司正透過改變食堂和茶水間的設計來引導員工養成更健康飲食習慣。

讓健康食品更搶眼,更容易獲得

在很多自選快餐店和食堂,單價最高的肉類菜品總是放在食物列的最前端。

這背後也是有講究的——有研究認為,飢腸轆轆的人通常會選擇吃自己第一眼看到食物。所以,食堂常把最貴的肉食放最前,期盼你選擇它。

因此,Google將沙拉台設在食堂入口旁,最當眼的地方,使它們成為踏入食堂第一眼就看到的食物。《OneZero》作者簡·布萊克(Jane Black)在紐約食堂午餐時,留意到一大半員工邁入食堂後,都會停留在沙拉台。

蔬菜
圖/ 愛范兒

除了沙拉之外,員工在自助餐列還有其它素食類菜品選擇,而且它們都被放在靠前的地方:椰汁咖哩秋葵、烤菜花搭配腰果、胡椒西紅柿拌印度奶酪、咖哩香辣豆腐。設在最後的是唯一一道純肉菜品咖哩羊肉。和肉食一樣,甜品同樣設在自助餐隊列最後。

據簡·布萊克(Jane Black)觀察,很多人排隊選餐的人在去到羊肉之前就選了很多菜品,放滿了托盤,只有少數人會故意留空托盤等最後的肉。

而在飲料方面,Google食堂裡處處都能找到「水療飲品」——純淨水裡放著草莓、檸檬或是青瓜。相比之下,含糖飲品以及瓶裝水被放在相對「隱秘」的地方。

食堂之外,這個擺放原則也被沿用於辦公室裡的休息室。

等待咖啡機做好一杯咖啡大概需要40秒。而在這40秒裡,等待的員工很可能會「手多多嘴癢癢」就拿起身邊的零食或水果來吃。有研究指出,高腦力工作者在餓的時候更想吃高熱量不健康食品。

喝咖啡
圖/ 愛范兒

為了減少大家在喝咖啡時意外長肉的情況,Google將餅乾、巧克力和糖果等放得離咖啡機更遠,從原來的2公尺距離變成5公尺。結果是,這多走的幾步將男女員工吃零食的概率分別降低了25%和17%。

所以,Google現在所有休息室裡的零食都離咖啡機比較遠,不健康零食的類別也壓縮到只剩M&M巧克力豆和小熊軟糖。而且,這些零食也被放在不透明容器中,進一步被減少曝光率。

同樣道理下,休息室冰箱的玻璃也有了「層次」。透過透明玻璃門,員工能看到冰箱裡礦泉水、調味水和酸奶,這些都位於視野水平位置。而加了糖的汽水和茶飲則被放在冰箱底部,它們面前的玻璃也被加上塗層,降低透明度。

「我們不是傻的」,Google的員工說道,她表示他們知道這些飲品就在那,但也表示「眼不見」的確減少了去喝的誘惑。

更小的盤子,更小份的高熱量食品

小盤子
圖/ 愛范兒

有研究指出,用相對小的器皿來吃東西,進食量也會減少。

你是否試過為了不浪費食物,硬生生在吃飽後還強行把碗裡的食物吃完,一不小心就吃太多了?

另一種情況是,不管吃飽沒有,人只要手邊還有食物,就很難主動停下來。

因此,Google食堂的自助餐盤子也比一般標準12英寸的盤子小,只有8-10英寸。而且,部分食堂還會在盤子區增添標語,告訴員工「用大盤子會吃更多哦」。這個簡單舉措,讓使用小盤子的使用率增加了32%。

此外,肉食和甜品一份的分量也會變小。當然,你隨時都可以多取幾份,但在伸手之前,大家也會更傾向去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吃那麼多,進而培養更有意識的飲食選擇。

美味才是硬道理

以上提及的視覺引導性設計,的確能幫助員工在最開始增加嘗試健康食品的機率。不過,如果吃了一次發現超難吃,員工下一次去食堂吃飯,相信都會非常理智地走向肉食和能帶來醣脂快樂的甜品。

所以說,想要讓員工吃得健康,讓健康的食物好吃才是硬道理。

負責Google食堂的米歇爾·貝克(Michiel Bakker)表示,在美國,健康食品難吃是「行業通病」。

在西方後廚,團隊通常遵循一套層級非常明確的結構,最高級的是行政總廚,然後是副主廚和負責各個獨立方面的大廚(醬汁、烤、炸等)。其中,最低級的就是負責處理蔬菜的主廚。

即便你把蔬菜做得非常糟糕也沒人在乎,也許因為根本沒人會去吃它們,因為大家都知道它們很難吃。一直以來,這情況都沒啥改變。

美國烹飪學院(以下簡稱為「CIA」)的馬克·艾瑞克森(Mark Erickson)說道。

2018年,在尋求更美味健康食品的路上,米歇爾·貝克(Michiel Bakker)決定求助CIA。Google是CIA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讚助者,他們在支持研發以蔬菜為主導的烹調課程上花了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034萬元)。CIA最後推出了一個總時長為75小時蔬菜類烹飪課,教導廚師研發和烹製更好吃的蔬菜。

從改變食堂設計到反向推動烹飪行業改變,Google這項已經進行了好些年的計劃現在獲得了相當不錯的成效。

在Google紐約辦公室的食堂,平均每天早上會有2,300人選擇吃早餐沙拉;海鮮的食用量增加了85%;大家喝水的概率大幅提升,含糖汽水人均消耗量一直保持在20罐/年左右。

甚至,還有員工因伙食而害怕離開公司。

蒂娜·威廉姆斯(Tina Williams)是Google的員工,她在放產假的時候自己嘗試做食堂裡那種羽衣甘藍沙拉,但怎樣都做不到食堂那麼好吃。那時候,她發現自己如果辭退Google工作的最大擔憂居然是伙食:

我記得在來這裡之前,每天午餐時,你都得想很久決定吃什麼:是吃1美元(約新台幣30元)的熱狗,3美元(約新台幣90元)的披薩,10美元(約新台幣300元)的三明治,還是14美元(約新台幣420元)的沙拉?

責任編輯:林芳如、蕭閔云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關鍵字: #Google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對居家整聊室來說,經營的核心,是把人放在第一位──不只照顧客戶,也照顧團隊。這家全台首創的專業收納公司,不只替別人「整聊」生活,更懂得先把自己內部「整聊」好。創辦人鄭博元與黃恩頡深知,品牌要長大,不能只靠熱情與經驗,還要有一套能承接人、事、客戶與未來的管理方法。因此,他們在沒有IT人力編製的情況下,借助叡揚 Vital CRM專業夥伴的力量建立更有溫度、更有秩序的管理方式。

市場需求驅動家事服務崛起,居家整聊室搶佔先機

現代人追求高品質生活卻苦於時間有限,這種兩難的困境促使居家清潔、到府收納等家事服務產業蓬勃發展,著眼於市場需求成長,居家整聊室於2017年成立,成為到府收納服務市場的先驅。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表示,公司成軍初期專注在到府收納服務,之後為因應整聊師人力有限且缺乏標準化流程的挑戰,於2018年開辦整聊師認證課程,每年培訓近2,000位整理收納專才,累計學員數已突破萬人。隨著專業度與口碑的提升,居家整聊室的事業版圖不斷擴大,自2024年起陸續與信義居家及多家大型居家服務平台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為這些合作夥伴提供專業的整理收納服務。

3F0A2811.JPG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以數據導向策略,讓團隊從顧客互動到轉換都具備可追蹤與可優化的依據。
圖/ 數位時代

在年營收與客戶數量逐年成長的同時,居家整聊室也迎來新的營運挑戰,「如何深化與既有客戶的互動,提高顧客回購率,成為我們的關鍵課題,」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說,當時公司經常接獲舊客戶的主動詢問,引發團隊重新省思,在舊客經營上該如何從被動回應轉為主動經營、吸引更多回頭客使用服務?但在過程中卻發現,傳統使用Excel表格管理顧客互動的方式,已經很難滿足這樣的業務需求。

導入Vital CRM,以系統強化客戶經營力

居家整聊室最初在設計Excel表格欄位時,其實參考了RFM客戶分析模型,希望這份表格能兼具記錄與再行銷的功能,但實際執行上卻免不了面臨人工輸入資料的挑戰,包括資料正確性與即時性難以保證、缺乏統一的資料記錄邏輯、同仁自行添加欄位等。

這些問題導致Excel表格最後僅剩下基本的記錄功能,很難從中篩選符合特定條件的客戶進行再行銷,也不容易對新進業務同仁進行教育訓練,因為他們雖然能取得客戶名單,卻無法辨識客戶的最新狀態和互動歷程。

為此,居家整聊室決定導入CRM,以系統取代人工作業,提高舊客經營的效率與成效。鄭博元表示,在評估多款 CRM 系統時,叡揚系統開放式 API 設計最能對應他對未來系統整合的藍圖規劃,亦能有效解決既有手動流程導致的資訊落差與溝通延誤等問題。後續功能驗證階段,他發現 Insight 模組的分析設計具備清晰的管理理論依據,進一步展現系統的專業深度與實務價值,加上叡揚在業界的口碑與多產業服務經驗,最終促成了雙方的合作。

3F0A2745.JPG
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運用數位工具解決團隊營運痛點,進一步開啟全新的商業想像與合作契機。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1》聚焦深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創造4大效益

居家整聊室採兩階段循序漸進的策略,逐步擴大系統應用成效。第一階段聚焦於強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第二階段則拓展至全面性的數據整合,串起客戶從初次加入會員到最終完成交易與付款的完整作業流程。

黃恩頡進一步說明,第一階段的應用以業務和管理團隊為主,業務團隊透過Vital CRM瀏覽客戶資料與商機名單、詳實記錄每次客戶互動歷程,或根據特定條件篩選目標客戶發送簡訊、主動創造接觸客戶的機會。管理團隊則藉由Insight報表中的關鍵指標,如:轉換率、客戶RFM分數等,定期檢視業績進度及目標達成情況,實現數據驅動的精準管理。

居家整聊室不只提昇顧客回購率,更創造三大管理效益。第一、提升團隊的業務能力。由於Insight模組將商機、消費、負責業務和互動行為整合在一起,使管理團隊可以用數據掌握業務同仁的工作績效,而不是依賴主觀感受,不只溝通變得更順暢,還能據此樹立行為標竿,讓業務同仁更清楚該怎麼經營客戶才能提升業績表現。

第二、保留完整客戶資料,避免因人員異動而造成客戶流失的風險。

第三、為新進業務員打造最佳學習曲線。透過Insight數據分析結果,新進業務員能夠清楚知道成交率與業績目標間的關聯性,提升了主動聯繫客戶的意願和積極程度。此外,還能彈性調整新進業務員手中名單的新舊客戶比重,使其先與舊客戶聯繫、磨練互動技巧,之後隨著專業度提升,再逐步增加新客戶比重。

第四、合理配置顧客資源,最大化商機轉消費的比例。例如,將高品質新客名單分配給超級業務員(Top Sales)、根據轉換率調整業務手上的新客名單等,實現客戶資源的最佳配置。

3F0A2691.JPG
居家整聊室善用數位工具落實經營策略,從資料管理、人才培育到資源配置,全面強化商機轉化力。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2》以Vital CRM為核心,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

居家整聊室邁向第二階段的應用,即以Vital CRM為核心,整合品牌官網、會員系統、對話機器人、訂單系統及整聊師派單APP等營運系統,讓數據可以自動拋轉至不同系統中,省去不必要的人工登打作業,大幅提升團隊的工作效率。

鄭博元詳細說明如何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他表示,人們經由官網或LINE加入會員後,相關資料會直接匯入Vital CRM,方便業務同仁與新會員聯繫,一旦新會員決定使用服務、也就是商機成功轉化為訂單後,Vital CRM就會將必要資訊拋轉至排班派單系統,自動進入後續服務流程,包括安排居家整聊師到府服務、產出付款連結等,當客戶點選連結完成支付,相關資料隨即回傳至CRM系統,自動更新為結案狀態,形成一個完整閉環的服務旅程。

3F0A2660.JPG
鄭博元(左1)指出,叡揚CRM Insight模組展現教科書等級的邏輯結構,精準對齊團隊管理需求,成為最終導入的關鍵契機。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居家整聊室除了持續深耕到府收納領域,更計劃將自身數位化成果升級為商業解決方案,賦能更多家事服務同業啟動數位轉型。鄭博元強調,導入CRM的價值,不僅是解決內部團隊在舊客經營上的挑戰,更為公司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商業大門,日後,若能成功將現行「以Vital CRM整合客戶服務流程」的應用機制轉化商業模式,相信將有機會開拓更寬廣的市場版圖。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