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研發中心還是孵化器?可口可樂、迪士尼⋯⋯這些大品牌內部創新這樣做!
成立研發中心還是孵化器?可口可樂、迪士尼⋯⋯這些大品牌內部創新這樣做!

在時代的軸輪下,產業典範轉移成為各行各業普遍的現象,企業無不積極進行轉型、創新,有資源的大型企業更有諸多不同做法,在全球20大企業中,有些選擇成立R&D研發中心,有些則選擇設立孵化器、加速器,來驅動企業內部創新,究竟創新的動能來自內部或外部會有什麼不同的效益、考量嗎?

一般來說,新創企業基於組織規模小、管理扁平化等特性,常常能夠比大型企業更快產出創新解決方案,來解決現實社會的問題。

許多大企業為了快速補足戰力,會透過併購新創的方式,一次獲得技術與人才。另外,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會選擇設立孵化器、加速器,並且投入一定的資金作為新創開發使用,藉此成為股東與商業夥伴,來直接評估、採用新創的創新技術。

延伸閱讀:企業創投專題|他們,憑什麼比對手更創新?

在BrandZ百大品牌價值的20大企業中,非科技廠商,但旗下設有新創孵化器、加速器的企業,是如何藉此加快創新步伐的呢?以下分別從電信業、零售業、娛樂業中,挑選具有代表性的企業,進一步了解大型企業走向開放創新這條路上的作為。

Verizon設立5G實驗室,快速連結外部創新資源

身為美國電信商龍頭之一的Verizon,2017年和共同工作空間組織Alley,攜手成立5G實驗室(5G Labs),透過Alley在紐約市的新創網絡,Verizon快速連結新創圈資源,加速5G網路技術的應用開發。

Verizon
美國電信商龍頭之一的Verizon。
圖/ Mike Mozart via Flickr

這個5G實驗室從紐約市開始,至今也已經陸續在華盛頓特區、麻州劍橋、加州洛杉磯以及帕羅奧圖,加上英國倫敦等地成立分部。

此外,Verizon還另外設有投資機構Verizon Ventures,過去十多年來一直持續關注值得投資的新創。近期,比較有指標性的投資項目,包含不用依靠傳統電力就能讓裝置運作的半導體廠商Wiliot,以及專注物聯網、金融服務的數據分析平台Iguazio。

AT&T瞄準教育新創,靠Aspire加速器催生

另一家美國電信商龍頭AT&T,之所以設立加速器,主要是作為社會責任回饋,AT&T於2015年成立的Aspire加速器,著重在協助學生充實技能,因應未來的數位與國際經濟環境挑戰,因此,STEM相關科學知識以及情商管理能力等教育類新創,都是Aspire加速器的目標。

在這個加速器的運作下,目前AT&T每年都會舉辦競賽,同時並邀請各界教育新創共襄盛舉,脫穎而出者還可獲得高達100萬美元(相當於台幣3,000萬元)的獎金。

可口可樂Bridge計畫,戮力培育下一個獨角獸

無獨有偶,在零售業,可口可樂2014年成立Founder計畫,作為新創公司的孵化器,希望培育下一個新創獨角獸,可惜這個野心並未被實現,可口可樂在連續嘗試三年之後,正式終結了這個計畫。

幾個月後,可口可樂又成立Bridge計畫,同時並以新創的加速器作為定位。這兩個計畫最大差異在於,新的Bridge專案是個商用計畫,投資新創的唯一目的,就是幫可口可樂製造更多利潤,或是節省更多成本支出。

可口可樂希望藉由Bridge計畫,協助那些與可口可樂發展有關,且擁有技術的新創公司,與全球市場、其他新創連結。其中一個從Bridge計畫出身的新創Climagine,就在之後被社群媒體Snap併購。對可口可樂來說,不僅可以優先使用Climagine的技術,還獲得Snap這個企業夥伴的雙贏局面。

目前Bridge專案所資助的新創,包含深度學習與生產控制的AI新創Allegro.AI、專注數位行銷策略的BrandTotal,以及幫助製造企業內部員工訓練影片的FleeQ等。

迪士尼加速器不只有《要塞英雄》,還有球型機器人

談到大企業的創新轉型,一般人大多不會直接想到媒體與娛樂產業,但是迪士尼為了攜手新創種子加速器Techstars,於2014年啟動了加速器計畫,主要是為了協助媒體與娛樂產業的優秀新創團隊,快速實現他們的創新點子。為此,迪士尼每一年都會評選適當的新創團隊,獲選者可以獲得一筆投資及進駐迪士尼格倫代爾進行創新研發。

曾經參加Disney Accelerator計畫的新創公司,包括發行《要塞英雄》(Fortnite)遊戲的Epic Games、可程式化的球形機器人廠商Sphero、透過語音與文字搜尋運動比賽數據的StatMuse,以及遊戲化學習教育平台Kahoot!

Sphero
可程式化的球形機器人廠商Sphero也是曾加入Disney Accelerator計畫的新創公司之一。
圖/ Sphero

延伸閱讀:Google創新彈藥庫!解密全球最活躍企業創投GV,對未來的4個預測

這些大型企業之所以會設立孵化器、加速器等,大多是為了確保這些策略夥伴的創新,可與企業的營運發展接軌,並且成為這些創新應用的早期採用者。

企業面對的市場環境變化萬千,某個原先獲利的事業部門,或許下個月就開始虧損,擁有孵化器或加速器的大型企業,相對能藉由各式創新來因應市場變化,當一個主要事業被市場淘汰時,很快就能推出新的產品或服務。

對於這些非科技產業的大企業來說,即使本業並非科技服務的供應者,但依然需要最新的應用科技,來抓住市場潮流、領先市場,透過與孵化器、加速器與新創公司的連結,是最有效益的一種策略。對新創公司而言,有機會和產業龍頭合作、獲得他們的資金支持與營運指導,也是相當珍貴的資源,甚至可以更了解市場、突破成長瓶頸,兩者攜手可以共同創造雙贏得局面。

責任編輯:林芳如、蕭閔云

本文授權轉載自:FC未來商務

FC未來商務,專注未來新商務應用、轉型思維與創新體驗,並結合沙龍分享、展會發表,協助產業找到面對未來的轉型關鍵解方,並連結創新資源。

延伸閱讀:
- 內部創新推不動?企業數位轉型的3大困境與解方
- 眼球爭寵戰:媒體如何打造獨家記憶?

關鍵字: #創投 #數位轉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亮點一:回溯城市源頭起點,航海語彙彷若時光倒流

「圓未來之行」共分為室內三大展區與一戶外展區,以「與城市一同成長」做為策展主軸,梳理出:「源─緣─圓─合」x時光「過去─現在─未來」串接時代軸線,將彰化的「交通、建設與生活」呈現於展區中。「源」記憶之源展區入口處,是彰化航運貿易的起點,設計語彙透過水波、帆船、引領觀展者漫步前進,從最微觀的早期建材文物看到城市發展的歷史,如:清領時期至日治時期的多樣建築元素與素材,包含:戎克船、壓艙石、福州杉、枕木、酒甕,回望彰化的源頭,憶起移居而來的風光繁榮。

亮點二:光雕沙盤演譯交通建設願景,點亮未來發展藍圖

「緣」的轉譯之間,以「連結」為核心主題。居民與城市透過交通路網緊密相繫,象徵彰化從人與地的互動中,編織出發展的脈動。〈脈動彰化〉展項以光雕技術投影於立體沙盤模型上,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隨著各交通樞紐依序點亮,縣域交通網絡的節奏逐步展開,城市與鄉鎮間的連結脈絡清晰浮現,展現彰化邁向均衡發展、共榮未來的宏觀藍圖。

1014_2.jpg
〈脈動彰化〉以光雕技術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三:模型x互動表述社群共融,實踐宜居生活的想像

以等比縮小建築模型結合互動展示,呈現伸港基地新時代青年住宅與社會住宅的「租售共融」模式,觀展者可透過互動深入瞭解青宅社宅共居的設計意圖與社會影響,感受彰化如何回應居住正義與社會福祉的生活需求,看見宜居城市的生活模樣。

1014_3.jpg
〈宜居共築所〉展示伸港基地「青宅+社宅共居」的創新政策。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四:鹿江綠建築校園AR互動,亮相生態x教育x文化的交織成果

教育是宜居生活的一大環節。「鹿江綠建築校園」透過立體模型結合互動呈現:未來綠學園─教育x永續x建築示範,將綠建築結合AR增強影像互動,觀展者用手機對準模型,即可看到校園的環境永續設計特點,讓綠建築不僅是獲獎的優秀成果,更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教育實踐。

1014_4.jpg
本次作為【圓未來之行】展區的鹿江國際中小學,即是榮獲公共工程金質獎的綠建築場域,民眾可透過掃描模型上的標示點探索其中的永續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五:你看不見的城市隱形治理設計,一地多用校園複合蓄洪池

展區中,將「全國首創校園複合蓄洪場─地下停車場兼蓄洪池」,透過立體模型結合電控薄膜,呈現蓄洪場域與生活場域的結合。看資源如何整合應用,超越既定印象,創造一地多用,融合教育、社區、防洪機能的複合設計新模範,表達城市韌性設計的新可能。

1014_5.jpg
〈全齡照護網〉展示一站式長照大樓,民眾走至定位即可揭露對應設施的照護服務。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六:回應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窺見一站式長照大樓、共融公園等

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城市是如何回應的呢?展區中也將呈現城市「全齡共享」的生活設計典範,讓不同的年齡層,都能被承接、照護與支持,展出:因應共融需求而設計的一站式長照大樓,內含不老健身房、托嬰與育兒親子館、長照創新等多項措施,只要踩在地上互動點位,便會亮起相應服務的大樓樓層,完整了解一站式長照大樓的服務項目。此外,也設計了「反應力x不老健身房」、「全民運動」等互動感應投影遊戲,以及未來「共融式遊戲場」投票選擇,表達未來城市規劃意向,提供參與城市共融的連結與共造,傳遞永續、人本兼容並蓄的溫柔回應。

亮點七:探索時間如何轉譯新生?走進老屋再造活化空間

展區概念中,回應300年的城市建設新舊共生,「時光新生所」打造出「老屋點燈造型故事屋」,精選五組代表案例,從老屋前身到改造過程,以及此刻的成果,看見老屋與社區、青年與夢想、創業與創新,透過建築再造表達當代生活的新生命與城市活力。

1014_6.jpg
〈時光新生所〉以翻牌形式呈現老屋整修前後的使用對比。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八:情境式體驗未來車廂,城市藍圖引導對未來的渴望期盼

當過去、現在被梳理完整後。未來會是什麼呢?「未來城市展區」則以縫合、綻放、圓滿、快捷幸福未來為題,透過「情境式劇場」,讓觀展者置身未來車廂中。搭乘未來號看著窗外,播放著目前規劃的未來藍圖,當旅程來到終點,未來就是始於現在的行動。邀請你共同參與種種希望與可能性。

1014_7.jpg
【圓未來之行】展區內的未來車廂,在車廂兩側呈現城市未來規劃遠景,帶給每位觀展者沉浸式體驗快捷幸福未來。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九:建築AI互動選擇,未來共創基地展區實驗計畫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未來城市的藍圖,必須由民眾共同描繪,唯有大家的想法與創意,才能讓城市更貼近生活、貼近人心。」因此,「未來城市共創基地」設計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
以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影響城市發展指數,並由 AI 生成建築於畫面上,最終於大顯示螢幕上看到共創未來城市的樣貌。
透過互動體驗,民眾得以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展項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基地。

1014_8.jpg
〈未來城市共創基地〉可透過平板互動生成多種建築,邀請民眾一同建設未來的理想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十:戶外串聯生態作品區,看行動如何實踐永續?

最終,來到更宏觀的探討彰化未來城市的環境,傳遞三大核心:未來想像、智慧永續循環、綠色療癒,將其展現於生態設計作品中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往事河光.未來亭〉、〈漂泊之所〉,分別呈現自然環境保護,由在地師生共創孕生作品、以太陽能系統呈現未來資源的自給自足,及將彰化歷史重要的戎克船體轉化休憩裝置。回扣彰化的起點主軸:生態環境與幸福宜居生活,完成一趟精彩的「圓未來之行」體驗。

1014_9.jpg
【圓未來之行】戶外展區中的展品:〈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呼籲大眾綠色環保、永續循環的重要性。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