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森友會》爆紅背後,任天堂是如何「利用」人性來設計遊戲?
《動物森友會》爆紅背後,任天堂是如何「利用」人性來設計遊戲?

編按:
任天堂再一次引爆了遊戲產業。

3月20日,《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以下簡稱「動森」)的發布讓本就因為疫情而不斷漲價的任天堂Switch遊戲機變得更加一機難求。

「動森」是一個「老IP」了。2001年4月,第一部「動森」登陸任天堂N64,它是屬於任天堂的第一方遊戲IP。新版「動森」是一款社交模擬遊戲,以其高自由度而備受玩家們的喜愛。如果說《健身環大冒險》的再次爆火是因為疫情創造了家庭健身的需求,那麼動森則憑藉其強大的自定義系統和互動屬性成了任天堂Switch玩家社交的新陣地。

任天堂的哲學是:「擴大玩家隊伍,讓所有人愛上玩遊戲」。「動森」的爆紅正是對這一哲學的又一例證:一款被追捧的遊戲不必是對人性黑暗的放大和引導,它可以是陽光的,乾淨純粹的,源於現實卻又高於現實的。

拿到遊戲僅僅一週,《集合吧,動物森友會》就成了我Switch上26個遊戲裡,遊玩時長排名5的遊戲,僅次於塞爾達、瑪利歐、Splatoon等早期Switch護航大作。而我在無人島上的生活,其實才剛剛開始。

我在3DS上體驗過動森的前作,但當時的我淺嚐輒止。那是3DS生命週期的末尾,我把更多精力放在了瑪利歐、塞爾達這些更大的IP上。所以直到現在,我仍是這個系列的新玩家。

箱庭探索

《動物森友會》是一個典型的箱庭探索遊戲。

放到三年前,大部分不熟悉任天堂的玩家可能還不知道「箱庭探索」遊戲指的是什麼。但在《超級瑪利歐:奧德賽》這一現象級作品發售後,眾多Switch玩家,包括我在內,已經親身體驗過「箱庭探索」的美妙了。

「箱庭」是宮本茂提出的遊戲設計理念。在這套體系下,遊戲的空間被設計成一個微縮的日式庭院。遊戲設計師會在這個空間裡放入各種「玩具」,供玩家探索、發現、互動。它不會太大,以至於過分空曠,也不會太小,導致玩家很快就厭倦。

這幾乎是任天堂最重要的遊戲設計理念,仔細想來,《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裡的神廟,遊戲前期的「初始台地」其實都是「箱庭」理念指導下的產物。這種箱庭與箱庭的嵌套,讓玩家在好奇心的驅動下,不斷前往下一個目的地,找到下一個「好玩」的東西。

更典型的例子則是《超級瑪利歐:奧德賽》。在十幾個不同的世界裡,玩家可以透過帽子附身各種不同的東西,體驗到各種不同的玩法。每一個世界都是一個獨立的箱庭,一個充滿樂趣的遊樂園。

而動森裡的無人島,也是一個很典型的箱庭。你乘飛機來到這個無人島,馬上就會發現島上有果樹、石頭,花叢裡有昆蟲,水裡有魚,地下還有化石。水果可以吃,木材和石頭可以造成家具,昆蟲和魚可以放進博物館。還有動物朋友每天跟你打招呼,互贈禮物。

動物森友會
你可以在島上做各種各樣的事。
圖/ 極客公園

延伸閱讀:代理《動物森友會》熱賣,為何還說工作像奶媽?展碁靠三招成防疫勝利組

在物產的基礎上,遊戲設計師還加入了一套經濟系統,島上的物產全都可以賣錢,探索小島的過程還可以積攢里程。錢和里程可以用來擴大房子規模,還可以兌換各種各樣的獎勵,包括衣服、家具、各種裝飾。以及還有大頭菜「期貨交易」系統,你可以周日低價收購大頭菜,之後價格不斷波動,你可以找到一個相對的價格高點,拋售賺錢。

這一切活動形成了一套「閉環」。你收集、種植、製造,把不需要的東西換成錢,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按自己的想法改造這座島。

除此之外,動森裡還有各種「彩蛋」設計,比如商店的狸貓可能會「算錯價格」,把挖到的錢種回坑里可以長出「搖錢樹」,挖到會掉落金幣的石頭,會發出瑪利歐裡頂金幣問號一樣的音效,並且也跟瑪利歐一樣會成倍掉落金幣。

箱庭遊戲指導的關卡設計,往往不會過分強調「通關」的概念,也不會設計一條固定的路線。玩家可以在這個不大不小的空間裡自由探索,發現各種不同的樂趣。

這恰恰是動森的核心趣味所在,你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去探索、發現,享受好奇心帶來的樂趣。

休閒、無惡意的設計

《動物森友會》是一個休閒遊戲。

儘管很多人都在用「肝」來形容這個遊戲,但這更多還是一種「甜蜜的負擔」。因為有趣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不斷地被新事物吸引,不忍離開,最後才突然意識到自己沉迷其中,忘記了睡眠和工作。

實際上,在這個島嶼上,一切需要高強度「肝」的要素已經被有意弱化了。你還房貸的進度不會影響島嶼建設,遊戲內也沒有明確的「任務清單」,不往前推進主線也不會有任何懲罰。

並沒有任何遊戲機制督促著你要去「肝」它,只是你可能會過分糾結於網上的攻略,把朋友的建設進度當作自己的壓力,那你可能更需要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實際上,動森的每個細節設計,都在鼓勵你隨自己的節奏去玩。

除了休閒,動森還是一個幾乎杜絕了一切惡意的遊戲。這裡面沒有任何對抗,更沒有任何暴力。甚至沒有牧場系統,沒有任何「殺害」動物的暗示,你捉到的昆蟲和魚,遊戲會鼓勵你放進博物館收藏,而不是「烤來吃掉」。

動物森友會
動森裡常常有各種慶典活動。
圖/ 極客公園

除此之外,動森也幾乎沒有任何懲罰性設計。你會被蜜蜂蟄,但可以直接用同時掉下來的蜂巢和隨處可見的雜草做成藥,立刻恢復。即使連續被蟄兩次,或是被島上最危險的動物——狼蛛咬了,也只不過是會「復活」在家門口而已,沒有任何其他懲罰。

甚至好友聯網的機制都被設計得相當嚴格、繁瑣。只有你主動邀請,互加了最佳好友的朋友,才能來你的島上摘果捉蟲,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其他人來島上「搞破壞」的情況。

這是一個遠離紛爭的世外桃源。每天打開家門,你面對的美妙的大自然。你與島上的動物居民交朋友,互贈禮物,在流星掠過時許願,給未來的自己寫信,時不時幫助遭遇海難,漂流到島上的海鷗發出求救信號,也幫助山上的「幽靈」找回魂魄的碎片……

沒有負擔,沒有惡意,只有用溫柔治癒一切,這就是動物森友會。

開放與真實

有人把動森比作「任天堂GTA」。

雖然這個比喻挺勉強的,但還是不難理解他們想表達的意思。動森是一個開放性的,具有很高自由度的遊戲,像GTA一樣,你可以在遊戲裡做各種各樣的事。

有人把自己的島建成了果園,還在地上寫下了「現摘現發、包脆包甜、順豐包郵」的廣告;有人把釣上來的魚擺在一起,建成了「海鮮交易市場」 ;還有新人因為新冠疫情,導致婚禮無法如期舉行,所以他們召集幾個朋友,在島上一起舉辦了婚禮。

動物森友會
日本玩家在遊戲裡舉辦婚禮
圖/ 極客公園

以及動森也是一個很「真實」的遊戲。

遊戲裡的日期和時間與現實完全同步,有同樣的日夜和四季交替。晚上商店會關門,島上的動物會回家睡覺。不同的時間、季節會有不同的生物出現,也會有不同的天氣,以及各種節日主題的裝飾。遊戲甚至還考慮到了南北半球的季節差異,為南北半球的玩家定制了不同的物產生態。

不僅如此,動森也完善了遊戲的各種細節。比如走在不同材質的地板上有不同的聲音,家裡的燈有兩種不同的色溫,在動物朋友面前捉到蟲,他們會為你鼓掌。遊戲裡月亮的月相也是與現實同步的,當有其他朋友來島上遊玩,你的動物朋友會「觀察」他們,並在之後聊天時提到他們。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給你營造出一個真實的「島上生活」。在遊戲中,你來到這個島的故事背景是為了「逃離現實生活」,然後它就真的認真為你打造了一個現實生活的出口。

這是動森和GTA最不一樣的地方。我們無數次討論,遊戲機性能要如何再往前躍進幾個世代,才能讓GTA變成一個「終極真實」的遊戲,也常常想像什麼時候才能有完全屏蔽掉感官的、完美的VR裝置。但任天堂說根本不需要,即使是在Switch,這個機能甚至不如iPhone的遊戲機上,我也可以透過各種遊戲的細節設計,為玩家營造出一個「真實」的體驗。

「真實」無關性能,靠的是遊戲設計者的奇思妙想。

啟發性

最後,《動物森友會》有一套極具啟發性的「創作系統」。

在遊戲裡,你可以自己透過像素畫的方式設計圖案,然後將這些圖案以畫作的形式擺在畫架上、掛在牆上,還可以印在地上、做成牆紙、設計成衣服、帽子……你還要自己寫一首曲子作為你們的「島歌」,自己設計你們的「島旗」。

這套「設計系統」在復雜和簡單之間找到了一個絕妙的平衡,它足夠簡單,以至於每個普通玩家都有動力用這些工具創作點什麼,它又有足夠的空間,讓專業的創作者能用它做出更複雜、更有意思的東西。

而且這個創作系統還支持「二維碼」導入設計的功能,儘管這個功能設計的初衷是為了讓3DS用戶可以導入自己以往的設計,但它還是開放的,所以立刻就有人基於網頁做了一套「圖片轉設計」工具,讓玩家可以直接自己上傳圖片,轉換成像素設計,用到自己的遊戲裡。

從來沒有哪個遊戲裡的創作工具如此激發了我的創作欲,我把自己喜歡的專輯封面轉換成像素畫掛在了自己家裡的牆上,就像是黑膠唱片的封面一樣;把蘋果的Logo印在T-shirt上做成了文化衫;把《塞爾達》裡的一些經典旋律、中學時的上課鈴聲做成了島歌。

動物森友會
把專輯封面掛在牆上
圖/ 極客公園

不只是我自己,我還有朋友把全家便利店開門的歡迎音樂做成了島歌;有朋友把喜歡的動畫角色做成了海報掛在家裡;更不必說網上那些利用設計功能把房子裝修成各種不同風格的例子。最後,日本有藝術家利用這個功能,把房子裝修成了一個「博物館」,然後把自己創作的像素畫都擺出來,舉辦了一場線上「動森展覽」。

發售僅三天,《集合吧,動物森友會》的銷量就突破了百萬,這是一個最終銷量必定突破千萬級別的作品。不難想像,有多少小朋友,會因為這個遊戲的啟發,最終喜歡上繪畫,或是作曲,這是一個遊戲在娛樂之外,更深層次的意義。

我常常思考一個問題:功能複雜、完善工具,和功能簡單、易用的工具,到底哪個更能啟發使用者的靈感,促使他們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動森告訴我們,當這個工具被注入了設計者的巧思時,它往往最具啟發性。

陽光下的電子遊戲

所以,《動物森友會》所提供的,到底是怎樣一種遊戲體驗呢?

你來到一個無人的「荒島」,探索生態、發現物種。慢慢地,你開始種植經營,收集製造。最終,你甚至能自己設計、創造些東西。你的終極目標是把無人島改造得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宜居」,越來越接近你理想中的樣子。

有人半開玩笑地「詬病」這個遊戲隱喻了現實的醜惡,你每天要還貸,炒股,剝削島上的底層動物。但如果你真的認真體驗了這款遊戲,你會知道,錢和里程只不過是一種交換介質。本質上,《動物森友會》是一個與森林、動物交朋友的過程,是一個與你現實中的朋友重新成為朋友的過程。

這原本是一個無人島,你給它取了一個名字,把它一點點建設成一座美麗的寶島,過程中各種動物朋友和現實中的朋友加入進來,島上漸漸有了生機,你也收穫了真正的友誼。

沒有對抗,沒有暴力,沒有醜陋的現實,沒有任何形式的惡意。任天堂用人性中陽光的一面,溫暖了疫情中不想走出家門的玩家們。

人們總說,電子遊戲之所以能取得商業上的成功,是因為利用了人性中的陰暗面。現在你可以反駁他們,理解人性並不總是一件壞事,因為人性中還有陽光的一面。理解陽光,理解善意,同樣可以做出讓人著迷的遊戲,同樣可以取得商業上的成功。《動物森友會》就是最好的證明。

責任編輯:林芳如、蕭閔云

本文授權轉載自:極客公園

關鍵字: #任天堂 #Switch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走進邁達特的辦公室,最熱鬧的不是茶水間,而是 LINE 群組裡的「福利話題」。有人分享如何用點數換到電子票券,有人則教同事在電商平台搭配福利點數折抵,精打細算換來小確幸。對人資長楊碩祐來說,這樣的畫面格外珍貴,因為在他剛接手的那幾年,如何精準投放福利資源是重要的課題之一。

當時,邁達特正面臨跟同業一樣高達2成的離職率。高薪或許能吸引人,卻不一定能留住人,如何改善流動率,已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薪資能解決短期問題,但要讓人留下,必須讓員工在組織裡克服挑戰、獲得成就與實現價值。」他回憶。也因此,邁達特開始思考:如何讓「福利」不再只是行政支出,更成為穩固人才的關鍵?

永續人才經營,不只是花錢

楊碩祐的第一步,是回到員工需求本身。邁達特自 2022 年起,將員工滿意度調查頻率拉高到每半年一次,以即時掌握心聲。疫情趨緩後,公司除了宣布可彈性上/下班之外,如有特殊需求也可向主管提出居家工作的申請,讓每個人保有調整空間;當時從員工滿意度調查中發現,過去被視為亮點的零食飲料吧,只排到第 10 名;前幾名則是偏向彈性化的管理,如居家辦公和彈性上下班等。

「當福利能回應真實需求,滿意度可達 8 成;若與員工期待落差過大,則可能僅有 4 成。」楊碩祐說,這讓他確信,與其把資源花在公司自認重要的福利上,不如傾聽員工真正想要什麼,把錢花在刀口上、福利給得精準,才能成為長期的人才經營策略。

邁達特
邁達特人資長楊碩祐
圖/ 經理人

有福企一站整合福利,滿足員工多元彈性需求

如何讓福利走進日常?楊碩祐找到的答案是數位化。幾個月前,邁達特導入神坊資訊的「有福企®」數位平台——專為 HR 及福委打造的數位福利管理工具,讓員工能自主選擇福利,也讓行政流程大幅簡化。

「第一眼看到平台時,我就很喜歡它的 UI/UX 設計,清楚易懂又好上手。」楊碩祐回憶。以往福利公告、點數發放、特約簽約、活動管理分散在不同流程,耗費大量人力,也不易協作,如今透過有福企一站式平台即可完成。「福利是需要重複宣導的。」楊碩祐還記得,為了讓同仁理解平台價值,他特地花了一個週末做簡報,親自向全體員工示範說明。結果,導入初期就有9成以上員工完成開通登入。

為了讓員工福利更精準滿足個人化需求、提升使用彈性,邁達特將企業福利的固定預算轉換成「小樹點(生活)」(註1) ,透過平台發放數位福利點數,讓員工能依需求兌換折抵票券、宅配商品或旅遊體驗等日常生活消費。不僅能實現員工自選自用,企業也能在員工生日、福委活動、課程進修獎勵等多元時機點發送點數,創造更多與員工互動的機會。

甚至有員工自發性在 LINE 群組分享「點數使用攻略」,顯見認同度高。「現在我能兼顧員工自選福利、提供彈性,同時控制成本,這讓我更容易說服管理團隊,也能回應員工期待。」楊碩祐分享。

神坊資訊營運總監劉容先則補充,平台的核心設計之一在於「分眾」。以往分眾多應用於行銷操作,但員工同樣需要差異化經營:不同年齡層、職能或生活階段,各有不同需求。而邁達特員工結構正好呈現三個世代共融——20、30、40 歲以上各約佔三分之一,差異化經營更顯重要。有福企串連企業、HR、員工與供應商四方角色,整合了多元特約資源、EAP 員工協助與健康促進活動,再結合小樹點生態圈的廣泛通路,讓員工無論是日常娛樂、進修學習,或心理與法律諮詢,都能找到符合需求的選項。HR 不再受限於繁瑣行政流程,可更專注在策略規劃與成效評估,提升部門能見度與角色價值。

她進一步指出,平台也提供「活動」管理功能,讓 HR 及福委能以數位化方式舉辦家庭日、聚餐、健康與團建等各式員工活動,除了活動報名、問卷調查及員工簽到,也能透過平台發放點數獎勵,將繁瑣的紙本流程在線上一條龍完成,不僅讓 HR 節省時間,當活動體驗更流暢,員工參與意願也自然提升。

「HR 常常缺乏 IT 支援,有福企就是專為人資打造的數位工具,能持續優化迭代,並提供數據追蹤功能,讓決策更精準。」未來,也計畫推出會議室及按摩等服務預約功能,讓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也能輕鬆享受數位化帶來的效率與便利。

善用有福企,邁達特讓福利成為留才戰略

基於對數據與科學化人才經營的重視,邁達特進一步落實福利數位化。透過每半年一次的員工滿意度調查與同業數據比較,公司能更精準地掌握員工偏好,再搭配三十多項軟硬體福利調查,讓決策從感覺走向可驗證,進而推動政策宣傳與資源分配。

楊碩祐指出,邁達特以數位工具優化「選、用、育、留」四大流程,從求職、入職到職涯發展與日常照顧,HR 在每個環節都扮演要角,建構完善的「數位人才旅程」;其中,有福企更是「留才」關鍵,因為福利經營不再是附加價值,而是直接影響組織韌性與文化的核心環節。

「借用外部平台資源、交給專業,比起自己開發更有效率。有福企最大的價值,是幫助企業留才,並透過平台傳遞企業的正向福利文化。」楊碩祐說。甫獲 2025 年「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的邁達特,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不僅在於持續深耕人才經營,也來自善用外部資源,如導入「有福企®」後,將預算轉化為彈性點數,滿足跨世代需求,讓福利從「成本支出」提升為「策略資源」。

邁達特
邁達特屢獲雇主品牌獎項肯定,展現長期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承諾
圖/ 經理人

「這些努力在當初或許不會立刻看到成效,但卻能在同業尚未改善之際,率先走快一步,為未來奠下穩固基礎。」楊碩祐分享,隨著福利策略逐步落地,邁達特的離職率逐年下降,並持續創新低,讓公司更有底氣對外傳遞雇主品牌,也展現了長期重視人才的承諾。

被母公司佳世達點名為「集團軟體先鋒」的邁達特,擁有逾 25 年經驗,代理超過 50 種全球 IT 產品。面對缺工時代,當薪酬只是基本盤,決定新世代工作者是否留任的關鍵,在於能否持續挑戰自我、獲得成就感,並與企業文化建立連結。

因此,邁達特導入「有福企®」,不只是導入一套福利平台,背後更有將福利視為留才之道的策略思維。展望未來,楊碩祐期盼有福企持續開發創新服務,陪伴企業在人資數位化的道路上持續進化。透過與時俱進的平台設計,協助企業落實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奠定組織永續的基礎。

註1:「小樹點」點數系統,分為小樹點 (生活) 與小樹點 (信用卡) 兩種點數類型,本文所述為小樹點 (生活)

[本文由經理人整合行銷部與神坊資訊有福企共同製作]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