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送餐機器人、人造肉!一個做馬達起家的外行人,如何讓摩斯更強大?
引進送餐機器人、人造肉!一個做馬達起家的外行人,如何讓摩斯更強大?

自詡為斜槓青年的年輕人們,若是遇到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恐怕都得要叫一聲師傅。

「東元」兩個字,對一般台灣人來說,可能會聯想到家裡的冷氣或冰箱;至於對製造業者而言,東元則是在台灣市占率超過五成、全球第三大的馬達生產商。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以製造馬達起家的東元集團,竟花了近30年,默默在台灣建立了一個涵蓋15個品牌的餐飲王國。就連你愛吃的速食連鎖店摩斯、街邊常見的Royal Host樂雅樂家庭餐廳,都是由黃茂雄親手從日本帶到台灣來的。

年逾八十、談吐間有文人書生氣質的黃茂雄,被外界封為「美食企業家」。倒也不是他特別愛吃,而是年輕時搭飛機奔波各國之間,忙碌之餘,只剩下美食能療癒身心。

饕客如他,仍有一些對美食鑑賞的堅持(像是喜歡法國Gault Millau 高特米魯美食評鑑勝過米其林指南),其中他最偏愛的,更是探索食材背後的文化脈絡。

Gault Millau是法國最有影響力的餐廳評鑑指南之一,1965年由兩位餐廳評鑑家Henri G
Gault Millau是法國最有影響力的美食評鑑之一,不同於米其林評分標準納入餐廳空間、裝潢與服務,前者更看重餐點的品質、料理的創意,因此被許多美食愛好者視為更純粹的美食評鑑。
圖/ Gault Millau France

好比說,他引進樂雅樂,是因為他看上了樂雅樂散發著闔家用餐的溫馨感受;他投資摩斯,則因為摩斯是一間有東方人特質的速食餐廳。此外,黃茂雄對文化的講究也延伸到產品上。他請團隊特別經營摩斯的「米漢堡」,要求米漢堡類別產品營收要維持在總營收占比銷量的20%左右。這個比率遠高於日本原廠要求,只因他想推廣台灣自身的米食文化。

不過,要將興趣發展成副業,除了有熱忱,還要有眼界。黃茂雄在去年促使摩斯引進熱門的人造肉漢堡,並搶在各大速食對手之前,先推出送餐機器人,為的就是接軌未來科技,探索餐飲的可能性。

但一個做電機的人,究竟是如何栽進這個八竿子打不著的領域裡?他會告訴你,一切要回到東元中壢廠的老舊餐廳裡。

員工餐廳又熱又悶,這樣員工怎麼會覺得幸福?

其實,黃茂雄之所以投資餐飲業,最一開始的目的是為了改善員工的福利。

1991年,黃茂雄還是東元集團副董事長,當時他在思考員工福利政策時,發現雖然給員工一年兩次分紅,加起來約8到10個月獎金,但員工似乎只開心了1個月,之後就沒什麼感覺了。

於是他開始想,如何更有效提升員工福利?黃茂雄走進工廠裡,看到了問題的癥結點。「原來,工廠的餐廳又熱又悶,環境不好。我想,每天的生活品質絕對比發一次、兩次獎金更重要,所以決定從員工餐廳著手。」

黃茂雄
大家都問我說,你這個做馬達、做家電的,怎麼會去搞餐飲?

想起某次在東京銀座看到的樂雅樂餐廳,乾淨又別緻,黃茂雄決心要把它引進台灣,帶到工廠內。他直接飛到樂雅樂總公司所在的福岡找創辦人,沒想到對方跟他說:「你是第16家從台灣來洽談的廠商。」至於前面15個是誰呢?

「他跟我說,台灣知名食品公司全來了。」黃茂雄說,「這樣講你就知道大概有誰了。」

當時黃茂雄覺得沒望了。一流食品企業跟一間搞電器的,怎麼比?但兩個月後評選結果出爐,樂雅樂竟然真得選了東元。原來,他們想要的,正是一個外行的、誠懇的合作方,願意聽他們的建議,將他們的品牌文化帶到台灣。

要知道,黃茂雄是日本慶應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日文說得比誰都好,不僅理解日本文化,溝通上也完全沒問題。於是乎,黃茂雄就這樣在餐飲界踏出了他的第一步。

黃茂雄會長1990年引進摩斯漢堡,跨足餐飲業,目前摩斯已穩居台灣第二大速食業
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自1990年引進摩斯漢堡,跨足餐飲業,目前摩斯已穩居台灣第二大速食業。
圖/ 東元

搞電機的跑去開餐廳,前7年沒賺過

或許是一回生,二回熟,樂雅樂在台灣開幕後3個月,黃茂雄也跟著引進了摩斯。這些決定在當時是相當不容易的決策。「許多前輩、上司看不起餐飲業,都反對我,說電機(生意)都做不完了,還去開餐廳?」黃茂雄說。

確實,投入餐飲的前7年,兩家餐飲品牌一路都在虧,直到第8年營收才翻紅。「那時我有一個同病相憐的好朋友,那就是高清愿先生(統一集團創辦人)。他做7-11的前7年也是虧,我們兩個碰到還會彼此說,哎呀怎麼這麼辛苦!

2003年摩斯松溝店開幕,身穿摩斯圍裙的黃茂雄會長與同仁一起比讚
2003年,摩斯首度登台,在松江路原東元總部大樓開幕,身穿摩斯圍裙的黃茂雄與員工一起比讚合影。
圖/ 東元

但如今,摩斯已爬升成全台第二大速食餐廳。回頭細看黃茂雄的經營方針,他似乎一直很善於做出當下不被看好,但後來被證實是對的決策。

比方說在擴店策略上,由於加盟店無需本錢,且加盟主自負盈虧,日本摩斯有高達七成都是加盟店,但黃茂雄卻堅持所有的台灣門市必須是直營店。

自營店相較於加盟店,得投資更多錢、擴店速度也相對慢,為什麼黃茂雄要這麼做?

「我們要推出新產品大概只要兩、三天,全台近300家門市都能夠馬上貫徹執行。但在日本,可能要花至少兩個月才做得到。」黃茂雄說。摩斯總經理高順興補充說,公司的商品開發部門隨時有30樣品項在測試,每個禮拜內部也都會舉辦一次以上的試吃會。

現在,連日本摩斯總部也開始看到加盟制的缺點了。景氣不好,加盟主會反對總公司的商品策略,而隨著較有開創精神的第一代加盟主慢慢退休,他們也很難將店面傳承下去。「第二代都不願意接手。太辛苦了。」黃茂雄說。

延伸閱讀:東元小金雞的誕生,來自一場部門大吵架

黑心油那陣子,我們的食安流程還被當作模範

此外,黃茂雄是很早期就重視食安品質的連鎖餐飲老闆。他要求炸過的油每4個小時就換新,商品若是賞味期間過了還擺在架上,負責員工很可能直接被開除。而為了避免手部污染食物,他還要求餐廳設立洗手台、收銀店員每次收完錢都得按一下酒精乾洗手,才能接待消費者。

而為了精進物料的溯源管理,黃茂雄還親自向曾擔任過日本農林水產省大臣的大學同學取經。

「黑心油案件爆發那陣子,衛生單位還曾來摩斯請教我們的食用油安全測試流程。」而這些決策考量,在在顯示了他長遠經營的眼光。

黃茂雄_東元集團_2020-03-02_侯俊偉攝影_ (1)
東元集團在台灣建立了一個涵蓋15個品牌的餐飲王國,就連摩斯、街邊常見的Royal Host樂雅樂家庭餐廳,都是由黃茂雄親手從日本帶到台灣來的。
圖/ 侯俊偉攝影

奠定了營運基礎,近年來黃茂雄更將觸角伸至餐飲產業的原料、設備與服務端,欲打造一整個大型餐飲生態圈。

在原料端,他們在去年建造一個植物工廠「安心智慧農場」,在密閉式環境下用高科技、自動化模式,即時監控蔬果生長所需的溫溼度、光照與水分;在設備端,他們用物聯網納管餐廳內最耗電的兩大電器:冰箱與冷氣,並大量在門市內用東元的智慧變頻冰箱;在服務端,東元也搶先同業,打造了兩款「服務型機器人」,協助送餐、收餐盤,推廣智慧化服務。

這些布局背後的共同點,就是東元的智慧化設備。黃茂雄自豪地說,所有的智慧物聯網設備,包含溫控、光控,甚至是機器人腳下那台配載了光學雷達、超音波感測器與AI自動導航系統的智慧移動平台(AGV),「全是東元自己做的。」

東元一邊做設備開發設計,另一邊落地直接應用,積極發揮集團綜效。也因為東元提供的不只硬體設備,例如ERP(企業資源計畫)管理等軟體系統便是由旗下的東捷資訊提供,所以餐飲端在應用時遇到問題,也能很快反應、做出調整。在會長一聲令下,集團各事業體少了阻力,也讓摩斯這家日式連鎖速食店,充滿著科技感。

當然,這些智慧化技術的布局都還在剛起步的階段。植物工廠目前只栽種7、8種萵苣,1個月1.5噸的產量充其量只是摩斯生蔬需求的的零頭;即使提到機器人,黃茂雄自已也嚷嚷:功能還不夠理想、還可以再更智慧一點!

黃茂雄_東元集團_2020-03-02_侯俊偉攝影_ (2)
東元集團搶先同業引進服務型機器人,在摩斯協助送餐、在新東陽幫忙回收餐盤,但他仍嫌它們「不夠智慧」,還要再更好。
圖/ 侯俊偉攝影

斜槓青年鼻祖,一步踏進智慧化設備

即便這麼多走在前頭的嘗試成效有待市場驗證,卻也指證了一件事:黃茂雄這個一頭闖進餐飲的外行,最終意外得到了只有他才能享有的集團優勢。過去靠集團養大的餐飲,最後也回過頭來,提供了東元智慧設備的第一手應用場域。

敢於嘗試、樂於跟年輕世代互動,跟黃茂雄對談,有時會不小心忘記自己在跟一位長者對話。他似乎永遠在觀察新的事物,並且充滿好奇。

他說,他想讓台灣人認識更多世界各地的美食。於是當他到北京,愛上他們的餡餃,宮廷廚房「餡老滿」就在南港開張大吉;當他來到土耳其,喜歡上他們的冰淇淋,百年老店「Mado」立馬落腳台北。

摩斯總經理高順興
會長每次出差回來跟我們開會,總是迫不及待分享他這次發現的美食,有時一講就半個小時。

問到黃茂雄對集團餐飲未來發展的看法,他拍拍一旁高順興的肩膀,直說自己年紀大了,未來是他們要考慮的事。但他還是像個大孩子,忍不住做了好多的發想,像是植物工廠「未來也可以種番茄啊、草莓啊,就連你們喝的咖啡,那個咖啡豆我都想做呢。」

再說起其他的計畫,他還想到了可以養殖的水產品,「要用太陽能發電也可以呀,我們也有做太陽能發電設備。」說著說著,他彷彿就化身一個創意大廚,無論餐飲、重電、物聯網智慧設備,全成為他的食材與調味料,拌在一起料理,轉身就能端出一套滿漢全席。

不可能嗎?怎麼會呢。搞馬達的都能開出全台第二大速食店了,有什麼是不能挑戰的呢?

把興趣當作副業來經營,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可說是箇中翹楚。做馬達起家的他,在各國出差時總愛趁機大啖當地美食,吃著吃著,竟把這些餐廳給帶回了台灣,經營出一個有著15個品牌的餐飲王國。

而在「智慧餐飲」逐漸成為趨勢的現在,這個專長電機的餐飲界程咬金,或許比誰都顯得更加內行。

「自動」是東元集團黃茂雄會長的座右銘,提醒自己不需要別人耳提面命-12
1939年出生的黃茂雄,畢業自日本慶應大學、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學院,在2007年卸下東元集團董事長一職後,目前為東元集團會長。
圖/ 東元

責任編輯:張庭銉、林美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地下室到演唱會都不卡!台灣大哥大如何解鎖全場景、有感升級的5G體驗?
從地下室到演唱會都不卡!台灣大哥大如何解鎖全場景、有感升級的5G體驗?

5G開台邁入第五年,戰場早已從「誰有5G」轉向「誰的5G好用」。夜市、演唱會、地鐵、商圈——這些人潮洶湧、訊號最容易卡頓的地方,才是檢驗網路品質的真實考場。要打造真正有感的5G體驗,靠的不是技術名詞,關鍵在於能否把網路資源變成看得見、用得到的流暢速度。

台灣大哥大擁有最大5G黃金頻寬,以及高覆蓋率的NRCA載波聚合領先技術,為網路傳輸佈局暢行無阻的地圖,打通每一個收訊死角,再加上OpenSignal權威認證背書,不僅是技術成績站得住腳,更讓用戶日常生活使用有感提升。

全台獨家最大頻寬100MHz,讓5G跑得快又穩

要解析5G效能優劣,關鍵在於「頻寬」配置。頻寬就像道路的寬度,直接決定數據傳輸的承載容量。頻寬越寬,越能支撐大量用戶同時連線,確保下載、串流、直播等應用維持順暢體驗,避免因流量壅塞導致服務中斷。簡言之,頻寬就是撐起網路用戶體感的關鍵。

台灣大哥大目前在全球主流5G黃金頻段3.5GHz上,獨家取得全台最大100MHz頻寬資源,達到頻譜配置的頂規水準。實測結果顯示,在理想條件下,此頻寬配置可擁有高達2Gbps下載速率。

1216001092_53M.jpg
圖/ shutterstock

同時,台灣大哥大也已在全台超過2,000處熱點完成5G黃金頻段基地台升級。因此即使遇到夜市商圈、大型演唱會、跨年活動等高密度人流聚集場景,當用戶數量暴增、頻寬需求激增時,完整的基礎建設布局仍能確保訊號不中斷、網速不卡頓。

打通收訊死角,體驗有感不只是口號

除了速度與流量,5G還有一項棘手難題——涵蓋死角與訊號穿透力。特別是在室內深處、地下室等場域,即使該處已有5G涵蓋,實際使用仍有可能無法完全避免的卡頓或不穩狀況。

原因在於5G高頻段雖速度快,但穿透力弱,容易因手機功率有限而發生不穩定的情況。對此,台灣大哥大結合700MHz低頻段的穩定性優勢,以互補式的高低頻協作架構,強化訊號深度與廣度。換言之,在戶外大場景跑得快,在室內密閉空間也能收得到。

NRCA自動切換最佳頻段,上網不怕訊號塞車

台灣大哥大的核心技術優勢,還有NRCA(New Radio Carrier Aggregation)載波聚合技術;NRCA讓行動裝置能同時使用多個頻段上網,如同多車道高速公路,讓資料流在不同頻段間靈活切換,兼顧高速率與深度覆蓋率。當某一頻段出現壅塞,系統能自動將資料流量轉至其他頻段傳輸,以提升整體承載效率與傳輸穩定性。

自2021年率先佈建高低頻NRCA,目前已有超過六成基地台支援這項技術,有效壓縮延遲、提升連線穩定度、強化訊號覆蓋與穿透。此外,合併台灣之星後,台灣大哥大更將全球主流5G黃金頻段3.5GHz的60MHz與40MHz頻寬合併,打造業界最大100MHz,為全台唯一同時整合5G高高頻與高低頻NRCA的電信業者,在5G網路體驗與穩定度領先同業,達到頻譜配置的頂規水準。

隨著短影音、直播、雲端工作等即時傳輸需求爆炸成長,用戶對「穩定滑順」的網路依賴不斷提高。台灣大哥大領先的NRCA載波聚合技術,正好回應用戶需求,無論是在捷運上滑臉書,還是在人聲鼎沸的夜市直播吃美食,都能享受多場景流暢切換的優質5G體驗。

2334636029_63M (1).jpg
圖/ shutterstock

優質有感體驗,經國際權威OpenSignal認證

根據國際第三方認證機構OpenSignal於2025年6月公布的行動網路體驗報告,台灣大哥大在「可用率」、「5G影音體驗」與「整體影音體驗」三項用戶有感的指標上獲得第一名。所謂可用率,意指用戶隨時隨地都能連上網路,關鍵時刻訊號不缺席,不論身處室內或移動場景,都能穩定連線不中斷;同時,良好的影音體驗指標,則代表用戶在觀看影片、雲端會議或滑短影音時,能享有畫質流暢、連線穩定、不易中斷的完整體驗。OpenSignal向來以實測數據為依據,其認證結果可視為對 5G 體驗品質的權威背書。

今年第一季,OpenSignal也針對合併電信後的網路表現進行評比。自2023年底台灣大哥大與台灣之星完成合併後,其在涵蓋體驗的評分顯著提升,並在品質一致性指標上維持82~84%的穩定水準。相較其他合併案例,台灣大哥大是體驗提升幅度最大、整體穩定性維持最佳的合併業者,顯見其網路品質、營運韌性與整合效率。

5G技術是否能成為使用者真正信賴的基礎,關鍵在於能否在生活場景中「被感受到」。台灣大哥大以完整的頻寬資源、彈性技術架構與佈建策略,從速度到穩定、從戶外到室內,打造順暢5G體驗,可期待在這場長期5G競賽中,成為用戶最仰賴的行動網路選擇。

有關更多相關資訊,請查詢網站:https://www.taiwanmobile.com/content/event/nrca/index.html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