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可上手!Keynote用好5個基礎功能,PPT也能自己做插圖
零基礎可上手!Keynote用好5個基礎功能,PPT也能自己做插圖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這些情況,生活中我們可能需要用到一些較為特殊的圖形(類似下圖)用於效果示意、產品說明或海報宣傳。

在網路上找,可能花半天時間翻遍各個網站也難以找到合適素材;自己做又覺得成本太高,不知道用什麼軟體、用什麼功能⋯⋯往往拖到最後,結果要麼是不放圖,要麼違背自己審美放個勉強湊合的圖案。

Keynote
複雜圖形示例。
圖/ 少數派

延伸閱讀:PPT如何做出設計師質感?其實只需要善用基本的「圖形」功能

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我自己動手做圖的小技巧,零基礎,人人可以上手。不需要你是設計師,也不需要了解設計行業裡專業術語以及龐雜面板。只需要用到Keynote幻燈片軟體及其以下5個基礎功能,就能自己製作生活中90%以上的複雜圖形。個人在少數派上的配圖,用到的其實也是這幾個功能。當然有些同學可能沒有Mac,其實不用擔心,Win系統下的PPT也可以使用類似邏輯製作複雜圖形,區別僅僅是功能名稱與位置不同。

寫到這裡其實建議大家可以藉這個機會重新認識Keynote或者PPT,不用把它們局限成一個幻燈片軟體。其實除了演示文稿,它們還可以做圖標、GIF、海報甚至產品原型⋯⋯對於普通人而言,這已經是一個功能相當全面的設計軟體。最重要的是,它們免費、輕量,無需忍受Adobe動輒上千的價格以及密密麻麻的功能面板。

Keynote
Keynote海報效果示例(非廣告,海報中的餐廳已是過去式)。
圖/ 少數派

插畫效果預覽

我們先來看看最後的成品效果,利用Keynote臨摹動物森友會中的狸克。我們將以這個插畫過程作為示例,來認識Keynote中最為基礎的5個功能。如果能完示例中這個相對複雜的插畫,以後再遇到類似問題或更複雜的圖形,基本可以按該思路延伸實現。

Keynote
利用Keynote做的插畫效果。
圖/ 少數派

雖然細節上不能一比一還原素材原圖,但整體效果已經相當接近。主要問題在於Keynote沒有設計軟體中豐富的筆刷,在葉子紋理上會存在少許瑕疵。

插畫拆解預演

再進入具體製作前,我們需要在腦海裡,提前對所臨摹的素材插畫進行拆解。大致判斷期間過程,會經歷哪些步驟,用到哪些工具。這裡利用一個GIF動圖,可以很好的預演整個拆解過程。

Keynote
一個複雜的圖形主要由多個圖形組成。
圖/ 少數派

其實任何一個看似複雜的圖形,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都可以拆分成多個不同的基礎形狀。就像所有顏色最底層都是由三原色混合,而那些看上去很難的形狀最終也只是一個個基礎圖形的變形與疊加。在這個插畫過程中,主要會用到Keynote如下幾個功能:

  • 自定義編輯: 將圓形方形等基礎圖形,透過自定義編輯調整成任意形狀
  • 顏色拾取器: 利用拾取器,對準心儀的素材吸取顏色,直接得到色值程式碼
  • 圖形成組: 將多個圖形組合成一個圖形,比如兩個圓形可組合成眼鏡圖案
  • 布爾運算: 更高級的圖形成組,利用圖形間的相交、相減,製作複雜圖形
  • 鋼筆工具: 利用鋼筆工具,繪製一些無法透過圖形組合完成的圖案

1.自定義編輯

首先打開Keynote,新增一個形狀到頁面上。這個時候,你會發現系統預置的形狀可以調整,但只限於按比例或常規放縮,你不能把一個圓形直接調整成狸克那種略像饅頭的不規則臉型。

Keynote
新增一個圓形形狀。
圖/ 少數派

這個時候,滑鼠右鍵點擊形狀,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使可以編輯」。這一步的完成,預示我們解除了系統對形狀調整的限制。你會看到形狀上多出很多小圓點,我們可以以某個圓點為中心,推動或拉伸它,即可對形狀進行細顆粒度編輯。這個步驟類似美圖軟體的液化效果。所以利用該方案,我們可以製作出尼克的這個人物的臉部、眼部及其它任意圖形。

Keynote
「自定義編輯」過程。
圖/ 少數派

2.顏色拾取器

顏色拾取器,簡單理解就是一個顏色複製器。很多的時候,你如果覺得某個圖片配色還不錯,想用這個顏色,可能會透過一些配色網站或特定軟體獲得色值程式碼,然後錄入形狀的顏色設置中。

其實不用這麼複雜,你可以直接在Keynote中,框選對應形狀,在左側的面板界面>樣式>顏色填充中,點擊色盤圖標,然後再在出現的彈框中點擊拾取器。把拾取器對準素材任意區域,則之前框選的形狀會自動填充相應顏色,同時也會顯示對應色值程式碼,非常便捷。所以,我們可以用這種處理方法獲得狸克的臉部、眼部等顏色,並完成填充。

Keynote
「顏色拾取」過程。
圖/ 少數派

3.圖形成組

這個部分主要會用到我們的「讀圖」能力,你需要看到一個圖形就知道它是由幾個形狀構成。比如以狸克的眼睛為例,可以分別拆分成

  1. 白色形狀的眼底
  2. 藍色形狀的眼仁
  3. 棕色形狀的眼皮

所以,一個複雜的眼睛其實也僅僅是三個基礎圖形的疊加組合。利用類似方式再得到狸克的耳朵和鼻子,最後將這幾個圖形依次放到合適位置,即可完成臉部主體部分。

Keynote
「圖形成組」過程。
圖/ 少數派

4.布爾運算

布爾運算這個名詞聽起來很高級,但通俗一點就是利用兩個形狀的關係得到一個嶄新的形狀。以下4種情況都可以稱為布爾運算:

  1. 混合:取並集,兩個圖形的結合部分
  2. 交叉:取交集,兩個圖形的相交部分
  3. 減少:頂部圖形減去底部圖形後,所剩部分
  4. 排除:取差集,刪除兩個圖形的相交部分,其餘留下

比如狸克耳朵還有一條陰影,這裡其實使用兩個圖形重疊已經可以得到類似圖案,但為引出布爾運算這個概念,我們還可以利用它的「減少」方法來取得陰影部分。

先生成兩個類似形狀並重疊,然後滑鼠框選,依次點擊左側的面板界面>排列>減少,即可得到兩個圖形相減之後的部分,將得到的圖案放在耳朵處,模擬陰影效果。

「布爾運算」過程。(點圖可放大)
圖/ 少數派

5.鋼筆工具

在整個製圖過程中,最難的環節是類似「葉子」這種複雜線條的處理。

鋼筆工具在電腦上的畫線類似於現實生活中用鉛筆劃圖。你可以透過組合鍵或插入用筆繪製喚出該功能。第一次用鋼筆工具描邊時可先完成大致形狀,這個時候你會發現筆鋒看起來很鈍不平滑。接下來的第二次處理,可以點擊紅框標示出的點位,點按後即可使線條立即圓潤,葉子更接近素材效果。最後透過左側樣式面板更改線條的粗細、顏色、樣式,即可得到類似步驟4的樣式。

Keynote
「鋼筆工具」勾勒形狀過程。
圖/ 少數派

圖形排版

最後將葉子與主圖案進行排版,把各個素材組織在一起,這樣利用Keynote製作的簡單插畫就完成了!是不是發現整個過程好像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呢?

Keynote
將葉子與主圖案進行排版。
圖/ 少數派

寫在最後

用Keynote製作狸克的插畫只是示例,明白其中的邏輯與層級關係,幾乎能解決生活中大部分的複雜圖形。要麼用多個基礎圖形疊加,要麼用鋼筆工具自己畫一個,就是這麼簡單。要不,現在就打開塵封已久的Keynote動手試試吧!

責任編輯:林芳如、蕭閔云

本文授權轉載自:少數派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走進邁達特的辦公室,最熱鬧的不是茶水間,而是 LINE 群組裡的「福利話題」。有人分享如何用點數換到電子票券,有人則教同事在電商平台搭配福利點數折抵,精打細算換來小確幸。對人資長楊碩祐來說,這樣的畫面格外珍貴,因為在他剛接手的那幾年,如何精準投放福利資源是重要的課題之一。

當時,邁達特正面臨跟同業一樣高達2成的離職率。高薪或許能吸引人,卻不一定能留住人,如何改善流動率,已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薪資能解決短期問題,但要讓人留下,必須讓員工在組織裡克服挑戰、獲得成就與實現價值。」他回憶。也因此,邁達特開始思考:如何讓「福利」不再只是行政支出,更成為穩固人才的關鍵?

永續人才經營,不只是花錢

楊碩祐的第一步,是回到員工需求本身。邁達特自 2022 年起,將員工滿意度調查頻率拉高到每半年一次,以即時掌握心聲。疫情趨緩後,公司除了宣布可彈性上/下班之外,如有特殊需求也可向主管提出居家工作的申請,讓每個人保有調整空間;當時從員工滿意度調查中發現,過去被視為亮點的零食飲料吧,只排到第 10 名;前幾名則是偏向彈性化的管理,如居家辦公和彈性上下班等。

「當福利能回應真實需求,滿意度可達 8 成;若與員工期待落差過大,則可能僅有 4 成。」楊碩祐說,這讓他確信,與其把資源花在公司自認重要的福利上,不如傾聽員工真正想要什麼,把錢花在刀口上、福利給得精準,才能成為長期的人才經營策略。

邁達特
邁達特人資長楊碩祐
圖/ 經理人

有福企一站整合福利,滿足員工多元彈性需求

如何讓福利走進日常?楊碩祐找到的答案是數位化。幾個月前,邁達特導入神坊資訊的「有福企®」數位平台——專為 HR 及福委打造的數位福利管理工具,讓員工能自主選擇福利,也讓行政流程大幅簡化。

「第一眼看到平台時,我就很喜歡它的 UI/UX 設計,清楚易懂又好上手。」楊碩祐回憶。以往福利公告、點數發放、特約簽約、活動管理分散在不同流程,耗費大量人力,也不易協作,如今透過有福企一站式平台即可完成。「福利是需要重複宣導的。」楊碩祐還記得,為了讓同仁理解平台價值,他特地花了一個週末做簡報,親自向全體員工示範說明。結果,導入初期就有9成以上員工完成開通登入。

為了讓員工福利更精準滿足個人化需求、提升使用彈性,邁達特將企業福利的固定預算轉換成「小樹點(生活)」(註1) ,透過平台發放數位福利點數,讓員工能依需求兌換折抵票券、宅配商品或旅遊體驗等日常生活消費。不僅能實現員工自選自用,企業也能在員工生日、福委活動、課程進修獎勵等多元時機點發送點數,創造更多與員工互動的機會。

甚至有員工自發性在 LINE 群組分享「點數使用攻略」,顯見認同度高。「現在我能兼顧員工自選福利、提供彈性,同時控制成本,這讓我更容易說服管理團隊,也能回應員工期待。」楊碩祐分享。

神坊資訊營運總監劉容先則補充,平台的核心設計之一在於「分眾」。以往分眾多應用於行銷操作,但員工同樣需要差異化經營:不同年齡層、職能或生活階段,各有不同需求。而邁達特員工結構正好呈現三個世代共融——20、30、40 歲以上各約佔三分之一,差異化經營更顯重要。有福企串連企業、HR、員工與供應商四方角色,整合了多元特約資源、EAP 員工協助與健康促進活動,再結合小樹點生態圈的廣泛通路,讓員工無論是日常娛樂、進修學習,或心理與法律諮詢,都能找到符合需求的選項。HR 不再受限於繁瑣行政流程,可更專注在策略規劃與成效評估,提升部門能見度與角色價值。

她進一步指出,平台也提供「活動」管理功能,讓 HR 及福委能以數位化方式舉辦家庭日、聚餐、健康與團建等各式員工活動,除了活動報名、問卷調查及員工簽到,也能透過平台發放點數獎勵,將繁瑣的紙本流程在線上一條龍完成,不僅讓 HR 節省時間,當活動體驗更流暢,員工參與意願也自然提升。

「HR 常常缺乏 IT 支援,有福企就是專為人資打造的數位工具,能持續優化迭代,並提供數據追蹤功能,讓決策更精準。」未來,也計畫推出會議室及按摩等服務預約功能,讓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也能輕鬆享受數位化帶來的效率與便利。

善用有福企,邁達特讓福利成為留才戰略

基於對數據與科學化人才經營的重視,邁達特進一步落實福利數位化。透過每半年一次的員工滿意度調查與同業數據比較,公司能更精準地掌握員工偏好,再搭配三十多項軟硬體福利調查,讓決策從感覺走向可驗證,進而推動政策宣傳與資源分配。

楊碩祐指出,邁達特以數位工具優化「選、用、育、留」四大流程,從求職、入職到職涯發展與日常照顧,HR 在每個環節都扮演要角,建構完善的「數位人才旅程」;其中,有福企更是「留才」關鍵,因為福利經營不再是附加價值,而是直接影響組織韌性與文化的核心環節。

「借用外部平台資源、交給專業,比起自己開發更有效率。有福企最大的價值,是幫助企業留才,並透過平台傳遞企業的正向福利文化。」楊碩祐說。甫獲 2025 年「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的邁達特,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不僅在於持續深耕人才經營,也來自善用外部資源,如導入「有福企®」後,將預算轉化為彈性點數,滿足跨世代需求,讓福利從「成本支出」提升為「策略資源」。

邁達特
邁達特屢獲雇主品牌獎項肯定,展現長期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承諾
圖/ 經理人

「這些努力在當初或許不會立刻看到成效,但卻能在同業尚未改善之際,率先走快一步,為未來奠下穩固基礎。」楊碩祐分享,隨著福利策略逐步落地,邁達特的離職率逐年下降,並持續創新低,讓公司更有底氣對外傳遞雇主品牌,也展現了長期重視人才的承諾。

被母公司佳世達點名為「集團軟體先鋒」的邁達特,擁有逾 25 年經驗,代理超過 50 種全球 IT 產品。面對缺工時代,當薪酬只是基本盤,決定新世代工作者是否留任的關鍵,在於能否持續挑戰自我、獲得成就感,並與企業文化建立連結。

因此,邁達特導入「有福企®」,不只是導入一套福利平台,背後更有將福利視為留才之道的策略思維。展望未來,楊碩祐期盼有福企持續開發創新服務,陪伴企業在人資數位化的道路上持續進化。透過與時俱進的平台設計,協助企業落實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奠定組織永續的基礎。

註1:「小樹點」點數系統,分為小樹點 (生活) 與小樹點 (信用卡) 兩種點數類型,本文所述為小樹點 (生活)

[本文由經理人整合行銷部與神坊資訊有福企共同製作]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