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狀病毒(COVID-19,稱武漢肺炎)疫情對製造業帶來衝擊,也使得許多公司考慮供應鏈多樣化,據印媒報導指出,蘋果正計畫將該公司近五分之一的產能從中國轉移到印度,並透過富士康和緯創資通等合作製造商擴大印度當地的生產業務,未來五年內投資規模可能升至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1兆元),也可能使印度成為蘋果商品最大出口國。
今年3月,印度政府批准了一項針對大規模電子製造的生產激勵計畫(PLI,Production Incentive Scheme)以加強電子元件、半導體和行動通訊領域的製造,提振印度製造業並吸引大量外資,涉及手機製造和特定的電子元件。
印度政府估計,該計劃在5年內可以直接創造超過20萬個就業機會,間接就業機會則是這個數字的3倍,與此計劃相關的總就業數量可能達到80萬個。
據公開數據顯示,蘋果的產品中有90%以上的產能來自中國。其中,iPhone的代工生產很大一部分來自富士康與和碩。事實上,在2015年的時候,蘋果代工廠富士康就曾與印度達成備忘錄,同意加大對印度製造業的投資,並有計劃於2020年在印度建立10至12家製造消費電子產品的工廠。
自2017年以來,緯創資通已經在開始在印度班加羅爾生產蘋果的平價iPhone SE機型。如今也在那裡組裝iPhone 6S和7型號。緯創資通在班加羅爾的二廠也將生產iPhone 7和iPhone 8,其餘部分則將出口。
富士康去年也開始在印度生產iPhone XR機型,該公司已經在當地組裝PCB。但是,印度仍然依賴來自中國的其他智慧型手機零組件供應,例如顯示面板和相機模組。三星則是在2018年於印度諾伊達開設了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工廠。
責任編輯:林芳如、蕭閔云
本文授權轉載自: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