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Vogue網站報導,愛馬仕Hermès在中國廣州太古匯旗艦店,於疫情緩和後的4月11日開幕。不少商家都在等待,疫情後是否會有「報復性消費」。如果從愛馬仕的例子來看,非常樂觀。太古匯旗艦店是愛馬仕中國第二大分店,也推出訂製版的商品,開店當天的業績高達1,90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8,002萬元),創下新店開業新高紀錄。
華麗的背後:精品百貨聲請破產、奢侈品市場恐跌35%
然而,在華麗的柏金包煙火背後,時尚產業、奢侈品產業因疫情影響動彈不得。美國精品連鎖百貨業者尼曼瑪戈集團(Neiman Marcus Group)日前已聲請破產保護;有118年歷史的潘尼百貨公司(J.C.Penney Co Inc)現正考慮自提破產。
根據〈貝恩奢侈品研究2020年春季更新〉(Bain&Company Luxury Study 2020 Spring Update)預估2020年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將萎縮20~35%。研究主持人達爾皮齊奧(Claudia D’Arpizio)指出,奢侈品市場會復甦,但是產業將經歷深遠的改變。新冠病毒會迫使產業思考更有創意、創新,和更快服務顧客需求、應對通路限制的方式。
時裝周紛取消!亞曼尼、香奈兒品牌大秀變網路直播
從年初的時裝周,已經可以看出端倪。4大時裝周(紐約、巴黎、倫敦、米蘭)每年舉辦兩次,其中2、3月舉辦的是當年秋冬季女裝,9、10月舉辦的是隔年春夏季女裝。
今年2月疫情爆發時,正值時裝周,藝人與品牌都相對低調,對於強調藝人、模特兒躬逢其盛的時裝盛會來說,失色不少。BBC報導指出,像是倫敦時裝周,少了很多中國買家的面孔,等待入場的粉絲戴著口罩,因為中國封鎖的關係,很多原料、成品、半成品都到不了,甚至讓一些設計師無法登台。巴黎和米蘭的時裝周仍照常舉辦。上海、首爾和東京的時裝周則停辦。中國占全球奢侈品市場的三分之一,因此缺少中國參與,對時裝品牌影響重大。
為防群聚感染。Giorgio Armani決定將2020秋冬大秀改為網路直播,現場只有模特兒,禁止觀眾入場。從未公開直播服裝大秀的CHANEL香奈兒,也首度推出實況直播。
對於強調親身到現場,和模特兒近距離接觸,透過特權般「第一手報導」、「親身直擊」、「藝人躬逢其盛」營造高度的奢侈品品牌來說,停秀不只代表商機損失,也可能考驗品牌價值。如果你人在家裡也能看大秀直播,看衣服之外,還可以留言號召其他人一起批評/稱讚模特兒和設計師的點子,時裝周是不是也多少有點「落入凡間」?
LV也開帶貨直播!在中國小紅書首登場卻被罵翻
LVMH集團在2020年第一季的財報為106億歐元(約新台幣3,441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15%。LVMH表示這顯示出在大幅度的關店和工廠停擺、旅遊停滯的危機下,集團仍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執行長阿諾德(Bernard Arnault)一聲令下,集團旗下的香水工廠,改生產乾洗手、酒精,捐贈給醫療單位。
危機也是轉機,迫使這些時尚品牌加速線上化的腳步。只是,當過去以限量、稀少的產品、店頭款待、VIP、客製化待遇等吸引顧客的品牌,要如何把這些體驗線上化?
今年3月,Louis Vuitton(LV)在中國熱門App小紅書上開設2020夏日系列的直播間,並邀請到了小紅書上擁有百萬粉絲的時尚部落客來介紹。一個小時的直播,你猜有多少人看呢?答案是僅1.5萬多人。(是不是想要為LV掬一把淚?)從主持人、直播間擺設、燈光等等無一不被現實的網友批評,接地氣太過則有失身段。
數位通路雙位數成長!5年後可占30%市場
香奈兒(Chanel)和設計師電商平台Farfetch合作「未來商店」(Boutique of Tomorrow)實驗計畫,其中包括巴黎的旗艦店,以及推廣線上服務,從此旗艦店實現全通路的概念,掃QR code有一個銷售人員和顧客用的App,試衣間也有特殊鏡子可以辨識顧客的身分,銷售助理可以依照顧客的喜好建議穿搭。已經有1,400名顧客被邀請下載App,可在到店前填寫願望清單。
精品的數位化之路摸索,運動品牌Nike已走出一條路。Nike最新一季財報顯示,電商訂單大幅增加,抵銷中國業績下滑,營收101億美元(約新台幣3,024億元),成長5.1%,優於市場預期。對比之下,Adidas全球近四分之三的門市關閉,同期業績收入下降19%,淨利下降97%。
達爾皮齊奧總結,數位通路在2019就有雙位數成長,預計到2025年可占30%的市場。奢侈品品牌需要重新想像生產、分銷、行銷、供應鏈,和消費者互動的方式,才能迎接未來的變化。
責任編輯:林芳如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月刊
延伸閱讀:
1. 來客減8成,Burberry有多慘?
2. 精品龍頭LV也做「乾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