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輛Gogoro 2召回解決斷電!後勤不夠力引怨聲,陸學森親上火線承諾3件事
15萬輛Gogoro 2召回解決斷電!後勤不夠力引怨聲,陸學森親上火線承諾3件事

編按:7/17更新:Gogoro 2系列免費召回改正更新服務

為徹底解決車輛斷電問題,Gogoro 今(17日)宣布,將擴大召回Gogoro 2系列車款,從原本7萬輛增加至15萬輛,以2020年式(車款名)以前所生產的2系列,這次召回主要是 加裝訊號穩定線 ,盼徹底解決車輛訊號傳輸異常問題。

Gogoro官方表示,這次主要是預防性擴大召回改正,為避免車輛的橡膠護蓋脫硫程度不一而產生訊號異常的風險

召回除了透過電腦檢測決定是否更換直流電力盒總成、或更換電池偵測微動開關上的橡膠護蓋之外;另外再全面加裝「訊號穩定線」,希望提供給消費者終極解決斷電的方式,所需時間約為30~60分鐘。而所有召回的車輛,將提供直流電力盒總成終身保固。

以下為5月26日採訪內容

面對近來Gogoro車主在社群抱怨車子騎到一半斷電、服務後勤差、拿不到滿電電池等問題,Gogoro執行長陸學森率領產品長彭明義、商務長程宗楷、Gogoro Network總經理潘璟倫一字排開端出解決方案——Gogoro 360計畫,正視長久存在的問題,並以透明公開的方式,攤開未來在電池交換服務、保養維修、客戶服務等執行進度,供消費者檢視。

陸學森坦言,「去年第四季掛牌數成長非常快、超乎預期,老實說我們真的沒準備好,」成長太快也導致服務後勤無法負荷的問題浮現,Gogoro將承諾消費者3件事: 未來持續鋪建超級電池交換站、7天內完成預約維修保養、擴大客服中心團隊

gogoro
左起為Gogoro Network總經理潘璟倫、Gogoro執行長陸學森、商務長程宗楷、產品長彭明義,講解Gogoro 360計畫。
圖/ 陳映璇攝影

5年內速推10種車款,產品長:從產品上市到產品穩定需花時間

Gogoro自2015年上市至今,在5年內火速開發3套系統、4個車架、逾10種車款全部「從零做起」,會開發這麼多款車,為的是滿足各種價格帶的需求。Gogoro產品長彭明義坦言,從產品上市到產品穩定需要花一定的時間,「我們正在付我們該繳的學費」。

面對車輛行進中斷電的問題,彭明義說,在2017~2018年出廠的Gogoro 2仍有小毛病待調整,除了大動作召回車輛外,面對車輛召回後仍有問題者,Gogoro承諾會持續幫消費者修到好,「Gogoro絕不會對車主事後不理,我們對每一台車都抱持負責任的決心,不希望消費者因品質不好而不騎車,」而相較早期出廠的Gogoro 2,目前Gogoro 3、VIVA車輛系統較穩定。

即便外界指Gogoro車輛有品質問題,官方也秀出數據指出,從2017年開始,車主騎乘里程數都是往上增加,到2020年累計騎乘估超過10億公里,而道路救援比例也逐年下降。

今年完成1,900站換電站,都會區建置「超級電池交換站」

隨著Gogoro邁入30萬用戶數,Gogoro Network預計在2020年完成1,900站,並超前部署明年第一季的銷售動能,增加建置Super GoStation超級電池交換站,超級換電站是一般電池交換站6倍大的服務量、服務超過千人,更容易拿到飽電的電池,這種超級換電站今年目標蓋60座。

gogoro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站
Gogoro今年目標蓋60個超級換電站,圖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的站點。
圖/ gogoro

在電池投放上,採用最新21700電池芯的Gogoro 3.0智慧電池,目前占全部換電電池38%,未來比例會持續增加。陸學森也說,以Gogoro在五年內鋪建1,900個換電站的速度,超越全台2,498座加油站是遲早的事,但也會持續與中油加油站合作,幫助中油迎接電動車時代的來臨。

隨著Gogoro蓋越來越多換電站,Gogoro Network總經理潘璟倫提到,其實多數用戶沒發現生活周遭多了新蓋的換電站,鼓勵用戶在換電前打開手機App,尋找附近有「綠點」的換電站,即便在交通尖峰時段,都有超過5成的站點可以找到滿格電池。

服務後勤能量提升,允諾7天內完成維修保養預約

而被消費者抱怨最多的服務後勤,Gogoro商務長程宗楷坦言, 去(2019)年光Gogoro就銷售14萬5,678台,是2015~2018年整整四年的銷量總和 ,短時間車輛數翻倍,導致服務能量來不及應變。Gogoro買氣爆棚一大原因在於,去年底消費者預期今年電動機車補助減少,而引發購車潮。

在服務品質上,去年下半年透過加盟的方式增加服務中心建置,但維修品質參差不齊,引發車主抱怨。Gogoro今年目標讓消費者可以7天內可以完成維修保養預約,服務據點年底前拓展到148個,並增加維修工位(修車台)的數量,Gogoro也將持續招募維修工程師,並給予完整的培訓。

在客服中心上,過去消費者抱怨客服電話打不通,他也承諾將擴大服務團隊,並提供24小時待命的服務管道,包括強化「線上客服小GO」,在今年讓自助客服量佔比從目前的25%達到52%;在真人客服上,目標到未來2個月內,從76%接聽率提升至95%。

陸學森強調,Gogoro是從台灣開始的,相當看重台灣的市場。這次為了提升服務水準而擴大投資,最重要還是回歸初衷——答應消費者騎車「夠快,夠快樂」。

不過面對有車主反應,車輛召回後反而毛病變多?彭明義坦言,在召回車輛清潔過程中,因為急著解決問題而操之過急,導致在清潔過程中又引發新的問題。

針對日前車輛召回又產生問題的車主,除了可再回店進行檢查外,也會檢查車主在電池交換時所回傳的異常數據,主動與車主聯繫,「 我們對消費者斷電問題感到非常抱歉,我們絕不允許有任何一台車有安全上的顧慮 ,」彭明義說,未來會在品質與產品設計找到平衡點。

責任編輯:蕭閔云

關鍵字: #陸學森 #gogoro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