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ro、愛與我的創造力病毒──陸學森「瘋狂衝撞世界」告白
Gogoro、愛與我的創造力病毒──陸學森「瘋狂衝撞世界」告白

唯有瘋狂到自以為能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變了世界。

出自蘋果公司於1997年形象廣告「Think Different」,這段詞句也宛如Gogoro執行長陸學森的個人寫照。

因為看見全球各大城市面臨人口密度過高、空氣污染等問題,陸學森40歲起心動念想改變城市能源的使用方式,在事業高峰毅然決然辭去宏達電創意長一職,於2011年創立Gogoro,要把全台1,400萬輛的燃油機車轉換成電動機車,展開一場寧靜革命。

限編輯使用_shutterstock_機車_1142822987
還記得這張著名的「台北橋機車瀑布」照嗎?台灣機車密度高居亞洲之冠,上下班通勤時間排放的廢氣與噪音更是驚人。
圖/ JHENG YAO via shutterstock
電動機車
2016年起 Gogoro 發動快閃台北橋活動,包括YAMAHA山葉、AEON宏佳騰等Gogoro聯盟車主都來參與,讓台北橋重拾寧靜。
圖/ Gogoro

我開這家公司是因為我真的很怕污染、怕死。 」陸學森迅速在2015年建置首座電池交換站,並發表一台速度、科技感十足的125cc等級白牌電動機車,把害怕化成前進的動力,陸學森出手的速度快到令同業坐立難安。

其實,陸學森一開始只打算做電池交換站,邀請各大機車廠與他合作,結果慘吃閉門羹。但這沒有改變他的初衷,零造車經驗的他開始招兵買馬,一頭栽入電動機車與能源網路的領域。

Gogoro執行長陸學森
香港出生,美國長大,陸學森畢業於美國華盛頓大學工業設計系,曾任微軟創意總監、宏達電創意長,2011年創立Gogoro。
圖/ 侯俊偉攝影

「如果知道這麼難,我可能一開始不會做Gogoro。」創業一路遇到比想像更大的困難,但在陸學森的世界裡,沒有放棄這個選項。「 如果前面有一面牆,我沒有聰明到繞過它,我會想50種方法正面衝撞,直到成功為止。 」陸學森自訴這如西班牙鬥牛般的意志。

曾待過NIKE、微軟、宏達電等國際知名企業工作,陸學森對設計的眼光琢磨得很銳利,他習慣用「 」來當作衡量,一隻錄音筆,他凝視3秒會說:「它肯定有愛,才會做得小巧。」看到牆上的電視,會提到是因為有愛才做得輕薄,「當你用愛心做出一個東西,人家會感覺得到。」

在Gogoro裡面,沒人會阻止你做什麼

因此陸學森的想望是:當消費者走進Gogoro門市,實際觸摸車身、發動機車,到抽換一顆電池,都能從中感受到一種快樂的氛圍。

現在的Gogoro公司規模已成長到2,500多位員工,這群人相信著陸學森的夢想而共同打拚,他不會告訴團隊什麼不可以做,而是鼓勵大家多嘗試,因為Gogoro的態度是── 去找可以做的方法,而不是不能做的原因

第一輛Gogoro的出生是這樣的,原本連經驗老道的馬達師傅都做不出的馬達,陸學森直接把產品抱回家研究,最後成功與團隊一起用銅線一圈一圈捲出來……每項Gogoro所生產的產品背後都有段像這樣刻骨銘心的故事。他笑說,這群朝夕相處的工程師、設計師團隊,合作久了都會被他感染一種叫「創造力」的病毒。

縱使順利與團隊費盡心血打造產品,但或許是陸學森的野心太大,成為燃油車業者的眼中釘,在電動車與燃油車的議題上,他必須親上火線面對許多交鋒時刻。

最令陸學森憂心的是,外界的雜音影響政府推動電動機車的態度,去年先是取消2035年禁售燃油機車政策,今年更首度調降新購電動機車補助3,000元,卻對汰購七期燃油機車補貼5,000元,如同向陸學森潑了一盆冷水。

談起補貼政策,陸學森不解:「為何政府要支持七期油車?從補助二行程汰換變成四期、六期、七期,哪時會停?好像一直在付學費。」

不只是擔心電動車,陸學森也擔心傳統車行生計,他問:汰舊換新納入七期油車補貼,消費者頻換新車,維修需求下降,以維修為主的傳統車行可以賺的錢變少,車行反成補貼下的受害者。

台灣山葉機車YAMAHA_2019_07_26_蔡仁譯攝-10.jpg
陸學森認為,汰舊換新納入七期油車補貼,消費者頻換新車,維修需求下降,最直接影響到的就是傳統車行。
圖/ 蔡仁譯攝

傳統車行的利益分配生態,無關電動機車業者,陸學森卻很在乎,每一件事他都會問:這是否對多數人來說有利,如何達到產業共好?

有一天油轉電會發生 ,Gogoro不會放棄

即便在台灣創業邁入第10年,早已是電動機車一方霸主,面對深耕在地50年的傳統燃油機車龐大勢力,陸學森一路走來仍相當孤獨。

但時間終究會證明一切。2018年起傳統車廠YAMAHA、宏佳騰、PGO、台鈴陸續宣布採用Gogoro Network電池交換平台,組成PBGN(Powered by Gogoro Network)電動機車聯盟,現在傳統車廠也認同Gogoro,準備投資電動機車。

當盟友YAMAHA、宏佳騰、PGO推出PBGN車款時,陸學森會買下第一輛車並請對方簽名紀念,放在Gogoro辦公室蒐藏,他得意地說:「之後可能需要一個停車場來放喔!」

就在Gogoro車主邁入30萬名大關,能源網路不斷擴張增建的時刻,他卻又面臨換電站的「地盤之爭」。去年9月中油公營充換電站標案Gogoro搶輸光陽,拱手讓出38座中油的換電站,今年再失去14座。這件事讓陸學森非常頭大,他連用3個「very(非常)」來形容換電站是多麽龐大的投資,一旦站數減少將影響整個能源網路的使用,他得為眾多的車主負責。

陸學森在這方面是無奈的,他說,「台灣政府太過保護傳統行業,保護到讓新創產業很難有機會。」但他馬上又對自己信心喊話:「Gogoro不會放棄的,總有一天我們會把它全部做好,有一天對的事情(指油轉電)會發生!」

陸學森告訴夥伴,任何事不要悲觀,只看見杯子空了半杯,而該看見杯子還有半杯滿,應該想辦法填滿,「容易的事情不會輪到我來做,早就給別人搶光了。」創業多年,陸學森已經習慣與困難共處。

睡前特別習慣:把3件難題放進腦袋,醒來就想通

當然陸學森也會碰到解決不了的問題,煩惱到睡覺前都還在想該怎麼解決。這也讓他從15歲起養成一個特別的「睡前習慣」,每天入睡前,他會在頭腦中放入「3件仍待解決的疑問」,包括產品命名、科技、工程等問題。

奇特的是,很多事情在醒來那一刻就能想通。陸學森解釋,人在睡覺時大腦還在運轉,只是身體在休息。這個燃燒夢想的創業者連睡覺時間都不放過,他透露,Gogoro的名字就是在睡夢中想到,馬上爬起來註冊的。

跟著陸學森創業快7年,Gogoro產品長彭明義回憶:「前一天還在討論的問題,隔天Horace(陸學森英文名)就會跑來告訴你解決方案是什麼,原來他晚上睡覺都偷偷在想。」對陸學森而言,能解決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充滿成就感。

陸學森
陸學森從15歲起養成一個特別的「睡前習慣」,每天入睡前,他會在頭腦中放入3件仍待解決的疑問,意味著,他連睡覺都在思考難題。
圖/ 侯俊偉攝影

不只是員工,陸學森身體力行的做事態度,也深深影響在美國念書的15歲兒子,甚至跟隨父親展開創業的步伐,在學校組隊自製太陽能動力飛機、太陽能車,興趣主題恰巧也跟能源、交通相關。

陸學森沒有滿口的爸爸經,對兒子只有2個要求:第一自我學習、第二不要跟團隊說不能做。談到創業經驗,他鼓勵兒子不要輕易放棄,更不要跟團隊說NO,唯有試過100種方法後,一定會找到可行的辦法。

在人生路上,影響陸學森最深的是他的高中美術老師Laurie Hall。這位老師教他作畫、學習Think Different(不同凡想),讓他的生命有了180度翻轉,老師教導他怎麼講故事、表達自我,兩人亦師亦友的情誼至今持續達36年。

提到老師的創作,陸學森興致來了,他特別拿出一台iPad,如數家珍地分享老師的作品,無論是一群反核抗議者、量尺串成的項鍊,每件作品都有強烈的自我主張,顛覆一般人對於珠寶首飾的印象。

說到興頭上,他忽然又起身好像想起什麼,拿起筆在白板上畫了一根狗骨頭,最後加上幾筆變成一支狗骨頭造型梳,他解釋,這是老師教他的概念:必須生活化地想事情,溝通的對象要清楚。

陸學森
陸學森在白板上畫了一根狗骨頭,最後加上幾筆變成一支狗骨頭造型梳。
圖/ 王郁倫攝影

「我從14歲認識她到現在,她就好像我第二個媽媽。」陸學森透露,有一年他回美國看老師,卻發現老師為生計放棄創作,轉而設計一些賣得掉的飾品,這令他大吃一驚。那天起,陸學森每年會寄給老師一張支票,他告訴老師應該堅持信念,做想做的東西。

他霸氣地告訴老師:「妳賣出去的錢是妳的,賣不出去就是我買下;若有一天妳不在,這些作品都會捐給博物館典藏。」

每當陸學森創業碰到困難,老師也像是一盞明燈,「她會聽我訴說困境,給我指導,告訴我應該往哪個方向去思考。」

陸學森與美術老師
陸學森高中美術老師Laurie Hall對他的影響頗深。這位老師教他作畫、學習Think Different(不同凡想),兩人亦師亦友的情誼至今持續達36年。
圖/ 王郁倫攝影

在陸學森心中,關於Gogoro的計畫早已排到2022年,並且持續增加。他要讓街頭隨處可見GoStation換電站,成為城市重要的儲能設備;他也想訓練傳統車行修理電動車,增加車行收入來源,不用再削價競爭賣油車。

隨著陸學森的事業愈做愈大,他仍堅持不要為金錢而創業,「獨角獸的成功指標不是賺錢,而是影響力」、「我不是生意人,我是Dreamer(夢想家)。」

陸學森持續為了一個又一個夢,不停擘畫未來藍圖,他骨子裡的Dreamer精神,讓人願意相信,改變世界不再遙不可及。

電動機車政策轉彎、換電站被搶,陸學森:我做對的事情卻被打成這樣?

責任編輯:林美欣

關鍵字: #陸學森 #gogoro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對居家整聊室來說,經營的核心,是把人放在第一位──不只照顧客戶,也照顧團隊。這家全台首創的專業收納公司,不只替別人「整聊」生活,更懂得先把自己內部「整聊」好。創辦人鄭博元與黃恩頡深知,品牌要長大,不能只靠熱情與經驗,還要有一套能承接人、事、客戶與未來的管理方法。因此,他們在沒有IT人力編製的情況下,借助叡揚 Vital CRM專業夥伴的力量建立更有溫度、更有秩序的管理方式。

市場需求驅動家事服務崛起,居家整聊室搶佔先機

現代人追求高品質生活卻苦於時間有限,這種兩難的困境促使居家清潔、到府收納等家事服務產業蓬勃發展,著眼於市場需求成長,居家整聊室於2017年成立,成為到府收納服務市場的先驅。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表示,公司成軍初期專注在到府收納服務,之後為因應整聊師人力有限且缺乏標準化流程的挑戰,於2018年開辦整聊師認證課程,每年培訓近2,000位整理收納專才,累計學員數已突破萬人。隨著專業度與口碑的提升,居家整聊室的事業版圖不斷擴大,自2024年起陸續與信義居家及多家大型居家服務平台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為這些合作夥伴提供專業的整理收納服務。

3F0A2811.JPG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以數據導向策略,讓團隊從顧客互動到轉換都具備可追蹤與可優化的依據。
圖/ 數位時代

在年營收與客戶數量逐年成長的同時,居家整聊室也迎來新的營運挑戰,「如何深化與既有客戶的互動,提高顧客回購率,成為我們的關鍵課題,」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說,當時公司經常接獲舊客戶的主動詢問,引發團隊重新省思,在舊客經營上該如何從被動回應轉為主動經營、吸引更多回頭客使用服務?但在過程中卻發現,傳統使用Excel表格管理顧客互動的方式,已經很難滿足這樣的業務需求。

導入Vital CRM,以系統強化客戶經營力

居家整聊室最初在設計Excel表格欄位時,其實參考了RFM客戶分析模型,希望這份表格能兼具記錄與再行銷的功能,但實際執行上卻免不了面臨人工輸入資料的挑戰,包括資料正確性與即時性難以保證、缺乏統一的資料記錄邏輯、同仁自行添加欄位等。

這些問題導致Excel表格最後僅剩下基本的記錄功能,很難從中篩選符合特定條件的客戶進行再行銷,也不容易對新進業務同仁進行教育訓練,因為他們雖然能取得客戶名單,卻無法辨識客戶的最新狀態和互動歷程。

為此,居家整聊室決定導入CRM,以系統取代人工作業,提高舊客經營的效率與成效。鄭博元表示,在評估多款 CRM 系統時,叡揚系統開放式 API 設計最能對應他對未來系統整合的藍圖規劃,亦能有效解決既有手動流程導致的資訊落差與溝通延誤等問題。後續功能驗證階段,他發現 Insight 模組的分析設計具備清晰的管理理論依據,進一步展現系統的專業深度與實務價值,加上叡揚在業界的口碑與多產業服務經驗,最終促成了雙方的合作。

3F0A2745.JPG
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運用數位工具解決團隊營運痛點,進一步開啟全新的商業想像與合作契機。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1》聚焦深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創造4大效益

居家整聊室採兩階段循序漸進的策略,逐步擴大系統應用成效。第一階段聚焦於強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第二階段則拓展至全面性的數據整合,串起客戶從初次加入會員到最終完成交易與付款的完整作業流程。

黃恩頡進一步說明,第一階段的應用以業務和管理團隊為主,業務團隊透過Vital CRM瀏覽客戶資料與商機名單、詳實記錄每次客戶互動歷程,或根據特定條件篩選目標客戶發送簡訊、主動創造接觸客戶的機會。管理團隊則藉由Insight報表中的關鍵指標,如:轉換率、客戶RFM分數等,定期檢視業績進度及目標達成情況,實現數據驅動的精準管理。

居家整聊室不只提昇顧客回購率,更創造三大管理效益。第一、提升團隊的業務能力。由於Insight模組將商機、消費、負責業務和互動行為整合在一起,使管理團隊可以用數據掌握業務同仁的工作績效,而不是依賴主觀感受,不只溝通變得更順暢,還能據此樹立行為標竿,讓業務同仁更清楚該怎麼經營客戶才能提升業績表現。

第二、保留完整客戶資料,避免因人員異動而造成客戶流失的風險。

第三、為新進業務員打造最佳學習曲線。透過Insight數據分析結果,新進業務員能夠清楚知道成交率與業績目標間的關聯性,提升了主動聯繫客戶的意願和積極程度。此外,還能彈性調整新進業務員手中名單的新舊客戶比重,使其先與舊客戶聯繫、磨練互動技巧,之後隨著專業度提升,再逐步增加新客戶比重。

第四、合理配置顧客資源,最大化商機轉消費的比例。例如,將高品質新客名單分配給超級業務員(Top Sales)、根據轉換率調整業務手上的新客名單等,實現客戶資源的最佳配置。

3F0A2691.JPG
居家整聊室善用數位工具落實經營策略,從資料管理、人才培育到資源配置,全面強化商機轉化力。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2》以Vital CRM為核心,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

居家整聊室邁向第二階段的應用,即以Vital CRM為核心,整合品牌官網、會員系統、對話機器人、訂單系統及整聊師派單APP等營運系統,讓數據可以自動拋轉至不同系統中,省去不必要的人工登打作業,大幅提升團隊的工作效率。

鄭博元詳細說明如何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他表示,人們經由官網或LINE加入會員後,相關資料會直接匯入Vital CRM,方便業務同仁與新會員聯繫,一旦新會員決定使用服務、也就是商機成功轉化為訂單後,Vital CRM就會將必要資訊拋轉至排班派單系統,自動進入後續服務流程,包括安排居家整聊師到府服務、產出付款連結等,當客戶點選連結完成支付,相關資料隨即回傳至CRM系統,自動更新為結案狀態,形成一個完整閉環的服務旅程。

3F0A2660.JPG
鄭博元(左1)指出,叡揚CRM Insight模組展現教科書等級的邏輯結構,精準對齊團隊管理需求,成為最終導入的關鍵契機。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居家整聊室除了持續深耕到府收納領域,更計劃將自身數位化成果升級為商業解決方案,賦能更多家事服務同業啟動數位轉型。鄭博元強調,導入CRM的價值,不僅是解決內部團隊在舊客經營上的挑戰,更為公司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商業大門,日後,若能成功將現行「以Vital CRM整合客戶服務流程」的應用機制轉化商業模式,相信將有機會開拓更寬廣的市場版圖。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