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趨緩、商務人士縮短檢疫,多家航空公司復飛台灣
疫情趨緩、商務人士縮短檢疫,多家航空公司復飛台灣

國內疫情逐漸趨緩,許多航空公司也都紛紛提出復飛計畫,星宇航空宣布,將於6月18日、6月25日恢復檳城航線載客服務,澳門航線則是從七月起,恢復每周三班早班機飛航。

不只如此,包括阿聯酋航空、越南航空、菲律賓航空等多家外籍航空,也都紛紛計畫復飛台灣航線。

疫情趨緩,星宇復飛檳城、澳門兩航線

星宇航空本來預計在6月11日,就要恢復檳城每周一班的載客服務,不過碰上馬來西亞實施新的檢疫措施,因為作業不及,臨時取消復飛計畫。

因疫情停飛兩個月後,星宇航空宣布,已經獲得馬來西亞政府核可,預計在6月18日及6月25日,恢復檳城航線載客服務,這是疫情爆發停航以來,首架飛航台灣至檳城的往返航班。

根據檳城國際機場公告,從6月17日開始,允許持有馬來西亞護照的旅客,從檳城國際機場入境,不過下機後,仍需進行快篩等檢疫程序,要配合居家檢疫隔離14天。星宇航空表示,目前已經取得6月18日及6月25日兩個班次的飛航許可,希望能讓旅居兩地旅客,能有班機順利返家,目前也正在申請七月份的航班,細節近期會對外公告。

此外,從七月開始,星宇也將復飛每周三班的澳門航線,將於周二、五、日以早班機JX201/JX202往返,JX201 台北-澳門為08:20-10:05;JX202澳門-台北為11:05-13:00。

星宇航空
圖/ 星宇航空

星宇提醒,依據澳門入境規定,所有入境旅客須提供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並於入境後配合自費居家檢疫隔離14日。

為了防疫,空服員於航程中全程穿戴防潑水隔離衣、外科口罩、防水手套及護目鏡,各航班每排中間座位不安排乘客,並暫停Wi-Fi服務及報紙服務。機上餐飲、機上娛樂系統、免稅品銷售,則維持正常供應。

華航調整越洋航線餐飲,長榮沒有恢復運能時間表

先前為了防疫,華航只提供乘客一次性餐盒及用品,因為疫情趨緩,華航從6月16日起,會調整越洋航線餐點服務,除了本來的防疫餐盒,還會增加一份熱食主餐,未來將視疫情發展,逐步恢復全航線餐點服務。

此外,也宣布從下個月起,復飛英國倫敦航線,每周規劃一個航班往返桃園國際機場和倫敦希斯洛機場,接下來會視疫情發展、邊境管制措施、市場需求,機動調整航線。

長榮航空則表示,目前仍維持全球主要大城市的基本航班,現階段仍沒有大幅恢復運能的時程規劃。

疫情趨緩,多家外籍航空復飛台灣

台灣防疫有成,加上商務、返鄉等需求增加,多家外籍航空公司,也於近日規劃復飛台灣航線。

從3月16日起停飛台北的阿聯酋航空,隨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政府解除轉機禁令,自2020年6月15日開始,以波音777-300ER機型,新增16個城市的載客服務,其中就包括台北,自2020年6月17日起,將提供杜拜-台北每周三次的載客服務,首班班機已於昨日晚間,抵達桃園國際機場。

圖2_阿聯酋發放給所有乘客內含口罩、手套、乾洗手液和抗菌濕紙巾的免費衛生用品包
圖/ 阿聯酋航空

另外,維持零死亡紀錄的越南,因為同樣防疫有成,加上台越兩國往來密切,越南航空、越捷航空預計將從七月起,復飛台灣往返越南部分航班。不過目前越南仍未開放國際線旅客入境,預計要等到雙邊放寬入境管制辦法公布後,才會有進一步細節。

菲律賓航空則規劃從6月19日起,復飛台北-馬尼拉每周兩班;泰國航空也預計從7月1日起,恢復桃園-曼谷每日一班的航班。

日本則因為還未提出解禁措施,日航空仍維持一周4班台北-東京,全日空則停飛到6月底。

指揮中心本周公布,從下周一(22日)起短期商務人士入境,只要符合條件,並準備登機前3日內採檢之COVID-19核酸檢驗陰性報告者,居家檢疫縮短5~7天,隨著多家航空公司航班復飛,預期將能恢復部分商務出差。

責任編輯:蕭閔云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