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葉撤出101、疫情下營收一度掉50%, 集團如何靠3大策略走出陰霾?
欣葉撤出101、疫情下營收一度掉50%, 集團如何靠3大策略走出陰霾?

今年2月,欣葉食藝軒宣布撤出台北101大樓,外界揣測是受到疫情影響收入。邁入7月的「後疫情時代」,欣葉國際餐飲集團總經理特助孫世光首度吐露這半年來的經營變動,「欣葉食藝軒是全台唯一有高樓景觀的台菜餐廳,單店年營收約2億元,成績還算不錯,熄燈原因只是租約談不攏,與疫情無關。」

限編輯使用_台北101_1313967206
圖/ Jack Hong via shutterstock

但話鋒一轉,他不諱言,疫情確實衝擊各大餐飲集團,鮮少有人能倖免,「根本沒客人敢上門,集團營收和去年21億相比,最慘的時候掉了50%。」對於欣葉管理層來說,這是一場危機管理課,每天都得開會思考,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解決短期的燃眉之急,同時也必須想出長期的因應之道。

策略一:確保發的出薪資,「絕不裁員」穩定士氣

孫世光說,集團第一時間向所有員工喊話,疫情再慘,也絕不會裁員、放無薪假,這些管理方式,目的都是要穩定軍心,撐住再說。

但實際上,公司該怎麼確保現金流、發得出薪資?在疫情爆發的第一波,他們就盤點現金流,重新調整年度預算,欣葉集團每個月的員工薪資支出約是5,500萬元,「當時最壞的打算是4個月都沒有營收,所以要調度2億多。」

為此,欣葉決定向中央申請紓困貸款,人資、財務等單位得各司其職,有的蒐集訊息、有的計算報表。經濟部開第一次說明會,他們就加入、準備資料。

策略二:各品牌都推便當,讓員工有事做

在疫情發展還不明朗時,欣葉高層的想法是,至少要讓員工有事情做。

首先,集團旗下的欣葉日本料理、欣葉台菜等2個主力品牌,以及近年以合資方式引進的金爸爸、唐點小聚、蟹舞等,都推出自家的便當。孫世光解釋,廚師在既有的廚房做便當,同時要在內場擺盤、打菜,其實會影響出餐動線,在人力配置上是一大考驗,但即使吃力不討好,還是得做,要不然員工會沒有工作動能。

另一方面,欣葉平常客單價在800~1,000元左右,用料、成本絕非一般,就算賣了120~130元的便當,內容也和普通便當店不同,「老實說做便當,我們沒賺到錢。」但為了讓員工動起來,管理層評估,只要便當的食材費用、人力、包材等總成本不超過80%,就決定執行。

欣葉便當
圖/ 欣葉日本料理facebook

除了推新品接近客戶,在既有的門店管理也不放鬆。不管客人願不願意來,店員都要每天量3次體溫、體溫寫在名牌上、餐桌每2小時消毒一次。當客人願意上門,防疫需求也須所有員工一起把關。例如,欣葉旗下的日式料理是自助餐吧檯,休息的廚師就當起「糾察隊」,看排隊的顧客是否有戴口罩、保持社交動線,「你說有沒有顧客抱怨很麻煩,當然有,但沒辦法,安全第一。」

在這個特殊時期,欣葉讓店長先放下「店鋪利潤率」,只要處理開店、出餐、貨款就好,單店是否賺錢,在疫情期間不會被放大檢視。換言之,如果租金、人事成本較高,造成單店獲利表現遜於其他分店,全由總公司承擔。

策略3:拜訪里長、員工親友打折,老招的行銷還是有效

欣葉面對疫情的第三大策略,是徹底重頭思考行銷手法。其中,最土法煉鋼的招式是「拜訪里長」。「因為里長手上有預算,他可以辦一些活動。」孫世光表示,這招馬上見效,平均每間店每月有1,000人次是靠里長引進門,占比約8%。至於在科技重鎮的店面,店長則會改拜訪大公司的福委會,這種「你以後打電話給我,我一定給你優惠」的老套行銷,其實還是很有用。

另外,欣葉把行銷焦點放回員工身上,集團所有人只要提供自己的員工編號給親友到店用餐,都能打折優惠。孫世光說,這個消息在Facebook、IG等社群媒體上很快渲染出去,不花大錢就達成宣傳效益,共計帶來3,200筆來客數。

廣告禁用_Facebook_Instagram_shutterstock_492657109Resi
圖/ Shutterstock

最後,欣葉還成立自家車隊,主打客製化服務。目前,欣葉外送主要與Uber Eats合作,但經過決策層激辯,最終推出10輛自家車隊,主要負責欣葉台菜外送業務,打算建立一套「平時做服務,疫情做業務」的模式。

欣葉已經成立超過40年,養出一批老客人,常常會接到類似的電話:老先生點了一碗粥,說等等走到店門口外帶;老太太打電話來,點一顆刈包,想要使用外送服務。成立自家車隊的好處是,他們可以多問對方一點,像是「您家裡還有幾位成員,需不需要我們幫你配一組套餐?」

經過這一連串的改變,欣葉日式料理及其他合資品牌的6月營收,大都已回到疫情前水準,欣葉台菜則回升70%,「觀光客、商務客還沒回來。」孫世光說,在後疫情時代,餐飲業的仗還沒打完,會持續想更多策略,例如推出快閃店、新品牌,做好長期抗戰。

延伸閱讀:
1. 請支援收銀!結帳時間縮短一秒,營收竟能增加上億元?
2. 為何大排長龍也甘願等?鼎泰豐:客人最細微的排隊心理,都要顧到
3. 其貌不揚的人,成了消費百萬的大客戶!一個超業故事帶給我的啟發

責任編輯:林芳如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月刊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在物價節節高漲的年代,想要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能只靠儲蓄和保險,必須做好投資理財規劃。然而,投資最難的挑戰,其實不是掌握市場波動,而是如何抵抗人性的誘惑,看漲時急著追高,遇跌又容易慌張停損,原本的投資紀律往往在情緒波動中被徹底打亂。

為了協助民眾克服這道難題,金管會推動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TISA),透過制度設計降低理財投資門檻,引導民眾進行長期且規律的定期定額投資。而永豐金證券的大戶豐 App則讓這條路走得更輕鬆,藉由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與功能設計,及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營造一個友善的投資環境,幫助投資人輕鬆養成穩定理財的習慣,也讓「紀律投資」能夠真正成為日常理財的一部分。

資產配置多樣化,打造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認為,退休理財規劃不能只追求資產成長,更應重視資產的穩健性與持續現金流,因此資金不能只放在單一商品上,最好同時配置在多個不同商品,像ETF搭配主動式基金,就是相對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ETF雖然具有低成本與有效追蹤大盤的優勢,但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退休理財就像一場數十年的長跑,很難預料這段旅程中可能發生哪些大環境變化,此時主動式基金的價值便顯現出來,藉由專業基金經理人的專業與操盤經驗,不僅可以主動發掘被市場低估或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當面臨重大環境變動時,也能快速調整投資策略、有效降低衝擊,並與ETF的被動追蹤策略形成良好互補,讓投資旅程更加穩健。

然而,對多數投資人而言,即便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上仍常遇到難題。根據劉柏甫的觀察,目前民眾在基金投資上普遍有3大痛點:首先是市場基金琳瑯滿目,投資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其次是難以精準掌握進出場時間。三為容易忽略手續費、管理費等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針對這些痛點,永豐金證券透過大戶豐App的創新功能與貼心設計,協助投資人逐步化解困境。「大戶豐不只是交易工具,更是陪伴投資人累積財富的虛擬夥伴,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一步步達成理財目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圖/ 數位時代

6大分類,輕鬆找到心儀的基金

主導App開發的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資深經理黃亮喻進一步說明,大戶豐App如何幫助投資人篩選基金商品及掌握進出場時機。

在選擇基金商品時,投資人除了參考由TISA基金委員會嚴選的TISA級別基金,也可以透過大戶豐App提供的6大分類機制,再搭配個人投資偏好,快速 縮小範圍,找到喜歡的投資標的。例如,看重基金長期表現的投資人,可以選擇「連年正績效」分類,鎖定近2至3年持續表現良好的基金,若是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則可選擇「穩定超耐震」分類,篩出資產規模超過5百萬美元且過去3年波動度低於8%的基金。

智慧加減碼創新設計,量身計算每檔基金的加減碼區間

當投資人找到心儀的基金後,下一個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該在何時進出場?如何避免買到最高點?大戶豐 App 內建的智慧加減碼功能,可以輔助投資人做出更精準的決策,讓交易不再憑感覺。

「智慧加減碼雖然不是新機制,但大戶豐App的設計邏輯卻與市場普遍做法不同,」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強調。

很多數位平台的智慧加減碼功能,都是直接套用特定比例,例如下跌 5% 就建議加碼、上漲就建議減碼,這樣的操作邏輯雖然簡單直覺,卻忽略基金本身的差異性。事實上,市場上的基金種類相當多,標的可能涵蓋美國、新興市場,或是股票、債券,不同產業的操盤邏輯也都不一樣,如果以單一標準來套用所有基金,勢必會出現偏差,間接影響長期投資績效。

為了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大戶豐 App跳脫既有框架,根據每支基金的歷史表現與波動幅度,量身計算加減碼區間,當基金淨值進入「加碼區」或「減碼區」時,就立即推播通知,提醒投資人第一時間檢視是否需要調整部位。

「智慧加減碼功能自 2025 年 7 月上線以來,已吸引超過 1.5 萬人使用、累積超過6萬次的使用頻次,甚至還有客戶運用此功能找尋強勢基金,成功提升投資紀律。」劉柏甫分享,不只優化投資效果,更有助於建立長期投資紀律,原因在於,智慧加減碼是經過數據分析而得出的客觀建議,能夠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以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式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交易策略,讓投資人能夠在市場波動中能夠穩健操作、從容應對。

「大戶豐App的核心目標,是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劉柏甫指出,這不僅體現在智慧加減碼功能的創新設計上,更展現在實質的費用優惠中,透過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降低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鼓勵更多民眾及早加入退休理財的行列。

從投資小白到高資產客戶,滿足每一位客戶的投資需求

此外,永豐金證券亦關注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規劃相應的數位金融服務。例如:開放在App線上申購境外結構型商品,讓專業投資人不必倚賴傳統專人服務,可以直接在線上完成交易,提高交易的彈性與便利性。「永豐金深信,數位財富管理平台不應僅服務投資新手,而是要讓每一位客戶,無論資產規模大小,都能享受到便利且專業的數位化服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穩健累積資產 。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強化大戶豐App的服務深度與廣度,納入更多金融產品,為客戶帶來一站式的數位投資體驗。同時,也將引入更多AI智慧功能,透過人機協作,提供更貼近個人需求的理財服務,朝著成為客戶身邊最值得信賴的「數位理財顧問助手」目標邁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