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商物流產業烽火漫天,一張圖看各大玩家競爭版圖
台灣電商物流產業烽火漫天,一張圖看各大玩家競爭版圖

2020年當台灣大部份產業都因COVID-19疫情影響而陷入沉寂的當下,電商物流產業卻迎來了五穀豐登的產業盛世:2020年5月, momo 成立貨運子公司「富昇物流」,成為台灣第2個以電商之姿自建配送隊伍的大型集團。7月momo進一步宣布與全家便利商店展開合作,推出生鮮電商低溫店取服務、同時也將myfone門市取貨服務全面升級為24小時快速取貨;2020年6月迎來成立20周年的 PChome ,也宣布將電商物流做為下一個關鍵戰略目標,大舉承租倉儲空間達4.5萬坪的中華郵政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同時瞄準跨境電商市場的成長潛力,7月正式上線整合商流、物流、金流的跨境PChomeSEA銷售服務。

點圖可放大。
圖/ 未來流通研究所

除了電商集團外,以線下銷售為營運主力的實體零售企業也全力參戰: 7-ELEVEN 針對微型社群電商賣家推出的「賣貨便」服務,2020年3月正式突破100萬服務人次、並於6月份將國際交貨便服務正式擴大至7個海外國家以及離島地區,同時與智慧開店平台SHOPLINE合作,除了在台灣境內提供超取服務外,進一步提供橫跨星馬港3地、近3,000間海外7-ELEVEN門市的跨境取貨服務; 全家便利店 也在6月宣布推出電商開店平台,並持續擴大店內低溫存儲空間,強化做為低溫商品最後一哩取貨的戰略角色。台灣強大的便利商店系統強勢進化,已成為電商物流鏈中的關鍵基礎設施。

此外, Uber Eats、foodpanda 等原本專注於餐食外送服務的新創品牌,亦立基於極富彈性的配送車隊與資訊科技應用經驗,與大量品牌商、實體零售企業合作,2020年陸續切入都會短距快速配送的電商物流戰場。

不過,就在熱火朝天的景況下,2020年4月來自英國的deliveroo宣布撤出台灣市場,6月份掌櫃智慧生活亦決定暫停營運,先後退出關鍵最後一哩的兵家必爭之地。不難看出台灣電商物流領域已成為競爭強度極高的企業戰場,不僅大型集團拉高資本投注力量以創造規模經濟,擁有豐沛科技創新能量的新創企業也積極參戰,共同形塑出烽火漫天的台灣電商物流產業競爭地圖。

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爬取了海內外機構投資人、媒體報導、研究機構及產業領導團隊相關產業論述進行分析,繪製台灣「電商物流產業競爭地圖」,並歸納出關鍵趨勢及數據解析與大家分享。

電子商務成為拉動台灣城市配送產業發展火車頭

過去10年間,台灣零售產業版圖快速向線上移動,電子商務成為台灣零售產業最強成長通路。步入高齡少子化社會後,台灣整體零售業產值規模成長幅度相對限縮,近五年成長幅度均在5%以下。2020年第一季受到COVID-19疫情帶來的影響,更是陷入微幅衰退。與此相對的則是強勢挺進的電商產業成長曲線。2019年台灣電商產值約新台幣2,078億元,年成長9.7%,2020年Q1成長率更拉高至16.6%,創下2011年以來的新高,與整體零售業的成長差距正不斷拉開。

零售電商產值比較
圖/ 未來流通研究所

從3C設備、家用品等高度標準化商品、到生鮮食材、進口商品等多元特殊品項,線上通路銷售佔比正在全面快速攀升,電子商務在台灣零售市場的存在感不斷增強,高速成長的同時也迎來了結構性轉變:標準品電商產業已走向成熟,獨特的經營型態與創新服務模式成為電商企業的下一道護城河,而做為橋接線上通路與消費者之間不可或缺的支援服務,物流宅配業者被賦予的功能與重要性也正在同步提升。

不過,台灣勞動人口規模不斷縮減,快速、廉宜且高品質的物流服務已成為稀缺資源,因此許多電商與實體零售企業紛紛將關鍵戰場轉移至物流領域,展開入股併購、策略結盟、甚至是以重資本模式切入自建。我們可以看到,高速奔跑的電商市場,不僅為物流產業帶來難得的成長際遇,更引入了豐富的資金、人材與大量先進技術應用,塑造出與過去截然不同的產業風貌,電子商務產業正成為拉動台灣城市配送產業發展的火車頭。

宅配晉身台灣物流產業最強成長業別,但電商委外配送費用占比降至近年新低

台灣宅配服務業營業額近10年CAGR(稱:複合年均成長率)高達12%,成長幅度在各項陸運關聯次產業中最為顯著,同時也是台灣少數連續多年擁有兩位數成長力道的服務業態,正是這項趨勢讓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著手將大量資源與營運重心轉向電商物流最後一哩配送戰場。

例如B2B貨運起家的新竹物流,近年已將電商宅配業務比例大幅拉高至50%,2017年併購全速配物流後推出自營的新瑞宅配品牌,投入機車宅配與小物配送市場,瞄準的就是都會地區小型電商包裹的快速配送商機;2020年6月新竹物流進一步與日本佐川急便合資成立新瑞佐川,希望搶進日本、東南亞等跨境電商物流市場。

同樣由B2B領域出發的嘉里大榮,也在併購超峰快遞後推出專營台灣當日快遞、跨境電商物流與都會機車快遞的嘉里快遞品牌。而原本即專注於宅配服務的統一速達、台灣宅配通則採取強化營運投資、構建企業合作網絡等策略鞏固市佔優勢,例如擴充配送車隊、導入新型態技術、跨足多元服務(如宅配通切入美食外送市場)等。

台灣宅配成為最強成長通路
圖/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不過,在宅配業營收一路挺進的同期間,我們也觀測到自2016年開始,電商委外配送費用率持續下滑,2019年甚至降至近年新低(3.0%)。主因除了宅配物流費用走勢相對穩定外,大型電商集團近兩年積極展開自建配送布局,著手降低委外配送比例也是相當關鍵的因素。雖然2018年開始台灣宅配運費陸續調漲,帶動2019年整體產值大幅度攀升,但由於電子商務成長率仍相對較高,加上大型集團持續加快自建配送腳步,因此委外配送費用率仍持續下滑,不過幅度已相對縮減。

電商委外配送費用率降低
圖/ 未來流通研究所

電商物流重資本模式進場,集團競爭趨勢逐步成形

與全球產業趨勢相同,台灣大型零售與電商集團亦紛紛布局自營物流服務,集團化的競爭態勢逐步成形。2018年PChome展開內部第三次物流革命,成立100%持股子公司網家速配,提供宅配運輸服務,成為台灣第一家跨足末端物流配送的電商集團,電商自建物流的重資本模式至此正式進入台灣。如今網家速配已能夠承載網家20%的訂單規模,且比例仍在持續提升。而2020年5月才正式成立的富昇物流,搭配大量自建衛星倉,現階段也已經能夠負擔momo約10%的訂單量。不過,若與Amazon對照可以看到,2019年Amazon自營配送比例高達48%,顯然台灣電商物流自建配送比例未來還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此外,超商取貨系統也已發展成為台灣電商物流中獨樹一格的集團競爭戰場,以統一超、全家為首的兩大領先企業積極挹注資源,將超商體系背後的物流倉儲資源結合龐大的實體門市優勢,以門店為核心,搭配高彈性配送服務,全力搶進電商短鏈配送市場,成功樹立起具備強烈台灣特色的店寄店取體系。例如統一超做為博客來24HR取貨據點、全家搭配GOGOX於台北地區推出店到店當日配服務等各種創新服務模式。台灣地狹人稠的高密集城市化特色,加上便利商店集團綿密的實體網絡優勢基礎,為電商物流架構出覆蓋廣泛的最後一哩快速配送與多元取貨服務,已成為台灣相當鮮明的產業優勢。

薪資與運費支出比例大幅攀升,勞動力不足課題成為隱憂

快遞宅配業支出結構
圖/ 未來流通研究所

拆解近兩年宅配快遞業者成本結構可以看到,運費支出與薪資津貼為快遞業者最大的兩項營運支出項目。2018年運費支出占比達41%,為各項支出中規模最大的項目,且仍舊在持續上升,顯示業者外包比例高,除企業間水平合作外,聘僱大量外包人員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相對於2017年,2018年各項支出中,攀升幅度最大的項目為薪資津貼,由25%上揚至33%,不難看出宅配快遞產業整體人事成本正不斷提高。根據國發會統計,台灣社會將持續維持高齡少子化趨勢,工作年齡人口規模自2015年達最高峰後開始下降,預估人口紅利將於2027年消失。對於高度仰賴勞動力創造企業報酬的電商物流產業而言,勢必將成為短期內需要面臨的課題。

責任編輯:林芳如

本文授權轉載自:未來流通研究所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走進邁達特的辦公室,最熱鬧的不是茶水間,而是 LINE 群組裡的「福利話題」。有人分享如何用點數換到電子票券,有人則教同事在電商平台搭配福利點數折抵,精打細算換來小確幸。對人資長楊碩祐來說,這樣的畫面格外珍貴,因為在他剛接手的那幾年,如何精準投放福利資源是重要的課題之一。

當時,邁達特正面臨跟同業一樣高達2成的離職率。高薪或許能吸引人,卻不一定能留住人,如何改善流動率,已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薪資能解決短期問題,但要讓人留下,必須讓員工在組織裡克服挑戰、獲得成就與實現價值。」他回憶。也因此,邁達特開始思考:如何讓「福利」不再只是行政支出,更成為穩固人才的關鍵?

永續人才經營,不只是花錢

楊碩祐的第一步,是回到員工需求本身。邁達特自 2022 年起,將員工滿意度調查頻率拉高到每半年一次,以即時掌握心聲。疫情趨緩後,公司除了宣布可彈性上/下班之外,如有特殊需求也可向主管提出居家工作的申請,讓每個人保有調整空間;當時從員工滿意度調查中發現,過去被視為亮點的零食飲料吧,只排到第 10 名;前幾名則是偏向彈性化的管理,如居家辦公和彈性上下班等。

「當福利能回應真實需求,滿意度可達 8 成;若與員工期待落差過大,則可能僅有 4 成。」楊碩祐說,這讓他確信,與其把資源花在公司自認重要的福利上,不如傾聽員工真正想要什麼,把錢花在刀口上、福利給得精準,才能成為長期的人才經營策略。

邁達特
邁達特人資長楊碩祐
圖/ 經理人

有福企一站整合福利,滿足員工多元彈性需求

如何讓福利走進日常?楊碩祐找到的答案是數位化。幾個月前,邁達特導入神坊資訊的「有福企®」數位平台——專為 HR 及福委打造的數位福利管理工具,讓員工能自主選擇福利,也讓行政流程大幅簡化。

「第一眼看到平台時,我就很喜歡它的 UI/UX 設計,清楚易懂又好上手。」楊碩祐回憶。以往福利公告、點數發放、特約簽約、活動管理分散在不同流程,耗費大量人力,也不易協作,如今透過有福企一站式平台即可完成。「福利是需要重複宣導的。」楊碩祐還記得,為了讓同仁理解平台價值,他特地花了一個週末做簡報,親自向全體員工示範說明。結果,導入初期就有9成以上員工完成開通登入。

為了讓員工福利更精準滿足個人化需求、提升使用彈性,邁達特將企業福利的固定預算轉換成「小樹點(生活)」(註1) ,透過平台發放數位福利點數,讓員工能依需求兌換折抵票券、宅配商品或旅遊體驗等日常生活消費。不僅能實現員工自選自用,企業也能在員工生日、福委活動、課程進修獎勵等多元時機點發送點數,創造更多與員工互動的機會。

甚至有員工自發性在 LINE 群組分享「點數使用攻略」,顯見認同度高。「現在我能兼顧員工自選福利、提供彈性,同時控制成本,這讓我更容易說服管理團隊,也能回應員工期待。」楊碩祐分享。

神坊資訊營運總監劉容先則補充,平台的核心設計之一在於「分眾」。以往分眾多應用於行銷操作,但員工同樣需要差異化經營:不同年齡層、職能或生活階段,各有不同需求。而邁達特員工結構正好呈現三個世代共融——20、30、40 歲以上各約佔三分之一,差異化經營更顯重要。有福企串連企業、HR、員工與供應商四方角色,整合了多元特約資源、EAP 員工協助與健康促進活動,再結合小樹點生態圈的廣泛通路,讓員工無論是日常娛樂、進修學習,或心理與法律諮詢,都能找到符合需求的選項。HR 不再受限於繁瑣行政流程,可更專注在策略規劃與成效評估,提升部門能見度與角色價值。

她進一步指出,平台也提供「活動」管理功能,讓 HR 及福委能以數位化方式舉辦家庭日、聚餐、健康與團建等各式員工活動,除了活動報名、問卷調查及員工簽到,也能透過平台發放點數獎勵,將繁瑣的紙本流程在線上一條龍完成,不僅讓 HR 節省時間,當活動體驗更流暢,員工參與意願也自然提升。

「HR 常常缺乏 IT 支援,有福企就是專為人資打造的數位工具,能持續優化迭代,並提供數據追蹤功能,讓決策更精準。」未來,也計畫推出會議室及按摩等服務預約功能,讓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也能輕鬆享受數位化帶來的效率與便利。

善用有福企,邁達特讓福利成為留才戰略

基於對數據與科學化人才經營的重視,邁達特進一步落實福利數位化。透過每半年一次的員工滿意度調查與同業數據比較,公司能更精準地掌握員工偏好,再搭配三十多項軟硬體福利調查,讓決策從感覺走向可驗證,進而推動政策宣傳與資源分配。

楊碩祐指出,邁達特以數位工具優化「選、用、育、留」四大流程,從求職、入職到職涯發展與日常照顧,HR 在每個環節都扮演要角,建構完善的「數位人才旅程」;其中,有福企更是「留才」關鍵,因為福利經營不再是附加價值,而是直接影響組織韌性與文化的核心環節。

「借用外部平台資源、交給專業,比起自己開發更有效率。有福企最大的價值,是幫助企業留才,並透過平台傳遞企業的正向福利文化。」楊碩祐說。甫獲 2025 年「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的邁達特,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不僅在於持續深耕人才經營,也來自善用外部資源,如導入「有福企®」後,將預算轉化為彈性點數,滿足跨世代需求,讓福利從「成本支出」提升為「策略資源」。

邁達特
邁達特屢獲雇主品牌獎項肯定,展現長期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承諾
圖/ 經理人

「這些努力在當初或許不會立刻看到成效,但卻能在同業尚未改善之際,率先走快一步,為未來奠下穩固基礎。」楊碩祐分享,隨著福利策略逐步落地,邁達特的離職率逐年下降,並持續創新低,讓公司更有底氣對外傳遞雇主品牌,也展現了長期重視人才的承諾。

被母公司佳世達點名為「集團軟體先鋒」的邁達特,擁有逾 25 年經驗,代理超過 50 種全球 IT 產品。面對缺工時代,當薪酬只是基本盤,決定新世代工作者是否留任的關鍵,在於能否持續挑戰自我、獲得成就感,並與企業文化建立連結。

因此,邁達特導入「有福企®」,不只是導入一套福利平台,背後更有將福利視為留才之道的策略思維。展望未來,楊碩祐期盼有福企持續開發創新服務,陪伴企業在人資數位化的道路上持續進化。透過與時俱進的平台設計,協助企業落實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奠定組織永續的基礎。

註1:「小樹點」點數系統,分為小樹點 (生活) 與小樹點 (信用卡) 兩種點數類型,本文所述為小樹點 (生活)

[本文由經理人整合行銷部與神坊資訊有福企共同製作]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