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都能回饋的線上學習方案!「讓狂人飛」看準AI商機,瞄準職場新鮮人
24小時都能回饋的線上學習方案!「讓狂人飛」看準AI商機,瞄準職場新鮮人

把複雜、生硬的專業知識,轉變成讓人容易理解的語言。」這是洪璿岳的專長,也是科技教育新創讓狂人飛的精華。

2018年年底公司成立,洪璿岳看準線上學習平台的發展,同時察覺市場痛點:用戶的完客率很低,理由是缺乏即時回饋,「老師不可能24小時在線批改作業與回應學生問題,如此一來,間接造成用戶學習動力低落。」

「既然重點是『快』,那我們就試著用AI解決問題。」創辦人介紹近期正在開發的JoberFly智能線上學習平台,除了包含原有的線上學習課程,另外搭配即時回饋互動與作業評測,希望藉此提升完課率與學習體驗。服務預計在今年九月底正式上線。

看好AI優化線上教學的可能性

洪璿岳是高雄囝仔,在大學期間常常會把通識與必修相關課程的筆記發給同學,讓同學可以在考前快速補救,他很擅長「把複雜知識變得簡單易懂」。

「我大學唸財務相關科系,另一方面大量接觸社群行銷領域。」洪璿岳提到過往經歷,曾擔任過 Google Taiwan 數位學程講師、文化銀行的執行創意總監,「這兩份工作,都讓我確信自己要從事知識內容運營、知識轉譯相關工作。」

問及年紀輕輕為甚麼要創業?他解釋,當初與其他公司洽談收購的結果不滿意,所以決定自己當老闆。

而共同創辦人暨財務長的林依依,過去曾經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也待過大型上市公司。她表示,投入創業完全是預料之外,之所以加入團隊,是因為與洪璿岳的教育理念一拍即合,也相當看好 AI 在教育領域的發展。

兩人接著指出線上課程「完課率低落」的問題:「全球的線上課程平均完課率約5%、教育部MOOCs課程約12%,而畫面最頂級的MasterClass也僅25%。」洪璿岳思考,如果想讓學員在線上完成課程,重點絕對不只是內容品質,還包含教學端的「即時回饋」。也因此,團隊一同投入AI技術研究,藉此優化線上學習平台系統,並提出具有說服力的數據:導入AI即時回饋之後,完課率提升到了61.42%

洪璿岳坦言,「AI即時回饋」的想法很前衛,市場目前還是抱持觀望態度,「但這是一個相對即時、低成本的解決方案,不如我們就試試看,看有沒有機會刺激教育產業對這個服務的需求。」

瞄準求職市場的新鮮人,服務預計9月底上線

「只談AI技術確實很空泛,所以我們打造一個具體落地的產品-JoberFly 智能線上學習平台。」創辦人分析市場趨勢,放眼中國、甚至整個亞洲市場,多數線上學習平台除了提供知識學習,還會另外搭配互動式服務;此外,每年近7成的畢業生會主動搜尋求職學習資源,其中使用線上學習的比例逐年增長。

綜合以上調查,團隊將TA鎖定在22~30歲的華語求職畢業生、三次內轉職經歷的社會新鮮人。而有鑒於社會新鮮人對於求職技巧的不熟練,以及目前一線求職網站的簡歷製作方式並非符合公司需求,因此讓狂人飛目標打造的AI履歷修正服務搭配線上學習平台,以AI即時回饋為核心,從「履歷審核」延伸到「線上課程服務」等一條龍服務。

使用情境如下:先由用戶輸入履歷,接著由AI協助審核內容,「AI審核重點分為兩者:一是用字遣詞,辨識用戶有沒有犯一些基本的語意錯誤;二是評斷履歷內容有沒有符合企業職缺需求,進一步檢視用戶還缺乏何種技能,並給予相關的線上課程建議。」洪璿岳補充,數據庫以Google全球華語求職相關內容為依據。

團隊預計分別從C端、B端市場切入,「對學習者來說,我們協助履歷優化,以及提供職場技能相關課程;對企業端市場而言,可以將我們視為履歷篩選工具,協助媒合更精準的人才。」

現階段任務:持續精進AI技術

「在服務上線(9月底)之前,我們會持續精進AI技術,並將產品調整到準規模化。」創辦人期許,讓狂人飛未來能成為教育生態圈的加分項目。

採訪結尾,洪璿岳也談到尋找投資人的心得,「就我觀察其他新創的經驗,不要在學習、創意階段就拿投資,要等到擴張階段再拿投資。」他解釋,在產品還沒上線之前,可能還會有很大的變動,若此時已經與投資人相互談妥,容易出現綁手綁腳的疑慮。

讓狂人飛_2020_07_28_蔡仁譯攝-1.jpg
「讓狂人飛」團隊。左起:創辦人暨執行長洪璿岳、共同創辦人暨財務長林依依。
圖/ 蔡仁譯攝影

創業快問快答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別在學習跟創意階段就拿投資,要在擴張階段才拿投資,不然公司的產品研發部門會成為方向不明確且內部知識不足的巨嬰。

Q:長遠來看,公司想成為一家何種類型的公司?下一步的目標是什麼?你們如何完成?

我們想打造一個讓知識百年後依然能與學生互動的線上課程,讓 100 年後的學生在使用這個AI服務時,就像看見百年前今日的老師給予回饋與個人建議。接下來將會以「用 AI 演算法來更立體的重現並保存老師知識」為目標,推動線上課程與即時評測服務的成為下一個線上學習產業重點,以打造學習服務生態系。並致力於研究各類型課程的 AI 演算法與體驗設計。

Q:目前該服務的獲利模式為何?

  1. 對 C 端銷售評測服務。

  2. 協助 B 端分銷線上課程並抽成。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讓狂人飛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8/10/24
產品名稱:讓人才飛(JoberFly)
上線時間:2020/9/30
團隊人數:11 名
官方網站Facebook新創資料庫

8/19(三)【教育 X 科技 X 創新:Z世代來臨,翻轉教育產業的數位化浪潮!】> 讓狂人飛教育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洪璿岳將擔任分享講者,兩人同行享6折優惠>>報名參加

關鍵字: #Meet創業之星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持續推動數位轉型,第四屆數位業務發表會近日登場,發表AI創新應用及數位工具升級成果。會中亮點包括升級業務行銷工具「新業務平台 NAP 3.0」(New agent Platform, NAP)導入三大 AI 功能,並率先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以提升業務通路服務效率與專業能力;並特地邀請新加坡保險同業MDRT(百萬圓桌會員)業務菁英參加,同台分享跨世代客群溝通與數位轉型實務經驗,泰國人壽更派出策略創新長等高階主管來台參與盛會,期能攜手海外同業彼此交流,為國壽業務部隊經營開創新視野。本次發表會活動吸引逾400位業務人員到場,另有2萬人透過線上直播參與,創下發表會收視人數歷史新高。

國泰人壽自2022年起每年舉辦數位業務發表會,透過新技術、新應用發表,協助業務人員更掌握科技趨勢與善用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於發表會中表示:「國泰人壽的數位工具不斷進化,NAP從5年前戰情室藍圖規畫,現已成為業務同仁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落實了效率工作與輕鬆生活的承諾,期許進入AI時代,國壽同仁以更堅實的底氣疾風前行。」強調保險服務已邁入智慧新時代,作為台灣保險業數位轉型的先驅,國泰人壽持續投入創新科技,為業務夥伴打造全方位的數位工作環境。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副董事長李長庚(左3)及總經理劉上旗(右3)率領高階主管,出席數位業務發表會,展現公司對數位轉型的高度重視。
圖/ 國泰人壽

此次發表的「新業務平台NAP 3.0」導入三大AI新功能:一是「文件智慧識別」,透過AI大型語言模型(LLM)輔助智慧字元辨識技術(Intelligent Character Recognition,簡稱ICR),當業務夥伴為客戶進行保單健檢時,不需手動輸入,就能透過ICR拍照將資料正確帶入相關欄位;二是「自動生成圖文」,讓業務夥伴運用AI自製賀卡轉傳給客戶,利用生成式AI技術產生各類情境圖文,讓業務員有源源不絕的話題可以拜訪客戶;三是「AI COACH口袋教練」,能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再搭配「FitBack健康吧」增進與客戶的互動,提供完整且深度的保險資訊,成為業務人員的最強後援。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NAP「AI COACH口袋教練」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
圖/ 國泰人壽

「新業務平台NAP 3.0」平台使用率已達到100%,深獲業務人員肯定,今(2025)年國泰人壽更率先實現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應用於投保、保單變更、保費付款授權、理賠申請及據點臨櫃辦理等五大保險服務流程,業務夥伴可協助客戶使用NAP平台完成人臉註冊,暢行國泰人壽全服務平台,除了讓客戶能享受快速、安全且便利的數位服務,亦能強化業務通路的服務效率,預計年底前將全面推行。

在培育業務人員專業能力方面,國泰人壽優化「C-Learning」內部學習社群平台,以遊戲式的學習模式,提供教育訓練及時事分享,提升學習動能;更透過「集團全攻略」匯聚人壽、產險、金融及健康四大核心服務素材,讓業務人員能夠開拓例如企業主、新手爸媽、超跑車主、銀髮族等不同客戶族群,並透過工具獲得實質的銷售幫助。未來,國泰人壽將持續落實集團「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品牌精神,深化AI技術應用,打造「人機協作」的最佳典範,優化數位服務功能,攜手業務夥伴開創保險服務的新局,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