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大佬486先生砸1,500萬投資《國際橋牌社 》第二季!政治劇的商業潛力在哪?
團購大佬486先生砸1,500萬投資《國際橋牌社 》第二季!政治劇的商業潛力在哪?

上映之路波折不斷的《國際橋牌社》近日好事多磨,在馬力歐於第55屆金鐘獎上,以王照陽一角奪下最佳男配角獎後,今(12)日又傳來好消息:人稱「486先生」的陳延昶,將砸1,500萬投資在《國際橋牌社》第二季,並於明日召開簽約記者會。

讓人不禁好奇,這一位電商團購大佬為何願意如此大手筆,牽手台灣第一部政治類型戲?台劇的商業之路,還能往哪走?

國際橋牌社2.jpg
《國際橋牌社》第二季即將啟動拍攝,將以1995~1996年飛彈危機為主軸,描述驚心動魄的軍事前線與國際外交緊張局勢。
圖/ 國際橋牌社Facebook

故事得從籌備5年,困難重重的第一季說起

故事或許得從《國際橋牌社》「波折」的第一季講起。

該故事背景發生在1990~1994年,講述解嚴後台灣主要政治勢力間的鬥爭,以及推動民主化的過程,雖然是以台灣真實歷史為題材,再透過「虛構橋段」和「虛構人物」來改編呈現,像是當時任職的總統是李登輝,劇中卻以名為「黎清波」的角色來影射,即便如此,《國際橋牌社》仍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政治類型戲劇。

「在台灣影劇圈想拍政治題材,都會被勸告沒有市場、很危險,每個人的文化背景和政治認同很分歧,很難有共識跟好評,可能有一半的人都反對你,」《國際橋牌社》製作人汪怡昕先前曾向《數位時代》透露。

汪怡昕補充,在國際OTT平台上,有高達15%的比例是政治、歷史劇,像是《紙牌屋》、《王冠》、《大河劇》、《1987》⋯⋯等等,但在大中華地區,政治歷史類劇集占比卻不到1%。

即便該劇前前後後籌備了5年之久,汪怡昕坦承,第一季的起頭確實不順利。

一方面,演員和播放通路都不好找,怕一旦與該劇合作,就被貼上「政治傾向標籤」;另一方面,資金也是困難重重,雖然只有短短10集,但為了高度還原當時的場景、更有帶入感,除了真的到總府實景拍攝,還在海軍桃園基地搭建了1:1,共1,000坪的總統府內景⋯⋯拍攝總成本達7,000萬,扣除文化部3,000萬的補助金,其餘4,000萬全得由製作團隊自籌,甚至是自己掏腰包大筆投入。

好在該劇終於在今年1月於friDay在影音上正式上架,累積觀看次數超過600萬,公視也於5月起開始播映,在網路上掀起一陣熱議,打破政治劇就是「禁忌話題」的魔咒。

挺台灣!486砸千萬,首次投資影視作品

於是,到了第二季,汪怡昕似乎有意讓《國際橋牌社》成為一個成熟的商業作品,開放更多外界進行商業投資,也能讓拍攝資金更充裕。

第二季同樣規劃為10集,在獲得文化部4,500萬的補助後,汪怡昕這一次額外規劃開放3,000萬的「外部投資」。 大約在一年前,團隊前前後後接觸了各方人士,爭取他們的投資意願,可以是以50萬為一單位的小額投資,也可以是上百萬、上千萬的大型投資,其中也包括了「486先生」陳延昶。

延伸閱讀:486先生─賣東西跟人生觀一樣,堅持信念才走得久

「我們很意外,真的沒有預期他會願意進行這麼大手筆的投資!」汪怡昕表示。

根據486團購網隸屬的包昇數位文化有限公司透露,這1,500萬的投資,是以公司的身份投資,而非陳延昶個人,這也是該公司第一次投資在影視音作品上。

截圖 2020-10-12 下午3.27.43.jpg
「486先生」陳延昶本身就長期關注台灣政治議題。
圖/ 486先生Facebook

雖然記者會尚未召開,陳延昶還未說明更多合作始末與投資原因,但翻看「486先生」的Facebook粉絲團不難發現,陳延昶和館長陳之漢一樣,長期關注台灣政治議題,在自製節目《486會客室|談笑之間說故事》上,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高雄市場陳其邁、桃園市長鄭文燦、立法委員陳柏惟⋯⋯都曾上過節目。

官方表示,向來都在網路上「挺台灣」的陳延昶,希望能透過影視作品,讓更多人知道台灣這片土地過去發生的故事。

同名桌遊籌得70萬,政治IP還能怎麼變現?

早在開拍前,《國際橋牌社》就規劃了8個季度的內容,將從1990年拍到2020年,完整講述台灣的民主化故事,相較於過去單季的製作模式,優勢是可以延續口碑、累積觀眾,同時拉長影劇的討論度和宣傳效益。

基於這樣特殊的規劃,汪怡昕也正在嘗試「政治IP」可以賺錢的模式,到底還有哪一些?

事實上,在第一季時,該製作團隊的實驗已經開始了。在《國際橋牌社》播出後,隨即推出了出了兩本書、一款桌遊、T-shirt⋯⋯等等週邊商品。汪怡昕表示,過去多數的影視作品若推出周邊商品,宣傳目的居多,但這些商品卻都成功回本,還有小小的獲利,「雖然賺到的錢不多,但讓我們驗證這個IP是有拉力的,商業測試的成績很好。」

國際橋牌社 桌遊.jpg
《國際橋牌社》在嘖嘖集資推出桌遊,最終募得逾73萬。
圖/ 嘖嘖官網

官方進一步透露,第二季拍攝場景都集中在台北,會嘗試拍攝結束後把場景開放做成展區,更會同步在線上和線下,針對一般觀眾,推出各種選舉文化的測試。

「第二季播出通路會以國際平台為首選,因為這部劇不僅是拍給台灣人看,當台灣的民主自由已經變成國際熱門議題,更是拍給外國人看的,」汪怡昕指出,目前正在和一些國際OTT平台陸續洽談中,預計明年初正式上映。

責任編輯:蕭閔云

關鍵字: #OTT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