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iPhone的發表,今天我們終於可以說,5G真的來了!」在剛剛落幕的iPhone 12發表會上,全場唯一的嘉賓Verizon總裁兼執行長漢斯·韋斯特伯格(Hans Vestberg)反覆地說道。
回首4G開台初期,當具有指標性的4G iPhone發表後,掀起了消費者大批換機潮,4G時代才稱的上是「真正來臨」。
在全球大規模布建5G的2020年,蘋果延後了整整一個月,終於在台灣時間14日凌晨1點舉辦了iPhone 12發表會,這也是疫情之下、華為禁令生效後最重要的一次發表會,全球都在看蘋果究竟會端出什麼菜?
庫克不負眾望,一口氣推出四支5G手機,創下歷史「新多」:iPhone 12、iPhone 12 mini、iPhone 12 Pro及iPhone 12 Pro Max,「加上第二季推出的iPhone SE,蘋果在2020年正式啟動了機海戰術,」台經院產業分析師邱是芳說。
為何新機愈推愈多?竟然還有比SE更小的iPhone 12 mini
事實上,蘋果過去總是站在金字塔頂端,年年推出的都是頂規的iPhone,但當智慧型手機市場開始飽和,iPhone的出貨量也碰到天花板。
回首2016年前三季,不僅iPhone出貨量連續下滑,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進一步統計,2016全年iPhone出貨量共計2.09億、全球市占率下滑2.9%。
於是,蘋果在之後漸漸開始策略轉彎。
在一年一度的秋季發表會上,蘋果往往走「極簡主義」,只會推出1~2支新iPhone,但2018年蘋果起開始細分產品、細分消費者,走上「分眾銷售」的道路。
針對主流市場,一方面推出規格不差、價格合理,多數人都能入門的「平價iPhone」;另一方面,針對死忠的果粉或高消費力族群,推出規格和售價都很高的「旗艦iPhone」,希望藉由這樣的策略,維持一定的獲利水準。
在2018年,蘋果推出了iPhone XR、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開始以一年3機的速度更新;同樣的,2019年推出了iPhone 11、iPhone 11 Pro和iPhone 11 Pro Max。 但是,就最終銷售成績來看,最暢銷卻不是「旗艦iPhone」,而是售價699美元起跳的「平價版」iPhone 11。
根據市調機構Omdia在9月發布的報告指出,iPhone 11於2020年上半年,在全球一共賣出了3,770萬台,成為最暢銷的智慧型手機。有「地表最強蘋果分析師」稱號的郭明錤也指出,iPhone 11在今年上半年占iPhone 11系列整體出貨約70~75%,易入手的定價是成功關鍵,在中國市場非常受歡迎,
到了2020年,蘋果則是一口氣推出4款新機:iPhone 12、iPhone 12 mini、iPhone 12 Pro、iPhone 12 Pro Max,蘋果也為這些手機畫下明顯的「楚河漢界」:iPhone 12 mini和12屬於「平價系列」,售價分別為699、799美元起,而iPhone 12 Pro和Pro Max則是「旗艦系列」,售價999及1,099美元起。
只是,這一次,蘋果又再更細分出iPhone 12 mini這一全新的產品。
iPhone 12 mini無疑定位是「小螢幕手機」,主打機身比第二代iPhone SE還要小,螢幕卻提升到5.4吋,也是目前市場上最小的5G手機,蘋果機海戰術正式底定。
「在 mini(5.4吋)和 Max(6.7吋)兩款同樣採用A14處理器的產品上,蘋果提供兩個極端的螢幕尺寸,希望滿足不同消費市場的需求。亞洲偏好大螢幕、又要規格最好的;歐美則偏好小螢幕,對規格追求沒那麼高。」手機王總編輯張利安分析。
「我相信蘋果一定算過,要推出這樣一個『小螢幕』的產品線,需求得足夠支撐,未來會有一定的產品線,但卻不見得會成為固定機種。mini是把市場切得更碎,而且小尺寸競爭對手沒有很多。」邱是芳指出。
單單以美國市場來看,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統計,在2020年第二季、第2代iPhone SE剛剛推出不久,就占了iPhone 19%的銷量,其中還有26%的人是從Android跳槽而來,表現超出預期,或許藉由第二代iPhone SE的「測試」,證明在人手大螢幕的世代,返璞歸真的小螢幕仍有市場,也造就了mini的誕生。
明明是5G手機卻不漲價,蘋果考量有兩點
另一方面,消費者最關心的價格,可以說4支新iPhone雖然全都升級為5G,但和2019年發表iPhone 11相比,價格卻未調漲。
5G手機在耗材上更複雜,需要新的5G數據機晶片、更多天線模組,蘋果還特別為5G優化iOS的架構設計,也在5G尚未普及前,自動讓iPhone在4G和5G間靈活轉換運行⋯⋯手機成本必定會變高,但在美國的定價,和去年相比幾乎一模一樣。
就邱是芳看來,蘋果有著自身的盤算。
一來,是今年受到疫情衝擊,智慧手機市場消費力道很弱,特別是高階機種,倘若iPhone要維持一定的出貨量,價格不能太高;再者,去年表現最好的機種,是售價699美元的iPhone 11,消費者願意位這樣的定位買單,蘋果也會參考銷售表現,沿用在今年的產品線上。
「當一款iPhone售價高到999美元,不難發現銷量推不太不動,蘋果如今重心也沒有那麼追求高價、高階產品上。」
若以價格來看,「平價系列」iPhone稱不上是真的平價,與大眾認知的中階機還是差距頗大。三星中高階手機定價區間落在300~600美元,以iPhone 12 mini的699美元來看,蘋果是在「旗艦iPhone」和「Andrid中高階機種」間,找出縫隙和市場空間,給消費者一個新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推出的iPhone 11 Pro系列在發表會結束後,開賣後短短一年也隨即下架。既然「旗艦系列」已有iPhone 12 Pro系列,蘋果如今更愛快刀斬亂麻,精簡產品線,減小消費者的猶豫成本,也減少了機種太多對供應鏈的干擾。
iPhone 12會最熱賣,推動5G手機出貨,但拉得了蘋果市占率嗎?
首款5nm處理器A14、回歸經典iPhone 4的機身設計、更小片的瀏海和更大的螢幕占比、四倍耐摔的超瓷晶盾面板、新的背蓋充電線圈MagSafe⋯⋯當然,還有最重要的5G,都是四支新機都有的更新。
到了「旗艦系列」的iPhone 12 Pro及Pro Max,則是更直接強調媲美專業相機的拍照攝影功能:不僅是iPhone歷來最快的相機,光學變焦提升到5倍,還有光學雷達⋯⋯在介紹iPhone錄影功能時,旁白更提到「我相信下一代的電影導演、電影大師們,已經開始用iPhone拍片了」,入圍第57屆金馬獎六項提名,全程用iPhone拍攝的國片《怪胎》,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進入5G時代,我相信這個發表會對消費者來講是有吸引力的,在機種和定價上都有賣點,但核心問題是,能不能真的轉換到蘋果的銷售上?」邱是芳表示,雖然今年5G在各國普及度並不高,但5G iPhone無疑將提高5G手機的出貨比重,但可能有一群用戶用5G iPhone,卡在高資費跟沒服務可用,並不一定會綁定5G門號,但會加速5G手機成為主流機種。
單單就蘋果來說,是不是能力挽狂瀾救市占,甚至是吃下華為空缺的市場,則有待觀察。郭明錤先前則表示,6.1吋的iPhone 12出貨比重預估將達4成,高於其他機款,會是最熱銷、最主流的機種。
摩根士丹利則預估,2021年蘋果將銷出2.2億支iPhone,較前一年成長22%,距離史上成績最好的2014年,當時全年銷出2.31億支iPhone,只差了一點點。
iPhone的春天是否即將復甦了?全球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