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裕隆攜手做開放平台,瞄準3大面向打造「電動車版Andriod」!還要推出自家電池
鴻海、裕隆攜手做開放平台,瞄準3大面向打造「電動車版Andriod」!還要推出自家電池

在不久的未來,你開的車會跟手機電腦一樣,可以定期更新軟體,升級五花八門的功能,還能依據開車習慣做客制化設定,車子不再是越開越舊,而是越開越聰明,這樣的未來很快就會實現,更是台灣的新機會。

在鴻海舉辦首次科技日上,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一現身,快門聲此起彼落,她上任以來推動汽車事業價值鏈轉型「全面開放、多元客戶」,外界尤其關注裕隆跟鴻海新設合資「鴻華先進公司」後,首先要做的開放平台,究竟能為汽車產業帶來那些創新模式與升級發展?謎底在今天揭曉。

嚴陳莉蓮
鴻海舉辦首次科技日上,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一現身,快門聲此起彼落。
圖/ 攝影 / 蔡仁譯

解決汽車產業痛點,開放平台瞄準三大面向

鴻海想做的,是透過開放平台的概念,提供電動車底盤、關鍵零組件模組的整套解決方案。好處是,車商可以縮短開發流程,省下的時間跟金錢,專注在設計車子外型內裝、品牌風格,並讓電動車產品快速投入市場。

選擇跟裕隆合作的原因在於,鴻海看上裕隆是國內唯一擁有汽車開發能力的業者,且旗下的華創車電有近20年在底盤平台的能力跟經驗。

MIH電動車平台
選擇跟裕隆合作的原因,是鴻海看上裕隆是國內唯一擁有汽車開發能力的業者。
圖/ 鴻海

為何要做開放平台?要先從汽車產業目前的痛點談起,鴻華先進副董事長左自生分析,開發一個傳統汽車平台少說需要20~30億美元,費用非常龐大,且開發時間長,至少要4~5年,「競爭對手一直成長,客戶需求一直改變,產品容易失去競爭力。」加上台灣市場規模小,很難撐起如此龐大的開發規模。

不過左自生認為,面對汽車產業電動化的百年變革,台灣汽車產業決不退縮,關鍵武器就是「MIH EV開放平台」,瞄準硬體、軟體跟零組件三大面向。

硬體平台:最少的資源跟時間,開發客製化車型

鴻海花費數十億美元開發MIH硬體平台,現在要將規格、參數、軟體以及所有的開發成果,全都開放出來,特色是「模組化、彈性化、客製化」。

這個平台結合鴻華先進科技的整車設計開發能力,以及鴻海輕金屬的製造實力,好處是,車廠可以在MIH的基礎上,用最少的資源跟時間,開發出他要的車型,像是驅動系統、軸距、輪距、地上高、電池包等硬體架構,都能彈性客戶需求調整,也可自行更換與擴充,並隨技術演進,持續不斷更新。

MIH電動車平台
車廠可以在MIH的基礎上,用最少的資源跟時間,開發出他要的車型。
圖/ 鴻海

軟體平台:打造電動車版Andriod生態圈

軟體開放是MIH EV開放平台的一大亮點特色,鴻海技術長魏國章分析,過去消費者拿到一台新車時,汽車就馬上開始貶值,所有的功能都無法再優化升級;此外,汽車軟體架構複雜,管理難度很高;最後,汽車系統封閉,外部單位很難參與開發與設計。

但看看現在智慧型手機,無論是蘋果或是Andriod系統,都開放讓外部開發者開發應用,各自構成生態系,且手機也可以隨著每次軟體的更新,升級更好的功能,在未來,車子也應該是如此。

魏國章說:「我們將會用軟體來定義汽車,讓車子功能、特性、價值隨時間提高。」也就是說,車子可以如同有生命一樣,一直在成長。

架構上,鴻海推出「軟體平台框架」,白話來說,軟體平台是建立在硬體平台上,透過開放EVKit SDK開發⼯具,把底層的關鍵技術和⼯具開放給開發者,⽤「開放⽣態」取代「封閉系統」,讓更多人可以投入電動車產業的開發,好處是,可以縮短開發週期與成本。

MIH電動車平台
推出開放平台,意義是⽤「開放⽣態」取代「封閉系統」,讓更多人可以投入電動車產業的開發,好處是,可以縮短開發週期與成本。
圖/ 鴻海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接下來會在官網上公布軟體開發相關資訊,讓有興趣的軟體開發者能一起加入電動車生態圈,打造「電動車版的Andriod系統」。同時,劉揚偉也特別強調系統的安全性,除了結合端到端的加密安全設計,也會符合 ISO26262 ASIL D的安全標準。

零組件:掌握固態電池得天下,鴻海怎麼做?

以電動車的建造成本看,電池就佔了30~35%,其次是驅動系統20~25%,也就是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成本,來自動力電池,鴻海產品長蕭才祐認為:「2025年後,誰掌握固態電池,誰就有天下。」

為了解決電池的難題,鴻海也提出解方,分別是「電池快充與低溫優化」、「低鼓脹軟包技術」、「雲端AI電池管理系統」、「高能量密度電池」、「無貴金屬全新製程」以及「固態電池研發」。

名詞聽起來艱澀難懂,簡單來說,就是透過鴻海的關鍵技術與材料,把電池的重量減少一半,體積減少為六分之一,電池循環壽命可以提高10%以上,蕭才祐透露,鴻海將在2024年推出首款商業化的固態電池。

同時,鴻海的「BMS電池管理系統」,可以不斷上傳電池大數據、讓雲端 AI 平台在後台不斷的學習、優化、與更新軟體,再透過 AI 針對個人用車習慣調整參數,就可以增加電池效率與壽命,讓電動車續航里程越來越好。

劉揚偉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呼應政府,應該「廣設充電裝」、獎勵「電池技術開發」。
圖/ 攝影 / 蔡仁譯

電動車成台灣新機會,劉揚偉:預計2027做到全球市佔10%

科技日上,外界也很關心「鴻華先進公司」接下來的策略發展方向,劉揚偉說,鴻華先進現階段會優先聚焦在打造開放平台,希望藉此縮短電動車的開發時間與成本,預計可以在未來兩年內,正式推出合資公司首款的電動車。

劉揚偉表示,鴻海不會做品牌,開放平台的主要會是跟品牌車廠合作,這段時間以來,有陸續跟許多車廠洽談,預計在11月會有進一步合作消息對外分享。

「10年前若要做汽車,沒有掌握引擎、變速箱技術,根本無法參與產業成長,」劉揚偉認為,這是過去台灣燃油車產業,很難做起來的原因,但在電動車時代,汽車內部多了很多IC零組件,可以生產的門檻降低,產業競爭的狀態將全然不同,過去的狀況將不存在。

談到未來目標,劉揚偉說,預計在2025~2027年間,鴻華先進電動車開放平台在全球電動車市場的市占率,可以達到10%,目標是300萬台車。

最後,劉揚偉也呼籲政府,當電動車產品越來越多,政府應該做的是「廣設充電裝」,當充電變得方便,民眾才有換電動車的誘因;電池是電動車重要關鍵零件,他希望政府能夠獎勵「電池技術開發」,讓更多企業一起投入資源加速開發。

電動車的興起,讓全球產業鏈重組,劉揚偉認為,透過開放平台,可以讓資源不要分散浪費,「這是台灣的機會!」他激動的這麼說。

責任編輯: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