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學創業!《Undercover Billionaire》億萬富豪谷底求翻身
看電影學創業!《Undercover Billionaire》億萬富豪谷底求翻身

這是一場非常特殊的社會實驗。

一位白手起家的富豪(Glenn Stearns)為了證明他的成功不是運氣,創業不只是一個名詞而是真正的動詞,已經55歲的他放下所有財產、人脈、資源,讓節目製作單位將他送到任意的小鎮,他要僅用自己的創業經驗與能力、美金100元現金與沒有任何聯絡人的手機,挑戰在九十天之內創造一個價值百萬美金的企業。

雖然本片是紀錄片形式,但劇情精彩不輸商業片!(以下內容必然爆雷,還沒有看過的讀者,建議先欣賞影片之後再讀我的觀點)

製作單位隨機將他送到了賓夕法尼亞州伊利鎮。Glenn的創業計畫是先讓自己能基本活著,再靠轉賣二手車來賺小錢,並以之翻新二手房來賺大一點的錢,作為做生意的資金。招式簡單不囉唆,但相同武功由不同的大師施展,威力就不一樣,Glenn執行創業的過程蘊含的創業哲理,值得反覆咀嚼,讓我幫大家細細解析。

Glenn Stearns.jpg
從Glenn在《Undercover Billionaire》的創業過程可以明白,時間與預算規劃的良窳,是影響創業成敗的重要關鍵。

Glenn的創業,我解析為三個創業階段。

第一階段:想辦法活下去的生存模式

創業必須要先能活著,畢竟不能存活就做不了任何事。在北美的生存條件與東南亞完全不同,若是找不到能遮風避雨的地方過夜,晚上被活活凍死並不意外。

第二階段:賺進第一桶金的獲利模式

這個階段是做出能固定賺錢的技能,與第一階段的差異比較像是打零工與固定工作的差異,後者因為能較穩定產生收入,可賺到比單純糊口稍多的錢,所以可以留下積蓄。只是二者都還是屬於個人收入,沒有企業價值可言。

第三階段:創造企業價值的生意模式

所謂的生意指的是販賣產品。或許是販賣實體商品,或許是販賣服務,或兩者兼有,但是與前兩階段的關鍵差別在於此生意「能夠複製」,可透過管理者的經營能力持續運營產生獲利,這時就會產生「企業價值」。

以上三階段差異其實很大,但在劇情中看起來可能都是在找些賺錢的事情做。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會嚷嚷著要創業,其實只是在做第一、二階段的事。而能做好第二階段的人,很可能已經足夠個人溫飽,甚至油水不少而累積了一些積蓄,常常也就滿足了。

不過,真正的創業講的是從第二階段開始,由固定收入(薪資或是自營服務收入),轉而創造第三階段的企業價值。其中各種觀念與做法,在每一階段劇情中,Glenn的想法都如上述我講述的創業邏輯。

推薦閱讀:【創業槓】新創公司核心就是成長!如何在每一階段都有3倍成長?

Glenn的第一階段:用勞力賺取收入,所得不脫生存所需

Glenn需要賺到能讓自己有個遮風避雨、填飽肚子的維生收入。剛到伊利鎮的他,計算出一周的最低生活費大約3,300美元,爲了節省開銷他只能睡在自己的卡車上,透過打工換餐、清潔刷馬桶、兼職銷售,賺點生活(生存)費。後來也開始撿些工業輪胎等回收品轉賣,不論賺多賺少,總之都不脫生存所需。

在這個階段,Glenn有句焦慮時的感觸特別值得深思:「每花一分鐘在營生,就等於少一分鐘在經營事業」。如同勞工作家林立青在「做工的人」書中描繪的各種工地勞工情境,多半都只能以體力活交換最低酬勞。雖然勉強能活著,但完全沒尊嚴。又因為收入微薄,其實難有存款,每個月只能打平,沒有未來。而且因為長期進行重度勞力活,萬一健康受損,直接就會失去收入來源,家庭馬上陷入困境。這讓我聯想到大陸網路故事:「寶貝女兒,我只有一雙手,若是抱起了磚就沒法抱你,抱了你就養不活你!」這句動人的話。在生存模式中的獲利過程,常常就是這麼現實與苦情。

這個階段做的自然不是創業的任何好點子,只能先達成存活,必須盡快想辦法轉化。

Glenn的第二階段:著重個人服務價值,收入隨經驗增加

這類收入通常來自服務業,或是簡單的買賣業。與第一階段不同的是,重在個人服務價值,收入隨著經驗而增加,但就算有產品交易,重點也都還是在個人服務的加值上。

例如專業服務房屋仲介、二手車商的交易服務、裝修設計師等等專業服務,都是可能創造個人高收入的營業,不過這種收入,受限於創業者只有一雙手,因此營收瓶頸總在個人時間最多每天只有24小時,需要瞄準高附加價值的生意。

Glenn嘗試了買賣破銅爛鐵(鍛造實鐵欄杆、工業輪胎)、賣車、賣房子,在這類「生意經」裡,透過個人的商業經驗,可以快速賺到最多現金。其中,Glenn賺到了撿破爛回收的輪胎錢,也賺到San Patrick's Day的裝飾品轉售利潤,又賺到轉售二手車的利潤,甚至透過裝修二手房的投資客行為,賺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這樣的生意看來不錯,不過還是不能久做,因為嚴格來說不算創業,畢竟創業者勞力有限,能力再好也只有一雙手。透過這樣的服務換錢,縱使單筆獲利不錯,但產量有限,Glenn不可能在節目命題限制的短暫期間(九十天)內,將生意(企業價值)翻倍又翻倍,達成1,000,000美金的目標。

這個節目的原始目標設定得非常棒,是在瞄準最終的「企業價值」。因為終究創業應該是在創造「能複製的生意」。企業內部流程應該讓每個人都能將這個生意複製運作,外部也應該能複製直營另外開店,或是授權他人開店(這裡所說的「開店」指的是營運,未必指實體店面),這樣整體才會是有價值的生意。這也就是Glenn只將轉售的生意當成取得創業本錢,賺第一桶金的作法,而沒有持續做二手車商或是二手房翻新掮客的生意,如果那樣,Netflix就會拍成另外一個節目了。

這節劇情雖然比不上後來他們團隊參加烤肉嘉年華的橋段有戲,但就創業心法來說,卻是整片的核心。我看到了業務老江湖Glenn給創業者在業務推展上許多實用的訣竅,例如在買賣交易上,示範了買賣業鐵律「Find your buyer first」的正反案例。一開始他在賣寵物球時沒想清楚,以為任何產品他都能賣,就上了街盲目找客戶,不但浪費時間也賠上了珍貴的創業生存資源,差點無法脫離生存模式;但在販售San Patrick's Day周邊商品時,他確認必然有人買單之後,All-in手上本錢進貨再上街兜售,就確實賺了一票。所謂「上兵伐謀」,業務老手的成績絕對贏在產品策略、銷售策略,而不是盲目上場鬥勇!

不過縱使這樣的個人專業服務業能取得溫飽,但終究是個人轉手生意,不容易倍數複製,縱使擴大聘請人才,也馬上會面臨更多「人」的管理問題,並不容易做成「企業」進行複製,也就難以產生企業價值。這與我們在現實中見到的案例大致相同,以上市的企業性質比例來看,多數成功案例都是製造業、商品買賣業而少見服務業,正是這個邏輯。我個人非常欽佩能將餐飲業、顧問業做到上市規模的經營者,因為這類重在個人服務價值的產業,規模化難度比前者困難許多。若能選擇,我總是建議選擇「人」的因素較少的產業來經營。

此外,這節也示範了從「生存模式」轉換為「個人獲利模式」的過程。創業的核心重點就在於「資源有限」這個觀念,由於金錢與時間有限,所以每個決策都有其意義,影片中Glenn透過利用當地的創業輔導中心SMBC(Small Business Develop Center)轉為企業模式的想法與作法值得參考。 讀者可以好好學習Glenn利用政府資源的方式,委託免費人員協助市場調查及投資分析,隨著趨勢創業,以長線保護短線。這種學捕魚方法做出「生意」的觀念,比起單純找補助重要太多了。

Glenn的第三階段:發展能夠複製的生意,產生企業價值

此一階段與前二階段的主要差別在於使用管理者的管理經驗做出「能夠複製」的生意,持續運營,以產生「企業價值」。

當然,戲中的主角是創業老手。為了節目效果,因此設定了極端困難的成功條件。首先,他必須以僅有100美金的現金出發,此外也設定了必須在90天內達成目標的期限,兩項貧窘的條件加總在一起,讓他必須要將每一環節的資金運用設定得極端緊湊,過程中只要稍有意外就會失敗。相較起來,一般人在創業的時候所持有的起步資金,通常遠高於100美金。也沒有人會替你設定九十天期限,因此時間相對充裕,理論上成功的機率自然高上百十倍。

Glenn在片中最後決定開一家燒烤啤酒餐廳,並將其命名為「Underdog BBQ」,目標是讓「公司」的估值達到100萬美元。事實上,Glenn原始委託創業中心研究後所選定的創業題目是「精釀啤酒」。這是個整體正在高速成長的產業,若經營得好,要營業額有營業額、要利潤、品牌價值也都會有,當然適合拿來作為達標的目標產業。

具體來說「精釀啤酒」這題目講求的是產品定位、品牌、行銷,對於創業老手來說都是熟悉的專長,是非常好施展的創業題目。一開始Glenn甚至面試了幾個釀酒師,但執行中卻突然發現「釀酒業」是特許事業,而在賓州伊利鎮上光要取得釀酒執照流程,需時就超過90天,更別說釀造製程,根本趕不及節目預定限期。

經過思考,他選擇改為開餐廳。說實話,這個商業選擇大家未必看得懂,畢竟在創業選題上,「開餐廳」並不是個聰明的選項,而如同Glenn這樣老手還會這樣選的原因,除了烤肉餐廳人與人間的互動鏡頭多,比較適合節目劇情外,我需要幫大家解釋的是:事實上他並沒有變更原始的創業題目,而是想通了一件事「想賣牛奶未必需要自己開農場」!雖然釀酒需要執照,但賣酒則未必需要(多數國家獨立賣酒可能需要執照,但開餐廳同時賣酒則不用執照或是申請上非常單純),因此委託其他人代工釀造,一樣也可以擁有自己的品牌啤酒!

就創業的策略來說,開餐廳來行銷酒與單純開餐廳,雖然外觀相同是開了個餐廳,但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事!首先餐廳可以快速開業,測試目標客戶喜歡的口味,而透過重口味的下酒餐點更可以刺激酒的銷售量!更別說從餐廳吧台的龍頭以玻璃杯裝出的啤酒,由於省去包裝成本與高額的通路分潤、行銷費用,每杯的毛利都高達90%,在這個角度下,餐點是否賺錢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此外,在販賣各式精釀啤酒的同時,透過委託其他酒廠代工創造屬於自己的品牌,在自己餐廳與其他知名品牌等價共同販賣,也可以相互拉拔提高自有新品牌的地位。等到自有品牌確定受歡迎之後,再投入資金到釀造器材、酒廠硬體上,或許是更聰明的財務規劃!

回想一下,這樣的策略不也是台灣精釀啤酒第一品牌「金色三麥」從環亞百貨第一間餐廳發跡時的作法嗎?金色三麥透過自有餐廳開始啟發國人對於精釀啤酒的愛好,再透過好市多等獨特通路,成功營造出品牌的高度、價值與特色,近幾年更轉化成知名商業品牌,全面上架到各大實體通路,基於其高端之品牌定位與產品特色,能做到讓消費者認同他的價格維持在台灣啤酒的五倍,這些都是品牌價值!綜合來說,其企業價值自然不菲。

以這個邏輯來看,精釀啤酒仍然是Glenn主要的產品、業務,餐廳其實只是行銷通路,只是策略!這段劇情很適合創業者用來區分「產品」、「行銷策略」與「公司價值」的差異。

Glenn創業初期雖然花了非常多時間在開設餐廳,但實際上其核心產品「將是」「Underdog」這個品牌,更多將會體現在啤酒、烤肉醬上,而目的則在於這些種種所綜合起來創造的「企業價值」!

總結:「時間控制」是創業成功的關鍵

運用參加BBQ嘉年華時龐大客源所獲得的收入及知名度,他們團隊積極展開餐廳籌備,並於第90天成功開設餐廳,但「Underdog BBQ」因爲剛剛起步還沒有完全證實其業務穩定,最終僅獲得了75萬美金的估值,沒有達到100萬的目標。但Glenn最後仍在揭曉自己真實身份的同時,自掏腰包投入100萬美金至公司裡,並論功行賞進行股權分配以協助公司(餐廳)繼續運轉。這段劇情是劇中最感人的高潮,不過我認為最珍貴的啟發是關於「創業的時間控制」這個重點!

Glenn在這方面給大家的啟示是,在創業計畫中,時間規劃以及預算規劃的良窳絕對是成敗關鍵。 一般人創業恰好是因為沒有人會替你設定期限,所以鬆懈於該合理規劃預算跟進度。「將帥無能,累死三兵」,名片上列著CEO的人,如果有理想但沒作法,常常會讓所有隊友看似很忙卻都是瞎忙,公司賴活在第二階段,或許接了許多專案,卻沒有產生長期價值,直至消磨掉成長的衝勁及資源,成為溫水中的青蛙。

在這個層面上,台灣的創業環境及成本,相較於美國可說是非常友善,創業者或許只需要美國的10分之1的預算,就可以存活很久,這點雖然是台灣的優點,但也常成為盲點。因為「創業成功終究不是要賴活著,而是要在預算用罄前做出一個具有價值的企業」,台灣環境的優惠,有時寬容了創業者,反倒無法理解到創業其實該是一種與時間競跑的遊戲,誤以為賴活著就代表創業並未失敗。但沒失敗不代表成功,人生精華時間也就寥寥二十年,每次創業印證點子是否成功少說要花兩、三年,而我們有多少個兩、三年?再回頭想想Glenn所說的「每花一分鐘在營生,就等於少一分鐘在經營事業」,沒有價值的企業每賴活著一年,就等於你正在浪費可能成功的365天!

創業的目的就是成績、成績、成績!若是無法在有限的時間、預算之內做出能夠複製的生意,那麼或許從開始就做錯了方向。這時創業者該自我思考的是,應否繼續再往錯誤的方向前進?或是打掉重練比較實際?Glenn這部「限時創業」的紀錄片,應該能夠幫忙點出一些方向。

這部富豪壯年重新創業的紀錄片,我在一年之內重複看了幾次,每次都有新的體悟,相信也會讓所有想創業的朋友,看完之後一邊握緊拳頭、一邊心有戚戚焉地大嘆「何不早相逢」。

責任編輯:陳建鈞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來助力,初咖啡打造像家一樣的咖啡體驗空間!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來助力,初咖啡打造像家一樣的咖啡體驗空間!

走進位於台中沙鹿四平街的「初咖啡」,芬芳滿室的咖啡香、溫暖療癒的陽光、綠意盎然的植栽,以及便捷舒適的空間體驗,不僅讓人流連忘返、更是訪客不斷回訪的關鍵。初咖啡主理人楊倩如表示:「我心中的理想咖啡廳不僅要有引人的裝潢外觀、舒適的空間規劃、便捷的WiFi服務,每一季,我們都會更換咖啡豆以滿足客戶嘗鮮的需求,此外,我們設有兩座咖啡豆烘培機器,以淺培、中培的方式處理咖啡豆,讓訪客可以品嘗最原始的咖啡風味。」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關鍵拼圖,初咖啡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完善咖啡空間體驗

初咖啡對理想的堅持,不僅自然而然的形成差異化服務優勢、吸引一群死忠消費者,挺過疫情衝擊後,初咖啡將咖啡廳二樓打造成小型體驗空間,開始提供各種咖啡課程、或者是做為舉辦小型活動的場地,為了順利擴展業務,初咖啡除進行相應的空間裝潢,更計畫更新店內的WiFi服務。
協助楊倩如一起打理初咖啡、主導WiFi設備升級工作的邱俊銘表示:「無論是咖啡、空間還是服務,我們的理念一直是:只要可以就做到最好。」以WiFi服務為例,一開始,初咖啡使用的是家用型WiFi AP,隨著裝潢的調整與訪客的增加,不僅店內空間出現WiFi連線訊號死角問題、一樓室外空間也無法連結WiFi,再加上WiFi AP的外觀與店內裝潢風格不搭,只能擺放在訪客看不到的吧檯櫃內空間,設備線材雜亂也影響連線品質,為改善這些問題,以及確保二樓空間也能夠順利連網,開始評估系列解決方案,最終決定採用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系列產品:導入Instant On 1930系列交換器、在一樓室內安裝1台Instant On AP22、一樓戶外安裝1台Instant On AP17,以及在二樓安裝1台Instant On AP22。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邱俊銘進一步解釋會決定採用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的原因有三:首先是既有的訊號死角與連線覆蓋率不足等問題迎刃而解,而且,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只要透過網路線就可以供電,大幅降低室內與室外拉線問題,此外,美觀的外型也與初咖啡欲打造的空間氛圍一致,有相互加分的成效;其次是合作夥伴 – 鉅晶國際 – 提供專業且貼心的諮詢與技術支援服務,例如在一開始的評估階段就針對初咖啡的室內裝潢提出最佳規畫建議,以及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完成施工與架設工作,安裝上線後,鉅晶國際的團隊也總是在最短時間內提供相應的支援;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系統設備高度整合且易於管理,完全符合初咖啡的管理需求。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透過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App,無論在哪都可以輕鬆掌握各個網路設備的即時運行狀況,甚至是從中找出異常事件、防範於未然。」邱俊銘面帶微笑地說,導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後,初咖啡又往理想–讓訪客可以像在家一樣的悠閒品嘗咖啡、渡過美好時光–邁進一步,是咖啡廳營運的最佳幫手。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為未來做最佳準備,初咖啡以別具一格的咖啡體驗持續擴展業務版圖

導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除有助於初咖啡解決當務之急:連網與管理問題,更為未來的商業擴展做好最佳準備,例如可以因應業務需求輕鬆設定、擴展WiFi 服務,以內建的安全性閘道和防火牆將業務與訪客流量分開,以及透過(遠端)監管的方式即早發現異常連線行為以降低惡意攻擊、將危害降低到最低,提供訪客安全無虞的WiFi連線體驗等。
「我們想提供給客戶最好的體驗,透過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除可提供訪客提供高品質的連網服務,還可以進一步落實安全防護,這是以前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邱俊銘面帶微笑地解釋,初咖啡除提供咖啡、餐飲服務,販售自家烘培的咖啡商品,以及開設與咖啡相關的課程與活動,亦不排除開設二店甚至是三店,在這樣的前提下,功能強大且可輕鬆管理的WiFi服務顯得尤其重要,不僅能完善空間服務體驗,也讓團隊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衝刺咖啡等核心業務。
「我們十分滿意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帶來的絕佳使用體驗,除會視需求擴展使用,也會不藏私地介紹給同業。」關於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的未來規劃,邱俊銘如是說道。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