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密碼貨幣的世界迎來了一則重磅新聞,那就是支付巨頭PayPal準備開始支援比特幣及幾個主流密碼貨幣的交易在其平台上。
線上支付平台PayPal終於進軍密碼貨幣市場,宣布首先在美國推出以數位支付的形式購買、出售或持有比特幣或其他虛擬貨幣。
根據線上的媒體報導,目前PayPal在全球有超過3.46億人使用,並有2,600萬家商家支援了PayPal的支付,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而更大的意義是全球性的網路(當然,台灣自己屏除了PayPal)。這樣的數字意義,是當這般全球性網路的企業做了改變,即有可能就會帶動一個趨勢的發生。
當PayPal碰上了密碼貨幣,全球性的通路加上有未來性的數位貨幣,現在仍未發生就已經有了更大的期待值。眾所皆知PayPal Mafia的關鍵人物如Peter Thiel、Elon Musk都對密碼貨幣抱持著樂觀的看法。尤其是Peter Thiel,再加上Twitter及Square的創辦人Jack Dorsey,都是密碼貨幣的擁護者,當然是因這些人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自由主義及對於政府的不信任感,配上了區塊鏈、密碼貨幣的精神,於是形成了對於未來的預測及積極的身體力行,這可以說是創業者那種因為相信而看到的精神,透過觀察、分析然後去創造這樣的未來,而不是等著未來發生後才跟著事後諸葛。
這也形成了他們之所以為人敬佩的高度,並非全然因為他們的財富過人,歷史基本上不會銘記富者,而是會永遠記住做了偉大和特別事蹟的人。
基本上,依筆者對於數位科技趨勢的觀察,趨勢的發生有其必然性,不會因為你不相信、趨勢就不會發生。筆者在90年代初期經歷的FidoNet接續到Internet崛起時,因為相信而在大學時期投入各種跟網路普及化的運動,回想當時,父母、長輩、朋友都只當這是個玩具然後會規勸筆者不要花太多心思在上面,而事實證明Internet早已不是趨勢,而是未來的基本狀態了。
此外,筆者也投入了區塊鏈的世界,基於同樣的觀察,未來的世界不會只有一種由目前的GAFA等巨頭所構成的雲端,反倒會有另外一種由區塊鏈網路所構成的數位世界,其中包含了數位貨幣的發生。
貨幣的數位化有多種意義,其中光是讓貨幣數位化,可以說是讓貨幣回歸基本的本質,而非糾結在其由特殊紙材或者特殊金屬及特權的印製廠所構成的樣貌。反之回到作為交易媒介並且只要滿足相關的資安及信任特性,那麼最佳的形式與樣貌確實會是數位貨幣。(筆者並未強調是密碼貨幣)
但現行貨幣的樣貌已經運行超過千年,人類早已習慣目前的樣貌,因此必然會對未來產生質疑。但如同上述所提,趨勢之所以叫趨勢,就是因為它一定會發生,只是個人的不接受和不習慣並不會改變事物前進的軌道,而下一代的人們卻會把這些當成理所當然,所以真正的先驅者會選擇的反而是擁抱未來。
矽谷的這些大神正是這些擁抱趨勢和未來的先行者,當然跟文化有所關連,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台灣只會被看作天真的傻子罷了。
除了PayPal之外,可以看到同樣是今年的新聞,另外一個巨頭Square表達了對於密碼貨幣的樂觀看法,並且開始積極布局及因應,這些訊息都呈現出新一代網路巨頭不一樣的地方。
改變是他們相信的事情
但是,改變卻不存在於華人的文化裡,這對華人來說是彆扭的,尤其對於既得利益者,因此,也就拉開了這些矽谷創業者與我們的距離。某程度上,你在台灣的創新與視野不見得離矽谷太多,只是環境並未真心地鼓勵你,他們會告訴你務實一點,而我們該如何改變並實現這樣的未來?(千萬別太過相信檯面上很多人講的那一套,真相可是很骨感的)得注意到Square以及PayPal都是相當巨大的通路,搭配各國早已開始建立的CBDC(央行數位貨幣)路線,相輔相成之下,新的顛覆基本上就在眼前。
過去只有所謂區塊鏈世界的人,對這樣的未來抱持著樂觀的期待,當然包含諸多投機者,當這些本來就已經鏈結實體世界經濟的人開始用行動、做出改變,那麼會加速數位貨幣的到來。
身為台灣人回頭看一下自己的環境,曾經有人說台灣無法發展Fintech,我本來是不相信的,不過近期因為產品剛好與這領域有關,在做了諸多研究後,必須說這是真的!
有沒有機會改變?當然有,只要政府願意接受目前不良的現況,而非歌功頌德的繼續大談Fintech,卻只是做了更多只適合台灣Only的方案而非擁抱世界。至於你信不信PayPal所帶來的影響?至少我知道有一票人都信了,然後這票人還越來越壯大。
責任編輯:文潔琳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