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5G設備無關就行?華為危機可能有解,分析師估高通、聯發科繼續提供手機晶片
與5G設備無關就行?華為危機可能有解,分析師估高通、聯發科繼續提供手機晶片

美國政府對華為的全面圍堵,似乎正一點一滴逐漸放寬,原先被認為將因此崩塌的智慧型手機業務,可能會出現一線生機,甚至高通、聯發科等關鍵晶片業者,也有望獲准與華為交易。

今年9月15日起,美國新一輪的「華為禁令」正式生效後,華為不僅無法與美國企業有所往來,甚至不得利用任何含有美國技術,或以美國設備製造的零組件,包括台積電等半導體業者都無法繼續供貨,依賴已久的供應鏈頓時瓦解。

不用在5G技術就可以,美國逐步放寬對華為限制

儘管看似是個徹底的格殺令,如今卻出現轉圜餘地。《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的說法指出,美國政府已著手放寬對華為的限制,只要不與5G基礎建設業務有關,美國將陸續允許更多晶片廠商恢復與華為的交易。

有消息人士指出,美國商務部向各家企業透露,只要他們能夠證明自己的產品不支援5G基礎建設技術,就有機會獲得政府許可。換句話說,即使是用於手機的5G晶片也有機會獲准向華為出貨。

5g base station
美國商務部透露,只要證明技術與5G基礎建設無關,就有機會獲得供貨華為的許可。

而按照先前華為對外透露的內容,他們並不缺乏用於5G基地台、B2B業務的晶片庫存,唯手機晶片存量已經岌岌可危,倘若高通等行動晶片業者能夠獲得許可,便能大大緩解華為眼前的危機。

事實上從禁令生效至今,Intel、AMD已獲准供應華為部份與伺服器相關的零組件;三星電子旗下三星顯示也獲得取可,能夠向華為供貨OLED面板;Sony及中國豪威科技也獲准提供手機鏡頭使用的CMOS影像感測器。

投行傑富瑞(Jefferies)分析師愛迪生.李(Edison Lee)指出,「我們認為這是美國打算允許華為繼續經營手機業務的重要訊號,就如我們所論證過的,因為這不會對美國國安造成威脅。」

逾300家企業申請與華為交易,約3分之1獲美國商務部許可

2019年財報中,以智慧型手機為首的消費者業務占華為整體營收的54.4%,貢獻4,673億人民幣,是華為最主要的營收來源。這位分析師認為,倘若美國不打算徹底封殺華為的手機業務,那麼今年內就有望給予高通及聯發科許可,允許他們繼續對華為提供手機晶片。

據統計,迄今已累積超過300家企業向美國商務部申請與華為的交易許可,其中約100家已經獲得商務部放行。稍早高通公佈第三季財報時,也在會議上證實已向美國政府申請許可,但暫時還未收到回覆。

Qualcomm jejim Shutterstock.com
日前的財報會議上,高通證實已向美商務部申請供貨華為許可,不過暫時未收到回覆。
圖/ ShutterStock

儘管美國正一步步放寬對華為的制裁,但對於5G基礎建設的封殺態度卻不變。儘管暫時庫存無虞,日前也有報導指出,華為正計畫於上海建立一座不使用美國技術的晶圓代工廠,目標2022年內開始為5G電信設備供應晶片。

另外,美國總統大選尚未畫上休止符,政策方向仍充滿變數,但雙方候選人都已承諾將對中國保持強硬態度,華為能否在中美緊張的氛圍下逃出生天,或許還有待時間驗證。

延伸閱讀:抵制或言和?川普與拜登對中國政策大PK,兩大強國未來怎麼走?

資料來源:金融時報Notebook CheckTrading U
責任編輯: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台灣餐飲業正面臨「三高」壓力——店租高、物價高、人力成本高。疫情後商圈景氣逐漸回流,店面需求攀升帶動餐飲業租金持續上揚;與此同時,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食物類物價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上漲,累積漲幅達13.98%;儘管2025年基本工資調漲4%,仍難以紓解餐飲業缺工困境,勞動部人力需求調查顯示,住宿餐飲業人力缺口估計高達24萬人。

面對嚴峻挑戰,餐飲經營者必須追求單位產出極大化,方能在有限資源下維持營運效益。對此,全台最大外送平台 foodpanda 憑藉每日百萬活躍用戶的數據優勢,透過精細化分析平台數據金礦,提出「極效經營」新思維,協助餐飲業者投入極小資源、創造極大效益,開啟可持續的經營新常態。

foodpanda拋出新極效思維,以數據洞察助攻極效經營

餐飲經營效益的關鍵,或許不只在於菜好不好吃。許多店家面對業績不振時,直覺反應往往是延長營業時間、加碼廣告投放或更換菜單,卻不一定能看到改善效果。攸關經營效益的問題,難道只能憑感覺判斷?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foodpanda 商務總監簡紫涵指出,這些「憑感覺」的決策缺乏數據支持,所以適得其反。例如延長營業時間雖能多開放時段,但若缺乏消費需求,只是徒增人力與水電成本;顧客評價不佳,也未必完全與餐點味道相關,可能是包裝體驗造成印象扣分;為了衝業績而進行廣告投放,若沒有精準鎖定目標客群,流量依舊難以轉化為營收。

「工具不缺,缺的是以數據為基礎的問題意識與策略思維。」對此,foodpanda 率先提出「新極效思維」,將經營效益拆解為三個核心變數:人效、時段效、通路效,將平台累積的海量消費數據金礦轉換成深度洞察,以營運顧問的角色協助店家重新理解營收從哪裡來、何時來,以及如何放大,取代傳統的經驗式判斷。

集結產學資源,打造接地氣的數位轉型方案

從POS系統、訂單系統到報表介面,儘管數位工具普及,實際能將數據轉化為經營策略的餐飲業者卻少之又少。深耕台灣13年的 foodpanda,累積超過 10 億筆訂單,合作店家逾萬間,實地輔導過上千商家;平台所累積的數據不只包含訂單紀錄,也涵蓋消費者輪廓、消費頻率、地區飲食習慣、客群結構與品項偏好等,對多數中小餐飲業而言,都是難以自行蒐集的珍貴經營資產。

為了讓數據真正轉化為行動力,foodpanda 自2024年起組建百人商業顧問團隊,經過內部的商務學院專案分享、跨部門培訓與餐飲實戰演練,將平台 know-how 轉化為輔導實力。同時,foodpanda也攜手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以及 AMT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補強數位轉型方法論,針對不同餐飲業者量身打造成長方案,在台率先推出「餐飲錢力股計畫」,以「診斷-訓練-優化」三階段打造轉型模型:

  1. 數據認知期 :透過12題線上檢測,免費協助店家快速盤點經營現況,建立數據意識。
  2. 行為調整期 :針對檢測結果與平台分析,產出「客製化錢力數據報告」,內容涵蓋曝光數、轉換率、回購率、客群結構與市場趨勢,並由顧問解析機會點,制定行動方案,如新客優惠、廣告投放策略、商品組合優化等,並以月度、季度或半年度為單位持續追蹤與調整。
  3. 數據經營期 :透過「錢力股實戰坊」4小時濃縮課程與顧問小組,協助店家從認識數據、活用數據,到發展長期經營策略。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簡紫涵指出,推動數位轉型的最大阻力往往來自「心態」。許多商家老闆秉持「東西好吃就好」的傳統觀念,對於改變現狀抱持疑慮。因此,foodpanda 顧問的角色不僅是提供數據分析,更要與店家並肩作戰,明確告知投入成本、執行時間與預期成效,並透過同業成功案例創造「跟進效應。」

而顧問服務的核心,則是將數據洞察落地為行動——從菜單設計、商品攝影到促銷搭配,確保流量變現。例如:北部一間便當店,新客轉換率低,經雙軌策略(新客優惠+廣告曝光)半年營收翻倍並展店;一間早餐店則在調整商品組合並搭配廣告後,成功帶動業績與客數雙成長;還有一間滷味店透過菜單 A/B 測試,成功提升高客單價品項的銷售比例。

不只是外送平台,foodpanda也是專業餐飲轉型顧問

外界談到外送平台,往往聚焦於抽成比例與外送服務,卻鮮少注意到,它們同樣能成為餐飲業的成長推手,就像 foodpanda 發起的「餐飲錢力股計畫」,為合作商家全面賦能、提供全額免費的顧問服務,除了客製化潛力數據報告,非合作商家也可透過12題線上檢測進行數位轉型健檢,並免費參加實體工作坊。

首波實戰坊將於9月啟動,首批輔導50間潛力商家,目標逐步擴大至每年1,000間,協助業者翻倍成長。「我們與餐飲業是互利共生,商家成長,我們才有長期合作的基礎。」簡紫涵強調,只要有改變意願且具成長潛力,合作商家皆能獲得顧問服務。

據統計,創業後三個月是餐飲業的存活關鍵期,奠定能否進入長期成長循環的基礎。「數位轉型不是少數大型商家的專利,而是餐飲業的新常態。懂得善用數據的店家會不斷成長,不懂的則可能被淘汰。」

不侷限於外送平台的角色,foodpanda 更願意擔起專業餐飲轉型顧問的責任,發揮數據力與企業影響力,讓餐飲業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從存活走向壯大,更帶動餐飲產業發展更上層樓。

立即領取專屬錢力報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