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業達、國發會領投「5G毫米波量產測試」新創,稜研科技完成3億元A+輪融資
英業達、國發會領投「5G毫米波量產測試」新創,稜研科技完成3億元A+輪融資
2020.11.23 | 5G通訊

5G毫米波(mmWave)測試方案開發新創稜研科技20日宣佈完成A+輪,將順利募集3億元資金,其中電子大廠英業達科技跟國發會領投,認購超過一半金額,顯示5G創業題熱度高。

這家由台灣人創立的僑外資新創,今年新聞曝光不斷,呼應了各國5G陸續開台帶來的高關注度。

稜研
稜研科技的最新A+輪融資募集到3億元,投資方相當多。
圖/ 王郁倫攝影

美國、日本、韓國不少城市已經完成28GHz 5G毫米波基地台布建,但許多國家的毫米波頻譜仍在規劃中,尚未發放,使得不少5G晶片雖已經支援毫米波,但一來可用場景過少,二來大量產時缺乏有效率的測試工具,第三毫米波基地台所需數量比sub-6GHz要多,對電信商來說布建成本高,三大考驗使全球5G頻譜現在仍以sub-6GHz為主。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不過毫米波雖容易隨距離在空氣中損耗,但頻寬是sub-6Ghz的數倍,高傳輸速度還是有應用優點,張書維認為iPhone 12在北美支援毫米波是起點,看好未來2~3年毫米波需求將逐漸加溫,選此作為創業主題,並嘗試解決「缺乏測試工具」這一項難題。

稜研
稜研創辦人張書維。
圖/ 王郁倫攝影

現場實測!電子式掃描號稱3秒完測

未來若5G毫米波手機大量普及,毫米波有 波束窄、指向性強、頻譜寬等特性,且業者多將天線封裝在毫米波模組中,測試方法將與sub-6GHz不同,業界公認OTA(空中下載;Over The Air)技術比用纜線連接(接觸式)測試更適合作為量產時的解決方案。

稜研科技20日就發表了自家研發的OTA測試技術,現場展示與半導體自動化設備業者鴻勁精密合作開發的「XBeam毫米波自動化量產測試方案」,宣佈能取代傳統緊縮場天線量測系統CATR測驗,效率更高,能在小空間內,批量助客戶完成測試量產,現場更直接實測,號稱3秒量測一片2x4天線陣列模組,而一台機台內有六站能同時檢測,抓出瑕疵晶片。

稜研
5G毫米波被視為未來最應用最廣的技術。
圖/ 王郁倫攝影

唯恐錯過5G毫米波應用商機,這個技術吸引光寶、穩懋、仁寶、友訊、智易、中華電、聯發科、泰金寶及亞矽等大廠派員前往瞭解。

不過,並非只有稜研科技一家嘗試透過OTA技術測試5G毫米波通訊,中華精測日前也發表5G OTA半導體測試方案,幾乎各大測試儀器大廠也都競相宣佈解決方案,也因此,如何精準量測、降低業者成本成為關鍵。

超高頻毫米波測試變革,成新創切入機會

「假設有6億支5G手機,每支手機內有QTM525天線3個(註:是高通毫米波晶片),乘起來就有18億天線模組需要測試,」張書維說,由於豪米波有物理耗損特性,天線必須非常靠近電路板,所以稜研也能替客戶開發客製化AiP(封裝天線)模組,同時稜研也想到透過「電子式掃描」技術,以創新的OTA測試方式,「用波束量波束」測量毫米波訊號。

稜研XBeam與鴻勁機台整合.jpg
稜研XBeam跟鴻勁自動機台整合,但現場不給拍照,此照由官方提供。
圖/ 稜研

張書維指出,現在一般的測試方式是在暗室用機械式轉盤,將待測物放在上面,利用轉向測驗所有訊號方位,人工拿取耗時、又需要大測試空間,成為量產品管(QC)上的阻力,而電子式掃描並非創新技術,但以此方式OTA測5G毫米波則是首創,所以針對這個測試方式,稜研也去申請了35項專利。

「人家測試產品要200條產線,我們只要10條!」張書維認為能幫客戶節省大量成本,也因此吸引許多科技製造業者關注,新完成的3億元A+輪募資,英業達領投近億元,自動化設備與碳化矽晶圓大廠廣運集團、PCB材料大廠聯茂電子、日本多摩川電子及砷化鎵半導體大廠穩懋電子、國泰創投都參與投資。

XBeam OTA量測方案與鴻勁自動化機台整合.jpg
稜研科技展示XBeam OTA量測方案,自動化機台是與鴻勁精密合作,但現場不給拍照,此圖為官方提供。
圖/ 稜研

天線模組設計同業指出,要測驗5G天線毫米波,需要取得原廠授權對接,比方測高通5G毫米波方案,就要高通同意開放對接介面,才能測試,在系統品量產時,一般是在暗室做耦合測試,檢驗發射的能量是否足夠,至於稜研的技術是否獨創,則仍需要進一步瞭解。

對此稜研科技指出,5G毫米波仍在發展初期,許多業者有模組推出,高通確實是現在市占涵蓋最大的業者,稜研目前毫米波自動化量產測試方案已能解決「高通以外」所有方案,跟高通也在接觸中。同時,現在的XBeam毫米波自動化量產測試方案主要能測天線模組,至於支援5G毫米波的「成品」自動化量產測試機台還在開發中。

稜研科技副總Ethan拿出刻意設計的壞掉AiP給機台測試3.jpg
稜研科技副總林決仁手拿AiP天線封裝模組。
圖/ 稜研

稜研科技由張書維跟林決仁兩人成立,2014年創業至今剛好6年。兩人先前在中研院天文所服務,毫米波過去應用在航太及軍事等領域,隨各國5G陸續開台,美國少數城市毫米波服務已經上路,而由於商用量產端,毫米波測試設備尚無絕對領先者,稜研決定朝5G測試解決方案方向發展。

責任編輯:蕭閔云

關鍵字: #英業達 #5G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