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1/10資料量就能完成AI模型!NVIDIA的新技術「ADA」是怎麼做到的?
只要1/10資料量就能完成AI模型!NVIDIA的新技術「ADA」是怎麼做到的?

面對人工智慧(AI)時代的到來,「影像(image)」辨識成了目前應用的主流場景,如人臉辨識、工廠瑕疵檢測等,透過大量的資料「餵食」讓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達到人類需要的目的。

但是要讓機器最終能夠辨識什麼是狗、什麼是貓,甚至是更近一步辨識哪些品種,其中需要的資料其實相當龐大,但如果某些應用場景、如罕見疾病也希望能發展AI但資料量卻不足的時候怎麼辦?

NVIDIA發表ADA技術,用翻轉、扭曲讓資料量更豐富

NVIDIA的研究人員將開創性的神經網路訓練技術應用於NVIDIA StyleGAN2模型上,就以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所提供不到1500張圖片的資料庫,透過NVIDIA DGX系統來加快訓練速度、打造出一個能創造新的AI藝術模型,同時將這樣的技術稱為自我調整判別器增強(adaptive discriminator augmentation,ADA)。

NVIDIA ADA
影像透過隨機的變形、扭轉等方式,讓機器學習不會再因為資料量的不足而無法生成具有一定品質的AI模型。
圖/ 簡永昌攝影

NVIDIA繪圖研究部門副總裁David Luebke就表示,這樣的結果顯示NVIDIA依舊能採用生成對抗網路(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來解決AI在終端場景應用的問題,而不會受制於資料量的多寡。只是ADA是如何達到在少量資料的情況下仍能生成一個模型?在揭開ADA的面紗之前,可能要先了解GAN的運作模式。

GAN的運作基本上遵循一個原則,也就是訓練資料量越多、模型品質越好,主要GAN是由兩個合作網路所組成,一個負責建立合成影像的生成器,另一個則是根據訓練資料學習逼真影像外觀相似程度的辨別器。

而根據NVIDIA過去的經驗,通常要5-10萬張影像才能訓練出一個高品質的GAN,不過對不少應用場景要搜集到至少5萬張的影像而言,是相對困難。也因此若是靠零星的資料進行訓練,則判別器就只能單純記住訓練影像,而無法提供有效的回饋、判別給生成器,產生過度擬合(overfitting)的問題。

只要2000張圖像,就能產生2萬張圖像的模型品質

所謂過度擬合,是指說該生成的模型所提供的資料,將會過分吻合目前所擁有的數據,以致於無法提供其他資料或進行預測未來的觀察結果。對此,NVIDIA 技術行銷經理蘇家興表示這正是ADA所能發揮的地方。

ADA能將少量的影像資料透過旋轉、剪裁甚至是翻轉的過程來隨機扭曲影像,對機器來說每一個改變就如同是一個新的數據,因此就像是「聚寶盆」一般,數千張的影像資料能透過ADA的處理擴張成數倍的資料庫。但蘇家興強調,這個技術非常重視「隨機」的重要性。

NVIDIA ADA
NVIDIA的研究,2000張的圖像透過ADA技術,就能達到2萬張圖像所生成的AI模型品質。
圖/ 簡永昌攝影

他以健身為例表示,當我們一直用同一個路徑在訓練肌肉的時候,一開始或許會有進步,不過久了以後就會被身體記憶,也因此即便增加負重、若不改變訓練模式,也可能無法望下一個階段邁進。「所以它不會是固定都旋轉45度,」蘇家興說,這也才能讓AI一直相信有許多新的素材持續被提供並學習,而整個模型也才能不受資料量的限制被創造出來。

從NVIDIA的研究來看,要達到相同模型的品質成果,過去可能需要2萬張資料、如今只需要2000張就能達到,整體來說影像數量減少了至少10倍。但是蘇家興表示,ADA的存在不是為了「加速」模型的產生,而是為了「減少」模型產生時所需要的資料量,也因此訓練時間並不會因此而縮短,但類似遊戲(Gaming)、藝術甚至是罕見疾病的醫療場景,將有機會因為ADA的技術而加速未來的發展。

NVIDIA也表示,現今這個NVIDIA Reasearch團隊有超過200位科學家,在NVIDIA企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主要研究的重點在於AI、電腦視覺、自駕車等,對創辦人黃仁勳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團隊。

原因無他,當NVIDIA有能力打造出一流的硬體如GPU以後,少了軟體的搭配滿足終端市場的需求,也無法將GPU發揮最大效益,而NVIDIA Reasearch團隊正是一群試圖解決終端應用場景的問題,不論是否會立刻在市場中發酵,但當像ADA這樣的概念分享到全世界後,NVIDIA相信不久的將來就會看見許多更接地氣的應用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頭。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Nvidia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