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後真的「塵歸塵、土歸土」, 要價15.7萬元有機葬法迎來首位客人!
死後真的「塵歸塵、土歸土」, 要價15.7萬元有機葬法迎來首位客人!

為緩解日益嚴峻的氣候變遷,許多有志之士已開始顛覆能源、交通等各個領域,然而卡翠娜.史佩德(Katrina Spade)著眼的,卻是改造歷史與人類社會同樣久遠的殯葬業,她在2017年成立新創Recompose,為人們身後提供更環保的葬禮辦法。

光是在美國,製造棺材一年便需要砍伐400萬英畝的森林,土葬消耗了3,000萬塊木板及80萬加侖的防腐液。且法國巴黎市政府的一項研究指出,土葬使用的棺材及墓碑加總後的碳排放量,相當於一輛汽車行駛4,000公里,污染遠比普遍想像中驚人。

史佩德思考出的解決方案是「將遺體化為土壤」,與火葬或土葬相比可減少超過一噸的碳排放量。Recompose會將遺體與木片、苜蓿、稻草的混合物置於同一個容器內,約1個月後微生物即可將遺體重組成肥沃土壤,價格約為5,500美元,比大多數的殯葬服務都要來得便宜。

high way
法國巴黎市政府的一項研究指出,土葬使用的棺材及墓碑加總後的碳排放量,相當於一輛汽車行駛4,000公里,污染遠比普遍想像中驚人!
圖/ Flickr CC by Martin Howard

過去幾年來,史佩德已與華盛頓州立大學合作,對6位志願者進行實驗,成功將遺體轉化為土壤。且隨著華盛頓州新法案在2020年正式生效,允許殯葬業者將遺體自然分解,Recompose計畫在11月迎接第一位客戶,明年還預計開放親屬造訪參觀。

史佩德認為,若能在與世長辭後為地球做出貢獻是最好的作法,因此Recompose也與森林保護區Bells Mountain合作,在家屬的同意下這些土壤可捐贈給復育森林之用,成為對抗氣候變遷的一份力量。

史佩德期望,以華盛頓州為起點,未來美國各州都可以接受這種殯葬方式,甚至能夠進軍海外成立子公司。

將NBA球隊搬進迪士尼渡假村,「泡泡聯盟」挽救400億元損失

2020年度的NBA總冠軍賽,美國職籃球星詹姆士(LeBron James)帶領洛杉磯湖人擊敗前東家邁阿密熱火,奪下生涯第4枚冠軍戒指,也為「泡泡聯盟(NBA Bubble)」畫下完美句點。

回到2020年3月,爵士隊驚爆球員確診,例行賽事全面停擺。直到7月,NBA邀請22支球隊進駐佛州迪士尼世界,在ESPN體育大世界園區舉辦閉門賽。

出入嚴格管制下,球員被集中隔離並每天篩檢,眾人彷彿置於「泡泡」中;在短短兩個多月內緊密進行172場比賽,結果包括工作人員,沒有傳出任何病例。

Basketball court
2020年3月,NBA爵士隊驚爆球員確診,聯盟隨即宣布延期2019-20球季賽事,季賽門票收入、商品銷售周邊收益受到衝擊,初估損失超過151億元台幣。
圖/ Flickr CC by John Walsh

建立泡泡聯盟對NBA來說也是空前挑戰,一場比賽照慣例不會超過兩支球隊,然而這次需要一次應對22支球隊、350多名球員,NBA執行副總裁弗拉托(Kelly Flatow)坦承,「沒有任何範本或往例可循。」

為克服交通、物流、醫療、安全等種種難關,泡泡聯盟所費不貲,共花費約1.8億美元(約新台幣51億元),平均每天成本高達180萬美元(約新台幣5,132萬元)。

NBA本季例行賽因疫情取消258場,全聯盟營收損失逾6億美元(超過新台幣172億元),泡泡聯盟依舊相當成功,雖然球賽門票、餐飲及周邊商品等現場收入占了NBA整體營收4成,但透過增加虛擬廣告與合作夥伴,將損失壓至最低,從而避免無法全面復賽的15億美元虧損(約新台幣438億元),一位NBA高管就表示,「毫無疑問,這非常值得。」

責任編輯:郭昱彣、張庭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為何台灣製造業在「智慧製造」卡關?AWS白皮書點出問題,提供實踐最佳解
為何台灣製造業在「智慧製造」卡關?AWS白皮書點出問題,提供實踐最佳解
2025.08.13 |

全球製造業正處於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從勞動力短缺、供應鏈脆弱,到淨零碳排與數位轉型需求的成長,每一項趨勢都正重新定義產業格局。對此,AWS 發布《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台灣產業韌性與轉型關鍵策略》白皮書,深入剖析製造業在全球地緣政治與市場變化下的挑戰與機會,提供台灣製造業適合的落地策略與最佳實踐方法。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白皮書限時下載

擔心無法回本、缺乏知識技術,台灣升級「智慧製造」卡關中

台灣製造業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同時面臨地緣政治風險、技術門檻高、人才缺口大等多重挑戰。其中在供應鏈韌性方面,壓力更為顯著。根據英國營運持續協會統計,全球近 8 成企業在過去 12 個月曾遭遇供應鏈中斷事件,凸顯全球供應鏈的脆弱,台灣製造業也難以倖免,特別在國際局勢不確定性與在地原料依賴度高的情況下,會進一步放大成本與交期風險。

生成式 AI 應用快速擴展,預計 2025 年台灣企業導入將進入早期大眾階段,並以半導體產業為先導,逐步擴散至其他領域。DIGITIMES 調查顯示,已有 18.1% 的企業採用生成式 AI,並積極用於改善營運效率與產品良率,然而仍有 31.5% 的企業尚未規劃導入,主因包括成本考量、缺乏知識與技術、產業需求不明確,使企業在大規模部署時保持謹慎態度;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2023 臺灣企業轉型現況及需求調查》也顯示,37% 的企業擔心智慧製造投資報酬率過低,30% 缺乏導入知識與技術,27% 不清楚如何實踐,導致智慧製造推動困難。在電子製造業迫切需要專業人才之際,許多產業面臨預算與數據分析能力不足的窘境。

AWS
圖/ AWS

此外,勞動力老化也是台灣製造業的問題。以國發會數據估算,2030 年台灣 50 歲以上就業人口將達 23.8%,導致技術傳承與產線穩定性受衝擊;同時 2050 年淨零碳排目標,迫使製造業必須進行碳盤查與能源優化;加上雖然 9 成企業已啟動數位化,但多數仍停留在營運系統,生產端 IoT 與 AI 應用不足,數據價值未被充分釋放。上述都恐將成台灣製造業升級的阻礙。

全球製造業大變局,智慧製造成關鍵突破口

根據媒體《DIGITIMES》研究,全球智慧製造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3,212 億美元,快速成長至 2033 年的 1 兆 1,583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13.7%。在社會和全球趨勢的推動下,不只對台灣的製造業帶來新的壓力和挑戰,同時也催生了產業升級需求。

所幸,隨著智慧製造的 4 大技術日益成熟,替台灣製造業帶來更多可能。目前,IoT 透過連接感測器與生產設備,已實現即時監控與資料收集,並支援預測性維護與生產最佳化。世界製造業基金會報告顯示,IoT 已成企業智慧製造的首要投資項目;此外,智慧製造上,AI 現已被廣泛應用於品質檢測、生產流程優化與預測性維護,企業若結合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與生成式 AI,即能以數據驅動決策,提升生產靈活性並降低成本。

同時,隨著「數位雙生」的發展,企業可藉其進行「虛擬試錯」與「情境模擬」,在導入新技術前,先模擬其對現有產線的影響,或預測潛在風險與資源耗損,避免浪費;另外,在 AI 大規模應用下,數據隱私、安全風險成為顧慮。「主權 AI」確保企業在可信的基礎架構中進行數據分析與模型訓練,降低數據外流風險,並支援在地資料中心部署,以滿足低延遲、高安全需求。企業若在產業升級中,將智慧製造的 4 大技術整合,即能在自家領域有效推進。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白皮書限時下載

加速轉型關鍵夥伴登場!AWS 台北區域重磅上線

AWS 作為全球雲端運算領導者,深耕台灣市場多年,成為製造業升級「智慧製造」的鑰匙之一,提供全方位資料策略、生成式 AI 創新、敏捷性等多種解決方案,協助製造業突破瓶頸。

過往製造業資料分散在 IoT 裝置、舊設備、資料湖、雲端資料庫與內部系統中,缺乏統一結構與命名規則,也受到組織文化與部門隔閡影響,導致難以擴展或有效利用。藉由「AWS 工業資料經緯」框架,能支援多來源數據關聯與脈絡化,可用於分析、AI 模型訓練與數位應用程式開發,讓資料運用最大化。藉由 AWS 的高性價比基礎設施與豐富合作夥伴網路,企業可大規模部署生成式 AI 應用。

製造業期待透過生成式 AI 來加速產品開發、提升營運效率、優化供應鏈並強化客戶體驗。AWS 提供完整 AI / ML 服務,支援模型建置、訓練、推論與部署全流程,助企業快速、安全落實 AI 應用。企業可將專有資料導入基礎模型,進行微調與最佳化應用。

同時,為協助製造業在全球市場中維持高度韌性與營運敏捷性,AWS 已於 2025 年初在台灣設立全新 AWS 台北區域,涵蓋三個可用區,將使企業能就地處理與儲存必須留存於台灣的資料,確保資料主權與合規性,同時降低延遲、提升應變速度。AWS 預期將在台北投入數十億美元於營運、基礎設施與客戶支持,幫助製造業數位轉型。

立即下載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台灣產業韌性與轉型關鍵策略》
掌握產業趨勢、實戰案例與資安關鍵策略,打造下一階段的製造業競爭優勢!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