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興衰、地下城屠龍⋯像人生一樣不能存檔, 這些遊戲有什麼樂趣?
國家興衰、地下城屠龍⋯像人生一樣不能存檔, 這些遊戲有什麼樂趣?

此地無銀,本文絕不是打像素風格(pixel art)塔防遊戲連4次卡關後,為平復情緒才寫的,而是每次發現遊戲的巧妙設定、體會無法存檔的痛苦後,頓悟(遊)戲如人生的感慨與感動,才有感而發。

遊戲玩家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如果不是玩家,說不定看完本文會想踏入這個未知世界,用幾小時感受人生的甜蜜與苦澀喔!

失誤令人扼腕,也是遊戲必要元素

對玩家來說,遊戲和人生最不同之處,在於能存檔、讀檔(俗稱S/L大法,Save & Load),不小心犯錯還有後悔的權力,就像乘上美劇《回到未來》的時光機跑車,穿越時空修正歷史錯誤,直到滿意。

因為存、讀檔功能,促使我們玩遊戲時追求完美,讀書考試都沒這麼認真追求100分。

打從起始畫面開始,我們希望按對每個選項、做對每次選擇,努力計算最有效率的資源配置方法,所以研究遊戲設定、查攻略、上論壇討論,甚至為此學習外文,廢寢忘食──差不多是火熱新劇《后翼棄兵》裡,西洋棋士鑽研技藝那樣的瘋狂。沒錯,長輩一定說過,「要是念書有這麼認真,早就可以讀台大了。」但拜託,念書哪有遊戲這麼好玩呢?

Save
對玩家來說,遊戲和人生最不同之處,在於能存檔、讀檔(俗稱S/L大法,Save & Load),在遊戲中不小心犯錯也還有後悔的權力。
圖/ Flickr CC by GotCredit

從任天堂紅白機到手遊抽卡,一直以來存檔、讀檔如流水,習慣每回合存檔,下回合狀況不利就讀檔重來的我,卻在接觸「不能反悔」的生存模式之後,對遊戲有了全新體悟:

追求完美固然是一種玩法,但把自己丟到「即使出錯也無法重來」的狀態下,那些肯定會出現的失誤與犯錯,終究會變成遊戲的一部分。

不,應該說那些無關緊要的無心之過,導致無計可施的危機、令人捶胸頓足的策略錯誤,才使得遊戲變得更有人性,更精采刺激,遊戲也因此更接近真實人生,帶來值得借鏡的體悟。

第一次發現犯錯也無妨,甚至出錯才增進遊戲體驗的刺激感,是在歷史模擬策略遊戲《歐陸風雲IV》,由瑞典製作公司Paradox開發出品。

該公司旗下策略遊戲向來十分硬核,投入200小時差不多能熟悉規則入門,花700小時的我,已經能體會此類遊戲的美妙。

歐陸風雲遊戲畫面
《歐陸風雲4》著眼於國家種族發展上面,雖然名稱為「歐陸」,涵蓋範圍卻是整個地球,也就是美洲、亞洲都算在內。
圖/ STEAM

掌握400年國家興衰,化犯錯為成長力

《歐陸風雲》系列讓玩家在全球上百個國家中選擇任意一個,模擬15世紀到19世紀間的外交與戰爭。過程長達400年的橫跨度,沒事做時加速快轉,但一出事就可能影響未來幾十年。

遊戲裡的國家,最重要是抱對大腿選邊站,一個弄不好,戰爭搞到人力資源殆盡、經濟破產,是新手常犯的錯誤,戰敗只能割地賠款、甚至淪為附庸國,望螢幕興嘆。

剛接觸該遊戲時,我總是隨時存檔,出錯就讀取前幾年的檔案,但這遊戲過分的是,若想解鎖成就,只能選擇無法讀取舊檔的鐵人模式(下次開機只能讀取目前存檔)。

開啟鐵人模式前,我老是為了追求完美而砍掉重練,能力值低落的國王即位,我讀檔重刷隨機新事件;宣戰被打敗、抱錯大腿被強國侵略,趕快回溯時間重新制定外交策略,只要記得存檔,人人都是「超級霸、龍傲天」。

但失去玩家最大的「讀取舊檔權柄」之後,我頓時變成習慣動真情、卻老是選到渣男或腦殘手滑的新手寶貝。

Tech Tree
科技樹是許多經營類或RPG遊戲裡的重要機制,玩家必須在樹狀的分歧點步步為營並作出選擇,與所屬角色、國家未來的命運發展密不可分。圖為《文明帝國6》相對許多遊戲分支較簡單的橫向科技樹。
圖/ Steam

被電腦打敗,關機重來;不願認輸、被併吞成附庸,關機重來;科技樹升級選錯,還是關機重來!每次開局沒幾十年就放棄,因為實在砍掉重練太多次,最後下定決心至少跑玩一輪遊戲的400年,沒想到自此發現新世界,重新體悟人生。

不能存檔重來的遊戲,不就是人生嗎?犯錯雖然會受傷,只要不致命,都有振作再起的機會。比如割地賠款很痛苦,但小國寡民行政成本低,接納新科技典範速度快,幾十年後,科技、經濟都領先,把失土討回並不難。

碰上爛國王拖垮進度,但老天(在這情況下是電腦設定)並不會只給壞運氣,總會輪到正面事件隨機發生。

因為不能存檔重來,我才體會到,在遊戲過程中,犯錯一定會發生(即使是熬夜精神不濟,導致按錯按鍵這種失誤)。

與其掛念「為何不能存檔重來?」還不如放寬心接受錯誤和壞運氣,設法在接下來的體驗裡振作努力,償還過錯、學會教訓再出發──如果遊戲有400年,花幾十年彌補失誤,不致於追趕不上。而且正因為痛苦,因為在乎,反而更有動力克服眼前的困難,這不就是最大的學習動力?

長期來說,大家犯錯的機率相同,沒必要遺憾過去;而老天大概是公平的,遇上壞事之後,總有好事件來臨,因為不能存檔重來,我反而學會公平看待機運、期待未來。

江湖一點訣,輕鬆致勝卻趣味盡失

不能存檔與讀檔的第二個收穫,是不再糾結於「做出最正確的選擇」,而能欣賞「每個不同的可能性」。

以前玩遊戲,碰到難關老是先看攻略,出錯就讀檔重來,總想點擊每個最有利的選項,玩出完美大結局。開始玩不能讀取舊檔的模式後,才學會「每個抉擇都有它的出路」:回顧過去時,沒有絕對正確的選項,面對未來,卻可以保留不同的可能性。

這麼說吧,如果把人生當成開放世界遊戲,有人喜歡解主線劇情,追求最快通關、升到最高等級、擁有完美技能,成功者當然令人佩服,若這是最正確的玩法,不能保有其他選項嗎?

我能否當一個慵懶又耍廢的法師,某種類型的法術老學不會;或是技能高強但愚直頑固的戰士,不認為世上有謊言;也可能成為缺點明顯又自私自利的盜賊,不學賊技偏偏愛拿斧頭之類;甚至永遠當個弱弱村民,見怪物就逃,這輩子不出新手村,只和勇者聊天來想像世界等等。

柏德之門
《柏德之門》系列最新作《柏德之門3》由開發《神諭》的拉瑞安工作室接手,部分內容在今年10月以搶先體驗的形式發布。
圖/ Steam

遊戲的完美結局很好看,但除此之外,那些有所不為的偏執,那些愚笨犯的錯,受騙上當的懊悔,分贓不均的決裂……不也是構成精采人生的一部分嗎?如果人生能存檔重來,或許每個人都會活成相同模樣,你我都是身懷絕技的高等角色,多少有點無聊吧!

在不能存檔重來的遊戲裡,我才學會,做決定前要謹慎,要謹慎運用有限的資訊做出判斷,做好決定就不要後悔,但也別忘記還有下次機會。雖然已發生的事情無法回溯,但還是有無數個決定在未來等待,縱使做錯了一個(或好幾個),直到遊戲結束前,都有機會改寫故事。

把攻略擺在一邊,我才開始欣賞隱藏於各種選項的可能性,也更有餘裕沉浸在遊戲裡、體驗劇情,進而了解自己是眾多選項裡的其中一個可能,過去的選擇構成現在的我,但未來還在等我創造。

也因為大家做出不同選擇,才構成了一個豐富世界,畢竟每個人都按攻略進行的勝利人生也太無趣了。

遊戲最不像人生的地方,是角色死後總能復活(或乾脆讀檔重來),如果扮演角色不能存檔,我會更謹慎看待風險、盡力提升創意。這樣體悟則是在經典地下城遊戲《博德之門2》裡,屠龍硬仗一次次「滅團」學到的。

博德之門2
《博德之門2》為傳奇角色扮演(RPG)遊戲,其高難度的「龍與地下城」遊戲架構,搭配濃厚的美式風格,讓無數RPG玩家難忘遊戲中結伴冒險的旅途時刻。
圖/ Steam

激鬥惡龍頂不住,勇者人生的3個體悟

當年第一次遇到惡龍,皮硬血厚的戰士都直接被秒殺,法師各種法術對龍無效,硬拚兩下卻很快滅團之後,發現英雄勇者真不是人幹的職業,一不小心就會死欸!

第一個感想是: 若是真實人生,面對無法承受的風險,要學會謹慎衡量,不要「中二病發」、無腦直上。

被龍虐了許多次,一開始以為是等級不夠高,只要升級就能過關,想不到還是一次又一次滅團,灰心上網查攻略,才得知不能硬碰硬。

面對難關需要的是創意,有好多種打法可以用,只要了解龍的設定,學會限制龍的強項、攻擊牠弱點,不怎麼強的隊伍也能完成屠龍任務。

遊戲到了這個階段,又產生第二個感想: 若對照人生,不要以為呆呆向前衝、付出更多努力就能克服困難,努力當然重要,但釐清問題、對症下藥的判斷力更重要。

CYBERPUNK 2077
遊戲如同人生,每個抉擇都有它的出路,回顧過去時,沒有絕對正確的選項,面對未來,卻可以保留不同的可能性。圖為科幻第一人稱劇情遊戲《電馭叛客2077》遊戲畫面。
圖/ Steam

度過難關感覺不賴,但看了攻略才發現,原來屠龍這麼簡單,那之前的努力又算什麼?頓時失去遊戲的趣味,產生了「見山又是山」的第三層感想: 遊戲和人生一樣,因為未知,所以好玩,如果一切已知,也就失去挑戰樂趣。

遊戲裡,我可以存檔、讀檔、看攻略,當那個還沒遇到怪物,就知道破綻在哪的天選之人;對應真實人生,雖沒有標準攻略,但不會因此不好玩,反而應該說,真實人生比遊戲更有趣,因為充滿未知與可能。

我們終究只能在這個不能存檔的人生遊戲裡,評估風險、體驗犯錯的痛苦並且成長,體會犯錯的必然,同時開始享受接下來的未知旅程;可以選擇自己想扮演的角色,目標不一定是完美大結局,可以開創更多不同的玩法和流派。

在遊戲裡竟然學到人生觀,這時間花得值得啊!雖然開頭的塔防遊戲讓我倍感挫折,也許幾天、幾個星期不想再開,但還沒放棄挑戰,就算上網查攻略,也希望自己找出全新玩法過關。

畢竟不能存檔的遊戲,就是人生啊!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319期12月號《解析台灣半導體奇蹟!》

責任編輯:張庭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台灣餐飲業正面臨「三高」壓力——店租高、物價高、人力成本高。疫情後商圈景氣逐漸回流,店面需求攀升帶動餐飲業租金持續上揚;與此同時,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食物類物價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上漲,累積漲幅達13.98%;儘管2025年基本工資調漲4%,仍難以紓解餐飲業缺工困境,勞動部人力需求調查顯示,住宿餐飲業人力缺口估計高達24萬人。

面對嚴峻挑戰,餐飲經營者必須追求單位產出極大化,方能在有限資源下維持營運效益。對此,全台最大外送平台 foodpanda 憑藉每日百萬活躍用戶的數據優勢,透過精細化分析平台數據金礦,提出「極效經營」新思維,協助餐飲業者投入極小資源、創造極大效益,開啟可持續的經營新常態。

foodpanda拋出新極效思維,以數據洞察助攻極效經營

餐飲經營效益的關鍵,或許不只在於菜好不好吃。許多店家面對業績不振時,直覺反應往往是延長營業時間、加碼廣告投放或更換菜單,卻不一定能看到改善效果。攸關經營效益的問題,難道只能憑感覺判斷?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foodpanda 商務總監簡紫涵指出,這些「憑感覺」的決策缺乏數據支持,所以適得其反。例如延長營業時間雖能多開放時段,但若缺乏消費需求,只是徒增人力與水電成本;顧客評價不佳,也未必完全與餐點味道相關,可能是包裝體驗造成印象扣分;為了衝業績而進行廣告投放,若沒有精準鎖定目標客群,流量依舊難以轉化為營收。

「工具不缺,缺的是以數據為基礎的問題意識與策略思維。」對此,foodpanda 率先提出「新極效思維」,將經營效益拆解為三個核心變數:人效、時段效、通路效,將平台累積的海量消費數據金礦轉換成深度洞察,以營運顧問的角色協助店家重新理解營收從哪裡來、何時來,以及如何放大,取代傳統的經驗式判斷。

集結產學資源,打造接地氣的數位轉型方案

從POS系統、訂單系統到報表介面,儘管數位工具普及,實際能將數據轉化為經營策略的餐飲業者卻少之又少。深耕台灣13年的 foodpanda,累積超過 10 億筆訂單,合作店家逾萬間,實地輔導過上千商家;平台所累積的數據不只包含訂單紀錄,也涵蓋消費者輪廓、消費頻率、地區飲食習慣、客群結構與品項偏好等,對多數中小餐飲業而言,都是難以自行蒐集的珍貴經營資產。

為了讓數據真正轉化為行動力,foodpanda 自2024年起組建百人商業顧問團隊,經過內部的商務學院專案分享、跨部門培訓與餐飲實戰演練,將平台 know-how 轉化為輔導實力。同時,foodpanda也攜手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以及 AMT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補強數位轉型方法論,針對不同餐飲業者量身打造成長方案,在台率先推出「餐飲錢力股計畫」,以「診斷-訓練-優化」三階段打造轉型模型:

  1. 數據認知期 :透過12題線上檢測,免費協助店家快速盤點經營現況,建立數據意識。
  2. 行為調整期 :針對檢測結果與平台分析,產出「客製化錢力數據報告」,內容涵蓋曝光數、轉換率、回購率、客群結構與市場趨勢,並由顧問解析機會點,制定行動方案,如新客優惠、廣告投放策略、商品組合優化等,並以月度、季度或半年度為單位持續追蹤與調整。
  3. 數據經營期 :透過「錢力股實戰坊」4小時濃縮課程與顧問小組,協助店家從認識數據、活用數據,到發展長期經營策略。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簡紫涵指出,推動數位轉型的最大阻力往往來自「心態」。許多商家老闆秉持「東西好吃就好」的傳統觀念,對於改變現狀抱持疑慮。因此,foodpanda 顧問的角色不僅是提供數據分析,更要與店家並肩作戰,明確告知投入成本、執行時間與預期成效,並透過同業成功案例創造「跟進效應。」

而顧問服務的核心,則是將數據洞察落地為行動——從菜單設計、商品攝影到促銷搭配,確保流量變現。例如:北部一間便當店,新客轉換率低,經雙軌策略(新客優惠+廣告曝光)半年營收翻倍並展店;一間早餐店則在調整商品組合並搭配廣告後,成功帶動業績與客數雙成長;還有一間滷味店透過菜單 A/B 測試,成功提升高客單價品項的銷售比例。

不只是外送平台,foodpanda也是專業餐飲轉型顧問

外界談到外送平台,往往聚焦於抽成比例與外送服務,卻鮮少注意到,它們同樣能成為餐飲業的成長推手,就像 foodpanda 發起的「餐飲錢力股計畫」,為合作商家全面賦能、提供全額免費的顧問服務,除了客製化潛力數據報告,非合作商家也可透過12題線上檢測進行數位轉型健檢,並免費參加實體工作坊。

首波實戰坊將於9月啟動,首批輔導50間潛力商家,目標逐步擴大至每年1,000間,協助業者翻倍成長。「我們與餐飲業是互利共生,商家成長,我們才有長期合作的基礎。」簡紫涵強調,只要有改變意願且具成長潛力,合作商家皆能獲得顧問服務。

據統計,創業後三個月是餐飲業的存活關鍵期,奠定能否進入長期成長循環的基礎。「數位轉型不是少數大型商家的專利,而是餐飲業的新常態。懂得善用數據的店家會不斷成長,不懂的則可能被淘汰。」

不侷限於外送平台的角色,foodpanda 更願意擔起專業餐飲轉型顧問的責任,發揮數據力與企業影響力,讓餐飲業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從存活走向壯大,更帶動餐飲產業發展更上層樓。

立即領取專屬錢力報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