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茲冬季推薦書單出爐!從歷史故事到醫學創新,這5本陪你度過歲末
比爾蓋茲冬季推薦書單出爐!從歷史故事到醫學創新,這5本陪你度過歲末

儘管歷經了疫情、奧運延期、美國大選等各種動盪,2020年也即將拉下帷幕,依照往年慣例,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會彙整下半年讀過的書籍,精選5本好書與大眾分享,本週他也公佈了今年的冬季書單。

在充滿挑戰的2020年中,比爾蓋茲表示他廣泛閱讀了從探討嚴肅社會議題,到能輕鬆吸收的各式書籍,也希望這次推薦的書單能為各個書迷們帶來幫助,或在一本好書的陪伴中度過這一年。

The New Jim Crow: Mass Incarceration in the Age of Colorblindness》作者:蜜雪兒.亞歷山大(Michelle Alexander)

gates notes 01.JPG
圖/ Gates Notes

雖然這是本已經出版10年的書,今年5月發生的佛洛伊德之死事件,加深比爾蓋茲認識美國系統性種族歧視的興趣。比起去年推薦的小說《An American Marriage》,本書闡釋了有色人種實際在美國司法制度下遭遇的不公不義,佐以關押人數等相關數據支持其論點。

在不夠公平的司法制度下,一旦蹲過監獄,黑人很容易陷入找不著工作,鋌而走險犯罪,最後再次入獄的惡性循環,只能在下層階級打滾,毫無翻身餘地。

比爾蓋茲認為,這本書令他了解到美國需要一種更公平量刑方法,並投資黑人社群更多資源,進而消除有色人種面臨的不公義情況。

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Range: Why Generalists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作者:大衛.愛普斯坦(David Epstein)

gates notes 02.JPG
圖/ Gates Notes

從網球選手費德勒(Roger Federer)到提出進化論的達爾文(Charles Darwin),本書提出一個概念,縱使世界要求人們要有深入的專業,能夠脫穎而出的往往是有著多元經驗與觀點,不被既定框架束縛的「通才」。

比爾蓋茲將其與自身經歷做比照,聲稱微軟能夠成就偉業的關鍵之一,就在於他們網羅的人才廣度深度兼具,不僅程式技術非凡,在專業領域及跨領域都有深入思考。他還發現這樣的團隊更富好奇心。

比爾蓋茲認為,如果你是曾經對專業的同事們感到抬不起頭的通才,那這本書正是為你所準備。他唯一不同意此書的是,愛普斯坦對專才的批評太過強烈,他只希望人們在埋首於自己有熱情的領域時,記得偶爾抬頭看看其他專業的人們都在做些什麼。

The Splendid and the Vile: A Saga of Churchill, Family, and Defiance During the Blitz》作者:艾瑞克.拉森(Erik Larson)

gates notes 03.JPG
圖/ Gates Notes

本書是一本歷史書,描述1940年至1941年納粹德國對英國進行空襲的「倫敦大轟炸」期間的史實。

比爾蓋茲表示,雖然這本書聚焦的範圍相當侷限,無法讓讀者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有著通盤性的領略,但作者藉由摘錄當時英國平民的日記內容,帶你走入倫敦民眾必須每晚躲入地下鐵避難的特殊時期,感受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與憂慮。

同時本書也對時任英國首相的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與他的團隊,如何在國家面臨危亡關頭時,抵禦納粹德國的威脅有所描繪,比爾蓋茲認為此書是對那個時代很好的補述。

The Spy and the Traitor: The Greatest Espionage Story of the Cold War》作者:班.麥金泰爾(Ben Macintyre)

gates notes 04.JPG
圖/ Gates Notes

這同樣是本政治故事。這本書以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KGB)特工奧列格.戈爾季耶夫斯基(Oleg Gordievsky)跌宕的人生為軸線,記載了冷戰期間牽涉英美蘇三方的間諜故事。

出生在一個特工家庭,從小就被當成頂尖間諜培養的戈爾季耶夫斯基,在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後,對殘殺無辜平民的蘇聯政府感到動搖,而被英國特工吸收,為他們提供重要情報,最終卻被美國叛變特工奧德里奇.艾姆斯(Aldrich Ames)出賣,不得不逃離莫斯科躲避殺禍。

比爾蓋茲表示,這本書雖然是非虛構作品,卻和他最愛的間諜小說一樣令人激情蕩然。

Breath from Salt: A Deadly Genetic Disease, a New Era in Science, and the Patients and Families Who Changed Medicine》作者:比嘉爾.特里維迪(Bijal P. Trivedi.)

gates notes 05.JPG
圖/ Gates Notes

全球有大約7萬人受名為「囊腫性纖維化」的病症所苦,這項遺傳性疾病會產生濃稠黏液堵塞微小氣管,導致呼吸困難甚至增加肺部感染的可能性。作者在這本書中描寫關於該疾病的醫療突破,以及默默為攻克疾病付出的英雄們的故事。

這本書與比爾蓋茲過去的經驗有所共鳴,1999年,曾有同事請求他資助囊腫性纖維化的藥物研究,因為該同事的孩子就患有此病。比爾蓋茲後來與妻子共同撥款2,000萬美元投入於囊腫性纖維的新藥開發。

比爾蓋茲稱讚,這是本振奮人心的書紀錄了一個傑出的科學創新故事,這些醫療突破惠及許多與囊腫性纖維化奮鬥的家庭,並證明一位熱情領導者能夠如何引領醫療革新。

資料來源:Gates Notes
責任編輯: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兼顧創新與客戶需求,蔡司半導體以微影跟數位雙引擎助半導體客戶成長卓越
兼顧創新與客戶需求,蔡司半導體以微影跟數位雙引擎助半導體客戶成長卓越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蔡司半導體製造科技(ZEISS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ZEISS SMT)一向低調但卻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花費30餘年時間投入研發,與全球最大的晶片微影設備供應商艾司摩爾(ASML)合作推進極紫外光微影(EUV)技術,協助台積電等客戶將電路微縮至奈米甚至埃米級的精細尺度,打造更小、更快、更省電的晶片,靈活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

從EUV微影光學系統開始,ZEISS以光罩檢測與驗證、先進封裝與失效分析完善服務

「目前最令人振奮的進展是高數值孔徑EUV(High-NA-EUV)技術。」蔡司半導體技術長暨產品策略負責人Thomas Stammler博士表示,這項技術將幫助晶圓製造商邁向2奈米甚至埃米級製程,更好滿足人工智慧(AI)晶片等高效能應用需求。

蔡司半導體提供的服務不僅止於微影光學領域,隨著製程複雜度提升,蔡司因應客戶需求將產品服務範疇逐步擴展到光罩檢測、製程控制,以及先進封裝與失效分析等跨領域解決方案,協助半導體客戶創新與持續產業變革。

ZEISS SMT
蔡司半導體技術長暨產品策略負責人Thomas Stammler博士分享蔡司半導體的最新產品技術進程。
圖/ ZEISS SMT

例如,蔡司半導體推出光罩檢測與驗證系統–AIMS® EUV–協助晶圓製造廠模擬EUV設備的真實運作條件,判斷光罩上有那些關鍵缺陷,缺陷修復後還可以協助驗證是否有修復成功,確保光罩品質,進而保障良率與降低生產成本。

隨著先進製程逼近物理極限,產業轉向先進封裝尋找新突破:無論是以3DIC進行堆疊、還是以Chiplet進行模組化設計,都讓晶片可以在效能與能耗之間找到新平衡。蔡司看準這波趨勢,不僅提供異質整合相關設備,更將其在醫療影像、顯微鏡等領域累積的技術力,延伸到半導體檢測,讓解決方案更具差異化,也能快速回應市場變化。

化180年經驗為創新基礎,以數位化驅動持續創新

蔡司半導體為什麼能成為艾司摩爾EUV與High-NA-EUV微影設備的光學系統獨家供應商?答案來自近180年的技術底蘊與持續創新的企業文化。

「近180年的累積,讓我們能挑戰極端工藝,例如打造原子級平整度的EUV鏡面。」Thomas Stammler進一步解釋,蔡司半導體不僅傳承傳統光學工藝,也擅於跨域創新,將演算法應用於光學設計、利用AI提升檢測精度,並透過數據串聯製程控制。

事實上,蔡司半導體早在許多年前就將數位化與人工智慧技術融入研發設計、生產製造與產品服務等環節,持續優化核心競爭力。舉例來說,為了讓EUV設備鏡面達到原子等級的平整度,蔡司半導體在設計階段便透過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技術進行模擬、修正與驗證,確保鏡面平整度符合預期;此外,也將人工智慧與數位化科技應用在光罩檢測、修復、量測,確保產品功能有利於客戶發現與修復缺陷、進而提升良率等。

以客戶需求為核心,鏈結供應鏈資源與力量成就共好

「我們的數位化應用不僅是單純的優化產品,而是支持客戶共同研發,解決真正的營運痛點。」Thomas Stammler進一步指出,台灣半導體客戶具備技術領先地位,需要在地團隊與客戶進行定期且密切的互動溝通以確保創新模式與客戶需求一致。「我們有很多前瞻技術測試與驗證都是從台灣開始,這也是我們會持續加碼台灣投資的原因之一。」

台灣蔡司半導體總經理范雅亮面帶微笑地解釋:「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具關鍵地位,台灣團隊的角色不僅僅是銷售與售服,更參與研發與應用工程,鏈結全球資源,快速回應客戶問題,同時,確保技術解決方案與客戶需求一致。」

ZEISS SMT
台灣蔡司半導體總經理范雅亮表示,蔡司半導體的全球在地組織架構讓團隊成員可以快速回應客戶與市場需求。
圖/ ZEISS SMT

這份承諾,不僅是技術合作,亦體現在人才培育。為了讓在地團隊與德國總部保持同步,蔡司半導體建立跨國人才交流機制:不只是派台灣工程師到德國進行長期訓練,也讓德國專家定期來台灣與團隊共事,形成雙向交流的人才循環。「透過雙向交流模式,台灣工程師能第一時間掌握最新技術脈動,同時把在地客戶需求回饋給德國研發團隊,加速解決方案的落地。」范雅亮如是說道。

為了向台灣半導體產業生態圈傳遞:蔡司半導體全面布局「前段製程到後段封裝」並提供相應產品服務,於SEMICON Taiwan 2025國際半導體展期間,以論壇跟專家座談等多元形式與台灣生態圈互動,以全球資源、在地合作的方式,與台灣半導體產業生態圈一同前行。

展望未來,蔡司半導體不僅會持續投入技術創新,也會從各個面向深化與台灣的連結,協助客戶持續突破極限,邁向卓越成長。

更多資訊歡迎官網了解:蔡司半導體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