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吮指回味」!肯德基如何靠三大行銷策略,突破疫情窘境、銷售漲逾10億美元?
不能再「吮指回味」!肯德基如何靠三大行銷策略,突破疫情窘境、銷售漲逾10億美元?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使餐飲飯店業受到重創,然而危機亦是轉機,肯德基(KFC)在經歷一季大衰退後,如何以新品牌活動、Near Me數位行銷整合翻身達到37:1 ROI?

2020年2月,歐洲新冠疫情爆發前夕,肯德基依計畫於英國各點展開「It’s Finger Lickin’Good」廣告行銷活動,但在163人向英國廣告標準局(Advertising Standards Authority)投訴後,肯德基於3月撤下帶有此標語的系列廣告。隨著疫情不段擴散,向來以挑釁式廣告聞名的肯德基自封為2020年最不恰當廣告口號獎得主,於同年8月因應新冠防疫措施(不接觸臉部)於全球暫時下架使用長達64年的廣告口號「吮指回味」(It’s Finger Lickin’Good)。

kfc_shutterstock_1308118438拷貝.jpg
圖/ Shutterstock

在短短幾個月中,肯德基從撤廣告、暫時閉店,到重新站上服務第一線;從原本的在店享用與外帶模式轉換為外帶與外送優先;行銷方面則更加強數位親和度與社群粉絲的互動黏著度。三大品牌與數位行銷策略,他們是怎麼做的?

廣告口號由你決定

忍痛暫別代表性標語的肯德基順勢在英國及愛爾蘭邀請超級粉絲們提出替代標語,並經由全體大眾票選。活動迴響熱烈,並吸引了許多名人前來參與,如Oliver Proudlock、饒舌歌手 Professor Green以及廣播名人Chris Stark,新口號亦大量應用於接下來的系列廣告中,創意發揮使人會心一笑。

KFC-reveals-new-logo-after-scrapping-Finger-Lickin
圖/ mirror

#RateMyKFC

疫情的爆發並不會降低消費者對炸雞的熱愛,這些被「關在家」的消費者開始試圖在家裡「重建」肯德基,肯德基社群團隊當然不會錯過這個熱門議題,立即著手推出#RateMyKFC以推動該趨勢。

據統計,該活動約收集了13,000則分享,推特(Twitter)上關注者的參與率更達到101%。而值得一提的是,這起活動並非只是曇花一現地在社群激起一個小水花而已,肯德基在後續宣布重起營業的宣傳中,也巧妙地結合了這些素材。

KFC
圖/ twitter

延伸閱讀:聯手麥當勞推人造肉漢堡McPlant!為何Beyond Meat股價反倒重挫28%?

肯德基將這些由網友上傳的「自製肯德基」照片以席琳·迪翁(Celine Dion)的《All By Myself》作為BGM剪輯為一支30秒的影片,影片末尾處,肯德基向消費者喊話表示,「我們也很想念你」(we missed you too),並宣告將重新開放門市以供外賣。

肯德基英國和愛爾蘭市場總監 Jack Hinchliffe 在接受《行銷周刊》(Marketing Week)採訪時表示:「我們的粉絲花了很多時間在家裡重建肯德基,並且一個比一個更好,我們向他們的努力致敬。透過影片我們想讓粉絲們知道我們回來了,他們可以放下煎鍋、交給我們。」

Near Me

然而並不是所有門市都可以立即營業,試想,當你坐在家裡想訂肯德基,隨手打開Google Map確定附近是否有店家、有沒有營業,到了店門口卻發現沒有開,是不是感到無比掃興?

於英國、愛爾蘭地區約有920家門市、曝光於約50,000個網路頁面上的營業資訊大量且繁雜,難以輕鬆管理。為此,肯德基與軟體業者 Uberall 合作,透過一站式系統整合超過125個地圖、評價等平台,如Google Map、Google My Business、Trip Advisor、TomTom、Yelp等。

透過該合作,共同解決諸如營業時間不正確、無聯繫方式、地址不完整等訊息管理難題,並增加更多目錄、介面的曝光率。其線上可見度獲得了顯著改善,頁面總點擊次數增加60%,相較未採用該系統前的預期自然增長高出42%;透過搜尋而來的收入增加16%,投資報酬率(ROI)更達到37:1!

在危機中,肯德基與品牌核心DNA對話,大膽出擊,邀請大眾與之共舞;搭配營運模式數位化,肯德基母公司百勝餐飲集團(Yum! Brands)的數位銷售業務於2020年第二及第三季度分別拿下35億美元及40億美元佳績,對比去年同期皆有超過10億美元的成長。

本文授權轉載自:FC未來商務

責任編輯:郭昱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社群帳號不是門牌!TWNIC籲中小企業註冊.tw域名,拒當「數位無殼蝸牛」
社群帳號不是門牌!TWNIC籲中小企業註冊.tw域名,拒當「數位無殼蝸牛」

在詐騙與帳號仿冒層出不窮的數位環境中,企業的「可信身分」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2024 台灣網路報告》指出,近三個月內有 64.8% 的台灣民眾曾接觸詐騙訊息,其中 3.56% 實際受騙造成財損;警政署「165 打詐儀表板」統計亦顯示,2025 年詐騙財損金額已突破新台幣 706億元,其中多數案件是透過社群媒體與通訊平台進行。這些開放式平台雖然便利了即時互動,但匿名性與訊息傳播的速度,也讓詐騙訊息更容易偽裝成真實資訊,削弱了大眾對整體線上溝通環境的信任。

這樣的風險並不僅限於個人使用者。TWNIC執行長余若凡指出,當企業選擇以社群平台作為主要對外窗口時,也會受到同樣的信任影響。一旦消費者對平台環境產生疑慮,即使企業本身並無不當行為,品牌的可信度仍可能受到波及。若再發生帳號被駭、被仿冒或遭停權的情況,顧客更難以分辨官方與假冒來源,企業多年累積的信任與流量可能在短時間內流失。

中小企業網站現況:有門面卻留不住客人

台灣網商協會秘書長林原也指出,多數中小企業雖已踏入數位轉型,但網站建置往往只是「靜態海報型」,缺乏會員、金流或互動功能。他以形象比喻提到,域名是門牌、虛擬主機是房子、網站內容是軟裝。沒有門牌,就像住在別人的房子,隨時可能被趕走;有了門牌與房子,才有可能好好布置與經營。他強調,若企業長期依賴社群與電商平台,就等於在替平台打工,不僅需承受高額抽成,也受限於演算法與帳號規則,一旦被封鎖或降觸及,就會發現自己什麼都沒有留下。

台灣網商協會秘書長林原
台灣網商協會秘書長林原
圖/ 數位時代

他進一步提醒,企業若僅依賴社群與電商平台,等於長期在替平台打工。平台不僅抽成高,還掌握演算法規則與顧客數據,企業一旦被降觸及或封鎖帳號,就會發現自己其實什麼都沒有留下。這樣的結構,讓許多中小企業在數位時代仍然難以累積自有數據,更無法建立長期品牌資產。「我們常看到企業抱怨平台廣告費高漲、成效卻逐年下降,但卻忽略了最基礎的一件事:沒有自己的域名,等於沒有真正的數位身分。」林原直言,中小企業要邁向數位獨立,第一步就是註冊屬於自己的專屬域名。

拒當數位無殼蝸牛,從.tw開始

為協助中小企業從根本建立「可信身分」,TWNIC作為國家級網路資訊中心,不僅負責 .tw 與 .台灣 頂級域名的管理,也肩負推動台灣整體數位信任生態的責任。TWNIC從三個面向推動相關工作:

  • 政策面 :持續優化域名註冊流程與推廣政策,降低中小企業導入門檻;
  • 教育面 :辦理講座與工作坊,提升企業主對於數位域名資產管理與資安防護的認識;
  • 合作面 :與受理註冊機構及產業夥伴合作,協助企業從註冊、建站到驗證,建立完整的一站式服務。

在具體措施上,TWNIC近期推出「52168.tw」專案,針對 112 年 1 月 1 日後完成登記的公司行號,提供一年期免費域名申請優惠,鼓勵企業註冊專屬域名、打造獨立品牌門面。同時,也推行「綠色域名認證」制度,企業通過註冊人身份驗證後,其 WHOIS 資料將標示「已通過.tw綠色域名認證」,象徵資訊真實、完整且可信,猶如掛上一面值得信賴的門牌。此外,TWNIC亦提供 Registry Lock 與 DNSSEC 等安全機制,協助企業以低成本強化資安防護與品牌保護,逐步建立穩固的數位基礎。

52168活動網站
圖/ 52168活動網站

余若凡強調,唯有當企業擁有唯一、可驗證的數位門牌,台灣整體的數位信任基礎才能真正穩固。特別是在生成式 AI 與跨平台資訊流高度重疊的時代,企業若要在搜尋與推薦機制中被正確辨識,擁有清楚的官方域名將是最基本的條件。域名不僅是連結網站的網址,更是品牌在數位空間中的憑證與信任標識。

同時余若凡也呼籲,中小企業不應將品牌的未來寄託於他人平台,而應主動建立自有域名與網站。這不只是為品牌架起一道防線,更是為台灣的網路生態奠定可信任的基礎,讓每一次點擊都能源於信任。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