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樂天銀行上路,但逾6成民眾不知道純網銀是啥!一張圖解密三大龍頭
【圖解】樂天銀行上路,但逾6成民眾不知道純網銀是啥!一張圖解密三大龍頭

樂天銀行本周正式對外營運,純網銀上路,在金融圈已經是熱議已久的大事,不過對於一般民眾來說,感受可就沒這麼深刻了。

根據Money101調查,甚至有超過六成的民眾,根本沒聽過純網銀,更有八成的民眾,分不清楚「數位帳戶」、「純網路銀行」、「網路銀行」的差異。

純網銀開業,六成民眾沒聽過

有趣的是,在Money101這份調查中指出,高達七成的民眾有開設「數位帳戶」,最常使用的服務包含轉帳、存款、查詢帳戶餘額等服務。可以看出大家對於數位服務的接受度是高的。

但是,卻有另有6成民眾沒聽過純網銀,更分不清楚與「網路銀行」、「數位帳戶」的差異,《數位時代》透過一張圖,帶你一次看懂這個今年最熱門的金融趨勢。

金融名詞一次解,純網銀、網路銀行、數位帳戶是什麼?

「純網銀」:跟一般銀行可以做的業務範圍完全相同,唯一的差別在於,不能設立實體行,也就是說,所有的服務都必須透過線上方式提供。

「網路銀行」 指的是一般傳統銀行,在線上所提供的平台,可以視為實體分行的延伸,能執行轉帳、查詢餘額等簡單金融服務,部分服務受到銀行營業時間限制。

「數位帳戶」:則是傳統銀行,為了因應金融科技競爭,所推出的新產品,跟一般銀行帳戶最大差別,在於沒有實體存摺,所有服務全年無休、線上客服隨時待命解決問題。

數位銀行與傳統銀行,是屬於同一種執照類別,因此沒有設立實體分行的限制,以2017年開業的原生數位銀行王道銀行來說,目前全台就設有多個線下體驗分行。

雖然許多民眾對種類繁多的帳戶名稱概念模糊,Money101調查指出,仍有65%的民眾會考慮在純網銀開戶;VISA在2020年也曾公布一份調查,同樣指出有62%的台灣民眾,會願意嘗試在任一家純網銀業者開戶。

解密純網銀,好處疑慮有哪些?

綜合VIsa跟Money101的調查,願意嘗試純網銀服務的民眾,大多是認為可以帶來較低的費用、較高的利率,以及提供更便利創新的服務等好處,

不過民眾心中仍存在疑慮,Visa在調查中指出,因為無法面對面跟人溝通,有五分之一的民眾,預期純網銀的服務品質會較差,另外還有三分之一的人,認為純網銀的彈性會較低。有49%民眾認為純網銀的缺點在於缺少營運銀行的經驗,更有四成表示,純網銀的其中一個限制是,由於本身沒有提款機,用戶必須使用現有傳統銀行的提款機,還有43%民眾對純網銀的可信度尚有疑慮,純網銀屬於全新的品牌,不了解其背景。

樂天銀行
純網銀現階段比較大的挑戰,筆者認為會是「產品差異性」,以及「品牌信賴」。
圖/ 樂天銀行

延伸閱讀:樂天銀行正式營運,實測10分鐘完成開戶!如何用會員+生態圈緊住客戶心?

以目前上路營運的樂天銀行來說,根據《數位時代》記者實測,業者提供文字、電話、視訊三種客服管道,操作上若有任何疑慮,都能快速獲得解答,雖然不是面對面溝通,還是能感受到人味及溫度。

此外,樂天銀行在日本已經有20年營運純網銀的經驗,對於銀行運作相當熟悉,至於沒有自機的提款機,在使用上問題也不大,台灣ATM密度、數量都很高,基本的存提款、轉帳都能操作。

純網銀發展的兩大挑戰

現階段比較大的挑戰,筆者認為會是「產品差異性」以及「品牌信賴」。

以開業營運的樂天銀行來說,第一階段提供開戶、存款、信貸等服務,與現在市面上的銀行提供的服務並沒有太大差異,亮點在於,樂天客戶可以在日本ATM提款,以及使用樂天點數,但是現在疫情仍未解封,誘因並不大。

況且很多人都已經有多個數位帳戶,開設純網銀帳戶,感受上只是又多了一個帳戶,接下來業者要吸引更多民眾來開戶,就真的必須拿出非常有特色的產品或服務。

至於品牌信賴感,就必須靠時間堆疊累積,尤其所有服務都在線上進行,必須有更完善的資安保護與風險防範,才能讓民眾安心把錢放在純網銀。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純網銀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