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PayPal、Google風光,他卻選擇回非洲老家創業!如何靠Fintech幫助在地企業?
曾在PayPal、Google風光,他卻選擇回非洲老家創業!如何靠Fintech幫助在地企業?

Flutterwave是一家致力於打造「泛非洲」的數位支付基礎建設的公司,2016年成立於舊金山,隔年就獲得世界百大金融科技公司(Top 100 Fintech Firms)的肯定。今年更發起「#KeepTheLightsOn」的倡議,期望解救受疫情影響的奈及利亞零售商家。

2020年美國《財星》(Fortune)雜誌公布的「全球40位40歲以下富豪」名單中,列名金融領域的Olugbenga Agboola是Flutterwave的共同創辦人之一,並在2018年接下首席執行長職位。

過往工作歷練、積極思考的人格特質,逐漸成就他的不凡

Agboola是一名相當有熱忱的Fintech工程師,擁有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of UPenn)以及MIT史隆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的學歷。

雖然有著成功年輕企業家的名聲,Agboola卻也清楚自己的弱點,「我總是預設每個人看待問題的方式」、「認為每個人解決問題的方式都和我相同」。

他認為,同一個問題存在多種解答,所以當旁人無法見其所見、聞其所聞時,他會感到相當沮喪;同時,他也是個「思考大於行動」的人,在採取任何行動前,總會在腦海中模擬數百萬遍,但這並沒有阻礙他的創業之路,謀定而後動反而為他帶來成功。

Olugbenga Agboola - CEO
圖/ Flutterwave

畢業後,Agboola曾擔任PayPal的應用工程師和Google Wallet的產品經理,在看見世界上各種創新且成功的支付解決方案後,他開始思考如何將這些知識經濟帶回遠在非洲的家鄉,解決當地高度歧異的支付系統。

Flutterwave的創立願景就是要收攏非洲各自為陣的支付系統,其運作模式是將現有的多元支付方式,整合並串接到一個單純的應用程式介面(API),並在這個平台上處理非洲境內的各類付款工具。短短四年內,Flutterwave就成功擴展其服務至15個國家,也包括英國。

pos-for-payments-flutterwave
圖/ flutterwave官網

延伸閱讀:樂天銀行正式營運,實測10分鐘完成開戶!如何用會員+生態圈緊住客戶心?

參加YCombinator創業孵化訓練後,決定擴大規模並成功融資

但創業並非易事,特別是身處在高度競爭的金融科技服務業。Agboola認為身為一個企業家,最困難的是每天都要為了「維持生存、擴大規模、持續增長」這三件事而奮鬥,而且要在非洲當一個企業家,更無法像在矽谷的夥伴們一樣,擁有許多「犯錯就重新再來」的本錢。

在參加業界頗負盛名的YCombinator孵化器訓練後,Agboola決定在非洲成長速度第二快的城市、奈及利亞經濟及金融中心—拉哥斯(Lagos)設立營運總部,以提升非洲的金融服務效率。

目前該公司市值超過2億美元,成立至今已有不少捷報,例如2019年7月與阿里巴巴支付寶(Alipay)聯手,提供中非兩國之間的數位支付服務、2019年共處理1.07億筆的交易,相當於總金額54億美元,並順利於同年在紐約證交所上市、2020年1月的B輪投資也募到3,500萬美元,投資者有美國風險投資公司Greycroft、eVentures、Visa、Green Visor 和 African fund CRE Venture Capital。

Alipay
圖/ shutterstock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發起#KeepTheLightsOn運動

根據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IFC)的調查,在非洲有超過90%的中小型企業,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該地區同時是世界上數位支付市場成長最快速的區域。而在奈及利亞,中小企業商家數占了96%,並提供該國近84%的工作,更在過去五年,為國家貢獻約50%的GDP。

但新冠肺炎(COIVD-19;俗稱武漢肺炎)讓非洲的經濟因暫時性鎖國和封城變得一團亂,Agboola觀察到多數未有網路商店的中小型商家,在疫情期間對電商服務的需求大增,便決定整合支付與運送服務,攜手奈及利亞的Sendbox和肯亞的Sendy物流業者,於2020年4月底推出Flutterwave Store,讓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能在平台上販售商品,拉哥斯當地的大型書局Roving Height,就因此而受惠。

Roving Height
圖/ Roving Height

不過Agboola也強調,Flutterwave推出中小企業電商平台,不是要成為下一個eBay或Jumia (被稱為「非洲Amazon」),因為他認為,中小企業是當前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命脈,他想幫助這些中小型企業,用零成本方式經營線上商店,並讓他們得以在疫情期間,繼續營業下去(keep their lights on)。

Agboola被採訪時曾說:「他希望五或十年後,能成為億萬富豪或擁有無止盡的資產,讓年輕人勇於築夢時,不用擔心犯錯的成本」、「沒有什麼事是簡單的,但我們現在就是走到這裡了,而且我們會繼續努力」。有別於東亞以製造業為主導,來自非洲的企業家正努力扭轉當地勞工教育程度與基礎建設的劣勢,在無煙囪產業逐漸打響名號。

責任編輯:郭昱彣、錢玉紘

關鍵字: #金融信託產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台灣餐飲業正面臨「三高」壓力——店租高、物價高、人力成本高。疫情後商圈景氣逐漸回流,店面需求攀升帶動餐飲業租金持續上揚;與此同時,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食物類物價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上漲,累積漲幅達13.98%;儘管2025年基本工資調漲4%,仍難以紓解餐飲業缺工困境,勞動部人力需求調查顯示,住宿餐飲業人力缺口估計高達24萬人。

面對嚴峻挑戰,餐飲經營者必須追求單位產出極大化,方能在有限資源下維持營運效益。對此,全台最大外送平台 foodpanda 憑藉每日百萬活躍用戶的數據優勢,透過精細化分析平台數據金礦,提出「極效經營」新思維,協助餐飲業者投入極小資源、創造極大效益,開啟可持續的經營新常態。

foodpanda拋出新極效思維,以數據洞察助攻極效經營

餐飲經營效益的關鍵,或許不只在於菜好不好吃。許多店家面對業績不振時,直覺反應往往是延長營業時間、加碼廣告投放或更換菜單,卻不一定能看到改善效果。攸關經營效益的問題,難道只能憑感覺判斷?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foodpanda 商務總監簡紫涵指出,這些「憑感覺」的決策缺乏數據支持,所以適得其反。例如延長營業時間雖能多開放時段,但若缺乏消費需求,只是徒增人力與水電成本;顧客評價不佳,也未必完全與餐點味道相關,可能是包裝體驗造成印象扣分;為了衝業績而進行廣告投放,若沒有精準鎖定目標客群,流量依舊難以轉化為營收。

「工具不缺,缺的是以數據為基礎的問題意識與策略思維。」對此,foodpanda 率先提出「新極效思維」,將經營效益拆解為三個核心變數:人效、時段效、通路效,將平台累積的海量消費數據金礦轉換成深度洞察,以營運顧問的角色協助店家重新理解營收從哪裡來、何時來,以及如何放大,取代傳統的經驗式判斷。

集結產學資源,打造接地氣的數位轉型方案

從POS系統、訂單系統到報表介面,儘管數位工具普及,實際能將數據轉化為經營策略的餐飲業者卻少之又少。深耕台灣13年的 foodpanda,累積超過 10 億筆訂單,合作店家逾萬間,實地輔導過上千商家;平台所累積的數據不只包含訂單紀錄,也涵蓋消費者輪廓、消費頻率、地區飲食習慣、客群結構與品項偏好等,對多數中小餐飲業而言,都是難以自行蒐集的珍貴經營資產。

為了讓數據真正轉化為行動力,foodpanda 自2024年起組建百人商業顧問團隊,經過內部的商務學院專案分享、跨部門培訓與餐飲實戰演練,將平台 know-how 轉化為輔導實力。同時,foodpanda也攜手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以及 AMT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補強數位轉型方法論,針對不同餐飲業者量身打造成長方案,在台率先推出「餐飲錢力股計畫」,以「診斷-訓練-優化」三階段打造轉型模型:

  1. 數據認知期 :透過12題線上檢測,免費協助店家快速盤點經營現況,建立數據意識。
  2. 行為調整期 :針對檢測結果與平台分析,產出「客製化錢力數據報告」,內容涵蓋曝光數、轉換率、回購率、客群結構與市場趨勢,並由顧問解析機會點,制定行動方案,如新客優惠、廣告投放策略、商品組合優化等,並以月度、季度或半年度為單位持續追蹤與調整。
  3. 數據經營期 :透過「錢力股實戰坊」4小時濃縮課程與顧問小組,協助店家從認識數據、活用數據,到發展長期經營策略。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簡紫涵指出,推動數位轉型的最大阻力往往來自「心態」。許多商家老闆秉持「東西好吃就好」的傳統觀念,對於改變現狀抱持疑慮。因此,foodpanda 顧問的角色不僅是提供數據分析,更要與店家並肩作戰,明確告知投入成本、執行時間與預期成效,並透過同業成功案例創造「跟進效應。」

而顧問服務的核心,則是將數據洞察落地為行動——從菜單設計、商品攝影到促銷搭配,確保流量變現。例如:北部一間便當店,新客轉換率低,經雙軌策略(新客優惠+廣告曝光)半年營收翻倍並展店;一間早餐店則在調整商品組合並搭配廣告後,成功帶動業績與客數雙成長;還有一間滷味店透過菜單 A/B 測試,成功提升高客單價品項的銷售比例。

不只是外送平台,foodpanda也是專業餐飲轉型顧問

外界談到外送平台,往往聚焦於抽成比例與外送服務,卻鮮少注意到,它們同樣能成為餐飲業的成長推手,就像 foodpanda 發起的「餐飲錢力股計畫」,為合作商家全面賦能、提供全額免費的顧問服務,除了客製化潛力數據報告,非合作商家也可透過12題線上檢測進行數位轉型健檢,並免費參加實體工作坊。

首波實戰坊將於9月啟動,首批輔導50間潛力商家,目標逐步擴大至每年1,000間,協助業者翻倍成長。「我們與餐飲業是互利共生,商家成長,我們才有長期合作的基礎。」簡紫涵強調,只要有改變意願且具成長潛力,合作商家皆能獲得顧問服務。

據統計,創業後三個月是餐飲業的存活關鍵期,奠定能否進入長期成長循環的基礎。「數位轉型不是少數大型商家的專利,而是餐飲業的新常態。懂得善用數據的店家會不斷成長,不懂的則可能被淘汰。」

不侷限於外送平台的角色,foodpanda 更願意擔起專業餐飲轉型顧問的責任,發揮數據力與企業影響力,讓餐飲業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從存活走向壯大,更帶動餐飲產業發展更上層樓。

立即領取專屬錢力報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