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新冠疫情爆發後,人們過往熟悉的日常生活全數變調。不過,隨著疫情不斷蔓延,人們也紛紛找出許多創意的方法,試圖重新過上以往的「日常生活」。
上個周末,美國搖滾樂團實現許多音樂人的美夢,舉辦了新冠疫情爆發後的首場實體演唱會。
演唱會變成實體的幸福泡泡?
自新冠疫情爆發後,大多數國家已經許久未曾舉辦實體演唱會。但上個周末,美國搖滾樂團烈火紅唇(The Flaming Lips)大膽地在奧克拉荷馬市舉辦了因應新冠疫情而生的「泡泡演唱會」。
簡單來說,烈火紅唇的計畫讓現場樂手、歌迷們各自待在一個太空球(Zorb ball)中,避免面對面的接觸,藉此降低彼此的染疫風險。
因此,開唱前主辦單位就先將台下淨空,規劃出一個10x10的大方陣,每個方格內可以容納一顆太空球。在演唱會當天,這顆太空球就是每組歌迷的「座位」。
泡泡裡有什麼?
為了讓歌迷當天依舊能盡情享受歌曲,主辦單位在每個太空球裡都預先放入毛巾、水、一台小型喇叭、一台小電風扇和一塊寫著「我想上廁所」、「這裡好熱」的牌子。每當歌迷覺得太空球裡熱得受不了時,便能舉起牌子向工作人員示意,工作人員會用大型風扇往塑膠球內灌入冷空氣。
同理,若歌迷想上廁所,也能戴上口罩、舉起牌子,工作人員便會前來協助他們走出太空球上廁所。
在演唱會開始前,可以看到主辦單位將台下空間規劃成10x10的大方陣,每個小格子都擺了一個待充氣的太空球。
靈感來自於先前的演唱經驗
對烈火紅唇的歌迷以及成員們來說,「泡泡演唱會」這個概念一點也不陌生,早在新冠疫情爆發前,主唱考伊奈(Wayne Coyne)就曾數度走進太空球裡並跳到台下,讓歌迷托著他在人海中翻滾。
根據考伊奈的說法,這場「泡泡演唱會」的靈感正是來自於先前的演唱會經驗。考伊奈在受訪時回憶道:「我畫了2019年在演唱會中的自己,當時站在台上,我是全場唯一一個站在塑膠球裡的人。」
「接著我畫了2020年的烈火紅唇的演唱會,畫裡不只有我在塑膠球裡,所有人也都在。」
想出點子後,烈火紅唇並沒有立刻籌辦泡泡演唱會,而是先在去年10月舉辦一場小型、實驗性質的演唱會,了解考伊奈的點子究竟可不可行。
上個月接受音樂雜誌《滾石》採訪時,考伊奈說道:「那是個非常奇怪、又處處受限的活動。不過,這份奇異的感受正是讓我們可以盡情享受演唱會,又無須讓家人、所有人冒險的原因。」
到底夠不夠安全?
然而,對真正的醫學專家來說,這場「泡泡演唱會」真的有樂團、歌迷們想的這麼安全嗎?專家們的答案是:不確定。
美國波士頓大學的公共衛生學院院長Sandro Galea解釋,現場空氣的過濾、循環狀況是決定太空球成效的關鍵,如果兩者情形都十分理想,那麼理論上,待在太空球裡確實有助於避免現場歌迷、樂手染疫。
「除非有進一步的評估報告,不然我是不會跑去參加泡泡演唱會的。」Galea說道。
想要更安全,可以這樣做
美國北岸–長島猶太裔醫療系統的全球公衛負責人佩納也抱持著類似想法。他表示除非能檢視現場空氣的循環情形,否則也無法斷定太空球是否為有效的防疫手段。
但是他建議,未來主辦單位可以替每個塑膠球配置雙向空氣過濾的電動供應裝置(bidirectionally filtered air supply),如此一來,就能避免新冠病毒在太空球之間傳播。
除此之外,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環境衛生科學教授珀爾帖,建議可以加上一個小型的二氧化碳監測器,畢竟太空球裡是個密閉空間,意味著裡頭的二氧化碳濃度會隨著時間不斷升高。
「雖然小型的二氧化碳監測器不一定夠精準,但這樣的技術應該足以讓裡頭的樂迷知道什麼時候需要休息或是補充新鮮空氣。」
責任編輯:文潔琳
本文授權轉載自:地球圖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