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演唱會解方!樂團靠「太空泡泡」與粉絲同嗨,但防護效果真的好嗎?
疫情下的演唱會解方!樂團靠「太空泡泡」與粉絲同嗨,但防護效果真的好嗎?

自從新冠疫情爆發後,人們過往熟悉的日常生活全數變調。不過,隨著疫情不斷蔓延,人們也紛紛找出許多創意的方法,試圖重新過上以往的「日常生活」。

上個周末,美國搖滾樂團實現許多音樂人的美夢,舉辦了新冠疫情爆發後的首場實體演唱會。

五月天線上演場會洞見3大科技新勢力!為何佳世達董座陳其宏笑嘆「該退休了」?

演唱會變成實體的幸福泡泡?

自新冠疫情爆發後,大多數國家已經許久未曾舉辦實體演唱會。但上個周末,美國搖滾樂團烈火紅唇(The Flaming Lips)大膽地在奧克拉荷馬市舉辦了因應新冠疫情而生的「泡泡演唱會」。

簡單來說,烈火紅唇的計畫讓現場樂手、歌迷們各自待在一個太空球(Zorb ball)中,避免面對面的接觸,藉此降低彼此的染疫風險。

泡泡演唱會
圖/ 截圖自IG用戶waynecoyne5

因此,開唱前主辦單位就先將台下淨空,規劃出一個10x10的大方陣,每個方格內可以容納一顆太空球。在演唱會當天,這顆太空球就是每組歌迷的「座位」。

泡泡裡有什麼?

為了讓歌迷當天依舊能盡情享受歌曲,主辦單位在每個太空球裡都預先放入毛巾、水、一台小型喇叭、一台小電風扇和一塊寫著「我想上廁所」、「這裡好熱」的牌子。每當歌迷覺得太空球裡熱得受不了時,便能舉起牌子向工作人員示意,工作人員會用大型風扇往塑膠球內灌入冷空氣。

同理,若歌迷想上廁所,也能戴上口罩、舉起牌子,工作人員便會前來協助他們走出太空球上廁所。

泡泡演唱會
圖/ 截圖自IG用戶waynecoyne5

在演唱會開始前,可以看到主辦單位將台下空間規劃成10x10的大方陣,每個小格子都擺了一個待充氣的太空球。

靈感來自於先前的演唱經驗

對烈火紅唇的歌迷以及成員們來說,「泡泡演唱會」這個概念一點也不陌生,早在新冠疫情爆發前,主唱考伊奈(Wayne Coyne)就曾數度走進太空球裡並跳到台下,讓歌迷托著他在人海中翻滾。

根據考伊奈的說法,這場「泡泡演唱會」的靈感正是來自於先前的演唱會經驗。考伊奈在受訪時回憶道:「我畫了2019年在演唱會中的自己,當時站在台上,我是全場唯一一個站在塑膠球裡的人。」

泡泡演唱會
烈火紅唇主唱考伊奈的創意繪圖。
圖/ 截圖自IG用戶waynecoyne5

「接著我畫了2020年的烈火紅唇的演唱會,畫裡不只有我在塑膠球裡,所有人也都在。」

想出點子後,烈火紅唇並沒有立刻籌辦泡泡演唱會,而是先在去年10月舉辦一場小型、實驗性質的演唱會,了解考伊奈的點子究竟可不可行。

上個月接受音樂雜誌《滾石》採訪時,考伊奈說道:「那是個非常奇怪、又處處受限的活動。不過,這份奇異的感受正是讓我們可以盡情享受演唱會,又無須讓家人、所有人冒險的原因。」

到底夠不夠安全?

然而,對真正的醫學專家來說,這場「泡泡演唱會」真的有樂團、歌迷們想的這麼安全嗎?專家們的答案是:不確定。

美國波士頓大學的公共衛生學院院長Sandro Galea解釋,現場空氣的過濾、循環狀況是決定太空球成效的關鍵,如果兩者情形都十分理想,那麼理論上,待在太空球裡確實有助於避免現場歌迷、樂手染疫。

「除非有進一步的評估報告,不然我是不會跑去參加泡泡演唱會的。」Galea說道。

泡泡瑜珈
加拿大先前也有瑜珈愛好者推出相當有特色的「泡泡瑜珈」。
圖/ 截圖自Facebook

想要更安全,可以這樣做

美國北岸–長島猶太裔醫療系統的全球公衛負責人佩納也抱持著類似想法。他表示除非能檢視現場空氣的循環情形,否則也無法斷定太空球是否為有效的防疫手段。

但是他建議,未來主辦單位可以替每個塑膠球配置雙向空氣過濾的電動供應裝置(bidirectionally filtered air supply),如此一來,就能避免新冠病毒在太空球之間傳播。

除此之外,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環境衛生科學教授珀爾帖,建議可以加上一個小型的二氧化碳監測器,畢竟太空球裡是個密閉空間,意味著裡頭的二氧化碳濃度會隨著時間不斷升高。

「雖然小型的二氧化碳監測器不一定夠精準,但這樣的技術應該足以讓裡頭的樂迷知道什麼時候需要休息或是補充新鮮空氣。」

責任編輯:文潔琳
本文授權轉載自:地球圖輯隊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2025.08.18 |

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輕薄化與無孔設計的趨勢下,不僅Apple、Samsung、Google等智慧型手機品牌商亦全面支援eSIM,全球移動通訊協會(GSMA)也大力推動eSIM標準化,再加上eSIM開通與使用模式越來越簡單易用,市場對eSIM的接受度與採用率逐漸提升。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預測,全球 eSIM 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103.2 億美元,成長至 2033 年的 176.7 億美元,顯示出強勁成長潛力。

台灣也不例外,消費者與企業客戶對eSIM的接受度逐年提升。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表示:「自2022年以來,我們累積服務超過1,000萬客戶,同時,平均年成長率高達250%,同時,擁有超過300萬有效會員。」為更好滿足使用者與市場需求,DJB將與全球電信商展開密切合作、持續擴大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網絡,以創新商業服務模式服務消費與商用市場。

五大策略,以差異化服務滿足客戶多元需求

DJB自2017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eSIM全球上網服務市場,透過與全球各地電信業者合作取得專屬網路路由等方式,確保跨境旅客、商務人士與中大型企業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取得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卓越的服務能量不僅讓DJB在台灣擁有極高的知名度、斬獲30%的eSIM市場占有率,也成功將業務服務推廣到全球市場,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個國家設立分公司、為更好服務客戶、穩步擴展台灣乃至亞洲 eSIM 市場占有率,DJB從五個面向持續擴展服務能量。

首先是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目前已與全球38家一類電信商(MNO)簽訂直連合作,包括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eSIM網路覆蓋超過90%的國家與地區,明(2026)年的目標是進一步擴展歐美電信商網絡,將直簽的一類電信商數量翻倍。

蘇昱豪解釋:「想要提供eSIM全球上網服務,可以直接跟當地的一類、二類電信商合作,也可以跟提供國際漫遊的他國電信商合作,為提供使用者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體驗,DJB與世界國地的電信夥伴簽署多元合約,包括簽訂獨立專線合約、確保網路服務的服務水準協議等,滿足客戶的上網需求。」

其次是以多元商品滿足消費與商務需求。除了針對一般消費者提供eSIM與實體卡直售服務,DJB也積極發展跨境上網、專線與資安等企業解決方案,並建立自有電商平台,向全球分銷eSIM網路流量。

DJB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分享,為了讓消費者體驗更好,未來也會導入AI技術,協助判斷當地上網品質,去選擇網路品質最好的服務。
圖/ DJB

蘇昱豪表示:「隨著DJB 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的擴大,我們掌握最多備援網路流量,因此,領先市場推出『絕不降速的吃到飽』服務,即使是在日本、韓國、泰國、中國等國家的二線城市也可提供一致的上網品質與服務體驗。」

再來是以自建平台與全球機房打造24小時零斷點服務。有別於其他eSIM業者,DJB不僅自建數位平台,更在全球各地設立機房,提供全天候24小時購買與發卡(eSIM/實體SIM)服務,若出現任何異常事件,也可以在第一時間處理、解決,穩健提升服務韌性與品牌信任度。

然後是建立真人客服團隊提供效率與溫度兼具的服務。DJB目前已培養30人客服團隊,以中文、英文、日文24小時客服回應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需求,之後將因應業務需求持續擴展客服團隊的人力與支援語言,如韓文等,以更精準的溝通協助客戶解決問題,建立專業且有溫度的品牌形象與客戶關係。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二類電信執照展開各種合作模式以優化資源分配。蘇昱豪表示:「我們已經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取得二類電信執照,未來也預計在更多國家取得電信執照。」同時DJB也與部分國家一類電信業者進行技術與資源的交流,雙方以夥伴形式與全球各大一類電信業者展開Sponsor Roaming的合作。運用一類電信商的國際行動用戶識別碼(IMSI)與網路資源在全球提供資料服務,讓DJB能在法規與技術上更彈性靈活地進行國際佈局,成為其區隔一般虛擬網路業者(MVNO)的差異化優勢。

DJB
DJB不僅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將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未來也會透過開發DJB App,打造更全方位的生活娛樂體驗。
圖/ DJB

DJB的下一步:從eSIM全球上網服務延伸到日常生活服務

展望未來,DJB除持續完善全球上網服務,如以人工智慧技術自動化調配全球上網服務線路等資源,亦積極布局下一個成長動能:開發DJB App、深耕會員管理與建構點數平台,以及串連過去2年打造的旅遊演唱會生態圈與旅遊娛樂生態圈,讓DJB不僅僅是網路服務品牌,而是深入你我日常與企業營運的生活品牌,創造消費者、企業客戶、生態圈夥伴與DJB的多贏。

「DJB不僅是eSIM全球上網服務供應商,更是貼印使用者生活的品牌,將以全球上網服務為基礎,將服務延伸到旅遊、娛樂、演唱會到企業多元場景,讓台灣、亞洲乃至全球使用者體驗嶄新的連網新世界。」關於未來的發展藍圖,蘇昱豪如是總結。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