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華攜鴻海攻L4自駕系統10月發表!4年內自主移動機器人衝40億元業績
凌華攜鴻海攻L4自駕系統10月發表!4年內自主移動機器人衝40億元業績

8月26日
凌華董事長劉鈞股東會後指出,2025年目標營業額挑戰10億美元,以今年營收百億規模推算,4年內營收期望翻3倍。
劉鈞指出,車用電子方面除跟鴻海MIH聯盟合作,也與ARM及美商Ampere合作開發ARM架構自駕電腦,10月將在鴻海科技日及貿協論壇上展示成果,他預期現在分散的車內ECU將會整合為3大類:底盤、自駕電腦、座艙ECU,而凌華將專注自駕電腦類。
邊緣自主移動AI業務如跟鴻海合資的法博智能機器人、自駕車技術目前業績為零,目標2025年營收貢獻1.5億美元,邊緣可視化業務目前營收貢獻低於2000萬美元,目標10倍成長在2025年達2.5億美元,核心業務在邊緣AI及Arm架構普及下,營收拼6億美元。

凌華
圖/ 凌華

1月28日

工業電腦凌華科技跟鴻海電動車平台MIH合作有重大成果,8月L4自駕車將展開沙盒實驗,凌華ADS(Autonomous Driving system)自駕控制系統也將打入電動巴士,並成為全球三大賽車賽事Indy500最大贊助商。從乘用車到商用巴士,凌華雙軌並進,佈局自走機器人也有重大突破性成果。

自駕系統三分天下,劉鈞看好開源社群

全球自駕車軟體陣營目前共大致可分三塊,特斯拉汽車上的自駕系統Autopilot領先業界,已經可以讓駕駛人在高速公路上由汽車自行駕駛,「我已經可以放手閉眼休息。」凌華董事長劉鈞透露,雖L4的自駕仍要求人在車上,並期望人雙手握方向盤,但在某種程度上已可達自主行走。

圖說:凌華打造全球首創 5G專網+AMR分散式群機智能未來工廠,董事長劉鈞與產品NEON智慧相機合影
凌華董事長劉鈞是AUTOWARE開源社群五位董事總監之一。
圖/ 凌華

另外傳統大車廠Porsche及BMW也自主開發自駕系統,而另外有一組勢力正崛起,那就是資訊業者組成的全球最大自駕車開源軟體社群AUTOWARE。

這三股勢力競逐自駕市場,而凌華則是開源社群的關鍵成員,劉鈞除是董事會裡五位總監(Director)之一,同時凌華北美主管Joe Speed也是該組織技術指導委員會成員。

「凌華是台灣少數在國際開源軟體社群中,可以發聲決定技術走向的業者,這也是為何在鴻海MIH平台中的自駕車生態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劉鈞28日說,而從手機作業系統版圖開源的Android佔據85%市場來看,他相信自駕車領域凌華有機會在85%市場奔馳。

鴻海6月發表乘用車底盤,8月跨入電動巴士

鴻海在今年6月將發Drive by Wired車用底盤架構,這是以線材控制汽車方向盤、左右轉、煞車的架構,凌華則將基於這個架構,在8月發表針對商用車開發的ADS(Autonomous Driving system)自駕系統,這是一台軟硬整合中控電腦,也就是自駕車的大腦,並與派遣業者合作在特定場域展開沙盒試驗。

不只如此,鴻海跟凌華還有更驚人的計畫。劉鈞透露,10月鴻海將針對電動巴士(EV Bus)發表設計的底盤,期望取代台灣遊覽車過去都得買韓國或中國底盤組裝的困境,成為第一個自主研發的台灣本土電動巴士底盤。

MIH電動車平台
鴻海MIH聯盟自駕車小組,有凌華主導參與。
圖/ 鴻海

而凌華也將針對該電動車平台,展開商用自駕車沙盒測試,劉鈞認為,公共交通應該會是自駕車最先發展的應用。「這叫窮人的捷運。」劉鈞解釋,這意思是說,過去市政建設一條捷運要花費千億元,但搭乘者可能以老人小孩居多,難以回收,但透過特定專用道路劃分,以自駕巴士或汽車替代運營,15億元就能從車到系統架設營運搞定,將成為未來公共建設利器,至於全城市自駕車趴趴走的願景,劉鈞認為5~10年內都未必做得到,因為基礎建設還不成熟。

劉鈞認為,代替重資本的公共運輸建設,ART自駕公共運輸系統能先在此領域找到合理商業模式,進而推廣到全世界,而關鍵是從ARS(Autonomous Ride Service)自駕服務生態系統要建立起來,這樣電動車、到自駕V2X、到車隊管理(Fleet Management Solutions)到ARS才能整個串起來。

車聯網V2X關鍵是物物溝通,凌華L4自駕技術跑前頭

但回頭來問,凌華為何突然跨入自駕車領域?劉鈞坦言,與工研院、AutoCore、Tire-IV及開源社群Autoware合作,在6月發表ADS系統,其實裡頭很關鍵技術是DDS(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即時邊緣通訊系統)技術,這正是凌華強項,也跟過去3年凌華投入的自主機器人研發核心技術相同。

DDS正是自駕車很重要核心,車跟車,車跟物要連結溝通的關鍵。「車在行走時,你把眼睛裝置在車上比較好,還是讓外界告訴車,現在路況比較好?」劉鈞解釋,其實自駕車概念應該不需要「車去看現在交通號誌紅燈或綠燈,反而是路燈告訴車:現在是能過還是禁止通行。」DDS就是車聯網V2X(Vehicle-to-Everything)核心技術。

XXT30234.jpg
凌華ADS自駕控制系統8月將與鴻海MIH平台合作沙盒驗證。
圖/ 凌華

贊助三大賽車Indy500!凌華AMR機器人打入友嘉

機器人跟自駕車技術是孿生!劉鈞指出,現在大家都會做ADAS(輔助駕駛),但尚無人能做到L4的ADS系統,而凌華在此領域跑得領先,全球三大賽車盛事之一,美國賽車錦標賽頂級賽事Indy500今年10月將召開自駕車比賽,號召全球TOP30頂尖大學組11自駕車隊競賽,第一名獨拿100萬美元獎金,而凌華是最大控制器(ADS)贊助商,arm跟Intel平台任君選擇。

而ADS技術,與自主機器人AMR(Autonomous Mobile Robot)核心技術相同。劉鈞指出,凌華為智慧工廠開發的AMR技術,目的是載物,速度6~7公里,在工廠內室內移動,可以節省工廠佈線的運輸費用,未來將走向租用服務。而ADS目的是載人,只是時速150公里,在戶外,其實技術可以直接轉過去。

鴻海跟凌華2020年合資法博智能移動,資本額2億元,鴻海出資1.02億元,持股51%。

AUTOWARE.jpg
劉鈞是AUTOWARE社群5位董事會成員之一。
圖/ AUTOWARE

凌華也是開源機器人作業系統(Robot Operating System 2 / ROS 2)成員,有全球首度整合ROS 2的機器人控制器ROScube。」2021年獲ROS 2官方指定,也成為全球第一個支援虛擬化技術的AMR即時控制器業者。28日凌華科技與資策會、全球前三大工具機集團友嘉展示「全球首創 5G專網+AMR 分散式群機智能未來工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