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碁稱霸推手蘭奇逝世!曾用「高佣金快銷策略」立戰功,為何走上被解職之路?
宏碁稱霸推手蘭奇逝世!曾用「高佣金快銷策略」立戰功,為何走上被解職之路?

PC產業重量級人物、宏碁前執行長蔣凡可‧蘭奇(Gianfranco Lanci)傳出因脊椎手術引發併發症而逝世,享壽69歲。

對此,宏碁發聲明表示:「我們對於這個消息感到遺憾,並為他的家屬致上哀悼。」

蘭奇縱橫PC圈40年,曾助宏碁成功打入歐洲市場,帶領宏碁一度成為全球第二大電腦品牌,並打敗宿敵惠普、股價一度衝上百元天價,創下業界奇談。後來加入聯想,也讓聯想市占率衝上第一大。

回顧蘭奇一路在聯想及宏碁的驚奇之旅,他為何被稱為業務奇才?在立下戰功後,最後又怎麼走上被解職之路?跟宏碁有什麼糾葛故事?以下為2021.2月報導。

全球最大個人電腦品牌聯想3日宣佈,集團總裁暨首席營運長蔣凡可‧蘭奇(Gianfranco Lanci)將於2021年9月退休,他掌管聯想全球業務9年,成功在2020年下帶領聯想創下歷史新高佳績,而他跟宏碁品牌的愛恨情仇,或許也將隨退休劃下休止符。

蘭奇是義大利籍,1954年出生,今年已67歲,他念工程系出身,1981年加入德儀義大利分公司,當時的德儀是有筆電事業部的,旗下有Travel Mate及Extensa兩系列品牌,宏碁代工部門也替德儀代工電腦,當時蘭奇因業務表現41歲就已成為德儀南歐中東非地區總經理。

蘭奇
蘭奇是PC圈相當爭議的人物。
圖/ LinkedIn

1997年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下令併購德儀筆電事業生產部門,蘭奇留下,因此加入宏碁團隊,由於蘭奇是歐洲在地人,將士用命下,宏碁在歐洲市場成功插旗,2004年施振榮宣佈將退休,董事長大位交由當時的王振堂接任,總經理遺缺最終由蘭奇以剽悍戰功升任,而宏碁打破國籍界線,用人唯才晉升外籍幹部,也成為台灣當時科技業一段佳話。

蘭奇「高佣金快銷策略」,讓宏碁6年業績翻兩番

蘭奇是業務奇才,在他任內6年多,由於採取經銷高佣金策略,獲得通路商支持,讓宏碁筆電業務大幅成長,蘭奇也透過併購,連連收購美國Gateway及eMachine及歐洲Packard Bell品牌,台灣買下倚天,讓宏碁氣勢如日中天,宏碁年營收高衝破8000億元,是接任時的2倍多,2010年宏碁衝上全球電腦品牌第二,甚至單季度打敗夙敵惠普,強勁的業務成績也推升宏碁股價衝上100元天價。

但蘭奇作風明快,數字管理的風格,加上多數時間在歐洲總部坐陣,歐派作風並未充分與宏碁人融合,當時宏碁設立歐洲與台灣雙營運總部制,內部逐漸分裂為兩派,隨蘭奇大量拔擢歐洲主管接管重要職位,「去台灣化」猜疑氛圍逐漸形成。

蘭奇計畫趁勝追擊投資平板業務,與王振堂意見相左,兩人產生歧見後,2011年蘭奇意外竟遭解職,宏碁為此支付高達12.84億元離職金,被業界稱為「黃金降落傘」,執行長位置隨後由老宏碁人翁建仁接任,宏碁並自揭瘡疤:歐洲因蘭奇衝業績猛塞貨,導致應收帳款與庫存跌價損失高達43億元,必須持續協助通路商解決庫存問題。

這一課讓宏碁學習到的是, 以短期業績績效作為專業經理人的KPI,最終將慘吞副作用

楊元慶.jpg
聯想主席楊元慶宣佈組織改組,收斂為5大集團向他會報。
圖/ 聯想

蘭奇「被解職」後投入敵營聯想,助聯想成為全球最大PC霸主

而後故事進入第二篇章,宏碁對手聯想在2011年9月聘蘭奇擔任顧問,並在2012年派任蘭奇為泛歐業務負責人,宏碁因為與蘭奇有簽訂一年競業禁止條款,因此宏碁為此在歐洲與蘭奇對簿公堂,但最後並未獲得勝利。

故事隨後急轉直下,在獲得蘭奇協助下的聯想,營運持續成長,2012年底聯想已經超越宏碁,成為歐洲第二名,全年度聯想也是個人電腦第二名,後來更擊敗惠普成為全球最大PC霸主。

蘭奇在聯想一路被重用,2015年蘭奇接任聯想總裁及首席營運長,2016年則正式掌管個人電腦與智慧設備集團,隨後多年,蘭奇「幹不久」的傳言不斷,中間也曾傳將離職跳槽華為,但遭否認,可以說,異動消息一直跟隨蘭奇身邊,而2021年聯想宣佈蘭奇將退休,結束他30年電腦產業驚奇之旅。

聯想2020年財報亮眼,蘭奇高峰引退

聯想3日公佈2020年12月的第三季財報,單季營收年增22.3%,稅後純益年增更高達53.1%,雙創歷史新高,根據聯想3日公佈最新財報數據,目前PC市占率達25.3%,穩居第一。

聯想主席楊元慶指出,因疫情影響,一人一電腦或一人一平板的現象下,2021年上半需求都仍相當好,電腦晶片及顯示面板仍將缺貨,

首席營運長蔣凡可 蘭奇指出,疫情對全球都帶來了影響,去年第二~三季度企業需求下降了,但中小企業跟消費者需求強勁,加上2021年初企業買氣也回升,預期市場正在復甦,部分亞洲品牌正退出歐美市場,對聯想也是正面機會。

聯想也宣佈新組織架構調整計畫,4月1日起將跨部門成立全新的業務集團:解決方案服務事業群(Solution & Service Group;SSG),專注於產業智慧應用、設備即服務、維運服務等業務,除港股,聯想也宣佈計畫在中國科創板上市。

未來的聯想業務版圖將從原本的四個集團收斂為三大,首先是IDG(智能設備業務)集團、ISG(智慧基礎設施業務)集團、SSG集團,IDG負責人為個人電腦暨智慧設備歐非中及拉美區總裁盧卡羅西(Luca Rossi),ISG由執行副總裁Kirk Skaugen領軍,SSG則由個人電腦暨智慧設備亞太總裁黃建恒領隊,原本的數據中心業務及數據智慧業務集團打散重組。

matt.jpg
國際銷售組織由Matt Zielinski領導,他加入聯想3年,算是這波升官最快的主管。
圖/ 聯想

熟悉業界的人或許眼尖,馬上注意到Luca Rossi過去曾是宏碁歐洲營運總部總經理,2014年在蘭奇下台後兩年,也請辭加入聯想,聯想在吸納蘭奇後大力挖角,也讓宏碁歐洲市場業務一度鬆動。

蘭奇退休前,聯想也將業務組織改為國際銷售及中國區銷售組織,後者由劉軍主管,國際銷售組織由Matt Zielinski(個人電腦及智能設備北美區總裁)主導,而這五大集團負責人都將直接跟楊元慶會報。

延伸閱讀:宏碁營收年減13.7%!全球PC還在溺水,狠人陳俊聖為何敢卻拉高庫存3周?

關鍵字: #宏碁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精密檢測不只是工業專利!蔡司以AI渲染視界,打造個人化視力保健
精密檢測不只是工業專利!蔡司以AI渲染視界,打造個人化視力保健

在 AI 與高科技製造加速革新的當下,「精準」成為創新的關鍵基礎。對德國百年光學品牌蔡司(ZEISS)而言,精準不只是企業核心,更是一種跨時代的技術信仰;從半導體晶圓製程的光學檢測,到醫療、顯微技術及太空探索,蔡司始終以精密科技撐起產業尖端應用,穩坐全球光學領域的領導地位。

如今,這份對「清晰看見」的堅持,也走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面對數位設備普及所導致的長時間用眼,以及高齡社會帶來的視覺健康挑戰,蔡司運用百年技術基礎與創新服務,再次深刻詮釋「看見」的初衷,致力為每一個人帶來更清晰、更健康的視界。

AI科技結合視力保健,打造個人化的視覺體驗

蔡司近期推出的「NSLY 視界人格測驗」,即是一場以 AI 為基礎的創新嘗試。使用者只需在導覽角色 Ziris 引導下完成一系列問答,系統即能根據互動回應分析其性格特質,配對出對應的「視界顏色」與蔡司代表角色。

透過這種趣味且具備數據基礎的互動設計,蔡司不僅讓大眾對自身視覺需求有了初步認識,也進一步深化「NOBODY SEES LIKE YOU 渲染視界 如你所見」的品牌理念——每雙眼睛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同時,藉由科技導入參與式體驗的作法,也可能成為健康科技推廣的新趨勢。對視力保健而言,更是翻轉過往「有症狀才就醫」的被動模式,轉向從興趣出發的主動參與。

蔡司
透過 Ziris 導引互動,體驗專屬「渲染視界」的AI測驗,揭開個人視覺風格的第一步。
圖/ 蔡司

「蔡司優視力體驗」,重新定義配鏡流程

除了AI互動測驗,蔡司更以數位化技術改變以往傳統的配鏡流程。透過「蔡司優視力體驗」,提供全方位的專業光學解決方案,這套流程結合精密檢測與個性化設計,涵蓋以下三大核心步驟:

  1. 視力表現分析:透過專業設備深入了解個人視覺需求與用眼習慣,作為後續設計依據。
  2. 精準量測眼部數據:運用高科技儀器精密測量眼球位置、角度與瞳距等眼部數據,確保鏡片設計與視線軸心精確對位。
  3. 鏡片與鏡框定位:根據臉型結構與視覺行為模擬,精準取得鏡片安裝位置與鏡框配戴參數,優化視野穩定性與長時間配戴的舒適感。

同時,這套配鏡流程能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需求,從兒童近視矯正到熟齡族群的多焦點鏡片,皆可提供量身打造的解決方案,讓每一副蔡司鏡片都是個人專屬的最佳視覺工具。

蔡司
結合精密檢測與個人化設計,蔡司優視力體驗重塑配鏡流程,讓清晰視界有感也有據。
圖/ 蔡司

科技與永續並行,推動視力保健的社會責任

除了技術創新領先業界,蔡司也以積極行動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推動視力保健的普及與永續發展。近年來,蔡司透過多元形式落實這項承諾,展現品牌對視覺健康議題的長期投入。

其中,「光勢力行動車」計畫即透過全台巡迴,結合現場講座與互動體驗,深入各地社區推廣正確用眼知識與標準配鏡流程。降低了視力教育的門檻,也有效擴大了健康資訊的觸及範圍,讓視力保健成為更容易被理解與實踐的日常習慣。

此外,蔡司亦透過「蔡司光廊 ESG 計畫」串聯公益與永續,號召民眾回收閒置鏡片,賦予其第二生命。這些鏡片經重新整理後,將被用於公益義診與教育資源,在落實循環經濟之際,也為弱勢族群提供視力保健資源,讓「看見」這件事不因社經條件而產生落差。

專業支持與合作,打造完整光學服務鏈

在推動視力保健普及化的過程中,蔡司亦持續深化與各領域專業人士的合作,建立從技術、教育到應用場景的完整光學服務鏈。

在學術領域,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系主任孫涵瑛分享,蔡司長年在光學技術上的專業累積,為視光實務提供穩固的科學基礎,有助於提升檢測效率與準確性,並強化教學與臨床操作的連結。

而在應用端,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董事齊廷洹則從影像創作者的角度出發,指出無論是記錄風景還是進行公益拍攝,視覺品質始終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條件。透過與蔡司的合作,讓影像更忠實呈現情感,也讓公益理念得以被更多人「看見」。

透過這些橫跨學術與實務的合作關係,蔡司進一步擴展光學技術的應用場域,從健康照護延伸至教育、影像、文化等多元領域,深化其作為專業夥伴的價值角色。

蔡司
蔡司持續深化與各領域專業人士的合作,從健康照護延伸至教育、影像、文化等多元領域。
圖/ 蔡司

以AI與精密技術深刻詮釋「看見」的價值

從工業檢測到視力保健,蔡司以百年技術積累與創新思維,持續探索「看見」的更多可能性。透過「NSLY視界人格測驗」、數位化的「蔡司優視力體驗」以及永續發展計畫,蔡司不僅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科技實力,更深化了「清晰看見」的價值內涵。

未來,蔡司將持續以精密技術為基石,推動視覺健康與科技創新的雙向發展,為人類帶來更清晰、更美好的世界。

現在,邀請您從個人視角出發,參加《渲染視界 如你所見》NSLY視界人格測驗,就有機會抽中日本沖繩雙人來回機票!立即測驗: https://zeissvisexperience.pse.is/Businessnext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